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20-23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春妮知道,他是给自己善后去的,很不好意思地问:“要不要我陪你。”

    “不用!”他意识到自己说话太过严厉,放缓了语气:“我没有怪你。事实上,这些东西太及时了。但现在你有危险,我还不清楚情况,你最好不要动。听话。”

    他转过身,似乎想拥抱她,但只抚了抚她的头发,戴好帽子关上了门。

    沉重的脚步声延续到客厅,客厅里桂生似乎说了句什么,常文远又答了什么,春妮没有去在意。

    对方这样的凝重,使她完全从“抓到大鱼”的兴奋中冷静了下来。

    袁八爷送箱子过来时,没有刻意瞒着人。他或许是觉得,行事鬼魅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不如光明正大地来。但他本人心思深沉,春妮跟他认识这么些年,从来没摸准过他的性子。

    若说他有立场,可他跟倭国人称兄道弟亲热得很,若说他没立场,那么他今天来送箱子,又是怎么个意思?

    他手底下的人更是鱼龙混杂,谁知道其他人知道了多少。还有那天的码头,这些事细推下来,并非绝对的天|衣无缝。

    春妮琢磨大半宿,快到天亮的时候,常文远终于回来了。

    一回来他就对春妮说:“你马上出城。”

    “出城?这么严重?”

    “我去找了袁八爷一趟,昨天晚上,他那里失踪了两个人。”

    “已经确定那两个人是倭国人的人,他们去通风报信了?”

    “还没有,但小心无大错。”

    对方并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他这么说,可能心里已经觉出了不对。做他们这一行的,小心无大错。

    春妮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只有妥协:“那好吧,你打算送我去哪?”

    “去涂大当家那,宵禁结束我立刻送你出去。”他顿了顿:“等送走你,恐怕我也要搬一次家。”

    “那桂生呢?”

    “我会带他跟我一起搬走。”

    “那他电影公司……”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操心这么多干什么?天快亮了,你赶紧收拾东西吧。你想说学校是吧?我会经常去帮你看着,还有方校长,我都知道,你快放心走吧。”

    春妮没想到,事情竟然严重到她无法留在海城,无法在这个对她意味着很多的城市里等待胜利。

    但没什么可抱怨的,从决定投身到这条路开始,她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桂生从这一晚两个大人不寻常的行动中也感受到了什么,春妮出门前,他钻出自己的小窝追了出来:“春妮姐,你去哪?”

    春妮看了看天色,启明星在黑幕般的天空已透出了一线金光,她吸了口气:“我去出趟差。”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不远,一定不会远了……

    “说不定,短则十来天,长则几个月。你好好听常哥的话,等回来了,我给你做好吃的。”她说。

    …………

    从那年春妮跟涂大当家做了好几桩生意,风声日紧,倭国人设立的岗哨越来越多之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220-230(第5/14页)

    他们的联系就少了很多。

    倒是常文远,不知他们是怎么联系的,涂铁柱的消息他了解的不少:“他以前藏身的张庄山下,你是知道的,不高,不能藏很多人。他就把这支队伍化整为零,藏在郊区的小村庄里,这几年一直在海城郊区打游击。”

    “那怎么打?这周围一马平川的,不藏在张庄,那就没地方藏了啊。”

    “孟叔你知道的,”他笑道:“涂大当家的队伍里很多是像他这样的本地人,他们也不是啥职业军人。有倭国人来,就聚起来打打埋伏,让他们不敢下乡。等倭国人跑了,再收拾收拾下乡收税的伪军。平时该种地种地,该打渔打渔。所以倭国人拿他当土匪对付。”

    “那倭国人没剿过匪?”

    “怎么没剿过?但人家乡里乡亲的,又不欺负村民,谁要是敢出头当汉奸,连累全家人在全村都抬不起头,村里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

    “他们当地保长总该知情吧?那些人也忍得住不告密?”

    “保长?真要是有点气性,会去当倭国人的官?何况倭国人离得远,涂大当家他们这些人可成天都在村里村外转悠。每天在他们门外头多转悠两回,他们就得吓得晚上多翻几次身。”

    “还能这样?”春妮以前因为任务所限,没跟孟叔深入聊过,现在听起来,颇是新奇。

    常文远不知想到什么,突然笑起来:“你绝对想不到,涂大当家现在的驻点在哪。”

    第224章 224 侄女

    海城因为位于吴江入海口, 水系交错如网,往往一条湖泊就有十来个出口,在城中因修路填河, 影响还不明显, 到了城郊,这种复杂多变的地形便带来了不少麻烦。

    海城郊区水匪的名声非常大,他们从前朝开始,就经营着这片水域,这片广阔的芦苇荡就是他们绝佳的藏身处。官府派来剿匪,来的人少,便藏在里面打伏击, 来得人多,便拨动船桨顺流而下。往往官兵没来得及下水, 水匪们便已驾着船逃到了数十里开外。

    想要查出他们逃遁的方向,必定要搜索一整片水域,运气不好,每条出口都排查到, 说不定好几天都已经过去了。

    这种情况在倭国人来了之后也没有变化,如果准备充裕, 水匪们仰仗地利,可以甚至一条水路走天下,两桨一荡, 直接逃进大海。

    倭国人剿了无数次匪,均是收获寥寥, 何况

    下乡没有什么油水,时间一长,他们也不愿意再去了。因此, 相比于市区,倭国人对海城城郊的控制薄弱了许多。

    所以驻军人少,在海城郊区,像方师母村子和王阿进的监狱岛被倭国人严密把守,频频祸害,那样的情况不是很多见。特别海城水匪名声大,最开始下过几回乡后,他们就不愿再去干这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了。

    春妮这次是在一艘旧货船里见到的涂铁柱。

    对方学着本地渔民,裤腿卷得老高,蹲在船板上磕旱烟袋:“你们怎么来了?我说小顾,这怎么还大包小包的,逃难来了?”

    “对,就是逃难来了。”常文远帮春妮将包袱放上船,简单解释道:“她出了点事,要在你这住几天,没问题吧?”

    涂铁柱撇着嘴巴,大脑袋直晃:“我就说你这小妮儿莽莽的,迟早得出点事。行了先放那吧,我回头叫人给她找个地方住。”

    春妮瞅他一脸“看我早就料中”的神态就牙疼,她不愿意给人添麻烦,便说:“我就在这船上睡挺好的。”

    她已经看见船舱里堆着的那堆破棉絮。

    涂铁柱吓得猛地往后一跳:“哎哟你个小妮儿咋说话恁个不讲究,俺们这条船睡十来个汉子哩,你挤进来像个什么话。”

    “那你准备把我安置到哪?”春妮看了一眼常文远:“你们这里的人都在地保那登记过吧?没头没脑地来个生面孔,你觉得把我藏到哪合适?”

    她这一连串的问题半点没难倒涂铁柱,他笑得很笃定:“考我?我还真不怕你考,你既然这么着急,那我就先带你去认个门。常兄弟,我知道你不放心,要不你也来看看吧。”

    常文远看了看表:“不了,我还有事,这就回城去了。你——”他看向春妮。

    春妮明白他想说什么:“你放心吧,我就在这安安稳稳待着,保准什么麻烦也不给你惹。你在城里也要一切小心。”

    常文远点点头,他最后看一眼涂铁柱,走下了船。

    涂铁柱半点没有当电灯泡的自觉,他硬杵在旁边等两人话别,随后跳下货船,顺便帮春妮扛起两卷行李,跨起长腿大步流星在前边带路。

    他去的人家离货船的停靠处不远,出了芦苇荡子,往烟火升起的方向,直走不到两百米,涂铁柱在一处门漆黑漆,屋檐盖着青瓦的人家前站住。

    这户人家的大门虚掩,涂铁柱侧身拱开门扉,跟回自己家一样,回头向春妮招手:“进来吧。”

    这户人家老少此时都聚在堂屋吃早饭,屋里唯一的八仙桌上搁了个脸盆大的簸箕,簸箕里的黄面馒头堆得冒了尖。簸箕旁边,是一盆稀粥,一碟腌鱼和一碟红艳艳的腐乳。

    这样的早饭,就算在海城小户人家,也是相当拿得出手了。

    涂铁柱进门随手丢下铺盖卷,也不跟人打招呼,找了个空位坐上,抓起馒头就咬,还给春妮塞了一个:“正好,趁热吃。”

    从涂铁柱进门开始,屋里其他人都不约而同停下了动作,整个屋里静得只有涂铁柱大口大口的嚼咽声。

    还是主位上的男主人觑着涂铁柱脸色问了句:“涂大当家,这位姑娘她这是?”

    “哦,她是我的一个妹妹。吃完饭叫你婆娘收拾收拾,我妹妹在你家住几天。”

    “哦哦,住几天好,住几天好。”他讪讪笑着,不吱声了。

    坐他旁边的挽髻女人全程阴着脸,忽地拍了筷子站起来。

    男主人冲她吹胡子瞪眼:“你干啥去?”

    女人踮着小脚走得飞快,嘴皮子利索极了:“收拾房子不要人?玉妮儿珍妮儿都跟我来,还吃什么吃,一天天往里造粮食,也不见有个子儿回来,饿死鬼投胎啊你。”

    “嘿,这死女人,你给我站住,咋跟你男人说话?”男人也拍了筷子追出去。

    一桌子没一会儿走得不剩一个人,只剩涂铁柱端着粥喝得稀里胡噜。

    完了一抹嘴,见春妮瞅着自己,馒头一口没动,催她道:“吃啊,你看着我干什么?”

    春妮闷声闷气:“吃什么吃,没看人不欢迎我?我吃萝卜吃糠也不吃气。”

    “你这是,不乐意在这住?”

    春妮没吱声,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涂铁柱拐她一肘子:“你傻啊,没看见村里村外,就数刘保长家条件最好?你不在他家吃白面馒头,难不成真让我带你去别人家真吃糠面饼子?”

    涂铁柱说了一大串,春妮都没在意,唯独听见“刘保长”这三个字,惊得差点跳起来:“你说这是谁家?他家是保长?给倭国人干活的保长?”

    “嗯,就是保长。”涂铁柱一副她少见多怪的神气:“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220-230(第6/14页)

    长咋了?没看他怎么巴结我的?族心吧,你住他家不止不会有事,他还保准给你伺候得好好的,不能让你受到点委屈。”

    见他说得笃定,春妮半信半疑:“真的?”

    “我能在这事上开玩笑骗你?”涂铁柱将她拉到一边,压低声音:“你放一百个心吧,自打前几天十里外的堡楼里,有几个倭国人当了逃兵,那些人跑之后,倭国要战败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这些人以前仗着倭国人的势欺压乡里,横行霸道,现在知道倭国人要走,可不慌个半死?你看他现在对我赔这么些笑脸,不就打着往后过不下去,指望我护着他的主意吗?咱们不趁现在占他家便宜,等往后政府回来了,把他家财产都拿去充了公,可就没咱这一份了。”

    汉奸的便宜不占白不占,这下不用涂铁柱再劝,春妮自己提起包袱,也不要刘保长家的人帮忙,麻溜去到后院找到个敞亮的空房子搬了进去。

    刘保长家不像以前春妮家乡的王地主家,大院子套小院子,外头还建了高高的堡楼,不熟的人进去转两圈就晕。他们家就前院一个两层的门楼,后院一排泥坯房子,看上去跟他“村中第一富”“汉奸狗腿子”的地位实在不相称。

    春妮挑的这间房子左边住着佣人王妈一家,右边住的也不知道是主人家的什么人,整天闷在房里不露面,连饭都是王妈做好之后给她端进去的。有太阳时,春妮会看到一个梳着发髻的年轻姑娘靠坐在窗口,呆呆地往外头望。

    春妮没花心思打听刘保长家的那点事,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后,乍然过回乡居生活,她很是新鲜了两天。每天清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村里闲逛。

    这座小村庄离海近,却又不临海,海水盐卤顺着潮汐被浸润进土地中,大片大片泛着黄白色,十分贫瘠,田里种了些高粱,长得也稀稀拉拉的看着就没精神。春妮眼中所见,整个村子只有刘保长一家人穿的衣服没有带补丁。

    村庄地处荒僻,很少来外人。春妮刚来的那几天,因为天天在刘保长家出入,村里人远远看见她就躲。她在村口给老人送了两回糕饼,慢慢才有人跟她搭话。

    “姑娘,你咋住到刘保长家去啦?他家可不是好人。”有村妇好奇地问她。

    春妮笑:“我们有点亲戚关系。大婶,他家是怎么了?”

    村妇撇嘴:“他家啊,那缺大德了。为了巴结倭国人当保长,把弟弟留下来的侄女送给倭国人糟蹋。你住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