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的水腥气,她才感觉自己的五感恢复了正常,一阵冷风袭来,刀子似的刮过脸颊,她才发现自己脸上湿漉漉的不知道是泪水还是湖水,但下一刻,那些水痕也全都被喷涌而出的泪水给覆盖了。

    祖孙俩正相拥而泣,突然感觉船又摇晃了一下,吕云吓得连忙抬头:原来是刚刚救人的那人也上了船。

    这可是寒冬腊月,虽然是气温最高的下午,气温没到零下,但全身湿透的赵朱还是被冻的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她坐了下来双手握浆,就开始划船。

    她的牙齿直打架,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得,得赶快送,送,送孩子,去,去医院……”

    吕云闻言才缓过神来,连忙点着头连声称谢:“太谢谢你了,同志!”

    在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逛公园也是一项难得的娱乐活动了,尤其是介绍相亲的活动,此地乃是首选。

    那位被赵朱拉了壮丁的大妈就是带着女儿来相亲的,她也是尽职尽责,听说岳秋身怀有孕,立马义不容辞就牢牢钳制住了对方,口中说着劝慰之词,一旁眼睛却盯紧了赵朱的行动,见孩子获救,她手一松,忍不住使劲儿鼓起了掌来。

    湖边的游人可不少,围观的群众也有看见了事情始末的,都跟她一样倍感激动,同样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赵朱把船摇到了岸边,早有腿脚快的人去喊了公园管理员来,她们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社牛来发亿点财》 40-50(第3/13页)

    一上岸,就有人递过来大红大粉牡丹花的毛毯子,披到了她们的肩头。

    受到了如此热烈的对待,要是搁平日,赵朱高低得整两句场面话,但偏偏她嘴部的肌肉不听使唤,再多说一句话,怕是都得把舌头咬破,她只能僵着脸朝围观的人们点着头。

    赵朱也很无奈,今天天气不错,她才特意陪奶奶来逛逛公园,不曾想却遇见这种突发事件,这会儿她只有一个念头:立马回家洗个热水澡,换上干净的干衣服!

    好在公园门口有不少拉客的人力三轮车:现在私人做生意是违法行为——“投机倒把”罪,所以,这蹬三轮车拉客的业务其实都是隶属于各个企业的“三产”。

    三轮车师傅从围观群众那里听说了赵朱的救人事迹,眼睛立马就是一亮,他把棉线帽往头上一套,将棉手套往上一拉,朝五姑奶和赵朱点点头:“奶奶、妹子,坐稳了!”

    五姑奶打年轻时就机智,见状一把搂紧孙女,一手就抓紧了车斗的边框。

    只听师傅一声“走啦!”,霎时把两条腿转成了风火轮,车轮子都差点跟不上他双腿的转速。

    赵朱又是一连串的喷嚏,眼泪鼻涕刚流出来就被风给吹跑了,好在赵朱她们住的小院并不远,不一会儿她们就到了家。

    两人刚下了车,不等她们付车钱,那师傅就一个“二档起步”,瞬间骑出去了老远,还在拐弯儿的地方直接来了个漂移,身影就消失在了尘土之中。

    赵朱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师傅人是挺好,就是这车骑的尾气有点儿大。

    赵朱虽然自认体壮如牛,奈何冬日寒风似牛刀,洗完热水澡,她拿干毛巾把脑袋一包就钻进了被窝。因为着急用热水,用上了家里最大的蒸馍锅烧水,她觉得自己身上好像都带上了小麦的清香。

    奶奶坐在床头,拿干毛巾帮她擦起了头发,她粗糙的指腹划过她的脸颊,让赵朱感到了一阵安心。

    但突然,脸颊被滴上了两颗温热的水滴,她猛地睁眼,就见奶奶正用毛巾擦过眼角。

    她连忙撒娇似的摇着奶奶的手臂:“哎呀,奶,这是咋了?您没瞧见那湖边立着牌子呢?水深才一米七,我都能站起来,要不是急着救人走都能走过去!”

    奶奶却没说话,只是眼圈红红地瞅着她,赵朱又嬉皮笑脸地笑起来:“好啦好啦,下次我不管这闲事了,让他们老太太跟孕妇跳水里救孩子去吧!”

    奶奶嗔怪地一巴掌拍到她的脑门子上:“说啥怪话呢?!见死不救那还能算俺们赵家的种?”

    她刚打完巴掌又不忍心,伸手给她揉起额头来:救人是没错,只要自己有这能力,自不必等别人来救!

    但是,就是赞同救别人家的小妞妞,也不耽误她心疼自己家的小妞妞啊!

    感觉到手里的毛巾湿透了,奶奶下床又去拿了块干毛巾,又继续给她擦起了头发,但擦着擦着她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儿——赵朱的脸色泛着不正常的红色,她发烧了!

    第043章 集训

    虽然俗话说“人前教子”, 张保康却是不大理会这些俗话的,尤其是对张大梁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不管人前人后, 只要得空他都得教上一教。

    就像现在,他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对方,深深地叹了口气。

    张大梁这人天生胆儿小,虽然怕天又怕地,但最怕老爹叹长气。他照着往日的模式, 一见老爷子皱眉头,二话不说先自我反省:“爸,对不起, 我要做自我检讨。”

    知子莫若父,张保康一看他的模样就知道他这是套话,不由得摇了摇头道:“你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嘴上没有个把门儿的, 越说越来劲儿, 这还是当着小秋的面……”

    张大梁正顺从地点头呢, 听着这话,迷惑地抬头看向老爷子:“不是,我说啥了啊?怎么又碍着小秋的事儿了?”

    张保康认真打量了他两眼, 见他是真心疑惑, 这才郑重道:“小妞妞都快五岁了, 你也得记住避避嫌,跟女同志走那么近, 万一有人说闲话……”

    张大梁这才明白了老爷子话里的意思,他不由得一拍大腿, 平生第一次打断了老爷子的话:“哎呀!爸!你想到哪儿去了?!我就是纯粹敬佩人家赵朱的为人!怎么一提女同志就非得想歪呢?还是革命老同志呢,我看你这思想也够封建的了!”

    张保康第一次见这个儿子跟他梗脖子,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仿佛判若两人的儿子,这几句反驳一下子打乱了他原本打好的腹稿,害的他居然忘词了!

    一时之间,父子二人面面相觑,房间之中陷入了一种尴尬的气氛之中。

    突然,随着一阵慌乱的拍门声,王阿姨焦急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张大哥,刚才嫂子来的电话,小妞妞掉水里了,现在已经送医院了!”

    “什么?”两人立刻忘记了刚才的尴尬,异口同声地发出了惊呼,同时站起了身来。

    好在小孩子火力壮,小妞妞并没有什么大碍,岳秋受了点惊吓,保险起见,大夫也开了点保胎药,嘱咐了几句要好好休息。

    见她们有惊无险,张家父子这才算是放了心。听说是有好心人救了孩子,又连忙追问起恩人的情况。

    结果一提这事儿来,婆媳俩都是一脸愧色——当时只顾着孩子,倒是忘了问清楚恩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了,这人海茫茫的,上哪儿找人呢?

    岳秋还有点印象:“是个高个子的女同志,绑着两条麻花辫!”

    张大梁却是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你说这算什么特征呀?满大街都是绑俩辫子比你高的女同志呀!”

    岳秋身材娇小,张大梁嘴贫,老拿这个打趣,见他此时又开这不合时宜的玩笑,饶是她好脾气,也忍不住冲他翻了个白眼:“又不是跟我比,我看着她比你还高呢!”

    张大梁不以为然,吕云却是帮腔道:“没错,那姑娘个子可真不低!”

    说到这儿,张大梁突然心中一动,说起个子高的女同志,他不就认识一个?不会这么巧?他刚想说话,突然想起老爷子的误会来,立刻就把那句猜测咽了下去——老爷子本就胡乱猜测上了,自己还是少给人家惹些麻烦吧!

    张保康的担心没写在脸上,但见她们平安无事也在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至于小孙女的救命恩人,也只能私下再慢慢打听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小妞妞火力壮,赵朱这个大妞妞的病却是来势汹汹,周日晚上被送进了医院,打了退烧针,却是直到周一早上体温才恢复正常。

    赵朱本来还打算轻伤不下火线,正想说自己要去上班,一开口却是发出了一阵跑风漏气的嘶嘶声。

    看她这样子,奶奶认为是她工作太拼命,平日里的劳累都攒了下来,受了凉后就被全引发了出来。她直接拍板,直接替赵朱请了三天病假,要让她好好休息一下。

    赵朱努力发出了几个音节,却是奇音怪调,让人都听不明白说的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然跟单位请了假,但周二去见张书记这事儿却是没法儿请假。

    她只好提前去了市革委会,先是见到了肖秘书,也不用多说,一开口肖长青就明白了她的情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社牛来发亿点财》 40-50(第4/13页)

    现在的人还没有把风寒感冒和病毒性感冒分那么清楚,在普遍认知中,都觉得感冒会传染。况且她这个样子,话都说不清楚,去见领导也实在不合适,肖秘书连忙去跟张书记汇报了情况。

    张保康事务繁忙,原本也就是抽个空,想看看是什么人物能引得人人来为她说项,但如今他也没了那个兴致。

    听见肖长青的话,他把手中的钢笔帽慢慢拧紧,这才道:“既然小赵同志生病了,那我就不见她了,你跟周思齐同志说一声,看加入代表团有什么选拔标准,就让他按标准来!”

    听说张书记不再准备面试自己,而是让自己把个人简历直接交到负责代表团的周副市长那里,赵朱也是暗暗松了口气,能说会道的人失了声,那就像是士兵手无寸铁上战场,实在是太难了。

    参加广交会的代表团人员名单虽然还没有定下来,周副市长却已经是成竹在胸:各厂的名额基本不变,市里由自己带队,再带两个办公室人员,两个商务局人员,也就够了。

    作为一个依托煤炭而生的三线城市,应城虽然也经常参加广交会,却没什么亮眼的成绩。说起来,革委会的人员在代表团里只是为各企业服务的,创汇成绩好,他们也没什么大功,创汇成绩差,他们也没什么大过。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算不上露脸显功的名额,居然也入了张书记的法眼,还派了肖秘书来打招呼。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周思齐半点磕绊儿都没打,连那份简历都没看,就把赵朱的名字加入了代表团名单。

    于是,一封借调赵朱同志去市商务局的工作联络信很快就来到了何书记的案头,何书记似乎早有预料,爽快地把信发到了人事科——既然说是借调,工资还得按原级照样发,可不能少。

    赵朱休息了几天,刚上班就听说自己被借调到了新单位,一听说商务局,她心里就有底儿了:看来代表团的事儿是定下来了!

    到了新单位,她也没露怯,不过几天时间就和同事打成了一片,一则是她本身就是个社牛,二则,大家也都听说她就是专为参加广交会而来的,也影响不到谁的利益,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会枉作小人,做出些刁难人的傻事出来。

    没几天,赵若兰这边也有了好消息,她也成功入选了!

    时光飞逝,转眼就来到了三月下旬,距离4月的广交会还有半个多月,应城代表团的所有人员就集体来到了省城,来进行关于外事纪律以及对外礼仪的集中培训。

    此时,国内的外国人可比大熊猫还稀少,为了避免人员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腐蚀,也为了避免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正所谓“外交无小事”,省内参加广交会的各地代表团都齐聚省城,进行统一培训。虽然代表团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各企业的销售人员,但现在满世界跑着找货源的多是采购员,销售人员反倒不必天南海北去推销产品,甚至因为物资匮乏,大多数货款都是现结,极少有先发货后付款的情况,更不需要像后世一样跑到各地催货款,是以,他们出差的经验也并不算多,加上人生地不熟的,各个都显得十分拘谨,生怕一句话说错一步路走错,干脆都肃着脸沉默起来。

    赵朱本就是以商务局的身份加入的代表团,不等领导开口,她就主动到了商务局另一个参会的同事面前,笑道:“杨姐,我去办入住手续吧?”

    杨安安正从包里掏东西呢,见状干脆把装着介绍信的布包一起递了过去:“好呀!那就麻烦你了!”

    赵朱连忙接过东西,来到了招待所前台,很快,就办完了一行二十人的入住手续。见状,领队的周市长也暗自点头:这小赵同志人还挺勤快,本以为是被塞了个乘轿子的,没想到人家倒是一点也不娇气。

    安排好了房间,赵朱把钥匙发给了大家,她自己却留在了最后扫尾。

    抓了把瓜子放到了前台桌面上,赵朱笑眯眯打听:“同志,我打听个事儿,开水房是在哪儿呢?咱们招待所的食堂又是在哪边啊?”

    前台的女同志瞧见那把瓜子里还夹杂着几个糖果,甚至还有两颗“大白兔”,她立马就勾起了唇角,随手捏了颗瓜子嗑着,便回答起了她的问题来。

    赵朱记下了招待所的各种情况,同时连连道谢,等听她说完,又一脸不好意思地问道:“同志,是这样,我们是从应城来省城参加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