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太好了!真是太感谢您啦!”赵朱笑的乐开了花。
挂断了电话,她脸上笑意不减——接下来,就得去给省城气象局送“大礼”了。
第077章 笔记本
赵朱下了公交车, 远远就看到远处高高的建筑物顶上,有一颗圆圆的大白球,这让它的风格显得与周围的建筑格外不同, 而赵朱知道,那颗“圆球”内部,就是那部多普勒气象雷达了!
今天是周一,虽然老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赵朱却是等到了十点钟才赶到了这里。
这倒不是她睡了懒觉起得晚, 而是她特意选在这个时间段来的——很多单位会选在周一的早上开班子会,如无意外,一把手通常都会出席这个会议。假如要去找人办事, 通常一找一个准,但八点上班,七点就去守株待兔, 虽然显得挺积极, 但领导一到班上就得赶着开会, 哪儿有空搭理你呢?恐怕就只能守在领导门口站上半天岗了!
而赵朱选在这个时间,正是会议即将结束的时间,她走到了门口, 还没等武保部的人阻拦, 就率先开口问道:“同志, 请问一下,刘书记这会儿开完会了吗?我没过来晚吧?”
她身上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衣, 一条蓝色裤子裤筒中间刻意熨出了笔挺的竖折,胸口上还别着一枚三八红旗手的徽章, 她问话的态度也很亲切,但这种亲切很微妙, 就像是在慰问小同志的老首长。
一听见她这问话,本来微扬着头正要阻拦的保安愣了一愣,他摇了摇头,正要说他也不知道,就见那个女同志自然而然地朝里面走了进去,他这才想起来喊道:“同志,你来登记一下吧!”
闻言,赵朱只是转头笑道:“那就麻烦你登记一下吧,我叫赵朱,刚从省委招待所过来。”
说完,她就从容不迫地大步走了进去。
要是往常,保安肯定是要拦下人问个清清楚楚的,但想到这会儿刘书记估计快开完会了,万一真是和书记约好了时间,因为他耽误了事可不好交代,他便嘟囔了两句,自己拿起笔来,在登记簿上记下一笔。
也是凑巧,等赵朱一路打听着来到了刘书记的办公室,对方刚刚坐下来,茶还没倒好呢!
赵朱还是那一套要求人帮忙办事的说辞——外商要资助修筑堤坝,需要气象局的同志帮忙预报天气云云。
往大了说,此事关系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国际局势,往小了说,也是造福一方百姓。说得刘书记那是心潮澎湃,只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更别提她送这礼又正合了对方的心意,让刘书记乐得是见牙不见眼。
他怎么能不乐呢?天气预报本来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记录多发一份而已,就能换来急缺的柴油,听说后续还要再送来一台发电机,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更别提这还是个光荣的任务咧,真是里子面子全有了!
要不是看对方是个年轻姑娘,他都想抓住对方的手使劲儿握紧再摇晃两下!
赵朱趁着他高兴,又继续道:“刘书记,您是专业人士,您看,像这样干旱的天气还能持续多久呢?马上汛期就到了,您说假如有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从咱们的伏牛山脉过境,南来的气流碰上了北方的冷空气,那恐怕得有不小的降雨吧?”
刘书记闻言,把笑容收了一收,思忖了一下,点了点头:“嗯,赵朱同志,你对气象也挺有研究的?说的很专业嘛!没错,通常夏季突发的大雨,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也是很常见的天气现象嘛。”
赵朱笑着道:“刘书记,你别笑我班门弄斧,主要是我去广州参加广交会时,认识了一个朋友,她的身份挺特别的,是传说中的‘海上吉普赛族’——巴夭族人,他们的民族世代生活在大海上,经历过不少的狂风暴雨,所以对观察天象也很有一番研究,或者说是经验之谈。”
“哦?还有这种奇特的民族吗?听起来很有意思啊!”刘书记被她的话勾起了兴趣,忍不住问道:“那他们有什么特殊的观察方法吗?
过去的人航海时,只能靠着观察天空来判断未来的气象情况。我们要看雷达分析图,要通过气象站点采集数据,再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结论。但过去的人凭借自己的经验,在缺少各种气象仪器的分析下也能够准确地预报天气,提前规避风险,这也是一种智慧嘛!”
赵朱认真地边听边点头,她仿佛想起了什么,这才拿出了一个笔记本来:“对了,我感觉她说的一些东西很有意思,比如什么样的云里藏着雨啊,什么有的风带着雨的味道啊,听着有趣我就记了下来。”
说着,她就把那个笔记本递了过去:“正巧要找您帮忙,我就带了来,我也是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这东西多少对你们专业人士有点参考的价值?”
刘书记闻言,立刻将那本笔记接了过来,翻开一看,这本书图文并茂,不但有文字描述,还将对应的天气状态描绘了出来。
他一下子就乐开了花:“有价值,太有价值了!你看,这个就是最典型的积雨云的特征嘛!”他翻开了其中一页,兴奋地用手在上面指指点点。
目光还黏在笔记本上,他头都舍不得抬,还激动地说道:“气象学是一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有时候空有理论没有用,非要实际看看,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哎呀!这本笔记记得太好了!就像是彩虹,没见过的人怎么也想象不出来呀!”
赵朱但笑不语,宝剑赠英雄,她相信,这个汇集了一个民族几百年智慧的结晶,肯定是有一定作用的,而把它交给专业人士,一定会放大这个影响,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078章 好大哥
一封从外交部发来的联络函正式发到了张保康的案头。
看到里面的内容, 他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社牛来发亿点财》 70-80(第9/12页)
是摇头遗憾——赵朱同志真是忙啊,这还没机会请她吃顿饭,正式表达一下对她救下妞妞的感激之情, 她就得去汝南忙捐赠的事宜了。
不过,这也是好事嘛!毕竟,她是从应城出去的人,不管她将来能走到多远,根也是扎在这里嘛。
对了, 她是不是还有个老奶奶独自留在家里?听说那也是位抗战老英雄,还是烈属。
想到这儿,他拿起了话筒:“长青, 文件你看到了吧?赵朱同志在省城受完表彰,直接就得往汝南去了。
她这边忙工作,咱们得把后勤做好了, 赵志同志家是不是还有位老奶奶?
没事儿多过去看看, 看看缺什么少什么的, 都给添上,不行就拿我的工资垫上。不能让上‘前线’的同志还有后顾之忧嘛!”
肖长青口中连连称是,可心道——这大领导主动要给下面的人当后勤, 也是稀奇事儿。
他暗自在心里感叹一句, 只觉得那位赵朱同志真乃奇人是也!感慨完, 他等中午一下班,便骑上自行车往赵朱家赶去。
到了门口, 还没往里走,他就听见里面一片欢声笑语, 有男有女的,热闹着呢!
他狐疑地皱起了眉头, 难道自己认错了门,不应该啊,明明前两天刚来过。
不过,上次是大门洞开,局势紧张,他只能冲上去救场,倒也不必讲什么礼貌了,这次却是不同。
他踹下车子支架,把车子扎好,把车把上挂着的几包点心水果拎上,这才上前去敲门道:“赵奶奶,您在家吗?”
屋里可不是正热闹着呢吗?赵五姑奶眼睛都笑眯成了缝,咧着的嘴巴合都合不拢。
赵若兰瞧见老太太的模样,不由得也有些心酸——她从小到大,就没见过这位太姑奶奶露过笑脸。
如今,听着众人对她的大孙女一阵夸赞,她这脸上的笑意,那是压也压不下去。
可见,她这也不是生性不爱笑呐!只是心里头叫沉重的东西坠着,连带着脸皮也被绷紧罢了。
想到这儿,她更加卖力,把赵朱在广交会上的“丰功伟绩”绘声绘色地细细说了一遍。
刘向阳坐在一旁看媳妇儿说得唾沫横飞,自己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他在心里再一次给自己的英明决断竖起了大拇哥。
看看,自己这就叫慧眼识英才,在人家赵朱微末之时就结交,果然,人家这不就起来了?
说起来她去参加广交会还是自己出的力呢!结果,人家把整个豫省的创汇记录都给打破了!
还被外国的大企业家青睐,专门被人家请去当翻译,又被委以重任,好几十万美元的捐赠就交到她手上负责了,瞧人家这面子,啧啧。
他美滋滋地在这儿感觉与有荣焉,在座的另一位客人也是听得眼睛发亮。这第三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一位老熟人——奉命来探访赵老太太的郝团长。
他捧着一杯热茶,也在用眼角余光打量着屋里的摆设,虽说从营长升到了团长,但他自认为还是老首长的一个兵。
逢年过节来探望这位赵奶奶,也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真有一次半次来不了,他心里反而空落落的,更别提自从赵朱回了家,时不时还要跟他通信叙叙家常,更让他有种多了个亲妹子的感觉。
现在瞧着屋里正冲着众人摇头的电风扇,他不由得感慨——老太太这算是享了晚福,家里这也是鸟枪换炮了。
瞥见他的目光落到了电风扇上,赵若兰顺势又道:“要不怎么说俺姑孝顺呢?瞧见没,沪市的华生牌电风扇,俺姑大老远一路从广州背回来的,就怕热着了老太太,看,这一回来就用上了?太姑奶,这可比您的那个大蒲扇凉快吧?”
“凉快,凉快,就是怪费电的。没办法,丫头非让开着,生怕热着我。我一个老太婆,这不是浪费吗?”老太太看似抱怨,实则炫耀,原本略显刻薄的高颧骨此刻都显出了几分柔情来。
正在众人其乐融融时,就听见外面传来了肖长青的声音,赵奶奶上了年纪,耳朵不大灵光,还是刘向阳先听见动静,他立马就站起了身来,边应声边往门口走去。
一开门,瞧见是他,刘向阳立马挂上了笑脸,拉着他就往里面让,一边朝屋里大声喊道:“太奶,肖秘书来看您来啦!”
瞧肖长青站在院门口,没往里走,他眼风一扫,立刻用力把对方往屋里推了一把,自己出门去把他的自行车推进了院子来。
这边众人闻声已经起了身,又是握手又是相互介绍,自然是好一番热闹。
赵若兰两口子自觉也算半个主家,坚持坐在末位陪客。
说起来,肖长青的职级没有郝团长高,但他是代表张保康书记来的,这又有不同。一番推让,还是让肖长青坐在了主客的位置。
肖秘书也是场面人,把张书记的殷切谢意表达的十分到位,顺带着,也说了赵朱要直接出差去汝南忙捐赠的事,可能短期内回不了家。让老太太不要客气,有什么需要的直接跟他联系就行。
“哎呀,肖大秘,这可是我们正经的祖奶奶,有什么需要的有我们这些小辈伺候着呢!你可别来跟我们抢啊!”刘向阳跟肖长青也算熟识,就开起了玩笑来。
听他们说了几句话后,郝团长突然问道:“你们刚才说,小朱要去汝南忙捐赠的事儿?”
虽说正式的文书刚到,但风声大家伙儿早就听到了,赵若兰闻言,便点头道:“没错,人家外商是定向捐赠,指定了要给他们市捐。”
郝团长一拍大腿:“这不是巧了吗?我现在就在那儿附近驻扎呢!就今年年初刚刚调过去!”
他连忙找了纸笔,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咱们军民鱼水情深,挖河修堤的活儿咱们部队怎么能不参与呢?到时候人手不够,直管让她跟我联系。作为大哥,怎么也得给她捧捧场不是?”
…………
赵朱刚下了火车,就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她疑惑地抬头看天,只见头顶上大太阳出着,这也不冷啊?
不过没疑惑多久,她就看见了人群中的金国强,她立刻朝着对方走了过去。
金国强也看见了她,边蹦哒边挥手:“赵朱同志,这边这边!”
金国强跟着刘副市长去了一趟广交会,回来之后就升了级。
而刘副市长更不必说,原本准备过两年就退休的他,肩上反而又被加了担子,这次接受捐赠和修筑防汛工程的活儿,又落在了他身上。
“金大哥,好久不见了啊!听说你高升了?恭喜恭喜啊!对了,刘市长的腿最近怎么样?还犯老毛病吗?”赵朱见着他,就熟稔地寒暄了起来。
“哎呀,别遭讥你金哥了,我这算什么高升呀!”金国强笑着摇了摇头,又道:“刘市长的腿这段时间好多了,人家广州的老字号膏药就是不一样,我都后悔没给我妈买几盒。他还说要谢你呢,要不是你给咱们提起这事儿,咱们也想不起来啊!就只这一样儿,咱们这趟差就算没白出呢!”
赵朱乐呵呵挠着头:“什么谢不谢的,我随口一提罢了。金大哥你想要几盒?那边我也有认识的朋友,只要你需要,咱们请他们帮忙买几盒寄回来不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