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正文完】(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经很久没有出门畅快地散过心了,现在安全得到了保障,阮星回也不拦着他们,直接从集团里面薅出来一个金牌导游和助理,帮忙安排他们的行程去了。

    至于阮梅见。

    她现在已经升入大学,读的专业是管理学院的新闻系,用她的话来说,她想要多看一看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做一名合格的调查记者。

    阮星回知道她对于自己的身世还有记忆,被遗弃这件事一直都是她无法彻底放下的一个执念,那些年的流浪精力更是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段时间她见过的黑暗面太多了,总想着能揭发一个是一个,总归她的情绪和三观都很正常,她也不打算拦着。

    就算是真的掀了什么地下的大摊子,闹翻了天,她这个当姐姐的,也扛得住。

    不过现在的阮梅见还只是一名在读学生,连距离毕业都还有好几年呢,安全问题更是不需要担心。

    家人不需要担心,小初高和大学四个学部都已经进入了稳定运行的正轨,阮星回自然也有了一点的空闲时间。

    于是,这一片曾经快要被遗忘了的地被阮星回重新提溜到了眼前。

    看着久违了的设计页面,阮星回的眼神里有几分怀念。

    上次搞设计还是四五年前,倒是真的有很久没有见过它了。

    这块地,当年承包下来的时候阮星回就已经做过设想,不过后来事情太多,也只是一个最初步的想象而已。

    倒是现在,星空大学已经逐渐成了气候,建立起来一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正文完】(第3/5页)

    研究院,好像正是时候。

    毕竟,她本来就已经把从小学开始的各个层级院校都已经开了一间出来,怎么能没有更高等级的硕士教学资格和博士点呢?

    事实上,星空大学现在的科研成果已经足够许多专业设置硕士学位并且开始招生了,不过因为学校建立年份太短的原因,还要等上一年才可以获得资格。

    阮星回现在要做的,就是给今年毕业的这群,不想要去别的学校读研、想留在星空学院的学生们找个对接机构。

    但如果说仅仅只是给他们准备的话,又有点太过夸张了些。

    再加上星空学院目前的学生和老师人数虽然多,但是在研发新项目层出不穷的前提下,这些人手依旧不够用。

    虽然这些年来星空大学的学生们看上去参与了不少的项目,但实际上的工作大头还是由老师们来担着的。

    想要矫正这些结构,学校里的高学历人才就必须有一定量的储备。

    所以,更高等级的学位授予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硕士甚至都不够,要博士,乃至博士后。

    新建研究院的事情阮星回没有在校园内公开,但是学校的老师对于这件事都很清楚。

    尤其是教授级别往上的老师们。

    研究院建立以后,他们就能够留下一部分中意的学生,等到硕士学位教学资格下来之后,再让这批学生读研,也省了他们和新的学生们磨合的过程。

    也亏得现在这一批学生抗压能力还不错,但凡是主动加入科研队伍并且至今没有退出的,被一群老师拽着往前冲也从来没有掉过队。

    虽然他们的高考成绩和现在入学的学生们比起来要差上一些,但后面的机会还是被他们抓住了。

    这就很好,人生从来不是一锤定音,高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没错,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转折点。

    机会是留给每一个有准备的人的,时运、勇气、能力,缺一不可。

    他们抓住了,自然也不想放手。

    现在想扎进星空学院里的学生多了去了,哪还有想出去的人呢?

    不说是外面的人了,最初那两年,学校还没有几项成果对外公布的时候,学校里的实验室也不是在所有人那里都受欢迎的。

    有的学生想着划水混日子、六十分万岁,从来就没有进入过考察合格队列;也有学生进了实验组以后,觉得这样上课学习下课实验的生活实在是无趣/压力大,主动放弃离开。

    但是到了现在,这批人再想要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的能力已经追不上从一开始就在全力冲刺的同学了。

    能力不足,又怎么可能再得到第二次机会呢?

    鲁信抱着一叠资料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

    他现在已经是顾成风亲口认可的项目负责人了。

    知识储备上或许会因为时间短而差一点,但是资历已经慢慢积攒了起来。

    这些年的时间里,他经手完成了大大小小七八个子项目,重要程度也在逐渐上升。

    从大三那年开始,鲁信所接触的项目就已经达到了机密级别。

    这个级别,也是星空学院里面,学生们能够接触的最高等级。

    更高级的绝密实验,则是全部由老师们来完成,或者是由星空学院和科学院共同组建的实验组来完成。

    以鲁信他们的能力来说,如果想要再往更高级去,最顺畅的一条路就是进科学院。

    顾成风也跟他谈过,以他的天赋,等到明年星空学院可以招收研究生之后,他希望鲁信成为自己的研究生。

    不过这也不影响他未来进入科学院,因为本身他们这些从星空学院毕业出去的学生,都会是科学院关注的重点。

    都是人才啊!

    谁舍得放过呢?

    当然,这一批过渡期一年期间还要留在学校的学生也不是白白给老师们干活。

    他们是有自己的补贴的。

    包括成为研究生之后。

    补贴数量不一定很高,但也足够他们生活。

    因为参与的项目等级越来越高,鲁信在学校里出现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尤其是到了大四之后,专业课程减少,公共课全部结业,剩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写毕业论文了。

    长期宅在宿舍和图书馆的学生们自然很难见到常年蹲在底下实验室里面的鲁信。

    鲁信已经很少会在白天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