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检查了一遍,才由内侍引着进了殿,他的位置在殿内稍微往前的位置。龙椅前摆了一张漆金的紫檀桌案,两侧各有一个稍小的桌案,那是皇后和皇贵妃的位置。

    台阶下最前面是皇子和亲王,然后就是陆天立这样的一品要员。他带着“陆易安”坐到了一张桌案上,两人没有交谈,还不忘和附近的官员寒暄,的确像一对不和的父子。

    太宗还没到,官员都已全部入座,欣赏太极殿正中乐师的演奏。太宗听烦了宫中的乐师,早几日就请了长安城内的乐师大家们进宫排演。

    “那不是卢娘子吗?怪不得之前去请她到我府里,她的徒弟说她不在,原来是被圣上请进宫了。”陆天立后边一桌的刑部张大人说到。

    一旁的许大人接到:“是啊,还真是,那弹古筝的是胡大师吧?看来这次圣上把民间的大家们都请到了啊。卢娘子的琵琶弹的是真好啊,在太极殿里听着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圣上驾到~”内侍的声音虽然尖细,但是洪亮,穿透力十足,乐师们停下了演奏,刚刚都还闹哄哄的太极殿内慢慢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殿外也安静了下来。先是八个穿着铁浮屠的侍卫走到了御前,太宗才从帷幕后走出来,坐到了龙椅上。

    陆天立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八个侍卫中最高的那个,他就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子夺妻,竟是美强惨忠犬》 40-50(第3/13页)

    在太宗左侧,一动不动,像个铁人。

    “恭贺圣上龙体永健、千秋万代、万寿无疆!”祝贺声响彻太极殿内外。

    “众卿平身。”太宗高声到,声音洪厚。内侍现场试了毒,才把酒杯递到太宗手里,太宗抬手举杯,高声说到:“敬我大陶,国富民强,永享太平!”

    “敬我大陶,国富民强,永享太平!”文武百官也举杯齐声高唱,看太宗饮完了酒,都仰头干了杯中的酒。

    几个乐师演奏完了几首曲子,卢云上场开始了琵琶独奏,殿中的人都已酒过三巡,酒量不错的人都觉得头脑格外晕沉。太宗也扶了额,靠在龙椅上小憩。

    陆易安熟读史书,知道谋反一是靠权谋之术,阴谋叛乱,架空皇权;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三是就靠阳谋,拼武力和兵力。他没有搅动朝堂的能力,只想让他父亲直接登基,也不能直接用益州的八万兵马,只能靠牵制太宗的强兵力,先调走段家军,然后离析东宫的兵力。

    像他们这样以小博大,必须擒贼先擒王,然后一击即中、当机立断、斩草除根。

    所以陆易安从腰间抽出软剑,直接刺向了太宗的左胸,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又直接从御前跳下台阶,杀了太子,接着杀了最有希望夺嫡的三皇子,陆风跟上来,帮着陆易安杀完了太宗的其余六个皇子。他们在击杀的时候,卢云继续还在弹奏琵琶。

    激越高亢的琵琶曲中,百官看到御前侍卫举刀杀死了太宗,又开始杀皇子。陶朝权贵喜食五石散,服用过后产生的幻觉让人飘飘欲仙。很多人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怕不是这宫中的酒也加了五石散?为什么自己全身发软,产生了幻觉呢。

    直到禁军入殿,围住了所以出口,控制了太极殿,高喊“太宗已死,恭迎新帝~”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太宗的寿辰,而是太宗的忌日啊。

    又看到陆天立走到了龙椅前,身后站着的是太宗的御前侍卫,才明白这是真的改天换日了。

    陆天立父子成事后也需要官员,陆易安早整理了名单,分成“会归顺”、“可归顺”和“不可归顺”。

    当晚参加晚宴的官员共八百余人,齐聚一堂,刚才言笑晏晏谈笑间,太子一党,以及太宗的忠实拥趸都不知道,他们早就在“不可归顺”名单上,家中已被几个月前就潜入长安的精兵和罗刹门门众控制。这些人都是高手,一人抵普通将士几个人,控制长安城中数量并不多的府邸,绰绰有余,还剩下两千多益州精兵埋伏在宫外。

    很多官员都归顺了,他们有的只想做官,谁是天子都可以,就跟普通老百姓不会在乎这天下是姓李还是姓陆。有的本身就对太宗不满,特别是不满太宗曾经也是靠东征西讨帮高宗打下的江山,却在自己当皇帝后谋害武将,使大陶朝除了段旭父子,竟快无人可用。当然也有在太极殿内就怒斥陆天立的,被当初斩杀两个人之后,也就没人说话了。

    继续在大平朝为官的还有五百多人,所以那晚发生的事情被很多人带出了太极殿。

    后世的说书人是这么讲的:“那晚啊,平朝的太子陆易安,也就是陶朝的那益州质子。原来啊,他不是什么浪荡纨绔公子哥,而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十年啊。其实他啊,深谋远虑,武功高强,当晚假扮成了陶太宗的贴身侍卫,太宗寿宴时还就在御前站着。太宗和参宴的文武百官,都喝了毒酒,全身瘫软。这平朝太子啊,从甲胄抽出一把软剑,左手使剑,一刀刺死了陶太宗……”

    “你肯定要问了,就这么容易吗?那是因为陆易安啊,把陶太宗和几个皇子都杀了啊。主子都没了,那些当兵的还拼什么命?为谁拼命呀?你说是不是?……”

    还有很多故事流传到了后世,但是故事里没讲陆易安杀了陶太宗就出了宫,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

    回到那晚。

    陆易安先是让人开了宫门,将那益州将士都放了进来,布好了任务就去那些被围的府邸察看了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就快马加鞭去了城南将军府。

    策马而来的陆易安下了马,把缰绳扔给了门口守着的将士,快步进了府,直奔归山苑。

    43   周全

    ◎阿鸢,我会护你周全。你知道我想要什么◎

    “主公, 怎么样?”等在归山苑院门口的陆雷看到陆易安来了,非常急切地迎了上去。

    陆易安取下了头盔,他马尾高束, 俊颜高贵威严, 身姿挺拔如松。甲胄上都是血, 一身杀气凌厉, 凛然如战神,比陆天立征讨西域时在马背上的画像还英明神武。陆雷心中感慨,这才是陆易安真正该有的模样。

    “成了。”陆易安看了一眼陆雷, 语气依然淡然,又加了句:“你哥也没事。”

    “恭喜大将军,恭喜主公!”陆雷嘿嘿一笑,大白牙在黑脸上很显眼。

    陆易安的眼角也微微弯了弯:“她怎么样?”

    虽然陆雷性子在自己人面前大大咧咧, 但是办事可靠, 不过只要是关系到宋常悦的事情, 陆易安不想有一点闪失。

    “所有男眷已抓去下了狱, 所有女眷按主公你的安排也送走了。段小夫人在归山苑段小将军的房里,我派人守着的。”陆雷今天没入宫, 本来心里还不舒坦,但是现在把主公交待的事情做的这么好,也算是立了功吧,结果一抬头就看到陆易安黑下来的脸。

    “以后叫她夫人。”

    “对啊,不就是段小夫人吗……”陆雷突然感受到了陆易安摄人的目光,似乎如有实质的在扇他耳光,赶紧闭上了嘴。

    “只她一个人吗?她的那个陪嫁丫鬟没留着吗?”陆雷听着陆易安的声音明显低沉了。

    “主公, 你也没说……”还没说完, 陆雷看到陆易安正在解甲胄的扣子, “主公,现在还不能脱铁浮屠啊,万一等会还有什么情况。”

    陆易安没理他,脱下了带血的甲胄,又自己上下检查了一番。陆雷再一看,陆易安现在身上是禁军的黑色劲装,血腥气少了,杀气也小了,也像平时温润清隽的主公了,只是比平常英姿飒爽许多。陆雷将陆易安换下的甲胄递给手下,转过头看到陆易安已经走进了院门。

    今天是太宗六十的千秋,不仅宫中大摆宴席,戌时四刻还会在临安门燃放烟花,全城欢庆。宋常悦知道阿耶和哥哥都会去,要是段旭和段嘉沐没去江夏的话,他们也要进宫参加宴席。

    段嘉沐不在,宋常悦不会去临安门看烟花,让绿柳泡了壶花茶,就在归山苑的院子里坐着纳凉。结果没等到烟花,等到了一队官兵冲进了归山苑。

    他们没有穿统一的兵服,有的甚至没有穿盔甲,但都带着重兵器,快速敏捷地行动,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几个人不言不语,进了院子就拉走了绿柳,却将宋常悦“请”到了房里。

    宋常悦仔细听了外面的动静,将军府的人应该都被抓走了,只剩宋常悦一人,被关在房里已经快三个小时了,还派人守着。门口的两个士兵没有动作,也没有说话,宋常悦从房里看出去,只看到两个一动不动的黑影。

    期间有人来过,问了几句话,宋常悦听出来了,两个守门的士兵说的是益州话。陆天立的兵敢在太宗寿辰当日围了将军府,宋常悦猜到了大概,她穿越之后一直都是幸运又幸福的,没想到还能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子夺妻,竟是美强惨忠犬》 40-50(第4/13页)

    到这样的大事,震惊和担忧之余也理了一下思路。

    宋常悦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是通识教育和常识都能告诉她答案: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都是个人不能阻挡的进程。她穿越到陶朝之后,从现代人的角度早已发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有人谋反虽然不是正确的,但是正常的。

    段家军是长安最多的兵力,段旭和段嘉沐却在十天前带着两万大军去了江夏,因为带了兵,所以虎符会被段旭带走,这肯定不是巧合。在现在这个情况下,他们会怎样?虽然这不是宋常悦能够掌控的,但她知道段嘉沐他们面对的情况肯定很艰险。

    历史的鸿毛压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落到宋常悦身上,具体会是什么后果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幸运和幸福要终结了。但是如果谋反的真是陆家父子的话,或许还有一丝转机。

    寂静了很久的院子传来了沉稳有力却又有些急切的脚步声,打断了宋常悦的思考。那步伐越来越近,停在了房间门口,那人好像站在门口,没有立刻推开房门,也让宋常悦的心悬了起来。

    宋常悦现在想看到的只想是段嘉沐,来的人总归不会是他,但她又有一丝妄想,希望是他赶回了长安。

    今日在太极殿,太宗睁着那双阴沉的眼睛,在陆易安面前咽了气。他又一剑刺死太子之后,陆易安回头,看到陆天立站在龙椅前,陆易安没有想象中大仇得报、大业已成的狂喜,压在心头多年的石头落了地,反而空落落的。

    此时,陆易安站在宋常悦的房间门口,却有些不敢推开房门,从进宫到刚刚都很平稳的心跳,这个时候开始乱了节奏。陆易安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直到看到宋常悦,陆易安心中的空缺才慢慢填满。

    宋常悦抱着腿坐在窗边的卧榻边上,听到那人进门。她转过头,眼中闪过希冀,那人当然不是段嘉沐,这一丝亮光很快就消失在暗沉沉的黑色之中,宋常悦将头埋在了膝上。

    陆易安捕捉到了宋常悦眼神和情绪的变化,心中一沉。他走了过去,单膝跪地蹲在宋常悦面前,虔诚地凝望着她,深情唤到:“阿鸢。”

    宋常悦已经不想计较他直呼她闺名,她没有抬头,闷闷地说到:“是你。”不是问句,声音虽小,但是充满了笃定,谋反的果然是陆家父子。

    陆易安没有回答,将两手搭在扶手上,把宋常悦圈在他的臂围里,“阿鸢,我会护你周全。”眼里满满都是浓烈爱意,他终于不用再隐藏、再伪装、再压抑。

    宋常悦抬起头,眼神淡漠,声音清冷:“我阿耶和我哥哥怎么样了。”

    “我父子起事,本就是为了江山社稷,百姓安居乐业,并不想兵荒马乱,血流成河,也不想伤害无辜之人,包括普通百姓和奉公守法的官员。现已成事,接下来会和平过渡。我阿耶登基之后,也需贤良之才,宋大人和宋大哥德才兼备,依然是鸿胪寺卿和太学傅士。”

    宋常悦眼中浮现出一丝希望:“那嘉沐呢?”

    陆易安转开了视线,“他们应该快到江夏了,益州的八万大军已等在那里。”

    “然后呢?”宋常悦的情绪终于有了点裂痕,声音都有些颤抖。

    陆易安望回宋常悦,目光温柔:“你先不担心这个,我先带你走。”

    “我只担心这个。”

    陆易安敛眸,眼底戾气一闪而过,“前朝余孽,按例当诛。”

    宋常悦冷笑,提高了音量:“好一个前朝余孽?你们父子夺了皇权,段家就成了前朝余孽。这些年虽无战事,但我公公和嘉沐每年都负责巡边练兵,尽心尽力,段家军也训练有素,为什么不能把他们招安?”

    “这些年常有外敌犯乱,没有战事是因为太宗不出兵抗敌,段旭不舍得折损自己的兵力,巡边也只是应付了事,使边关百姓生灵涂炭。段旭还是太子李端的爪牙,他是为李氏尽心尽力,并不是为国为民,我们不可能留着他。”陆易安默了一会,蹙起了眉头,嘴唇抿成一条线,似乎在平稳情绪,声音也有了起伏:“当年就是段旭挑拨离间,多次陷害我阿耶,让太宗将我阿耶逐到益州。不仅如此,又是他提议,让我到长安做质子,是他害得我们一家骨肉分离,害得我阿娘再无所出。段旭并不无辜。”

    “那嘉沐呢?他又有何辜?我们该为你们陆家的仇恨和欲望买单吗?”宋常悦不是圣母,十年背井离乡,骨肉分离,还受了那么多屈辱,如果她是陆易安,她也会报复,可能还会报复的更为彻底。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