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140-160(第1/25页)
第141章 二合一章
书房内,贾琰长身而立站在窗边,听着后方方砚的汇报。
方砚垂身恭敬地站在房内,神色严肃地与贾琰汇报道:“二爷,前几日咱们的人传来消息说,在京郊的一处破庙内曾有人见过几个长相奇异,腰间别着刀,瞧着很是凶狠的胡人。”
“等咱们的人收到消息去查去,庙里的那些人已经走了,只剩下些烧剩下的柴灰。”
“不过听过去查看的人说,那庙里原本是空无一人,什么都没有,他们查看了情况正准备走,不知道突然从哪冒出来两个疯和尚,衣着破烂,胸前挂着两串佛珠,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口中还念念有词着什么,‘乱了,乱了,全乱了’的话,一副神神叨叨的样子。”
“我们的人瞧见猛的一惊,又听这两个疯和尚胡言乱语不知道在说什么,转身就要走,哪成想,那两个疯和尚竟将他们拦下,朝着他们颠三倒四又说了一长串奇怪的话,方才离去!”
说到这,方砚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自家主子的身影,有些犹豫道:“原本这样的事下面的人是不准备报上来叨扰主子的。”
“只是来报的人说这两个和尚最后说了一句很是奇怪,这才将此事报了上来。”
方砚说的这两个和尚,就是曾经贾琰得中秀才回京后,突然闯进荣国府的那两个。
这两个也并不都是和尚,而是一个号称坡足道人,一个号称癞皮和尚。
这一僧一道经常游走在世间,神出鬼没,行踪不定,很少有人能窥见其真容,见过他们的人中有说只是两个疯疯癫癫的破烂和尚的!
也有人说其生的骨骼不凡,丰神迥异,是真正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
对于他们的传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世人不得而知。
只是当日他们曾来过荣国府,说来还真与贾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方砚这才将此事报了上来。
听着方砚的话,心中大概知道些这一僧一道的来历的贾琰,没有急着向方砚询问他们如今的下落,而是转身开口问道:“这两个和尚说了什么。”
见自家二爷询问,方砚忙回道:“听下面的人报上来说,这两个和尚最后说什么‘祸胎已成,天将大乱!’听着很是唬人,但是他们又不敢私自隐瞒,这才将此事报了上来。”
贾琰听了心中了然,知道但凡这一僧一道出场,必是要大费周折,说些颠三倒四,真假难测,奇异诡变的话来。
不过想着那句“祸胎已成,天将大乱!”贾琰心中也不免慎重斟酌一二。
虽说世外仙人出场,必是要故弄玄虚一番,但他们说的那些在常人眼中像是疯子出口的疯话,贾琰却是不会真的全当疯话来听,而是在心中思考,推敲其背后的深意!
贾琰还记得黛玉初来贾府时,与他说过,她幼时曾有一僧一道来到林府,与林父和贾敏说要化她去出家。
黛玉年幼,平日里林如海夫妻两个如珠如宝的养着,如今这和尚张口便说要化她出家,林如海两夫妇自是不同意。
林如海夫妻不同意,就听那和尚又说:“既然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要想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才能平安了此一世。”
这话听的人不悦,何况是说的自家女儿,林如海两夫妻自是不信,随后便命人将这一僧一道请出府去。
后来,自贾敏过世,黛玉进京住在京城外祖家,虽说偶有眼泪,但近些年眼泪却不如以往多了,随着年岁渐长,身子较从前也大好了些,想到当日一僧一道的话,就更是不信的。
对于这些,贾琰心中则更清楚些。
林妹妹是天上下凡而来的绛珠仙子,历劫而来,是为还泪报恩而来的,而眼泪便是她此生要偿还给昔日离恨天上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
黛玉来到荣国府,原本应该是要遇见贾宝玉,为他流尽这一生的眼泪的。
不过这些都被贾琰这个异端给打乱了,他爱护,珍视着黛玉还不够,又怎会轻易地让她白白为自己流尽一生的眼泪。
这样太不值得了,不过是一点灌溉之露,何必要搭上一生的眼泪来偿还。
想要一个人一生的眼泪,更甚至想要天下所有人的眼泪,未免过于自私,自负了些。
更何况贾琰要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眼泪,他真正想要的只是黛玉此生能开心肆意随着自己的心意度过凡间的一生,仅此而已!
他不需要,林妹妹用眼泪来证明自己的心意,更何况眼泪流的多了,流泪的人又该多伤心,才能流出那么多的眼泪呀!
所以那个整日想要别人眼泪的人,才是最自私讨厌的家伙!
贾琰脑中想着黛玉初来贾府时与自己提过的幼年往事,想起那一僧一道来,不免皱眉。
这一僧一道,虽说是什么所谓的世外仙人,号称能看穿人的前世今生,造化姻缘,但也未免太过武断,绝对了些,出口便将人的一生都给说了出来,批语一出,人一生的命运好像就此定格,一步步朝着已经写好的命运走去,令人不喜!
没有人喜欢被他人随意的三言两语便将此生的命运轻飘飘的定下来。
批语?贾琰是不信这些的!
如果这世间所有的一切都要朝着那些所谓神仙道人的话发展,那才是最古怪不合理的地方!
人生天地间,是为所求,所愿,所想而来,姻缘造化,因果循环,功名利禄,是由人个人所想,所做才得以呈现的。
比起神仙批命,贾琰更相信人的意识才是主宰一切的,主观意识决定影响事物的存在发展。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也并不是一句自我激励,勉励世人的空话。
如果将这个世界划分为天、人、地三个世界,那么神仙既然是在天界,就不该插手去管属于凡间的事,人间有人界的运行规律和法则,神仙若去插手要管,岂不是扰乱了人间的秩序?
所以对于那些个神仙批命的说法,贾琰碰上虽会对他们的话慎重思考些,但也不完全相信的。
人活一辈子,如果全指望靠那些个神仙的指令和批语所活,也真是够窝囊的一生,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目标,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一生和死了也没什么区别,如同一个只能听从指令的木偶,被操控着演绎完一生,像一场可笑又僵硬的木偶戏一样,充满闹剧又荒诞的一生。
更何况神仙若真怜悯世人,爱护苍生,那这世间为何又哀声不断,满目疮痍。
贾琰只看到了呈现在眼中真实又悲苦的人间,不曾看到那些百姓们所信仰的神明为他们这些忠实虔诚的信徒,所做过回应,哪怕一丝。
……
静静的听方砚讲完关于那个一僧一道的事,直到方砚小心翼翼地询问是否要继续派人追踪这两个和尚的踪迹。
贾琰才又开口吩咐道:“不用再派人继续追踪他们的身影了。”
追不到的。
贾琰心里清楚这一僧一道每次只有他们愿意现身时,才会让人察觉到他们的踪迹,其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140-160(第2/25页)
时间人若想找他们,几乎是找不到他们的踪迹的。
所以也不用方砚他们再浪费功夫特意去寻找。
见贾琰吩咐说不用找,方砚也只得应下来。
不过临走前,他又向贾琰禀告了另外一件事。
“二爷,我带着人这段时间一直跟着那个孙绍祖,那姓孙的光是秦楼楚馆就去了不下十次,平日里不是逛青楼就是在赌坊,看做派就是一个标准的纨绔子弟。”
“听说他的上一任妻子就是被他醉酒后活活打死的,死后被那个恶徒随意发了丧,身上连块好肉都没有。”
提起孙绍祖,方砚语气气愤,恶人他方爷见多了,行事这般恶毒,心肠凶狠歹毒如此,这孙绍祖竟还能好好的存活在这世间,可见天道不公!
“怎么不降一道雷把他劈死?”方砚磨了磨后槽牙,咬牙切齿地想。
贾琰听到方砚述说孙绍祖的种种劣迹,心中也并不震惊。
就是天下的人都只剩孙绍祖一个人,孙绍祖也不会是那个好人!
想起府上传言说大老爷想将二小姐许配给这个孙绍祖的事,方砚都不禁叹了口气,依二小姐的性子,大老爷想的这门婚事,跟送女儿去死,没什么区别了!
再怎么说,二小姐也是国公府的小姐,无论嫡庶,都是侯门深闺里娇养出来的千金小姐,若真嫁与这样品行低劣,行事粗鲁不堪的人,不免让人痛惜。
贾琰正是因为清楚孙绍祖的品行和为人,在知道贾赦的心思后才派方砚先去调查他。
如今,在亲耳听到这孙绍祖的种种劣行后,贾琰厌恶地皱眉,冷声问道:“你这些日子,有看到他都是和什么人接触过。”
说起这个,方砚想了想回道:“这些了日子他除了去秦楼楚馆外,还与赦大老爷见过两次,珍大爷一次……”
“另外,有一次小的跟着这孙绍祖从青楼里出来后,还见他与一个太监模样的人见过一面。”
“那太监瞧着模样不大,小的带着人跟着到了皇城边上,就没有再跟下去了。”
皇宫,方砚他们肯定进不去,贾琰跟着点了点头。
“不过,小的可以确定那太监是御前的一位小太监!”方砚肯定的说。
见他如此斩钉截铁,贾琰不由地看过去。
方砚见二爷看过来,赶忙补充解释道:“小的,听到孙绍祖和这小太监说话,听孙绍祖奉承巴结他,提到这太监的干爹是御前的红人,猜测出来的。”
听他的这番解释,贾琰沉吟了片刻,方才开口道:“你带着人先继续盯着孙绍祖,看他都是和什么人接触。”
“至于那个太监,暂时先不要去调查。”贾琰想了想,吩咐道。
这太监既然是来自皇宫,那方砚暂时也调查不出来什么,不如按兵不动,免得到时打草惊蛇。
想到这,贾琰挥了挥手,示意方砚先下去,方才坐在书桌前,提笔写下如今已知的思绪。
甄家与南安王府和三皇子不必多说,三者早已联系非浅,更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关系网。
至于郑家大房,除了郑译铭这个郡王,身后还站着一个保命符——太后!有太后在,他并不需要与其他势力过多联系。
剩下的郑家二房,估计早就扒上了三皇子目前这条又粗又大的靠山了,站队三皇子,不过郑昌裕私下里又曾见过一个胡人?这点还有待存疑。
至于贾赦,贾琰如今对这个大伯还真有点看不透,无他,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贾赦这几日的行为确实着急了些,那么是为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他这位大伯行事如此急迫?是三皇子?
“不是三皇子!”
贾琰将写下的字重新划掉。
将手中的毛笔暂且搁下,贾琰脑中认真思索着贾赦的动机。
良久,他才再次提笔写下,废太子三个字。
“是废太子!”
写下这三个字后,贾琰在心中十分确定的想。
确定了是废太子之后,贾琰又接着提笔将郑昌裕和胡人一同圈了起来,接着在下面继续写下废太子三个子,那么郑昌裕的另一条路就是废太子,三皇子如今势大,但他并不十分信任这条路。
虽然不知道郑昌裕为什么又和废太子之间的人有了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郑家二房如今是脚踏两只船,来回摆渡的,不过这些三皇子他们应该是还不知的,贾琰垂眸看着纸上废太子三个字如此猜想着。
推测完郑家二房和贾赦的动机,身后所站之人后。
贾琰又重新抽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孙绍祖。
结合方砚方才所提及小太监,贾琰并不十分确认他背靠的到底是什么人,不过想着大伯贾赦既然要将女儿嫁给他,与孙家联姻,那孙家很大可能与废太子有着联系的。
再继续深入推敲,贾琰想到孙家也是武将之家出身。
而废太子早已被废,如今想复起,靠的只能是“兵”了。
想到这,贾琰都忍不住敬佩贾赦对废太子的一片忠心耿耿,为了这位太子的大业,贾赦可是连女儿都舍弃了的。
不过贾赦平日里对迎春也默不关心,如今为了自己主子的“大业”,倒是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女儿来了。
贾琰瞧着,只觉得讽刺,他这个大伯说白了就是自私又贪婪罢了,在他眼里,女儿只是一个可以用来交换利益的物件儿,能通过与孙家联姻,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就行,至于其他,贾赦不管。
便是以后女儿迎春被打死也只不过是这个女儿命不好,不懂得顺从夫君,讨好夫君!
还要如何顺从讨好?迎春性情懦弱,她甚至从不敢去反抗自己的夫君,若真的成婚,自是孙绍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敢违抗,如此顺从,乖顺,还要再如何顺从夫君的?
贾琰想到此,都不禁为迎春鸣不平,若是说顺从,再也没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