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做过一波宣传,一个多月过去,在两人以为自己拉下脸来干的好事只能为几名落魄舞女寻金主时,学校来了份大订单。

    却是当时宴上一位舞女的金主辗转寻到他们,说是他家一有一号生意要关张,临行前准备清仓大甩卖,委托他们赶制一批传单出来。

    因为这位老板只要求宣传单作工便宜,压价压到不可思议,没人肯做,最后单子落到了他们手上。

    别人怕压价,学校不怕他压价啊!

    毕竟学校目前唯一的诉求是,只要利润够付老师和学生的工钱就行。而且当时学校为了印教材,囤了一大堆便宜纸,后面油墨钱给不出来后,这批纸也囤在了这。这会儿什么都涨,包括纸价也涨,显得他们更加地物廉价美。

    再者说,印刷厂最大的老板——学校都不求赚钱,价钱还降不下来才是有鬼了。

    这单生意一做,那位老板大约是觉得压得有些不厚道,在朋友里为他们宣传一圈,又逢着年关,印刷厂总算打开了局面。

    学校产业越来越多,方校长再托朋友寻来一个可靠的老帐房做工厂的帐,又点了性格沉稳细心的王老师兼任出纳,这一拨广纳贤才的行动算是暂时停顿下来。

    学校盖房子招人,动作不断,玩具厂这段时间的变化则更大。

    为了今天的事情,早在工厂拉到投资之前,学校的老师就筛选出了一批合适的学生,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春妮的木工课上。

    到厂牌办下来后,学得最快的学生已经可以锯出漂亮齐整的木头块,将木刺打磨得光滑圆润。

    但离春妮所设想的,做复杂的器械仍有段距离。

    这时他们花重金请来的郑经理提出一条建议,既然玩具厂目前的员工还达不到做复杂部件的要求,工厂又不可能停下来等他们,可以先做回拼图。

    这个年代的拼图基本是一张彩色印刷图案贴在一张木板上,将木板分为若干等份拆分组合。

    这个建议很实际,做别的不会,锯木头块最简单,这总不能不会了吧?他们的这个水准,也只能做拼图。

    可做什么拼图也有讲究。

    市面上有的花花鸟鸟,虫虫草草,春妮都否决了。想做好厂子,就得出挑,不出挑的,做出来也不过是糊口饭吃。

    折腾出这么大动静,最后只能

    糊口饭吃,说出去她脸往哪搁?何况现在挣钱艰难,她能不能糊到这口饭吃,都未可知呢。

    那会儿学校新房子还没盖起来,玩具厂的几位正式员工开会只能绕着操场转圈子。转到操场东边时,春妮望着林老师画布上那轮金灿灿的太阳,一锤定音:“做太阳拼图!”

    把那轮金灿灿的太阳做在积木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50-60(第5/14页)

    …………

    忙忙碌碌中,时间到了元旦,学校继中秋之后再一次放了全校师生三天大假。

    这次放假,春妮想到吴江大学面临搬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同常先生一家人分别,她原本打算去探访常先生,但方校长提出来,要求她在正旦当天带着礼物,跟他一起去拜访另一个人。

    一个大人物。

    第54章 054 人尽其才

    海城是个洋派的城市, 元旦这样公历的大日子,不止是学校放了假,商行, 公司, 工厂……

    春妮站在人流如织的吴中路大街上,被穿过来走过去的人群挤得东倒西歪,若不是她眼疾手快,死死护住手上拎的东西,只怕这会儿连手包带子都给那些扒手摸走了。

    她可是见识到了所谓国际大都市的另一番气象!

    待到方校长和林老师排开人群,气喘吁吁寻到她时,不由焦急道:“这么些人, 待会儿还要去见卫先生,该走到什么时候?”

    方校长同春妮说的这位卫先生, 便是他们一行人今天准备拜访的大人物。

    这位老先生的名字,春妮早已如雷贯耳。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张鹤年先生的那位青帮闻人老丈人,也是他们学校地皮前主人的父亲卫胜临。

    春妮敢说, 在海城混帮派,没听过卫胜临的人, 十个指头都数得出来。

    此人曾考过前朝武举,据说早在老家那会儿,他就跟青帮中人摆香堂拜了把子。前朝覆灭后, 他投身革命,辗转到海城任武职, 是个典型的旧式军阀。

    卫胜临与一般军阀不同的一点是,从他未曾踏入仕途开始,就跟帮派会社纠缠不浅。远在北方沦陷的好些年前, 他已经成为了青帮中首屈一指的前辈元老,连现在的青帮领头人看了他也要恭恭敬敬行礼,叫他一声“大爷爷”。

    倭国人占领海城之后,他蛰居家门称病不出,手上事务早在战前也交割完毕,仍然是跺一跺脚,整个城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论理,像卫胜临这样的人物,春妮几个除非重新投个好胎,否则这辈子跟他都搭不上边。

    但这不是他们要做拼图吗?

    春妮一拍脑袋,决定玩具厂的第一个作品是太阳拼图,下决心将林老师画的太阳复制到积木上后,立刻发现了难度——林老师的画是油画,这个年代的印刷技术无法一比一仿出油画的质感。

    但好在林老师画的构图简单,他们克服了一点困难,虽说达不到一比一的仿真度,也有七八分的相像。关键是他们将印刷的彩色油墨做了些改良,令那轮纸上的太阳真有了点金灿灿的视效。

    这件事令春妮生出了更大的野心:既然太阳可以复制出来,别的油画呢?如果他们可以将油画复制还原到积木上呢?

    这个年代的好画都是私人收藏,寻常人难晤一面。在海城更难找。林老师是能画几笔,可他画的画用春妮的眼光看,就是会画罢了。别说名画,行家里手的边都没摸着。

    她虽然不会画,到底收集过那么些美术书,眼光是在的。

    她既决定拿油画做文章,肯定是想沾些名家名作的光,否则她拿什么当噱头?

    林老师的《太阳》油画拼图跟莫奈的《睡莲》油画拼图,跟梵高的《向日葵》油画拼图,是一个名气,一个级别吗?

    春妮看过一肚子世界名画图集,可惜一个都搬不出脑袋瓜。

    西风东渐之后,油画在海城已经不是个新鲜名词。春妮请托林老师拿出他那天画的太阳,以此为底托做出第一件作品,再拿“油画”为噱头投放市场之后,果然大受欢迎。

    郑经理反馈给春妮说,因为拼图一开始放在西式游乐园寄卖,能带孩子逛得起游乐园的,一般是略有资产,家风开化的殷实家庭,这些人也是油画拼图的主要销售对象。

    油画门槛高,学习购买油画需要的开支更是不菲,一般家庭不可能负担得起,但不妨碍大伙叶公好龙。

    相比较来说,春妮的“油画”拼图一套只要八毛八分钱,他们咬咬牙就能买下来,还能让孩子在玩乐中培养对美的鉴赏力,相当地划算。

    春妮不得不佩服郑经理的忽悠能力,整套成本不到两分钱,加上人工费不超过两毛钱的几块烂木头,被他金口一出一包装,立马身价百倍。

    看来专业的事还是得靠专业的人做。

    不到一个月,再搭着年末圣诞节的西风,春妮他们的油画拼图就卖掉了一千多套。除去宣传招贴,画纸印刷,游乐园的寄卖费等各项成本,净利润足有三百多块!

    依这样的势头,说不定不要一年,投资都能收回来。

    可惜好景不长,市面上很快出现了仿品。仿制的人同样做的是油画拼图,也画的是太阳,但人家从购图到色彩应用,再到细节处理,比林老师至少高出一个大水准。价钱还比着他们的,降了六分钱,只卖八毛二分钱。

    仿你还不说,还把你正品衬托得像是赝品,实打实踩着你上位!你说这气不气人?

    要不是他们误打误撞调出金黄的油墨,这个他们实在仿不了,自家生意怕不是要早被人挤出十里八乡外了。

    即使是这样,仍有很多人贪便宜,让他们的生意被对方分流。

    郑经理跟春妮共用一间办公室,这黑胖子得知消息后,当时就气得关紧门窗,在办公室里跳脚大骂那家不讲行规,不是个东西。

    连学校里还在跟林老师学画画的准木工们都看出了其中的差别,只是大家给林老师留着面子,没好说出来。

    果然,这事出来后,林老师那张一向又白又俊的脸上,挂上了浓重的黑眼圈。

    春妮生怕林老师被打击得就此封笔甩手,趁了对手的意,忙里抽闲,打着“联络同事感情”的名义,将林老师约到闸口路的一间咖啡馆里开解他。

    照她的经验,心情不好,吃顿好的至少能回转三四分。

    如今她也有了点实力开销咖啡店的点心,将菜单交给夏风萍,可着什么戚风蛋糕,芝士蛋糕,水果船之类的点了一桌子,请林老师不要客气。

    林老师真没客气。

    他抄起叉子,认准桌上最贵的草莓芝士蛋糕就是一大口,满足地眯起眼睛:“芝士有点厚了,过甜。”完了又是一勺粟子糕:“这个不错,粟子粉炒得香,小顾老师,夏老师,别看着我,都吃,吃啊。”

    这是气得茶饭不思,睡不着觉的样式吗?

    林老师瞅着这两人的神色,哈哈笑出声,故意问道:“两位老师,莫非不认识在下了?”

    夏风萍跟他熟些,闻言嗔道:“我们还不是怕你受到打击,忙不迭来安慰你。你倒好,借机吃起了大户。”

    “多大点事啊,还受到打击,”林老师摇头笑道:“我自己画的什么水准,我还不知道?都怪小顾老师,那天非用重金诱我,我原本真不想献那个丑。”

    林老师没受到影响,两个姑娘都放了心。

    可他言语间透出的佛系,春妮不得不搜索枯肠,违心劝道:“我瞧您那金的白的,画的好看得很,是别人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50-60(第6/14页)

    眼光。再说咱们做积木的,又不是开画廊,没必要那样较劲,你说——”

    话没说完,夏风萍在桌下踹了她一脚。

    春妮忙不迭闭嘴。

    林老师盯着她看了会儿

    ,说道:“小顾老师,你可真不会劝人。要是我对艺术有点追求,今天非被你气得离席绝交不可。”

    春妮脸有点红,怪她不会商业互吹喽?

    好在林老师很快道:“还好我有自知之明,早已放弃了这条路。这两天,我总在想,要是能让我有机会一临世界名画,那肯定不一样。”

    春妮不敢再随意说话,只见林老师一口一口慢慢啜饮完咖啡,从搁在旁边的画囊取出样东西递给她:“你看。”

    春妮接过来扫了一眼,旁边的夏风萍不解道:“林老师,你把国文课本封皮带来干什么?”

    见春妮不说话,细看一眼,才惊道:“林老师,这是你仿画方校长的?也太像了吧!”

    学校的国文课本封面由方校长亲手设计,竖排“国文”两个颜体毛笔字下边,画的是一幅简笔山水画。因为学校印刷条件有限,还是他特意拿到外面的印社印刷的,竟被方老师一笔不差地仿画了出来。

    要不是林老师用的是市面上普通白纸,跟原本的硬壳纸不同,他们还不一定一眼看得出来。

    林老师这才搅一搅细细的咖啡勺,叹道:“我早说过,我不是画画的苗子,可我仿画,真的还可以。”

    春妮:“……”

    夏风萍:“……”

    好马也要配好鞍,林老师再是临摹高手,没有相宜的好画对照下笔,也是宝珠蒙尘,无法人尽其才。

    全校老师包括工厂的员工准员工们再度行动起来,各自发动自己的朋友圈,不放过一丝让林老师观摩名画的机会。这话传到张鹤年先生耳中,说是他老丈人卫胜临曾收过一份贺礼,是一本油画画册。

    那本画册据说由数位当今世界著名的油画家临摹,收录有二十四幅西洋名画。

    西洋名画画册在海城上流社会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据传这本画册不是纯粹的印刷产物,而是一本彩绘本!

    这个年代可没有那么高的彩印技术,多数彩印书采用套印技术,不可能印得出油画那种层次的视觉色彩。甚至原本春妮发愿要做的油画拼图,若非是林老师的原作从构图到色彩都很简单,未必印得出来。

    卫家的这本油画彩绘本能传出名气,意味着它很有可能是画家的手绘原本!

    春妮对这本画册的价值没什么兴趣,但只要林老师能将这本彩绘本西洋画册借来,并临摹下上面的每一幅画。他们的油画拼图即便一个月推出一次新品,至少一年内都不愁花样翻新。

    这个时候的春妮,还不知道她夸下了怎样的海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