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80-90(第1/23页)

    红韵见公主嚎啕大哭,急得团团转,徐茂明显知晓她们身份,再顾不上许多,立即解开布条,拔剑对准徐茂,大声叱道:“不准欺负我家殿下!”

    铛一声,红韵手里的剑登时震脱手,飞落地面,浅浅埋进尘土里。

    “谁给你的资格剑指我阿姐!”

    众人惊呼,被这边的动静吓到。

    徐蘅执剑挑飞红韵手中长剑,站在徐茂身前,阻隔徐茂与李玉华,脸色惨白,却阴恻恻盯着红韵,显得森冷可怖。

    “阿蘅,别激动,我没事。”徐茂从震惊里醒过神,当即夺过徐蘅手里的剑,给她喂一颗回血丹稳定血条。

    徐蘅照常吞了药丸,冷意化开,眼睛黑润润,瞬间从狩猎的狮子变成可爱的大脸猫,朝徐茂解释道:“阿姐,她拿剑指着你,我怕你受伤,这才贸然出手,你别生气,以后我不会擅自拿剑了。”

    “我不生气,我是担心你反……伤到自己。”徐茂紧张地检查数据,徐蘅没事她才松口气。

    徐茂把徐蘅带到身后,正视李玉华。

    她仅猜测官员之女,未料到竟然是金尊玉贵的公主。

    皇帝子嗣稀薄,加之长安变乱时,后妃、公主失踪,没人在意她们的死活,徐茂从未听说过公主回归,多半死于乱军之手,下意识略过,没有想到她们身上。

    红韵突然冒出这一句,徐茂吓一跳。

    公主。

    庙小容不下大佛,人家也没有留下的意思,徐茂想了想,决定还是给皇帝送回去。

    徐茂拱手道:“方才不知是公主,多有冒犯,公主恕罪,我会派人护送公主去扬州的。”

    李玉华哭得更大声,“你瞧不起我?”

    徐茂头疼,“公主何出此言,不是公主想要去扬州找圣上吗?”

    “你都说得那样明白了,我还去扬州做什么,徐元帅,你前面还劝我留下,为何改主意,又要送我去虎口,元帅难道便是这样一个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之人?”

    徐蘅龇牙,不客气地说:“阿姐,公主细皮嫩肉,身娇体弱,哪能忍受军营生活,咱们并非宫人,可伺候不了公主。”

    李玉华脾气也上来了,这人挑飞红韵剑的账还没算呢,话里的嫌弃全溢出来,好似招惹什么麻烦般,她心里的火歘地冲顶。

    不想留下,她偏要留!

    李玉华往徐茂身前扑通一跪,磕了个头,坚定道:“宝昌公主失于乱军中,我乃庶人邓绿华,愿投身士卒,报徐元帅危难救济之恩。”

    徐茂呆愣,不懂这莫名其妙的走向。

    徐蘅急声说:“不行,不能留,哪日皇帝传信来,令她窃取机密,我们就危险了。”

    徐茂眼珠子转了转,按住徐蘅的手,打断她们争吵,一锤定音:“现在外面太乱了,我也分不出多余人手护送公主,暂且留下吧,稍后我给圣上去信一封,请圣上派遣专人迎接,如此更加安全。”

    李玉华看见徐蘅吃瘪,心里总算畅快了,她也不知道留在忠义军是对是错,前路茫茫。

    如果父皇愿意特地派人接她,那是不是说明她在父皇心里,还有一席之地?

    徐茂拉走徐蘅,回去慢慢劝慰。

    其余人沉浸在震惊的余韵里,目瞪口呆,迟迟无法回神。

    公主竟然在她们身边!

    而且公主都留下了,那她们还顾虑什么,待在忠义军里,肯定比寄人篱下好。

    徐茂吸纳一批身体健康的士卒,其余无法加入的人,徐茂让吴洪英统计、收集其意愿,想去丰城修路自力更生的,送她们去丰城,仍旧想投亲的,护送她们去寻亲。

    在这里耽搁几日,徐茂给皇帝写信,落笔时她迟疑一下,仅仅通知一个消息,耗费她的人力来回折腾,未免浪费了,起码发挥些许拉仇恨的作用啊。

    徐茂思忖半晌,蘸蘸墨水写道:“圣上亲启,贵妃误国,何其荒谬,奸臣尚在,国贼未除,恳请圣上处死冯相,以告慰天下亡灵,不然,长安之乱仍有重现之日,此番平定毫无意义,不如放任废城,后迁之民免受祸乱。”

    说完自己的事,徐茂补上一句:“宝昌公主在我手里,速遣人来。”

    完美。

    徐茂吹干墨迹,折好塞进信封,交给吴洪英,吩咐道:“派人送去扬州,务必给到皇帝手里。”

    吴洪英猜测事关宝昌公主,郑重地接了信,出去找人送信。

    李玉华坚持用邓绿华的名字留在忠义军,这样她才能忘记自己以前的身份,甘心做一个平常的小卒。

    不过出人意料,徐茂没有把她编进队伍里,有些失望,她对普通士卒的生活挺期待的。

    徐茂让她给士卒授课,教她们认字。

    杜采文负责带李玉华熟悉环境,见她兴致缺缺,反而是不是往训练场看,微笑道:“公主别担心,我们跟书本打交道,与士卒的标准不一样,体测很容易过。”

    她想到李玉华可能待不久,当即改口说:“若是圣上遣人迎接公主,那也碰不着体测。”

    李玉华惊讶问道:“体测是什么?”

    “军中每个人都要经过体能测试,我们是文职,一年一回,元帅说,一来保障身体健康,二来这是行军的基本要求。”

    李玉华觉得新鲜,她第一次接触到这些,不知其他军队是否同样这般要求,听起来有几分道理。

    *

    天神教,朱雀王等人享受一段时日,精神空虚,又惦记起更大的权力,不满天王凌驾于诸王之上,爆发一场混战。

    右护法救出教主,带领一部分教众离开,收取其他地方的权力,重立新教。

    原本的天神教因几个王斗争不休,索性分家,各自分配教中财物,割为东、西、南、北四大教,各称天王。

    勃勃发展的教派陡然沦为一盘散沙,不少教众趁乱逃跑,势力大减。

    徐茂继续往长安进发,李玉华不解,特地问道:“叛军此时都挤在长安,我逃出来的时候听说有个叫汤腾的屯兵二十余万,直接围了城,见人就杀,企图困死城中所有人,元帅为何还要去长安?”

    “二十万,果真?”徐茂两眼放光。

    李玉华点头,她在军营大概看了看,忠义军撑死几千人,两方兵力悬殊,如何取胜,简直就是去送死。

    然而徐茂不在意地摆摆手,语气狂妄:“区区二十万而已,尽是忠义军手下败将。”

    李玉华倒吸一口凉气,不知徐茂话里真假,难道是她孤陋寡闻了?

    徐茂得到李玉华送的一线情报,召集所有人开激励大会,气昂昂地踏上高台,沉声道:“刚接到消息,汤腾率领二十余众,兵围长安,城内叛军无数,长安城外亦有贼子虎视眈眈,此行,我们的任务艰巨,但是我相信,我们忠义军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优秀战士,剿灭长安叛军,不在话下。”

    “告诉我,大家有信心除贼吗?”徐茂扯着嗓子高喊。

    士卒面面相觑,场面有些尴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80-90(第2/23页)

    二十万,说起来简单,但掰手指头数都要数半天啊。

    唐折桂眼光锐利,大声吼道:“有,元帅坐阵,百万贼众莫不敢前,遑论不过二十万,我愿冲当前锋,杀敌十万!”

    众人被唐折桂的气势震撼,想到自己埋头苦练的日日夜夜,而且她们还有元帅在,元帅说能取胜,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有”众人连声高呼。

    徐茂赶紧伸手止住呼声,“有信心就行,毕竟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硬拼是不行的,我们要智取。”

    所有人聚精会神,认真听下面的话。

    元帅要出奇策制敌了,众人心潮澎湃,激动地望着徐茂。

    徐茂道:“此次对阵,我们人少,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实力,打得过就使力气凑两拳,但不要拼尽全力,要是打不过,咱们三人一组撤退,存蓄力量,最大程度减少伤亡。”

    大家似懂非懂,元帅的意思是先随便打打,试探一下对方虚实?

    “注意,一旦对方冲破我们的阵型,所有人化整为零,该跑就跑,保命为先,哪怕一派溃败状也别多想,尽力逃亡,适时我自有谋算。”

    古代行军,队伍溃散就不好聚集了,重新整军回击对士卒要求很高,那是理想状态,现实根本做不到。

    试想,对面乌压压冲过来上万人,身边伙伴不停往回跑,场面混乱不堪,任何命令都听不到,心里哪能不害怕,害怕就退缩,跑出几里地,天高任鸟飞,爱去哪去哪里,何必回去面对强敌。

    徐茂把对阵要点说了,又给大家规划逃跑路线,长安,她熟悉。

    众人拿到逃跑路线图纸,满头雾水,解散了还坐着研究。

    “元帅要做什么?”

    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画起逃亡路线,战术的一部分?

    唐折桂若有所思,她忽然大叫道:“我知道了!”

    (捉虫)

    “知道什么了?”

    唐折桂拍手道:“我可能琢磨出一点元帅的用意了。”

    大家向唐折桂聚拢, 好奇地望着她。

    “敌方人多势众,而我们人少,硬碰硬是行不通的, 那么只有智取,元帅为何让我们打得过就打, 打不过就跑,还给咱们画好逃跑路线了呢?”

    唐折桂自信地举起标识清晰的舆图, 大声说道:“关键就在这里。”

    “元帅说, 三人一小组,这绝非随意划分,意味着即便大军被冲散, 我们也具备作战能力, 只要有三个人, 又能组成一支小队, 即元帅所言,化整为零,合能聚集全军之力, 分亦可逐个击破。”

    “人少, 是我们的劣势,也是我们的优势。”

    唐折桂放下舆图,平摊在地面,让大家低头看, 指向徐茂做标识的地方,“适时我们各小组分开行动, 听从元帅指令, 只发挥一半力气,敌人退, 我们就进,敌人追,我们就跑,保存实力,如此反复来回,对方心存轻视,觉得我们实力泛泛,不足为惧,同时他们经反复袭扰,精疲力尽,这时,敌方疲困,就是咱们全力进攻夺城的最佳时机,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此战可胜!”

    众人恍然大悟,“所以我们前期逃跑是为了耗费他们的精力,可这是对付城外军队的法子,对于城内叛军,万一他们不理会我们,躲在城里不出来怎么办?”

    “不应战有不应战的打法,记得元帅给我们修建的健身场吗?我们勤学苦练,那许多日夜爬的天梯和墙板不是白练的,速度要快,防止他们反应过来,若是不行,运投石车、骂战,挖断护城河排水,通通都可以用上,不信他们愿意龟缩在里面不出来。”

    众人惊叹不已,“唐娘子,你知道好多啊。”

    最初跟唐折桂一起从军的士卒目光复杂,大家同样的出身,一样训练,如今唐折桂都做班长,能够领会元帅意图了,她们还什么都不知道。

    落后太多了,大家脑中冒出这句话,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努力,达不到元帅那般厉害的境界,追赶唐折桂总有希望。

    大家的崇拜令唐折桂飘飘欲仙,她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这些还是梁娘子给我说的,我突然想起来一些,她知道的比我多。现在她在晋州,等她回来,以后可以多多请教徐碧荷。”

    众人赶紧记下这个名字,拿着舆图找自己的三人小组讨论对战时的各自分工,如有意外,立即跟其他落单的人组队,保证完成任务。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大家了解完战术,提前规划好路线,清楚应急方案,全然放心,加紧训练,务必一举拿下长安,铲除逆贼叛军。

    忠义军按计划抵达长安城外,作战之前,徐茂披甲,深吸一口气,集结全军,最后强调一遍及时跑路的重要性。

    士卒们眼睛亮晶晶,一副请她放心的模样,高声喊道:“明白”

    徐茂见到这番架势,一颗心七上八下,隐隐感觉不妙,但看上去貌似没有问题,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机应变了。

    号角吹响,徐茂利落地翻身上马,每个人身上配备一定干粮和水,保证能够在逃跑路上补充体力。

    徐茂满意地点点头,下令全军出击。

    汤腾的二十万士卒盘踞在城外,徐茂要进城,必须打过他。

    第一场,对战汤腾。

    汤腾听说后面追来忠义军,乃皇帝仓惶逃窜,胡乱封的晋王徐茂所领军队,不以为意道:“不足为惧,乡野村民组建的一支起义军,未受正经训练,运气好,误打误撞发展起来,听闻连壹万人都不到,且多是女子,有什么好怕的。”

    “将军,首领徐茂能通妖术,皇帝就是看中她这一点才下诏封王,请将军三思。”幕僚担忧道。

    汤腾挑眉,来了一点兴趣,“妖术?”

    他仰头哈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