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10-22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了,他素来是个场面人,从表面上完全看不出他内心的尴尬,一律含糊其辞点头称是,换着语气词点头回答。

    闻人珏的情况则恰好相反,或许是因为他素来人品不错,又或许闻人琅离家出走逃去天疏阁的事迹耳熟能详,竟然没有人因为他站在天疏阁阵营而感到惊讶。

    但是,当忙到飞起的闻人琅被郎中小伙伴提醒才想起来解除变身术法后,现场情况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场所有世家二代,不管是站在天疏阁这边的还是站在御林军那边的,看向闻人珏的眼神都变得万分微妙起来。

    夏侯椿眼尖抓住了这个将话题从自己身上转移出去的机会,当下一声惊天疾呼:“哥们你怎么回事?你老婆怎么是你离家出走的亲弟!”

    此话一出口,不仅吸引了附近所有天疏阁人的注意,连附近怒气冲冲要冲皇宫的京城百姓都顾不上怒了,在这样劲爆的八卦面前,所有人迅速地团结起来,甚至离得近的几个御林军都假装不经意地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闻人珏百口莫辩,解释吧,要说出老婆一封休书把自己给休了的实情,这还不如不解释,但不解释吧,这群人就一直盯着他问。

    他拼命给闻人琅使眼色,指望弟弟帮自己一把,但闻人琅假装没看见,仿佛突然有了和阁主同样的爱好:抬头看云。

    结果还真看到了云。

    “阁主来了!”闻人琅惊呼。

    “还有剑侠!”

    天疏阁阁员们都是一阵激动,京城百姓们更是激动,道理很简单,差点飞升的阁主剑侠来了,那不就是来收拾浑沌凶兽的吗?杀了明樑帝,大家伙儿就再也不用被官老爷和太监欺负了!

    望着踏云而来的两个身影,尤其是阁主那如女娲大神、共工大神一般的蛇尾,百姓们更激动了,交换着阁主已经飞升剑仙的猜测,甚至有百姓张罗起来“来来来,咱们拜一拜迎接大仙”,响应者云集。

    这下子闻人琅这些天疏阁员也顾不上激动了,他们赶忙上前扶起百姓,呼吁大家起来,反复声明:天疏阁争取的是不下跪的权利,我们大家人人平等,阁主和我们和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必下跪!大家不要激动。

    好不容易把将信将疑的京城百姓们都劝站起来,阁主剑侠已翩然落地,刚才让百姓们不要激动的天疏阁员们激动地集体敬礼,几位长期在京城秘密潜伏的密探甚至单膝跪地。

    风云赶紧招呼他们起来,询问情况后,裴牧云肯定了闻人琅的决断,感谢了京城天疏阁员及时降级事态的努力,随后也没有那些漂亮废话,直接交待让阁员维护京城百姓安全,由他们两个独自面对黄门令太监与御林军。

    决断坚毅的天疏阁阁员们大声领命,一个个都仿佛找回了主心骨,尽管他们靠自己就做得很好。闻人珏旁观着发生的一切,看着天疏阁阁员们坚决地护着百姓们后退,看着风云二人独自走向皇城面对兵马,他忽然有些理解了为什么年少的闻人琅会那么决绝地离家出走加入天疏阁。

    尽管掌握皇城兵马的是御林军,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是高等游吏太监们在掌握着局势,面对风云的惊天气势,不少御林军都情难自禁地流露出了动摇神色,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找不出为浑沌拼命效忠的理由。但他们清楚如果他们临阵投降,第一个要找他们算账的不是浑沌,而是这些心狠手辣的高等游吏太监。

    而这些高等游吏太监们手里究竟有多少血珠子,谁也不知道。万一里面有想不开的铁了心要和风云拼命呢?这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几乎在场所有人,都为独自走向皇城的风云捏了把汗。

    最担心的是天疏阁密探们,因为为首的大太监是他们的老熟人:刘千芳刘公公。这位刘大太监名声在外,手中有三条天疏阁密探血命,更是他身后那些高等游吏太监马首是瞻的“老祖宗”。

    “二位大仙,且留步吧,何必为难咱家这些当差的。”刘千芳阴恻恻一开口,意在阻断了风云一往无前的漫步气势,“皇城重地,闲人不得擅闯,擅闯者,斩!”

    说到最后一字,刘千芳骤然发狠,他身后的徒子徒孙都因为老祖宗的开口叫板精神一震,俨然是团结一心共抗外敌的模样。

    风云依言停了脚步,却并无丝毫的紧张神色。

    解春风如沐春风地开口:“那只得与刘公公打个商量,还请各位让路,我和牧云得进去诛杀凶兽。”

    此言一出,闷笑声叫好声四起,霎时把太监们做出的威严气氛摔得七零八落。

    连夏侯椿都在心底暗赞了一句好家伙。

    第216章 穿过敌人的道路

    却听刘大太监一声冷笑:“春风剑侠莫不是把咱家当傻子糊弄?咱们要是给二位让路,只怕二位还没杀了凶兽,我们这些命苦的宦官就已被这些暴民打死了!”

    他话音还未落地,不愿离去的京城百姓中就爆发出了一阵愤怒的指责,这些大太监掌权时视人命如草芥,一个个心狠手辣,眼高于顶,从来不把百姓当人看,现在阁主来了,终于有青天要跟他们算账了,这领头的大太监竟有脸皮装出一副受苦受难的模样!

    且不说这些大太监本人有多么横行霸道、罄竹难书,就连这些大太监认的干儿子们都能仗着他们的权势在京城肆意欺负良民!刘大太监说的这些话,根本是颠倒黑白、欺人太甚!

    风云和一些天疏阁人倒听懂了刘千芳的话音,这位大太监虽带领着手下不给风云让路,但言语中却丝毫没有对浑沌的维护,他只表露出了对太监们会得到怎样处理的在意。

    很显然,刘千芳是想和天疏阁谈条件。

    既然想谈条件,就说明这位领头大太监并没有打算吞血珠子无脑拼命,至少目前没有。

    这可以说是个好消息,尽管风云完全可以做到一招制敌,但从百姓安危的角度考虑,不与这些手握血珠子的大太监们正面冲突是最好的。

    但同时,这又不算是好消息。

    首先,黄门令的高等太监们从浑沌明樑帝登基开始就是他最倚仗的走狗,尤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仙裴牧云》 210-220(第9/19页)

    是暴露浑沌凶兽身份后,明樑帝对世家权贵们的多疑猜忌使得他多次为宦官加权,黄门令的权力越来越大,近期的几次失败造反更是让这些高等太监站上了权力的巅峰。他们每一个手上都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不无辜者的鲜血也没少沾。裴牧云和解春风不可能也不会对他们犯下的罪行视若无睹。

    其次,这些高等太监究竟想从天疏阁要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如果风云不能或者不愿意满足,他们是否会破罐子破摔以血珠子爆命报复,拉众人垫背?这里头最根本的棘手之处在于,以刘千芳为首的这些大太监想和风云谈条件,但其实他们在风云面前根本没有筹码。

    久居深宫的大太监似乎对风云的实力没有足够的了解,事实上,哪怕他们此刻和御林军同时发动搏命一击,风云也能在瞬间将他们击杀。风云愿意谈而不是直接动手,一是因为风云不愿像这些大太监一样肆意处置人命动私刑,二是因为风云在极力避免伤及无辜。

    在天疏阁的原则下,无论这些大太监犯了多少罪行,都值得一个公正审判的机会。裴牧云会确保推翻皇权后的新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保障这一点。但这个公正审判的机会,恐怕不会是这些大太监想要的条件。

    风云正通过神魂交流,刘千芳却又再开口,阴柔地加码道:“也正好说与阁主剑侠知道,今日午时,一名小太监趁圣上困倦不备,借着换痰盂进了御书房,进门后才吞了血珠子,原来他异想天开,竟打算徒手勒死圣上,被圣上以浊气反杀,血肉碎为齑粉,死无葬身之地。

    “唉,可怜,连累了与他同班进宫的五个小太监都被问斩。

    “咱家听下面的人说,这小太监生前名叫狗剩,也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这狗剩被去了根,在世人眼里连个人都不是,竟还自以为是、痴心妄想,对阁主的天疏阁思想颇为崇拜,咱家糊涂想着,尽管天疏阁思想蛊惑他白送了性命,可天疏阁主您,却必定不知道世上曾有这么个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刘大太监说出的这个故事,立马激起了在场众人不同的反应,唯一相同的是反应都很大。

    最多的反应是愤怒。

    有的人认为这个故事一定是假的,他们中的一些是因为太过巧合而不能相信,按照刘千芳的说法,整个故事死无对证,恰好就在这些太监想要给自己求情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大义刺杀浑沌的太监?这些太监加入真想刺杀浑沌,那早干什么去了?另一些则是因为不相信太监会有觉悟去刺杀皇帝,这些阉人自古以来就是皇家走狗,什么时候有过大义?

    这些人是为刘大太监居心叵测地编故事而愤怒。

    有的人则不能确定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原因是同样的,刘千芳这个故事编得死无对证,刺客已经碎成了血肉,那身份还不是任由太监随便按?然而无论身份是真是假,刘千芳话里话外都在拿这位牺牲的刺客的义举给自己和大太监们脱罪,就算刺客真是小太监,又和这些鱼肉百姓的大太监有什么关系?

    这些人是为刘大太监拿他人义举给自己和其他大太监贴金而愤怒。

    还有的人并没有太过注意这个故事的真假,他们注意到的是刘千芳将这桩刺客牺牲的惨剧偷换成了对阁主的攻击,即便真是小太监刺杀了暴君浑沌,即便那个小太监当真崇拜阁主,这只能说明那小太监良心未泯,是个值得被纪念的英雄,怎么会变成是阁主的错?

    这些人是为刘大太监对阁主的阴险攻击而愤怒。

    第二多的反应是震惊,他们万万没想到今天刺杀浑沌的竟会是个小太监,因此不少人的震惊很快就转变为了怀疑,而不少人的怀疑又转变为了愤怒,极少数人的怀疑转变为了悲伤。

    第三多的反应是悲伤。

    一些人的悲伤是因为确切得知了今天的刺客牺牲了的消息,他们并没有立刻去想刺客的身份之类的后续问题,他们沉浸在这个敢于反抗者已经死亡的坏消息里。

    另一些人的悲伤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这个刺客的牺牲被沾满鲜血的大太监当成了卖惨的筹码,而且,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刘大太监口中那几个可怜的被牵连的小太监正是这些大太监奉命斩杀的,刘大太监用这些人命攻击阁主,此举已经无耻到了一个令人恶心的程度,这种悲伤具有极大的愤怒的成分。

    还有极少数几个人的悲伤是因为他们察觉到了众人对太监愤怒和排斥并不完全是全部正当的,其中的某些人只是怀有一种以正常人自居的对残缺者的优越感,这种人怀疑刘千芳的话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思考出了漏洞或者怀有什么理性的怀疑,不,这种人只是单纯拒绝认为太监这样的残缺者能做出什么好事。

    一时间,在场众人从不同角度发出的愤怒驳斥或纯粹叫骂充斥了每个人的耳朵,巨大的愤怒情绪如暴风雨般席卷了皇城前的这片广阔的场地,谁也听不清自己或旁人在说什么。

    解春风正要开口,裴牧云拦住了他。

    于人们而言,师兄刚才的话并无不妥,可对于这些高级游吏太监,师兄刚才的话已经激起了对方的不满。既然要谈判,应当考虑对方的感受。

    解春风会意,他甚至向后退了半步,以一个动作向这些大太监们彰显发言权的交换。在无心的人眼里,这并不是什么大动作,但在惯于阴谋弄权的人眼里,这个动作会被识别为颇有深意的退让,甚至附会为他们两人内部的某种权力压制。

    人对他人的看法,往往并非他人的真实写照,而只映照出了自身的真实偏见。

    体会到师兄这个配合举动蕴含的调皮,裴牧云压住嘴角,才看向刘千芳。

    意识到天疏阁主要说话的人们逐渐安静下来。

    “你刚才的讲述,天疏阁很难查证真伪,”裴牧云无视发出冷笑的大太监们,并且没有给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早已准备好反唇相讥的刘千芳开口的机会,坚定地往下说,“但在此刻,我愿意假定你是诚实的,直到有确切的证据推翻你的讲述。”

    大太监们齐齐一愣,他们自己手上有多少血债,他们心里清楚得很,他们当然并不想死,更不想白白拼命送死,可今日京城暴动的局面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死局,就算没死在风云手里也要死在浑沌手里,他们能选的,就只是死在哪一方手里和死前拉不拉百姓垫背而已,而这两个选择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区别。

    但是天疏阁主的话着实出乎他们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料到这位即将成为新皇帝的天疏阁主竟是如此的天真轻信,难不成老祖宗真能说动天疏阁放他们一马?大太监们一霎时全都佩服又期待地看向了刘千芳,将无限希望寄托在了这位老祖宗身上。

    裴牧云实事求是地继续道:“然而,无论你刚才的讲述能否在后续调查中得到证实,这都不会影响天疏阁对你们的处置。你们必须为你们对百姓犯下的罪刑接受惩罚,如果你们愿意投降,天疏阁会确保你们安全收监,并在战事平定后得到公正的审判。

    “你们自己清楚你们犯下了多少过错,你们所作所为有多少是畏惧浑沌被逼无奈?又有多少是倚仗皇权仗势欺人?一朝权势在手,平民在你们眼里何尝不是尽可欺压的蝼蚁。

    “可与此同时,你们也是皇权的受害者,因为皇权要确保继承人的血统,你们被施加了器官移除术,或许有人包括你们自己都认为你们是‘自愿’做出的选择,但在这种霸占了绝大多数田地和生产工具的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