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2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付之幸又累又渴,她拿了一瓶“下火王”,喝了一大口后感觉整个人要原地升天。罗珠更是夸张,一口罗汉果茶下去,她原地抽搐了一下,翻着白眼僵硬的倒在了休息座椅上。

    几乎是一整天,三人一直在室内篮球场里,等太阳快落山时,罗珠要打车走,她说她的胳膊和腿已经不是她的了。

    付之幸也四肢沉重,两人告别了沈长阳,坐上出租车前后脚回到家,睡了一觉后,第二天更加不得了,四肢酸痛,仿佛被人打了一顿。

    罗珠苦兮兮的说:“下次打篮球别叫我,我还得留着四肢去上班。”

    “行。”

    “还有,再给我喝凉茶我们的友谊就到此为止!”

    “……行吧。”

    周一,付之幸撑着酸痛的双腿去上班时,阿My怪异的看着她:“激烈运动了?”

    “嗯,打篮球累的。”

    阿My投来质疑的眼神。

    “阿辛,你看审批通过没,我要准备预约旋转餐厅的票了。”蔡春婷提醒她。

    付之幸打开电脑,点开OA后台,查看审批团建经费的流程走到哪里了,可一看财务回复的内容,心情跌倒了谷底。

    系统上写着:“审批不予通过。原因:负责人付之幸在试用期,无申请团建经费资格。审批人:财务部李林。”

    连第二个流程都没走完。

    竹篮打水一场空。

    付之幸很不好受,她之前信誓旦旦的说那么多,做了那么多准备,竟然被财务告知她没有申请经费的资格?大家知道了该多失望啊。

    她一时间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

    正想着其他的应对方法,蔡春婷忽然探着脑袋望过来:“阿辛,我约端午哪天的票好呢?”

    付之幸急忙关闭页面,可还是被蔡春婷看到了。蔡春婷藏不住事儿,猛的起身道:“什么?团建经费不给批?!”

    这一嗓门吸引来了其他同事的注意,包括阿My和王勇。

    “要我说,付妹子咱们端午还是老老实实加班吧,还有加班补贴拿,旋转餐厅什么的去不去无所谓。”王勇安慰她说。

    “对,等项目结束了再好好聚。”霍奇附和。

    话虽这么说,付之幸却敏锐的感觉到了大家的失落。

    见大家兴致不高的样子,她一咬牙,说了一句豪横的话。

    “大家,这次团建我请客!”

    阿My犹如见了鬼般看着她,“付之幸,你试用期才拿几个钱就敢说这种大话?Thts Crzy!”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形婚第五年付之幸商陆》 10-20(第5/17页)

    其实,话说出去后付之幸也有点后悔,她本就不富裕,可她也不想让大家的期望落空。

    这天中午她没有午休,旋转餐厅的费用太高了,她一直在搜索她可以支付得起的、小型团建好去处,直到她刷到了门卫孙阿叔的朋友圈。

    孙阿叔总是转发一个农场的视频号,农场叫木朗农场,据说他的艾草就是在这个农场摘的。她点进去一看,这农场竟然还接团建活动。

    农场视频没有太多拍摄技巧,手法朴素真实,展现出来的果园、菜地、动物,以及农场里的农民,无一不在透露着浓浓的自然风情。

    最新一期的视频里,一个带着草帽的农民阿姨踩着梯子,从芒果树上摘下一个绿色的大青芒,用带着客家话的口音说:“芒果成熟啦!来木朗农场摘芒果呀!”

    和蔼可亲的阿姨,倒是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北方农村老家,自己的父母、亲戚,以及那一望无尽的麦田和玉米地……

    她咨询了价格,没想到比预料中还要便宜。

    就是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从105层旋转餐厅变成一个偏僻的农场,大家会接受吗?

    她怀着忐忑的心,将农场的视频发到小群里,蔡春婷第一个回应她:“哇!好独特的农场!好漂亮!”

    其他人也跟着回复:“农场真好看!”

    “菜地里种的是什么?生菜吗!”霍奇说。

    “小羊羔的肉最好吃了!你看这只黑羊,发量真带劲儿!”王勇发了一张自己要秃头的照片。

    “木朗农场的端午活动,有包粽子的环节!”蔡春婷兴致勃勃的在群里回应,“我最喜欢咸蛋黄粽了!”

    “豆沙粽才是YYDS好不好?”王勇不满。

    “甜粽子好怪异啊!”

    “咸鸭蛋粽子才怪异呢!”

    蔡春婷和王勇在小群里发表情包斗图。

    付之幸松了口气,坐在旁边的蔡春婷放下手机,拿出一块小蛋糕放在她的桌子上,说:“阿辛,去农场的费用,我和你一人一半。”

    蔡春婷是这个项目的第二负责人,她看到了付之幸的用心,除了帮付之幸分担这次的费用外,她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阿My也走了过来,“我去农场是我的事,没有穷到让你掏钱的地步。”

    王勇走到付之幸对面工位,他长得高又壮,拍拍胸脯:“付妹子,咱老员工不能逮着你这个新人薅羊毛,不仗义。我和其他人说好了,这次去农场我们AA。”

    霍奇也说:“是啊付之幸,等你以后拿了奖金再说吧。”

    付之幸按着鼠标的手僵住。

    她有滚热的感动在眼睛里转悠,忍了忍,说:“好,那我们一起去农场过端午!”

    她定了那个农场,自己悄悄地付了所有的钱。

    这件让她头痛的事就这样尘埃落定,像这样的事情在后面的职业生涯中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感动的,落寞的,失望的,愤怒的,无力的,犹如黑暗中的潮汐,一浪又一浪。

    端午那天,付之幸带上了罗珠一起去农场。

    她向门卫孙阿叔打了招呼,说自己要和同事去木朗农场玩,孙阿叔立马找了老李头给他替班,他从小区的露天车棚骑出来一辆电动三轮车,戴了一顶草帽,拍拍后车座:

    “阿辛,阿猪,上车!”

    付之幸和罗珠坐在电动三轮车的后面,抓着车子两边的扶手,迎着花城六月的风,跟着孙阿叔一路风驰电掣,几公里的距离,半小时便到了木朗农场。

    木朗农场在一个村里,水泥路两边高大的象草后面有三十多亩地,都属于木朗农场。孙阿叔的房子拆迁后,他住不惯楼房,便搬到了这个村,发现了木朗农场。

    农场里除了年轻的经营者和园长外,便都是这里的农民,负责打理菜园和动物喂养。

    推开木朗农场的木制大门,便看到四五片被打理的整整齐齐的菜地,菜地前面有个茶棚,茶棚前有个小池塘,蔡春婷、阿My正在池塘边看小鸭子。

    听到有人来的动静,茶棚里的阿姨对着门口的孙阿叔大喊一声:“老孙!带孩子们来喝茶!”

    孙阿叔见到熟人,带着付之幸和罗珠去了茶棚。

    一行人穿过蝴蝶飞舞的菜地,经过两只黄色小土狗的狗窝和一棵粗壮的果树,和春婷、阿My汇合,一起和农场的农民喝茶、聊天。

    这种氛围十分特殊,不同于钢筋铁骨的水泥大厦,没有54层的高度和时刻运行的电梯,一切都落在地上,扎进土里。

    风一吹,风铃一响,树叶摇晃,让人心情愉悦。

    第14章 落水

    孙阿叔喝了几口茶就下地干活,他刚把一块地开荒,活儿很多。

    蔡春婷看到四处张望的罗珠,笑眯眯的去打招呼,罗珠自来熟,一会儿便和大家称兄道弟。

    陈阿姨煲了一锅海带绿豆排骨汤分给大家喝,罗珠见蔡春婷喝的那么欢,问:“你是花城人?”

    “是哒。”

    “怪不得呢,这绿豆和海带排骨一起炖肉汤,北方人会觉得奇怪。”

    “你是北方哪里的哇?”蔡春婷问。

    “我啊,京城人,幸宝是鲁南人。”罗珠又看向阿My,“My姐是哪里人?”

    “魔都人。”

    “哦!魔都人啊,怪不得说话夹英文呢!”

    罗珠表面这样说着,暗地里已经对阿My翻了好几个白眼,她悄悄地对付之幸说:“阿My这人吧,有点装。”

    “嘘。”付之幸比了个手势,问春婷:“勇哥他们呢?”

    “他们来得早,爬了树屋,喂了奶牛,摘了桑葚和芒果,现在在后面的会客厅和小静园长聊天呢。”

    付之幸和罗珠穿过花园去了会客厅,说是厅其实就是一个室外茶水室。

    小静园长三十多岁,穿着灰蓝色碎花裙,用木簪子挽着头发,素面朝天,拿着一把蒲扇,正和几个组员聊天。

    两人简单的和小静园长打了招呼,入座。一群见惯了钢筋水泥的年轻人对农场十分好奇,拉着小静园长一直聊她的价值观。

    聊着聊着,王勇看着远处大草坪上的奶牛,问:“草坪后面那一大片被支起来的高网是做什么的?也是你们的场地吗?”

    小静园长用蒲扇指着那片高网,说:“不属于农场,那边是个马场,占地面积比农场还大。”

    “等下次我们申请了团建经费,我们也去那马场骑马!”王勇说。

    “这可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小静园长喝口茶,“不是会员不让进,而且马场的老板脾气古怪,我之前想牵一匹马放农场养呢,结果等了三天都没见到马场老板一面。”

    “那马场老板怎么盈利?”付之幸好奇。

    “收会员费,之前我问过一次,费用很高,会员居然还不少。哪像我们农场,随时要倒闭喽!等什么时候要倒闭了,我就去求那古怪的马场老板帮忙渡过难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形婚第五年付之幸商陆》 10-20(第6/17页)

    小静园长开玩笑说,她很和善、随性,没有架子,像个大姐姐。

    “脾气古怪?有你们商老大脾气古怪吗?”罗珠摊手。

    提起商陆,王勇一拍腿,“付妹子,你邀请商老大了吗?”

    “没……没机会靠近他。”付之幸继续喝茶,“要不我现在问他来不来?”

    “问问呗!”

    她拿出手机,找到商陆的微信,忽然意识到商陆的头像也是一匹马,一匹灰色的小马。

    她编辑道:“商老大,我们今天在木朗农场玩,你要来吗?”

    消息发出去后,没一点回复的动静,付之幸早就知道会这样,她耸耸肩:“看吧,问了也白问。”

    下午三点多时,商陆被手机消息吵的烦躁。

    他点开微信,看到王勇、霍奇、蔡春婷他们在群里疯狂发照片,安利木朗农场。

    照片里,《暗夜十三刀》的十名内部人员都在,他们在农场里坐荡秋千、爬树、喂豚鼠、包粽子、拔萝卜,还有王勇在大土灶前炒菜的视频。

    他来了兴趣,一张张翻看着。

    让他意外的是,所有人都是去体验生活的,只有付之幸在老实干活。

    她带着一顶农民专属的草帽,挥着锄头帮一个农民除草;还有她割韭菜、喂鸡的视频。

    蔡春婷最新发来的照片里,付之幸蹲在菜地前,摸着一只雪白的大鸭子,脸热的红扑扑的,出着汗,对着镜头傻笑。

    仔细看,她另一只手上有一片叶子,上面放满了蠕动的、绿色的菜青虫。

    商陆扶着额头起身,推开门,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马房,摸了摸一匹马儿的头。

    他牵出马,没做任何的防备,骑着马跑了几圈,不尽兴,心中总是有什么东西想破土而出。

    他朝着木朗农场的方向看去,农场和马场之间有很远很远的距离,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仿佛听到了农场那边的欢声笑语。

    他听到付之幸在模仿鸭子的叫声,听到农场的风铃被风吹的叮当作响。

    还有在办公室他问付之幸的那句“种什么?”、“玉米和山楂。”

    他承认在听到付之幸的回答后,心中回忆起了自己的母亲,导致他很想帮助付之幸解决她棘手的麻烦。

    在他的印象中,穿着朴素衣裙的母亲抱着他挤上火车,从京城的乡下跟随父亲来到花城创业,短短几年,房子从地下室换成大别墅,公司也从四五个人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可是这一切,母亲都看不到了。

    因为母亲在他五岁时去世了,母亲去世后,小小的商陆将母亲的种菜盆搬到地面上,陪着那两盆土晒了一天太阳。

    他曾经问过妈妈她种的是什么菜,怎么还不发芽,妈妈摸摸他的头,温柔道:“这盆没发芽的是玉米,这盆小苗是山楂。”

    妈妈去世后,他根本养不活玉米和山楂。

    那两盆土是身为农民的母亲对家乡的寄托,现在成为了他的寄托。

    骑在马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