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若是善为政者,又何至此!”

    看着面前神色激动的少年,高先生起先未语,沉默良久,就在贾琰为自己的莽撞而后悔失了分寸时。

    他面前的老者吐出了在他今后的仕途生涯里影响了他一生的一段话。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天不仁,休怪万民怒!天与万民生,亦与万民灭。”

    “若粟不裹食,贤不纳之,卿何谋?”

    “若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易子而食,惨绝人寰,天不作为,卿当何谋?”

    “若他日登高,一人之下,权倾朝野,风光无限,卿又当何谋?”

    “皆时,道是民重亦或是权重。”

    “卿可知,卿可说。”

    突然,面前的高先生一改往日的温和而变得咄咄逼人。

    看着眼前这个平日里和善儒雅,德高望重的老人,此时却老态骤显,双眼布满红血丝,满头白发,心中似有无限愤懑的老人,贾琰一时竟有些被震住。

    他从未想到,看似最为忠君爱国的高首辅,高先生,也会说出如此离经判道的话,这不禁冲刷了贾琰对这个封建时代古板守旧的士大夫形象。

    可当他转念一想,原本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便是古人说出的,只是如今从这个一向遵从君臣纲常的大儒口中说出所带来的震憾更大。

    而当将这些时日因忧心边疆战局,山西民众,皇权倾轧,昏君当道等等朝局乱象,心中所有的不满,愤怒通通述出后,高先生看着眼前这个似是被自已吓到的少年,突然笑出了声,笑声越来越大,直到惊扰了角落里其他专心看书的学子,方才停止。

    大笑过后,看着像是被自己的话吓到失语的学生,又转而安慰道:“老夫这几日心情不畅,失了言,还请小友不要放在心上。”

    贾琰听了回过神,知道先生误会了,他并不是因为害怕而失神,而是太过于震惊。

    这样的话,也许在现代社会,一个普通的学过几天历史的高中生便能侃侃而谈,因为相比这个时代那个时代所接受的君臣思想几乎为零,但这话是出自一个自幼便接受君臣,伦理纲常典型的士大夫形象的人口中说出却最是震撼人心的!

    短暂的震惊过后,贾琰摇头,坚定地出声道:“先生大义,不必妄自菲薄,君子大义,从不逊于天地。”

    听着面前这个年仅十三、四岁少年的话,看着对方认真的神色,高先生不禁眼眶微红,想来他自幼习文,少时立志登科,学得一身文武艺,报与帝王家,而今四五十年载,终不忘少年志,却也难免辛酸泪,志虽远,却与帝王之愿两相违,终不达。

    如今见了年轻的贾琰,少年英气,雄姿勃发,倒让他突然想起年少时志气雄发的自己来。

    第87章 回府

    “先生。”贾琰沉声行礼道。

    “坐吧,不用多礼。”高老先生吩咐道。

    等到贾琰拿着今日的策论,递与先生后,两人就开始了今日的授课。

    高老先生他,并未收贾琰为徒,他自致仕,已有十余载不再收弟子了,如今能亲自教授一、二也不过是看其心赤诚,让他动了恻隐之心罢了。

    人老了,看到年轻的孩子,就会想起从前求学艰辛的自己。

    况且,难得见出身勋贵的后代能有如此刻苦,致力于科举之路的,难免提了兴趣,顺道指导一、二。

    待今日授完课后,贾琰照往常一样提出了告退,只今日又行礼多道了句,“明日恐怕不能来听先生授课了,家中祖母来信,要他务必趁休沐回趟府上。”

    高先生听了,也并未有什么不满,他指导贾琰这位学生这些时日里,知他性格稳重,知进退,所以此番听到贾琰的请辞,也顺便与他批了假,吩咐道:“既如此,你明日回府看望家中祖母后也不必急着赶回来,待休沐结束后再回来也不迟。”

    贾琰听了,知高老先生并未因他的贸然请辞而不悦,郑重行礼谢过先生后,方才告辞。

    ——

    “二哥,此次老祖宗叫咱们都务必回去,可是有何要急事?”同坐在马车内的贾宝玉忍不住出声发问道。

    听到这话,贾琰睁开了一直闭目养神的眼睛,迎着贾宝玉期待的目光,缓缓回道:“我也不知。”

    听到这话,贾宝玉原本期待的神色不免失望,要说他近日相比贾琰可是在监学里过得如鱼得水。

    原先总以为这监学里,也不过都是一群沽名钓誉之辈,庸俗污浊,实在不堪为伍。

    可谁让他在监学里碰上了刘承璟这个交际达人,看贾琰潜心进学,不敢上前打扰,就拉着其弟弟一起整日交朋会友,宴请诗会,好不快活。

    两个不爱科举仕途的人碰到一起,可算是碰到了此生知己,今日一同赴孙某的宴,明日去参加李某的诗会,得了闲还一同溜街逗鸟,日子过的可是再没有这般舒坦的。

    只一点,刘承璟的同胞妹妹得知后,十分不满,她平时最不喜欢这样擦脂抹粉的富贵公子形象,只觉得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对与其结交的哥哥刘承璟,更是鄙夷,觉得其不光胸无大志,眼神貌似也不好。

    一旁的贾琰,见其这般神色,不禁有些发笑道:“怎么,在外与刘兄他们玩的不开心吗?”

    听到这番话,贾宝玉面上不由怔住,小心地觑着他的神色,心中大惊:“二哥怎么知道的,他不是一直专心读书,一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吗?呜呼!完也,刘兄骗他!”

    此时要是让刘承景知道贾宝玉心中所想,一定会跳起大喊无辜,他怎么知道贾琰在每日刻苦读书时,还能留心关注弟弟的情况。

    再说他们每日出去都格外小心,谁知道还能被贾琰知道,再说他要不说这样的话,贾宝玉能安心地跟着他一同出门愉快的玩耍吗,他能有这样痛快的日子吗?

    无视了贾宝玉脸上小心翼翼的讨好神色,贾琰不由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地想:“他长的有那么可怕吗?竟让他这么怕他?”

    不过看着贾宝玉脸上害怕的神色,他还是缓和了神情,道:“玩归玩,但也不要荒废了学业,不然让老爷发现又该罚你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80-90(第7/9页)

    “你也不想到时让太太和老祖宗为你担心,受怕吧?”贾琰反问道。

    一旁的贾宝玉听了不由地心虚起来,他这段时间光顾着玩乐了,学业非但没有一点长进,就连落下多少也未可知,一想到老爷贾政的那张黑脸,就不由地打了个寒颤。

    想到这,忙向贾琰求情道:“二哥,我知道错了,不该贪玩而荒废了学业,等这次回了监学,我一定加倍努力将落下的功课补上来,还请二哥莫要与老爷说。”

    贾琰听了挑眉,不置可否,他觉得,等不到下一次了,这一次回府若遇上老爷,宝玉估计都逃不掉。

    想起贾政黑着一张脸,大喝:“孽障!”的样子,贾琰也不由地同情起这个弟弟来。

    贾琰觉得他这个三弟其实并不适合走仕途,他更善长与人交际,凡是与他相识的人,贾宝玉其实与他们处的都很好。

    舞文弄墨,吟诗作画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贾宝玉对这些都很善长,甚至十分出彩,相反身为勋贵子弟却勤学苦读的贾琰才是他们当中的异类。

    对比贾琰的独树一帜,可望而不可及,他们这些勋贵子弟,官宦人家出身的公子哥,更乐意与水平相当,志趣相投的贾宝玉相交,毕竟没人会喜欢,一个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那个人还是自己无论如何都拍马不及的人。

    不过想到,进士及第又是这个时代读书人所必生追求的目标,即便将来不入朝为官。

    有朝廷钦点的进士出身,即便将来分家也不至于让贾宝玉真的沦落到庶民的身份,贾琰还是心中默默决定,要在学习上时时鞭挞这个弟弟。

    第88章 回府见林妹妹,难为情。

    且先不说贾宝玉回府后会不会受到老爷贾政的责罚,只是随着马车越来越接近荣国府的时候,贾琰不由地心中紧张起来,一别两月他还没准备好如何与林妹妹说呢(/_\)!!!

    现在的贾琰可算是自食恶果了,一时间都有些坐立难安,心中不免担忧地想,“若是林妹妹因此生他的气,不理他了,怎么办?若是不理他也就罢了,到时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办?”想到这他就更加愁眉不展起来。

    一旁正苦恼功课落下,害怕被老爷责罚的贾宝玉,看着身旁一会叹气一会又愁眉不展的二哥,心中疑惑,猜想:“难道二哥也会害怕被老爷检查功课吗?不是吧?不是吧?难道他平日里刻苦读书都是装的!”贾宝玉疑惑。

    看着,这两兄弟回府不见喜,反见忧愁,今日也算真正做了对“难兄难弟”了,只是这“愁”却大相径庭。

    一个“少年不知情滋味,只把相思诉断肠。”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个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其实所有的担忧都是多虑的,黛玉若真是生贾琰的气,就不会在他养伤期间还专门托人与他送东西了,他本就受了伤,哪有在于他置气的道理,心中更多的是担忧罢了。

    而至于回府后,贾政会不会因贾宝玉荒废了学业,而斥责、责罚于他,那就真的只能说听天由命了,毕竟贾政若有心责罚,贾宝玉无论如何都是逃不掉的,与其过度担心受怕,不如坦荡接受,说不定到时还能免受些皮肉之苦。

    不管这两兄弟心中多少愁绪,马车最终还是停在了荣国府门前。

    府门前一早便收到消息候在此等着两位爷回府的管家,见马车停下,不禁赶忙带人上前迎道:“二爷,三爷,知道您们今日回来,老太太一早便派我们在这里等着。”

    听到来人的话,贾琰两人下了马车,知道老祖宗今日想必是一早便念着他们兄弟两的,贾宝玉也忙催促管家道:“那还愣着什么,还不快带路,去见老祖宗。”

    那管家听了忙招呼其余下人带路,两兄弟回了府也没顾上先回自己的院子,而是直奔贾母的住处。

    刚一进屋,瞧见上首坐着的贾母,两人都不禁红了眼。

    贾宝玉是从小便极得贾母宠爱,自小便与老太太亲厚,此时想起竟有两月未见老祖宗了,未与老祖宗时常伴在一起说话了,不由地红了眼眶。

    贾琰是一进屋便迎着这位老太太关心慈爱的眼神不免红了眼眶。

    贾母自两人一进门便将视线紧紧地落在两人身上,此时见两人停在原地,不由地出声催促道:“快,快走近些,让祖母好好瞧瞧你们。”说着就欲起身走向两人。

    贾琰两人见了忙上前一左一右扶住老祖宗。

    老太太被两个孙子一左一右的搀扶着,一会摸摸这个的肩膀,拍拍那个的胳膊,又挨个细细打量一番,见都康健地很,放才放心了下来,道:“好,好,好,见你们都没事,老婆子我才算能安下心来。”

    说着,看向贾琰的目光,隐隐有泪光闪过。

    贾琰见了不禁心中一痛,口中喊道:“老祖宗,我……”

    贾母听了只是冲孙子摇了摇头道:“你们都大了,平日里做事都有自己的主意,老婆子我管不了那么多,只一点你们要记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证自己的安危。”

    “蒖玉,你可明白?”说完,贾母神色慈爱地看向贾琰。

    贾琰迎着老太太的目光,认真地点了点头,这次他确实是鲁莽了。

    见孙子明白了,不待他再开口说些什么,贾母先挥手赶人道:“行了,想你们也是一进府就先到了老婆子我这,快别耽搁了,快去见了你们老爷和太太,晚间在陪我这老婆子说话。”

    贾琰两人听了,见老祖宗态度坚决,也不再多留,想着先去拜见老爷太太,晚间再好好陪着老祖宗说话也不迟。

    这般想着,两兄弟又行礼退下,准备去见贾政两夫妻。

    只是还未走出荣庆堂,贾琰就碰上了那个这两个月他日思夜想的人。

    “林妹妹……”,见到来人,贾琰不禁喊出声道。

    听到贾琰回府的消息,便急急忙忙带着丫鬟赶来的黛玉,此时在见到真人时,也不由地红了眼眶。

    又不由地上下细细打量他一番,见他确实没什么大碍,方才放下这两个月以来一直提心吊胆的心,想道,“他无事便好,这样她也好安心了。”

    第8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