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80-19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事了?”

    春妮摇了摇头:“我这也糊涂着呢,没敢在那边问。还跟校长商量,看什么时候他去打听打听,看是烧对了哪路神仙的香。”

    常文远回海城活动的事是机密,春妮必须为他在里面的作用遮掩。

    “这样啊……”夏风萍话音里说不出的失望:“我还当你没事了,琢磨让我们家辉快点回来呢。”

    “朱先生还在那边躲着?”听见夏生说,夏风萍还在他们家住着,春妮就有了猜测。

    “嗯。他们报社主编都打好几个电话来问了,家辉要是再不回来,恐怕报社的工作要丢了,别人空不了这么久的时间等他。”

    “这样的话,还是稳妥一点好。”虽然,春妮觉得朱先生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夏风萍谨慎一点不会有大错。

    闺蜜两个说了会儿话,方校长家的小儿子来叫他们吃饭,两个人一同赶去了方校长的家。

    校长正在摆放碗筷,桌子上已经上了些菜,却都是些马齿苋,干豆角,腌咸菜之类的小菜,唯二的荤腥是一牒干炸小鱼,还有一牒卤猪头肉。饭也是黍米等杂粮混起来的杂粮饭。

    校长摆完一圈回头,看见春妮盯着饭桌发呆,以为她嫌饭菜简单,解释道:“现在我们去买菜都有定额,尤其是肉,油和米,都被管制起来了,不许咱们多买。今天知道你要回来,你们师母老早就去排队买米,也没买着。要不这样,明天你再——”

    学校用米走的是商团的渠道,校长不肯带头占学校的便宜,他们一大家子的粮食,每天全靠天不亮去米店排队买来的那点在硬顶。

    “不用了,”春妮接过火箸,往旁边炉眼里捅了捅:“校长家米不够吃,跟我说一声,我们家米有多的。”

    校长摆手:“留着你们自己吃吧,这日子,还不知道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我听说,商团也要解散了,万一有这一天,咱们学校的粮食还不知道着落在哪呢。”

    这时,方师母端着锅子进来了:“今天是好日子,你说什么丧气话。小夏,快搭我一把手。”

    说话间,校长家的几个孩子都回来,吵吵闹闹坐满了桌子。

    校长拍了拍桌子,众人安静下来,他举杯站起来:“先喝了这一杯吧,庆祝顾老师平安归来。也希望咱们能平平顺顺地,过好今后的每一天。”

    第184章 184 奇迹

    平安, 是这个年代每个人最奢侈又最平凡的愿望。

    疾病,饥饿,战乱, 以及无时不刻存在的倭国人恐怖统治,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破这个寻常又卑微的愿望。

    从校长家回去的当天晚上,春妮就病了。

    这么些年来,除了五岁以前,因为胎里没养好,春妮频繁病过很多次之外,她几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180-190(第5/14页)

    没再病过。

    尤其到海城这几年来,任何时候, 无论遇到什么事,这个小小的姑娘一直坚持站在潮头为众人领航。渐渐地, 大家有了种错觉,好像只要有方校长在,有顾老师在,学校就一定会平安度过每一次的劫难。

    这一次生病, 春妮把大家都吓到了。

    当天晚上睡觉之前,她只是轻微地有些发热, 便谁也没说,给自己吃了一点退热的药。到了深夜,人说起胡话的时候, 跟她睡在一床的夏风萍才发现了不对,急忙来摇她, 却是怎么也叫不醒,这下知道坏了菜。

    夜里一两点,正是宵禁最严的时候。

    春妮由李铁柱背着坐上自行车, 另两个学生托在她身后,夏风萍带着衣裳被子骑另一辆车,几人顶着寒风蹬了半个钟头的车,到中英友好医院看急诊。

    这一点,春妮半点不知。在牢里住过一回,她到底是亏了身子。

    她一梦醒来,只看见夏生坐在她床边,扎着脑袋在写作业。跟她四目一对,连姐姐入狱出狱都没改颜色的小少年竟然嘴巴一撇,“哇”地大哭出声:“姐姐,你可算醒了,吓死我了。”

    春妮目光落到床边的日历本上,才知道时间过去了两天。她竟昏昏醒醒地,发了两天

    多的烧。

    即使这会儿,她身上酸酸软软的,仍是有些低热。

    此时她再细问起究竟,才知道她这一病,把人折腾得有多惨。

    前天晚上,背她入院之后,李铁柱几个被医生告知,退烧药安乃近已经被倭国人列入管制药品,取用要到医院后勤批条子。偏那天晚上医院安排的倭国医官不见人影,最后是夏风萍找院方要来两瓶高浓度酒精,反复给她擦腋下,颈脖,手臂等大血管所在处物理降温,又让夏生盯着给她敷冷毛巾,折腾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上午九点钟,消失了一个晚上的倭国人醉熏熏地姗姗来迟。原来他趁着晚上没什么人,窝到仓库里偷偷喝起了酒!

    “大夫说,要不是萍姐处置得及时,说不定姐姐都要烧聋了。”夏生抱着春妮哭过一场,这会儿倒是恢复了些理智,有点害羞了。

    春妮也不问那倭国人的下场,现在病房里没什么人,她柔声劝了夏生几句,倒是他自己忍不住了:“那个倭国人可气人了,呜哩哇啦的说话我们也听不懂,急诊的刘大夫说他两句,他被说急了,竟要来打人。要不是铁柱哥刚好在旁边顶回去,只怕又是一场官司。”

    倭国人好不容易控制租界,自然要在要紧处安插上自己人,这都是可以料到的。

    春妮听了,并不动气,只当是自己住进医院来看场戏本子已经翻开的戏。

    然而,在医院里住了几天,这出戏非但没有落幕的迹象,反倒越演越烈。

    倭国人不止在医院里增加了后勤这一个岗位,但凡药房,检验……除了一线医护,几乎都被安插上了自己人。但是这个年代的西医医院都是全英文或法文工作环境,这些倭国人水准不够,闹出好多指东拿西,指南说北的笑话出来。

    弄得经他们手的东西,医院还得再分拨人手出来重新验看一遍,才敢交到病人手上。

    更过分的,这些倭国人大概知道自己得了尚方宝剑,工作日复一日怠慢不说,竟是光明正大偷卖起了医院的东西。偏偏他们把持的位置很要紧,经常出现要拿东西找不到人,或是库房里新进的药第二天就不见这种事。

    这么闹下去,实在不是个养病的环境,春妮正琢磨干脆打晚今天的针,退了病房,好搬回去养病,看见格林先生走过来,便跟他打了一声招呼:“格林先生。”

    格林先生的眉毛有些像八字眉,走得近了,春妮看见他两边眉毛结在一起,便问了一句:“格林先生是有什么心事不成?”

    她原以为格林先生的烦恼无非跟其他人一样,对这些不守规矩乱来的倭国人烦不胜烦,孰知,他叹了一口气,道:“是霍利的青霉素实验,好不容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纯到一个单位的钠元素含量到0.6ug,却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春妮不懂他说的术语,跟着遗憾道:“哦,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又是那些倭国人捣得鬼吧?”

    格林先生无奈地耸耸肩:“科学的最大敌人果然是无知。我跟那个倭国人说,这是很严肃的科学实验,可他为了多一个地方摆放他那愚蠢的植物,非要让我中止实验给他腾地方。霍利坚持了这么长时间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融入了这么多的奇思妙想,早就远远超过最初的实验提纯结果,就要毁在一个蠢货的突发奇想上了。”

    格林先生原本是很有休养的绅士,现在对着春妮这个小姑娘突然发出这样的牢骚,可见他是有多生气,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不过,春妮从中敏感地捕捉到另一层信息:“您说霍利的实验已经超越了最先开始的实验成果?”

    “是,不过那是几十年前的结果,至于现在的实验数据应该还在保密当中。我并没有在前沿医学杂志上——”

    “等等等等,”春妮举起手:“格林先生,你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样本和实验论文给其他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比对过?”

    问出这句话,春妮并没有指望获得积极的回答,毕竟格林先生一家人当时是以难民身份抵达的海城,而这四年多来,海城与外界的联系越发艰难。这一点,学校的几位坚持往外寄论文的老师和夏风萍都再清楚不过了。

    格林先生果然摇头,悲观地说道:“现在全世界都是德国人的天下,我能寄到哪去呢?何况,只是一个小男孩的简单实验,不会有人重视的。”

    春妮只要一想到他们正在做的,是青霉素提纯实验,就完全淡定不下来。

    问世十几年来,青霉素提纯实验一直在进行中,却迟迟未曾进入到工厂生产环境进入实用阶段。而今大战正酣,全世界每时每刻都有因战争,因伤口感染而死的人。青霉素早一天问世,就能少死很多人。

    她努力开发格林先生的思维:“不过是欧洲大陆陷落,美国呢?美国总没问题吧?”

    “可我在美国没有认识的人。何况美国对倭国宣战之后,两国几乎断航,我也不知道怎么寄到美国去。”格林先生显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格林先生的这些问题,在春妮眼里就不是个事,现在最要紧的,是青霉素!

    她立刻道:“要是您信任我的话,这件事交给我来办。我帮你打听打听,看谁有没有办法。”

    夏风萍等几个学校老师,这不是现成的美国门路吗?

    她往外走了几步,见格林先生愣愣看着她,不觉催促了一句:“愣着干什么?您也行动起来啊。”

    格林先生愣愣的,“哦”了一声:“我先去多保存几份样本下来。”

    两人都没有考虑华国,因为现在的华国,连像样的医学实验室都没有一个。

    对美国人,他心里其实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倭国人攻破租界之后,对于租界昔日的主人,他们仍然愿意给一点表面的体面。可是像他们这些失去了祖国的犹太人和白俄人,倭国人对他们,并不比华国人好。

    甚至因为人少,这两族人反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180-190(第6/14页)

    更容易受到打压。

    几年下来,格林先生意气消磨,已经不指望奇迹的发生。

    可奇迹偏偏发生了。

    数天后,春妮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电报。即使是她这样沉稳的性子,在拿到翻译好的电文之时,也忍不住开心地蹦了起来:“太好了!”

    电文纸上寥寥几个字:“很有帮助,盼相关人员速来。”

    对方也知道,电报局里被安插上了倭国人的人手,什么关键信息都没有透露,但只这一句话,已经是什么都说了:霍利的青霉素实验成果正是他们需要的,他们迫切需要格林父子的新成果。

    春妮拿着电文,出了电报局门口,叫冷风一吹,兴奋的心情稍有冷却,调转脚先去了一个地方。

    青霉素的提纯工艺在华国这片土地先有了突破,美国人想一点代价都不付,就轻松把人弄走,做什么梦呢?

    半个钟头后,淮扬菜馆

    常文远捏着电文,不等春妮把话说完,便明白过来,跟着兴奋起来:“我马上去向上边汇报,这次要是成功,我记你一大功。”

    春妮忙道:“别跟美国人客套。格林先生一家人在华国的护卫问题可由我们全程负责,叫他们多带些磺胺,麻醉|药,镇痛剂之类的药来换。”

    常文远笑得畅快:“放心吧,这回包管把本捞回来。”

    第185章 185 拜托

    怎么把格林先生一家人安安全全地送到美国去, 成为了接下来几天中,春妮跟常文远这个团队最主要忙碌的事情。

    原本因为港城是华国最大的走私港口,美国人常年在港城外海有商船乃至军舰巡游徘徊, 为着运走从华国走私偷运出来的钨砂等多种矿产, 格林先生一家人从海城上船,行至港城,坐上美国人的军舰直达美国本土便可。

    然而倭国人突然对美国不宣而战之后,于同一日迅速占领港城,海城等华国港口要地,将战线延伸至东南亚太平洋一带,为这条原本安全成熟的线路凭空增添了许多变数。

    夜露深重。

    常文远披着寒气推门而入, 进门先是喜信:“美国那边已经答应我们,会在来接格林先生的军舰上为我们提供相应药品, 并且,并且

    ——”他略略抬高了声音,脸上的喜意压也压不住:“等到青霉素研制出来,美国方面会第一时间给我们提供药方和生产设备, 无偿,免费!”

    “太好了!”屋子里其他人抱在了一起。

    他们常年奔波在采购物资的第一线, 没有人比他们更知道,现在一支西药有多贵,有多难得, 尤其是消炎止痛药,最紧俏时, 一条小黄鱼都换不来!而现在,因为共同的敌人倭国,以往那些要用金子和矿产贱卖的资源, 现在以最大力度的优惠向他们敞开了怀抱!

    今天晚上,春妮来到这里,便是等待常文远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