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别人。
她从小见过太多命运坎坷悲苦的人,想过帮忙,但是不知从何帮起。
就像是李癞子这件事,如果她依旧对于法律没有概念,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是为社会所不容的,她也不会那么快地反应过来立刻跑路。
而她之所以知道,就是因为在军训期间,学习相关文化课程的时候,殷倩老师提到过。
小时候,她其实最想当的是老师,教书育人,在她的概念里,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但是现在她的目标变了——她想成为阮老师口中提过的律师。
依法辩曲直,仗义论是非。①
这是他们第一次认识法律的时候,课件上面的一句话,刘招娣一直记到了现在。
从一开始,校长就在不求回报地帮助着他们这些孩子。
如果以后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校长他们也会为她而骄傲的吧?
刘招娣的话合情合理,阮星回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但是她还是想问一下,刘招娣到底是想要将了解法律作为一个兴趣爱好,还是想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要知道,一个业余的爱好所接触的东西,和认真想要走上职业道路时所接触的东西,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前者只需要添置一些法律百科类的书籍,几乎很少深入,而后者则是涉及了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以及砖头一样厚重的法典原文。
“校长,我以后想考法律类的大学。”
刘招娣这句话一出,阮星回就懂了。
“好,我帮你问问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再买需要的书。”
阮星回点点头。
虽然她自己学的不是法律专业,阮父阮母也都不是这一行的,但是要知道,阮母可是大学教授。
虽然阮母教的是历史系,但是学校里也有法律专业。
找个法学院的同事问一下,并不算是什么难事。
吃完午饭,阮星回让刘招娣回房,顺便还提醒她晚上不要熬夜,早点睡觉,明天要早起,然后就回了自己的宿舍。
她看了下手表,这会儿才不到一点钟,还没到阮父阮母平时午休的时间,于是拨通了阮父的电话。
拨通后的电话还没响两声,就被人接起了。
“星星啊,怎么这会儿打电话?吃过饭了没有?”
阮父的脸出现在了屏幕里,笑着跟阮星回打了声招呼以后又看向卧室的方向。
“哎!是星星的电话,你别急我这就过来!”
这就是为什么阮星回打的是阮父的电话而不是阮母的。
阮母现在眼睛还是看不见东西,阮星回担心如果她急着找电话,再把自己给磕到了。
屏幕中的画面一阵晃动,很快又稳定了下来。
阮父阮母的脸一同出现在了画面中。
“星星怎么这个时候来电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30-40(第5/26页)
了?遇到什么事了吗?”
不愧是夫妻俩,见面第一句话问的几乎一样。
“没什么,就是看还不到一点,打电话看看你们怎么样,顺便有点资料想请妈问问同事们。”
“嗐!我们俩都在家里呢,有你爸陪着我,你就放心吧!”
阮母虽然目不能视,但是因为有老伴一直陪着,女儿也在为她痊愈努力,心态一直非常好。
如果不是看不见,活脱脱就是个退休后随时可能会加入广场舞大军的老太太。
“说吧,想问啥,我这就抓人帮你问!”
阮母这话说得霸气侧漏。
实际上她也确实有这个底气。
阮母自打毕业以后就留校任教,一直干到病退,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扎根在同一个学校,退休之前已经是学校历史学院的副院长,在学校里还是很有人脉的。
别看她在自家闺女面前一直都是笑呵呵的样子,工作上如果有什么事情触犯到了她的底线,她敢直接到校长办公室拍桌子!
“倒也不至于。”阮星回笑了两声,“妈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跟家里闹掰了的学生吗?”
十月份放大假的时候,阮星回在家休息那几天有说过这件事。
“她啊!记得记得,她怎么了吗?”
阮母果然还记得。
“我问她最近的这笔奖学金她想要怎么花,小家伙说想买点法律方面的书,以后打算考法学院。”
阮星回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所以想找你们学校法学院的老师问一下,她现在能看什么书?”
“这样啊~”阮母听明白了,指挥着阮父去找她的手机,“你等一下,我打电话跟你程叔叔问问。”
作者有话要说:
剧本杀太难写了,而且篇幅过长,容易像是跑题,于是删掉重新写了一遍,为了剧情通顺,上一章末尾也有部分修改orz以后打死鸽都不会再写剧本杀了,对头发不友好
注:①法律行业相关文章常用,但是没找到最初的出处orz
第33章 十二月(一更)
程叔叔是阮母的同事,法学院的副院长,和阮母一样,主抓教学工作,问他确实很合适。
果然,挂断电话没多久,阮母就的账号就给她分享了一张电子名片吗,并附带了一段语音。
“星星啊,你程叔叔说如果小丫头想要学法学的话,可以先确定一下以后的专研方向,具体的你跟你程叔叔家儿子聊哈~他也是学法律的,你们年轻人直接对接比较有效率点。我跟你爸先去午睡了。”
那么,毫无疑问,这个电子名片就是那位程叔叔家的儿子的账号了。
阮星回没有纠结,随手点了一下就发送了好友邀请。
没多久,好友申请通过了。
对面也知道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废话,直接发来一个PPT给她。
程恒昭:你好,这是我们学院新生入学的时候每个班都会学习的课件,你可以先给学生看一下,然后确定方向,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问我。
阮星回给他回了个好的手势,然后端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去了刘招娣宿舍。
两个人对着电脑研究了半个下午,思考再三以后还是决定选择刑事方向。
如果是民事方向,涉及更多的可能是人和人之间的纠纷,与刘招娣的第一意愿就不那么相符了。
反正现在只是自己摸索着学习,如果方向不合适,后面还可以改。
定下方向后,程恒昭给阮星回发来一个长长的书单,上面罗列了足足四十本书。
程恒昭:这是刑事方向学生本科前两年教材和必读目录,可以按照书单顺序阅读学习,有问题再问我就行。
阮星回将书单收藏了一下,又给程恒昭回了句谢谢,然后就带着刘招娣一起徜徉在购物的海洋中了。
程恒昭给的这份书单看上去确实是很靠谱,其中原文法典只占了书单的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更多的是一些理论课程和法条分析类的书籍。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这些书都有两个共同点——厚,和,贵。
阮星回才将不到一半的书加入了购物车,总计金额就已经突破了两千元。
刘招娣期中考试获得的奖金一共也就两千零几十,在这个书单面前简直就是不够看的。
阮星回跟刘招娣商量了下,先买了前十本书,一边学一边体验,如果确实想要继续学的话,再买后面的。
反正刘招娣等这些书学完,怎么也能考完期末考试了.
第二天一早,阮星回就带着刘招娣出发了。
十一月中旬的天亮的已经很晚了,六点多点他们从学校出发的时候,外面的天空还是黑黢黢的。
一路跋山涉水,两人到镇上的时候已经九点多,庭审十点半开始,倒还来得及。
几乎是踩着点赶到了法庭,阮星回赶紧带着刘招娣入座。
没多久,法官们就来到了庭审现场,然后是秩序宣读。
听审对于刘招娣和阮星回来说,都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不过今天的主角并不是她们,两人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着那些颓废的嫌疑人,心里难免升起了几分畅快的感觉。
带着这样的心态,略显枯燥的审理过程也过得快了许多。
时针快要走到十二点的时候,终于进入了本次审判的重头戏。
“现判处嫌疑人李癞子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
死刑立即执行!
其他人的判决书都已经听不到了,刘招娣听到李癞子的判决结果时,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
世上又要少一个渣滓了,真好!
因为这个判决结果,刘招娣回学校的路上一直都心情很好,还忍不住哼起了在音乐课上学会的歌。
经过这一遭,刘招娣心里的大石头算是彻底放下了,正巧采购的法律书籍送到了,她干脆扔掉了曾经“最爱”的教科书,抱起一本大部头就开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有一次,阮星回看她看得那么入迷,没忍住站在她身后跟着一起看了会儿,然后成功地被上面各种描述给绕晕了头脑。
算了算了,术业有专攻,她还是研究自己的资料去吧。
学习中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十二月份就到了。
刚进十二月,山里的气温就猛地降了十度不止。
原本还敢仗着自己年轻火力旺的男孩儿们,也一个个老老实实地换上了厚实的冬季校服,生怕一个不小心打了喷嚏,然后被校长拎去食堂喝姜汤。
说来也奇怪,明明做饭好吃得像是幻觉的秋菊阿姨不知道为什么,熬出来的姜汤竟然跟村头赤脚医生开的中药方子一样了,苦的人舌头都要掉了。
秋菊:我可以说原因吗?哦,懂了,我不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30-40(第6/26页)
与降温携手而来的,是星空中学落地后的第一场雪。
山里的气温比城市要低许多,雪也大了不少。
前一天晚上阮星回早早的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透过窗帘缝隙看到外面一片大亮,还以为自己一不小心睡过了头。
拉开窗帘一看,才发现地面上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堆起了一层厚厚的雪。
她看到的亮光,其实只是雪地的反射造成的假象。
阮星回换上了自己的羽绒服,脚上踩了双高筒靴子,围好了围巾以后,才拉开了房门。
房门刚一拉开,室外的冷空气就呼啸着要往里面挤,险些吧阮星回刚刚捂住的热气儿全部吹散。
站在房间门口,阮星回深吸一口气,快步走下楼梯,钻进了食堂。
食堂里开着灶火,又一直关着大门,温度比外面高了不少。
阮星回解下围巾帽子这些“护具”,然后才去分餐台端了自己的早饭。
因为雪是半夜就下起来了的,秋菊起床的时候雪势正大,今天早上的食谱上面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定的小米粥不见了,换成了一碗丑不拉几的汤。
阮星回端了餐盘回座位,刚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捧着汤碗,喝了一大口。
咸香中带着几分微辣的汤水刚一进入口腔,一股子热意就开始蔓延,很快,从宿舍到食堂这一段路上受到的那一点点寒意就被这口汤给驱散了。
“秋菊,这胡辣汤做的可以啊!”
胡辣汤是阮星回家乡常见的早餐,虽然卖相上要比其他早餐差上不少——灰不溜秋、没有任何摆盘可言——但是一直凭借各种各样的做法和丰富的味道霸占着她心中的早餐第一位。
自从来了桐山这边,阮星回就只有每次回家休息的时候才能喝到味道正宗的胡辣汤了,没想到今天竟然有了意外之喜。
许是太久没喝过于想念,阮星回连着喝了大半碗汤以后,才将碗放下,转头夹起了餐盘里的油条。
油条刚出锅没多久,依旧保持着一定的脆度。
这个时候把油条直接按进胡辣汤里,让内部的空洞吸满了汤汁,然后迅速捞出来,一口咬下去。
因为浸泡时间不长,油条酥脆的部分依旧保持着同样的口感,而内部选软的面皮却已经包裹上了许多的汤水,一口咬下去,直接在口腔中迸发出来。
酥脆、绵软、醇香,三种味道在嘴里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誓要征服每一个食客的味蕾。
阮星回十分餍足地眯起了眼睛,细细品尝着。
而不远处,被阮星回的夸奖吸引过来目光的学生们看到一向淡定的校长露出这样满足的表情,忍不住看了看那碗丑不拉几的汤。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