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了这件衣服,不说花费的时间,就单单买衣料的钱对她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贾琰心中也是清楚这个的,因此摸着衣服心中说不出的感动,无论物价几何,此时姐妹们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贾琰说喜欢,迎春与探春两人也露出了笑容道:“二弟/二哥喜欢就好。”

    看着面前迎春与探春两个姐妹的笑颜,贾琰心中感动。

    ……

    迎春与探春两人送过她们准备的礼后,惜春与薛宝钗也将她们准备的礼拿出送给贾琰,贾琰接过后一一向她们道了谢。

    送过礼,众人又坐在一起说了会话,见时间不早了,才起身与贾琰告了退。

    等到林黛玉她们走后,贾琰便重新回了书房,拿出方砚刚刚递上来的信拆开来看,只见上面的寄信地址是金陵,打开一看竟是贾珀他们在金陵寄来的信。

    信中贾珀几人关心地询问了贾琰与宝玉两兄弟回京是否顺利,两人回京后一切可好……除此之外还捎了些他们在金陵喜欢吃的特产随信一起带来。

    贾琰看过后,心中感谢他们的关心,提笔给他们回了一封信,将他们如今在京城地近况与他们一一说了,又回信询问了他们的近况。

    最后将信封好,交给方砚嘱咐他明日将信寄到金陵,方才回房准备继续看会书。

    ……

    翌日,贾琰两兄弟拜别了亲人,上了马车由父亲贾政带着去了国子监。

    马车一路穿过街头巷尾,最终停在了一处清幽之地,这周围十分安静,甚至连行人都很稀少,只有同样前来入学的学子及其家属的车马陆续停在门前。

    马车停下后,贾琰他们便下了马车,只见眼前国子监的大门敞开,但有门仆等人在门前把守。

    门前排起了队,新来的学子要在这里由监丞核对了身份,领了身份牌才能进去。

    贾政带着两兄弟上前排队做了登记,核查了身份文书,登记了名册后,监丞便发给了两兄弟一人一个身份牌,又去领了学子服,两人便正式入学国子监了。

    等到一应事宜办好,挥别了老爷贾政,两人便带着随行的书童进了国子监学,又各自去了分配的院落。

    因是官学,国子监的占地面积很大,房屋修建方面也都很好,又因为在这入学的大多是官宦子弟,为免相互摩擦,生出矛盾,所以这里的学子都是一人一间,独自居住。

    又因国子监实行住宿休沐制,每位学子身边只允许带一个书童进来,所以贾琰这次只带了墨砚来,虽说贾琰对带几个下人来并不在意,但这项规矩却让一些习惯被人伺候的公子哥叫苦,但国子监规矩不可逾矩,最终也都只能老实听从。

    贾琰与贾宝玉两人分的住所,离的不算远,中间只隔了两间院落。

    这边与贾宝玉分别后,贾琰便带着墨砚来到了自己分配的院落。

    看着屋内陈设虽简单但桌椅什么的还算新,只是上面落了些许灰尘。

    贾琰看过屋内陈设后,让墨砚先放下行李,又见屋内灰尘不少,吩咐他先去打盆水来,墨砚听了放下行李,在院中找到一个木桶便提着桶打水去了。

    趁墨砚去打水的空档,贾琰自己则挽起了衣袖将屋内的灰尘先简单清扫了一下。

    不一会墨砚便将水打了过来,见贾琰在清扫屋子,忙上前抢过他手中的扫帚道:“二爷还是我来吧,这里脏的很,您还是坐在一旁歇息会吧。”

    贾琰笑着拿过墨砚手中的扫帚道:“不用了,我们一起打扫,也能快些将屋子收拾好。”

    墨砚拦不住他,又见二爷坚持,只能加快速度将屋子打扫好,让二爷少做些。

    两人这边正打扫着屋子,突然听见隔壁院子传来争吵的声音,贾琰便先放下手中的抹布出门查看情况。

    只见隔壁院子的门前站满了人,站在人群中的两人在争吵着什么,地上还有两个盛满水的水桶被随意扔在地上,其中一个水桶倒在地上,桶中的水洒了一地。

    贾琰上前透过人群看去,只见人群中一位穿着绛紫色锦袍的公子哥指着自己湿透的衣摆质问道:“李承明,你的书童将我的衣服泼湿了,这回我看你怎么说。”

    听了这话,对面书童为自己抱屈说道:“公子,你要相信我,我听您的吩咐去打水,走到门口被人从后面推了一下,这才将水洒在朱公子身上。”

    那李公子听了自己书童的话,知道这姓朱的一向同自己不对付,难免有故意为难自己书童之意,遂出声质问道:“双竹是听我的吩咐去打水,被人从后面推了一下,怎么正巧将水洒在你身上,我看不如说是你们从身后推的他。”

    贾琰站在人群外围注意到那朱公子主仆听了这话后,脸上都闪过心虚的神色,不过只一瞬又强装镇定道:“我看你是血口喷人,为自己的书童开罪,你有什么证据说是我们推了你的书童,明明是他做事粗心将水洒在我身上,弄湿了我的衣服。”

    站在人群中的李公子见他非但不承认,如今还倒打一耙说他血口喷人,也上了火气,两人几言不合,怒声争吵了起来,就差撸起袖子和对方打起来。

    最后还是在周围人的劝和下,想着国子监不能闹事,万一惊扰了监学到时都讨不到好,才冲彼此冷哼了一声,一甩袖子各自回了院子。

    贾琰看了这场闹剧不禁好笑,又听周围的人说这朱、李两位公子自小便不合,而且两家虽说是邻居,但不知为何两家上到家主下到小厮、丫鬟只要碰上面都免不了争吵一番。

    还有好事者,小声对众人道:“我听人说他们两家就连谁家的蚂蚁爬过了界,也要逮住将其扔回去,就更别说两家人碰到一起了,那是恨不得对方从此消失的好。”众人听完他们两家如此仇恨彼此,都不免有些唏嘘。

    贾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50-60(第9/14页)

    听了这些人的话后,有些无语地抽了抽嘴角,将蚂蚁逮住再扔回去,这些人的想象力是有多夸张啊,说两家不合他倒是相信,连蚂蚁也不放过就太夸张了吧。

    想到这,贾琰摇了摇头,便回了自己的住所,准备继续回去收拾屋子去。

    大概过了两个时辰左右,他们两人总算将屋子连同院子都打扫干净,床上也铺上了新的床被,桌上放上了新的茶杯用具。

    一切收拾好后,贾琰坐在凳子上歇了会后,就准备起身去弟弟宝玉院中看看,他们如今收拾的如何了。

    刚起身就听见门外响起敲门声,贾琰示意墨砚去开门,墨砚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两个陌生的人,看穿着应是一对主仆。

    门外两人见墨砚开了门,又见贾琰在屋中站着,其中一个身穿深蓝色暗纹锦袍,眉眼端正的公子,面上带着笑冲贾琰行了一礼道:“小生也是今年入学国子监的学生,如今住在隔壁,见兄台面善,便想着与兄台过来见个礼,贸然打扰,还请兄台勿怪。”

    贾琰听他说是隔壁的邻居,也笑着与他见过礼道:“无碍,我原也是想稍后去与令兄见礼,如今看到是晚了一步。”

    说完又邀请他到屋中坐下说话,交谈间贾琰了解到,“这位同窗也是京中人士,值得一提的他也是武将之家出身,是京中留永伯的小儿子刘承璟。”

    同是武将之家,刘承璟也是听说过贾琰的名字,只因他今年在一众武将勋贵中可是出尽了风头,就连他爹在家中对其也是多有夸赞,耳提面命要他向其多多学习。

    而如今要说起来他们这些人家中要属谁最出息,让他们父辈们首先要提起的,便是荣国公之孙贾琰,今年参加秀才考试连中三元,成了什么“小三元”,可是让一众武将们感到欣慰,没想到他们这群大老粗中还能出个清流才子来。

    想到这,刘承璟看着贾琰的眼神也不由地崇拜起来,对着贾琰大肆吹捧夸赞起来。

    一旁的贾琰听了刘丞璟对他大力的吹捧和夸赞也有些不适应,没想到这位刘兄看着这么正经一个人,夸起人来竟这么直率。

    过了会,刘承璟也有些意识到自己太激动,不好意思地揉了揉鼻子,冲贾琰致歉道:“我是想着以后不仅住在一位小三元隔壁,还可以在一个学舍上课,有些激动,还请贾兄勿怪。”

    贾琰听了,也笑了笑说:“无事,还要谢过刘兄对我的赞赏。”

    刘承璟听他并未生气,也松了口气,跟着笑了笑。

    第57章 藏书阁

    说过话后,刘承璟便起身告退了,他来这也是想和贾琰这位新邻居打声招呼,此时与贾琰说了话后,他也该告辞了。

    贾琰起身送走了他后,才转身去了贾宝玉的院子,看他们如今收拾的如何了。

    贾琰带着墨砚到时,见茗烟正在清扫院内的落叶,墨砚便主动去帮忙打扫。

    贾琰看向一旁的贾宝玉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贾宝玉见他来,放下手中的书起身相迎道:“一切都好,没什么不适应的。”

    贾琰听了点了点头道:“那就好。”等到墨砚帮着茗烟打扫好院子,见时辰不早了,两人又结伴去饭堂提了些饭菜过来。

    忙活了一上午,贾琰此时也觉得腹中饥饿,没让墨砚再将饭菜提回自己院子用,而是将饭菜摆在了贾宝玉院中,两兄弟一同用饭。

    用过饭后,两兄弟坐在一起说了会儿话后,见贾宝玉这也无事,贾琰便起身离开了。

    ……

    第二日,贾琰他们这批新入学国子监的学生,由祭酒领着拜过孔子像,又由祭酒训过话、拜师献礼后,方才开始正式上课。

    国子监的教舍,也是专门分门别类的设了不同的教舍出来的,这些教舍分别位于国子监的中院东西两庑,共有六堂,分别是,

    东三堂: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

    西三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

    就像仅仅过了童生试的学子会被分在西三堂的广业堂由先生进行授课讲业。

    而考过了秀才的学子,甚至即将参加乡试的学子,则在东三堂由那里的先生授课。

    而国子监内为了督促学子们上进,每月会有众位先生一同出卷,进行一次考核,若次次都得次等成绩者,会被学里劝退,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着想,都不会有人回回得次等成绩。

    要知道这里的学子都是一个京城圈里的人,甚至有的家中十分显贵,被国子监劝退这种事,让一向爱面子的他们怎么能接受。

    贾琰他们如今在东三堂的崇志堂上课,由冯助教等人为其授课,而国子监的课程也不仅仅是学习四书五经、八股文这些,俗话说君子六艺,除了每日先生必不可少的讲学外,还有骑射、礼乐这些作为每个学子需要精通的才艺。

    进学的日子是十分枯燥的,贾琰在这样每日忙碌的上学生活中,也逐渐适应了国子监内的一切。

    ……

    这天贾琰早上用过早饭后,与刘承璟等人一起结伴来教舍上课时,只见教舍时一向互相看不顺眼的李、朱两人又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了起来。

    贾琰见了这两个同窗又在那里斗嘴,也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什么缘分来到国子监的第一天便见他们两人再吵,分教舍时两人又正巧分在了一起。

    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人分到一起就算了,为什么还要他也跟他们分在一起,每天要看他们不是在吵架的路上,就是已经在吵架,想到这贾琰不由有些羡慕分在隔壁教舍的弟弟宝玉来。

    李承明、朱禄两人正吵的起劲,谁也不服谁的时候见贾琰来了,都不由地眼前一亮,上前拉起贾琰的衣袖问道:“琰弟,你来评评理,我们谁说的对。”

    贾琰被他们扯住衣袖,听到他们又要让他为他们俩评理时,顿时有些头疼,此时他真的后悔当初在两人吵架时,多嘴劝了一句,害得两人今后有争论不休的事时,见了他都要让他为其评理。

    一旁的刘承璟见了也有些想叹气,这都是他们这个月吵的第几回了,关键每次他们都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吵起来,也不知道他们两人是不是上辈子积累的仇恨,这辈子要冲对方通通发泄出来。

    等到众人将李、朱两人劝解下后,还未等众人坐下,只听门外传来一阵轻咳声,冯助教来了,贾琰他们对视一眼都赶快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拿起书本,摇头晃脑地开始背书,紧接着教舍内便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不一会,从门外走来一位穿着深灰色儒士长袍,头戴方巾的一位中年儒士进来了,他便是众人口中的冯助教。

    冯助教进来后,先扫视了坐在教舍中的众人一眼,见没人缺席,才上前准备给众人授课。

    照例今日冯助教并未先接着昨日讲的内容讲课,而是叫起朱禄问道,你先来说说《春秋》中的:“晏安鸩毒,不可怀也”,意为何意。

    朱禄被叫起后答道:“鸩毒为毒酒,这句话告诉我们安闲享乐如同毒酒一样害人,因此不能有贪图享乐的欲念。”

    冯助教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先坐下,又看向众学子道:“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