时不同往日,令贵妃的面子可是很值钱的,陆薇期待她的反应。
……
陆薇与令贵妃从来没有真正当众撕破过脸,现在的关系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对,比这个应该还恶劣些,自从与她竞争皇后失败后,令贵妃一直对她存在隐隐的恶意。
因此,令贵妃这次求见,陆薇也犯不着像对待普通嫔妃一样对待她。
陆薇坐主位,令贵妃跪于堂前行礼,一坐一跪,两人地位已经分明。
令贵妃早已打听主意,无论今日陆薇怎么折辱她,她也一定要忍下来,务必让皇后出这口气。
更重要的是她要让皇上看着她的态度,她以贵妃之尊,柔顺讨好皇后,若是皇后不肯放过她,处处找她的麻烦,那么落到皇帝眼里,就是皇后的不是了。
陆薇手里捧着茶碗,打量着作柔顺姿态的令贵妃,说实话这一幕很有点现代影视剧里恶毒皇后欺负纯良女主的感觉,挺好玩的。”
令贵妃低声道:“妾来给皇后娘娘请罪,妾愚钝,若是有不当的地方,惹恼了娘娘,还请您宽恕我。”
陆薇慢悠悠抿了一口茶水,才问她:“你倒说说看,你有哪些做的不当的地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40-260(第3/26页)
令贵妃当然不肯承认,她道:“妾不知,还请皇后娘娘给妾指出来,妾日后一定改。”
陆薇听她这话都笑出声来了,她一边笑,一边击打案几,“你都不知道你自己做什么,那你来请哪门子罪啊。”
等笑够了,陆薇盯着令贵妃的眼睛道:“我与你认识了有二十多年了吧,彼此都清楚彼此的个性,那些虚伪的话不必再说,更不必露出现在这幅做作的样子。”
令贵妃咬咬唇,“皇后,何必把话说地这么难听,人生起起落落,难道你就能保证自己一直居于高位?”
陆薇坦然道:“我不知道啊,但我知道现在我居于高位,你必须要对我俯首帖耳。至于以后,我这个皇后可能当不下去,但你也绝不会有机会当上皇后,皇上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你没机会的。”
反正活着的时候是没这个可能。
令贵妃咬牙不语。
及时到了这个时候,她还一点都不诚实,陆薇觉得与她再多说下去就是浪费时间。
她警告令贵妃道:“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你是输家,就该愿赌服输,别再暗地里搞一些见不得人的小把戏,没有人会给你当傻子耍!我并非多事之人,但我也不怕事,你我进水不犯河水最好,如若还有下一次,我敢保证,你终生再踏不进这圆明园半步。我的话,你听清楚了吗?”
令贵妃不语。
毛太监适时喝道:“令贵妃,皇后娘娘的话您可听清楚了?若是没听清,奴才再说一遍。”
令贵妃忍气回道:“妾听清楚了。”
陆薇挥挥手,“退下吧。”
令贵妃起身,慢慢地退出了屋子。
陆薇冷眼看着令贵妃的背影离开,若不是她自己在皇后的位置上还没坐满一年,根基不稳,且今年事多,令贵妃不会再有下一次的机会。
……
后宫的日子悠长,有时候觉得时间过得真漫长啊,但蓦然回首,却又觉得时间转瞬即逝,转眼已是乾隆二十九年,陆薇当皇后的第三个年头。
这两年朝堂上无事发生,边境太平,但后宫算不上太平静,令贵妃倒没再搞事,忻妃本年四月因难产过世;紧接着六月慎嫔过世;还有瑞贵人,身体一日比一日差,以至于卧床不起,看样子也不是长寿之相。
再想想以前离开的那些后宫同事们,英年早逝的居多,令人惋惜叹息。
陆薇心有戚戚,不管是紫禁城的风水,还是圆明园的风水,都是煞人的!
能在后宫活下来的人,要么命硬,要么心大,不然光看着同事们一个接一个的去世,很容易抑郁啊。
在接连办了两场丧事后,陆薇都觉得自己快透不过气了。
这日皇帝过来清辉阁,两人一起用膳,弘历见陆薇的胃口很差,一顿饭比小猫吃得还少,眉头皱着紧紧的,继而吩咐了孙太监几句话,苏太监领命去办事。
等孙太监回来时,身后还跟着一个御医。
陆薇骇笑:“皇上请御医来做什么?”
皇帝道:“给你把把脉。”
陆薇:“我没事。”
话虽如此,她还是接受了御医的望闻问切一套流程,身体当然没事,就是心情郁闷,御医给开了舒肝解气的汤药。
弘历看着她叹气,“你只看看老佛爷,也该学一学她的豁达通透才是。再不然修修佛理,就不会如此苦闷了。”
陆薇倒觉得可能是她的升职之路太顺畅了,达到目标后有点空虚,再加上同事们的接连离开,心情烦闷是很正常的事情,调节过去就好了。
不过皇帝的好意,她是接受的,“多谢您关心我,我没事,也不用喝药,过些日子就好了。”
弘历笑道:“心病比身病更难医,说来说去,你就是不肯修佛。其实修佛如同修心,参透了佛法,也就参透了这个世界,心胸豁达通透,无病无灾。”
陆薇那是宁愿修鱼竿都不去修佛的,她到现在都没忘记小和卓的头骨碗,简直太可怕了!
她无奈道:“佛渡有缘人,可我真不是有缘人。”
弘历更无奈,罢了,天长日久,还是慢慢以佛理感化她吧。
这皇帝怎么跟传教士一样啊,陆薇赶紧转移话题,问道:“皇上确定了明年南巡的事吗?”
第243章 第 243 章 皇帝的心思很快就由传……
皇帝的心思很快就由传教转移到南巡上面。
昔年圣祖康熙帝有六次南巡, 弘历处处效仿祖父,一回接一回的南巡,算下来他才南巡了三回,至少还有三回呢。
因此, 他说道:“朕已经定下明年南巡, 内务府早已开始准备出巡的事宜。”
康乾盛世, 自康熙而起, 至乾隆而终,国力强盛,经济富庶,再加上帝王个人的精力极其旺盛,所以才有南巡的盛,等乾隆之后,国力下
降, 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也就没有南巡的必要了。
这次南巡对陆薇的意义又不同, 以前她以不知名的普通嫔妃身份参与,平平无奇不出众, 这一次是以皇后的身份参加, 心里的感触复杂。
弘历却称之为“衣锦还乡”,还说道:“你是江南的汉人, 这次南巡江南的百姓们必定会高兴的欢迎你, 说不定等咱们南巡回京后, 江南各地还会兴建皇后庙。”
陆薇吓了一大跳, “不用了吧,给观音、妈祖建庙就好了,给我建什么庙啊?不行, 您到时候一定要给那些巡抚、都督下一道令,民间不得兴建什么皇后庙,劳民伤财,贻笑大方!”
弘历看她都着急了,赶紧道:“哎,朕就是开个玩笑而已,没有什么皇后庙。”
陆薇:“真的吗?”
弘历一本正经道:“金口玉言。”
陆薇放了心,她觉得越低调越好,衣锦还乡更不用提。
也许江南的汉人里有人能因为她这个汉人女子做到皇后的位置自豪,但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多吧。
陆薇觉得自己算是心大的人,不然也不可能在后宫混到现在,但是!清廷最大的两个矛盾就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陆薇虽然是汉人,明面上的身份是抬旗后的满洲正白旗,满人不用提,一定不会认同她的身份;至于汉人,也许未必会认所谓的汉人皇后,更大的可能是陆薇两面都不是人。
好在乾隆这个皇帝在位时间长,能力强大,他压得住所有人,所以陆薇能安心当皇后,但其他的就算了,毕竟管得住人家的行为,管不住人家心里怎么想。
陆薇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次南巡,不管是江南那么的汉人文士们对她是赞是骂,只当不知道,她低调出行。
她对皇帝道:“我还是像以前一样跟着您游玩,那些风头就不必出了。”
弘历看着她笑道:“现在锦衣还乡变锦衣夜行了,你想太多了,不管是前明,还是大清,谁能叫百姓安居乐业,谁就是好皇帝,普通老百姓们根本不会管皇帝是姓朱,还是爱新觉罗。只有那种酸腐的儒生也指手画脚,然而他们除了指手画脚,也没别的能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40-260(第4/26页)
了,因为真有能耐的人早就考中科举,朕会看到这个人才。”
陆薇想起了在她的封后大典上担任副使的汉人大学士于敏中,于是问道:“于大人是科举入仕的吗?”
弘历颔首,“对,他是一甲第一名。”
陆薇惊讶:“那他是状元!”
可以啊,这人的考试能力真强,比自小号称神童的纪晓岚都强,而且他还挺会做官的;至于纪晓岚,这位真没后世影视剧中的同名人物那么好,他学识渊博,人品很一般,就是个极其普通的文人官僚,目前因罪贬在迪化当官(乌鲁木齐)。
弘历摊手道:“所以你看,有能力的人自会走到朕面前来。”
陆薇辩驳:“那也有没有考中进士的有才之士啊,也可能说他们的文章不得主考官的喜欢。我看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与写《儒林外传》的吴敬梓,就很厉害啊。”
没想到皇帝直接道:“朕认蒲松龄是个人才,但那吴敬梓就不必说了,酸儒中的酸儒。主考官三年一换,机会是有的,能考中进士本身也是一种能力,那些考不住的也没甚好说的。”
好吧,陆薇已经无话可说了,这古代的科举与现在的高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好说不能说啊。
弘历拉着她的手,宽慰道:“好了,别想太多,朕最会识人,朕看你好,旁人必不会认为你不好。”
怕是不敢认为不好吧。
陆薇心里隐隐仍有一丝担忧,但愿明年的南巡像以前几次一样,顺顺利利。
……
说起南巡,最高兴的人应该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后。
她兴致勃勃同陆薇说起往年南巡的情景,最后感叹道:“只怕是我此生最后一次去江南了。”
陆薇心里酸酸的,“老佛爷,您别说这样的话,等明年去了江南,以后一定还有机会。”
太后摇摇头,“皇上或许还会出巡,但我不会再去了,我老啦!”
谁都不能超脱自然规律之外,老了就是老了,眼会花,耳会聋,腿脚会不好使,太后的身体在老人里算是不错的,但是毕竟年纪太大了,南巡好几个月,舟车劳顿,老人家受不住。
陆薇低声说:“您不去,我也不是。”
太后摸摸她的头,仍旧拿她当小孩子看待,“傻姑娘,你陪我耗着做什么。”
陆薇摇了摇头,“我日后还要在地宫陪您呢,您千万别嫌弃我。”
她以前就说个这个事情,那时候太后总是一笑置之,但这一次她沉默了许久,最终道:“好,我答应你。”
如果可以,太后最佳的埋身地是在清东陵,伴着皇帝儿子的裕陵,她没有丈夫缘分,生前母子相依为命,死后依然想在一处。但为了皇帝的正统性,她还是得与先帝一起葬在清西陵。
太后平生喜爱热闹,原本她想着与裕贵太妃死后作伴,但两人关系早已破灭,现在的裕贵太妃对她来说,只是先帝遗留下来的一个普通的嫔妃,她是不可能再与裕贵太妃同葬了。
太后再看看陆薇,她陪伴了自己几十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亲生母女也就这样了,既如此,她们母女死后葬在一处,岂不是更好?
陆薇的喜色溢于言表,“您终于答应我了,那您什么时候去跟皇上说?”
当然是越快定下来越好啊。
陆薇虽然不相信人死有魂,但也不愿意日后看着自己的坟墓被盗,尸骨淹在水里,混作一团,还分不清谁是谁。
而且皇帝的裕陵地宫布置得就跟喇嘛庙一样,她反正是受不了,皇帝这几年时不时向她推介佛法,实在接受无能啊。
太后看她那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笑道:“此事不急,待我找个合适的机会就会跟皇上提,放心好了。”
陆薇对老佛爷是一百个放心,事到如今,她的一桩心事终于了解,可以开开心心地准备过年了。
……
南巡出发的日子就定在正月十六,过了上元节就出发,在这之前宫里热热闹闹地过年。
紫禁城的年味很重,但每年过年都是那些流程,过多了就觉得平常了。
宫里最热闹的一项活动就是看戏,畅音阁从初一到十五天天都唱那种歌颂太平的承制戏,以前大家都耐着性子听,这回太后不耐烦了,她没去畅音阁听大戏,而是从景山官学叫了一出小戏在寿康宫小戏台演出。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