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自己擦点药。”

    赵燕又想哭,得不到母爱后,得到任何一点关心都会委屈,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哽咽着说了声“谢谢”,又问:“她还在那吗?”

    问的是王氏,王氏昨晚没追上,在西直门下被侍卫拦下,便一直不肯走,骂骂咧咧想要进去找赵燕。

    皇宫哪是她想进就能进的地方?侍卫当即就把她撵开了。

    王氏不死心,一直守在西直门外,口中还骂骂咧咧,翻来覆去骂赵燕是个没良心的,十分影响秩序。

    “在,八成是想等你出去。”

    赵燕皱眉,等到地老天荒她也不会再出去了。

    恰在此时,西直门的侍卫来了,找赵司膳。

    见到赵溪音在,拱手说:“赵司膳,西直门一直有个泼妇扰乱秩序,我们本想把她赶走,可她说是御厨的家眷,兄弟们也不好动手,怕真是哪位御厨的家眷再误伤了,还得请你去处置一下。”

    赵溪音还没说话,赵燕先冷冷说:“不用麻烦了,直接赶走。”

    侍卫不认识赵燕,不知道新晋御厨中有个叫赵燕的,疑惑地看向赵溪音。

    赵溪音解释说:“司膳司的姑娘们没有这号家眷,你们按规矩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她没法替赵燕决定这件事,既然赵燕这么说,她能做的就是尽量维护赵燕的名声,不至于在司膳司传起闲言碎语,让赵燕连司膳司都待不下去。

    侍卫点点头:“行,有您这句话,兄弟们就好办事了。”

    赵溪音将人送至院中:“劳烦你走这一趟,孙御厨,包一包点心给侍卫大哥带回去。”

    等侍卫走后,赵燕还是不放心,问赵溪音:“她找不到我,会不会到姑姑的铺子里找麻烦?”

    “不会,放心。”赵溪音说,“上次她在铺子里寻麻烦,已经被官府教训,不会这么不长记性,何况有济世堂的商老板在,阿娘不会有事。”

    赵燕点点头。

    赵溪音拍拍她的肩膀:“侍膳时别拉着脸,嫔妃看了要生气的,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要努力走好自己的路。”

    赵燕点点头,使劲搓搓脸,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丧。

    第64章 朝鲜冷面

    大暑天, 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趁着早晨凉快的空档,宣妃传了赵溪音来。

    桌上搁着几匹颜色艳丽的月影纱,宣妃笑说:“天儿热, 用这月影纱做衣裳最是凉快,本宫穿不了这么艳丽的颜色,你都拿去吧。”

    “娘娘这么年轻,什么颜色衣裳驾驭不来?”赵溪音翻了翻布料, 指着灰粉、烟紫和黛绿几种颜色, “这几种颜色温婉且有质感, 您听我的,穿上身绝对温柔极了。”

    宣妃笑了笑:“好, 那就听你的试试,剩下的都给你。”

    赵溪音笑着道谢,月影纱确实是好料子,穿在身上既轻快、又凉快,特别适合夏日里穿,缺点便是只有宫中有,宫外有钱都买不着。

    她顺便问:“娘娘中午想用什么膳食?我做了送来长春宫。”

    宣妃苦笑:“不麻烦了,天儿热, 本宫什么都吃不下。”

    天一热,别说嫔妃,连厨娘们用膳都少了。

    赵溪音曾挨个询问厨娘,嫔妃们的饮食情况, 虽有减少, 大部分还算能吃的下, 她便让厨娘送膳时加了一份冰镇汽水,情况倒是能好上不少。

    宣妃属于情况比较严重的, 一到大暑天几乎什么都吃不下,盖因当年怀三皇子时伤了身子,吃什么都觉得腻味,每年夏天都能瘦个好几斤,等到冬日再慢慢滋补回来。

    赵溪音细细看去,果然宣妃已经瘦了一圈,身材都没那么丰腴了。

    胖瘦倒是其次,关键是人难受啊,用不好膳,吃什么都反胃,这样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这哪行啊,一点想吃的都没有吗?”她不禁担忧地问。

    宣妃仍旧苦笑着摇摇头。

    朱遇原本正在作画,听到赵溪音和母妃在谈论膳食,赶忙凑过来,扬起小脸说:“赵司膳,我想吃海菜包子。”

    赵溪音和宣妃同时被逗笑,果然是小馋猫,寻着味儿就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60-70(第7/21页)

    宣妃笑骂:“小厨房知道你爱吃海鲜,日日采买海鲜食材,想吃让小厨房做,这么热的天儿别劳烦赵司膳了。”

    长春宫小厨房的厨子生怕自己失业,日日研究三皇子吃了什么,知道朱遇喜欢吃海鲜,便立刻开始做清蒸海鲜,以表示自己还有用。

    至于其他的海肠捞饭啊蟹黄面啊这些膳食,就亲自去司膳司请教赵溪音,甚至还带着礼品上门,态度倒比先前玉嫔小厨房的厨子谦和得多,因此赵溪音也愿意指点。

    宣妃解释说:“小厨房的厨艺不如你,但经过你的点拨,味道也能入口,昨日做的蛎子海鲜汤,三皇子喝了两碗呢。”

    朱遇却说:“可还是不如赵司膳做的好,若赵司膳能亲手做给遇儿,就好了。”

    这些日子接触下来,赵溪音对朱遇也有一些了解,这个小朋友,乖巧是很乖巧,现在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却也是个很有目的性的孩子,比如这句话,便是想央求她做海菜包子呢。

    她蹲下身,拉着朱遇耐心说:“天气热,宣妃娘娘吃不下饭,我想给她做些能入口的膳食,三皇子是孝子,应该体谅母妃对不对?”

    朱遇还在犹豫,宣妃听到后连连推诿:“不必麻烦,赵司膳若是有时间,给遇儿做包子吧,我吃不吃都行。”

    赵溪音眯起眼:“娘娘,您又这样。”

    这话朱遇不懂,宣妃却懂得,她又打算牺牲自己,成全孩子了。

    她苦笑一下:“我只是、觉得没必要。”

    赵溪音正色:“有必要,娘娘自己的喜好,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朱遇也犹豫好了,仰头说:“遇儿先不吃包子了,跟着吃母妃喜欢的食物!”

    赵溪音笑道:“三皇子真乖。”

    “那好吧。”宣妃有些羞涩地笑了笑,生了儿子这些年,她早已不是生活的主角,现在被两个人捧在中间,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确实非常动容,“那就有劳赵司膳了。”

    赵溪音回到司膳司,就开始着手准备午膳,她要做的膳食是清凉爽口的朝鲜冷面,面汤中可以加冰块或者冰沙的那种。

    凉依第一个围上来,只要赵溪音出现在灶台旁,她一定第一个上前学习。

    “师父,你要做什么?需要我帮忙吗?”

    “做冷面。”赵溪音也没客气:“牛上脑肉一斤,焯水去浮末。”

    冷面,又是一种没听过的食物,凉依立刻净手挽袖,开始照做。

    凉依的手艺赵溪音丝毫不怀疑,让她牛肉焯水去浮末,她就一定能挑出最好的牛上脑,浮末去得干干净净。

    有这个徒弟在,赵溪音做什么都很省心。

    她自己则切了萝卜、葱段、生姜……一股脑放进煮肉的水中,顺道和凉依闲聊:“徒儿,在司膳司的日子比起在江南,是不是乏味了许多?”

    锅中煮肉的水咕咕冒着热气,随着料汁的加入,清水变成褐色,牛肉开始上色。

    凉依摇摇头:“我觉得司膳司更有意思,新晋御厨才来月余,就经历了好几桩惊心动魄的事,比江南有意思多了。”

    她说的是和尚膳监抢端午御粽子、做东瀛美食给洋使团下马威,和雪糕收回年中赏银事件……每件事她都以为要认栽了,而后司膳司力挽狂澜,赢得很漂亮。

    虽然波折横生,但确实比在江南时更有趣味。

    赵溪音笑说:“你倒是个爱折腾的。”

    凉依要不是个爱折腾的,就不会大老远从江南跑来京城,连李国相都是用“京城御厨厨艺高超”的幌子才把人骗过来的。

    “但我在这里确实跟师父学到了很多菜式。”她开始掰着指头数,“东瀛菜肴、海鲜菜肴、还有雪糕和今日的凉面,我都是第一次见,若是被我传到江南,我肯定名声大噪,到时候就是江南的第一名厨了。”

    凉依只是暂住京城,迟早要走,要回到自己的江南老家,她小心翼翼地问赵溪音:“师父,如果我将来离开了司膳司,你会不会觉得我是白眼狼啊,偷学您那么多厨艺,然后去江南收揽名声。”

    这也是很多正式师徒之间的矛盾,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有的甚至还反咬一口。

    “你想传就传呗,我不介意名声是谁的。”赵溪音说得很随意,她是真不介意,这些菜式本身也不是她首创的,不过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摘苹果,她会做的菜还多着呢,凉依学这几道菜对她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这就是绝对实力下的从容。

    “到时候咱们也像武侠话本中一样,来个‘南凉北赵’的名头,听起来多豪气干云。”

    凉依心中微暖,心中的谨慎消了大半,是啊,她师父可是赵溪音,岂会在乎这点小事。

    她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却已经开始留恋司膳司了。

    “上压锅石。”赵溪音说。

    锅中煮的牛肉冒出热气,为了让牛肉更好入味,御厨们都会在锅盖上压上重重的压锅石,原理和后世的高压锅一样。

    赵燕是第二个来的,她如今也是厨娘中狂热的学习者,和凉依的好学程度不相上下。

    只不过凉依是天赋派,过目就能领略精髓,赵燕是努力派,手中时常带着笔头和书卷,记笔记记得很详细。

    孟御厨、徐棠和孙宜是第三波。

    紧接着,好多厨娘都围上来学习,冷面嘛,一听就特别适合夏天侍膳,当然要好好学。

    司膳司有这么浓厚的学习氛围,比最开始的摆烂模式不知道好了多少,赵溪音很欣慰。

    牛肉出锅,凉依把煮好的牛肉捞出来,放在一边晾着,煮肉的汤汁也过滤出来。

    赵溪音则开始切苹果、梨、柠檬,圆白菜和黄瓜,浸泡在煮肉汁中,让水果和蔬菜清香的味道尽可能的融入汁水中。

    以水果汁入菜的方式很少见,厨娘们纷纷称奇。

    等水果和蔬菜的味道浸入汁水,就把果肉捞出来,捣成泥,和料汁一起做成冷面酱。

    最后便是煮荞麦面,冷面用的面是荞麦面,这种面很好煮,在开水中稍微抄一下就熟了,而后要过冷水,洗去表面的淀粉。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快到正午。

    此刻碗中,晶莹的荞麦面盛在碗底,上面铺着一层浸泡过料汁的圆白菜丝和黄瓜丝,撒上一层零星的干辣椒碎和蒜泥,最上层码上牛肉片、煮鸡蛋和酸萝卜片。

    最后浇上浸入水果汁水的牛肉汤汁,就是一碗美味的朝鲜冷面。

    汤汁早已放凉,荞麦面也过了冷水,冷面酱也是凉的,摸起来,连碗壁都是凉的,尤为适合夏日食用。

    厨娘们纷纷感慨,还得是赵御厨啊,总能做出最适宜的膳食,这碗凉爽清香的冷面,哪个嫔妃会不喜欢?

    考虑到女子的身体不易贪凉,赵溪音没有在碗中加入额外的冰块,就这样给宣妃送了过去。

    长春宫的膳桌上已经摆上了几样菜,鸡鸭鱼肉俱全,都是小厨房做的,还有给三皇子做的海菜包子。

    朱遇慢吞吞地吃着海菜包子,宣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60-70(第8/21页)

    则一口都没用,面前的小碟子还空着。

    “加菜喽。”赵溪音拎着食盒进来。

    宣妃连忙招招手:“快过来,做了什么好吃的?”

    赵溪音打开食盒,把大海碗捧在膳桌上,抽出一双公筷把面、酱、菜拌均:“冷面,酸辣开胃,娘娘尝尝。”

    宣妃原本没什么胃口,可见这面请清爽爽,碗中不见荤腥油腻,多是解腻的白菜黄瓜,闻着有股淡淡的酸香,不禁用了食欲。

    赵溪音帮宣妃和朱遇各盛了一小碗。

    宣妃犹豫着拿起筷子,抄起一筷子面吸进口中,而后眼睛瞬间睁大了。

    荞麦面又凉又滑,刚一接触,就如同置身于清凉的溪水边,周身的暑期都消散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面的表面挂着一层味道独特的汤汁,十分水润,酸酸的很解腻,也很开胃,能很好得压住胃中翻腾的腻味。

    蒜泥的味道也十分解腻,加上辣椒面微微的辣味,只一口,就让她食指大动,胃口大增。

    宣妃惊喜道:“清清爽爽、冰冰凉凉,竟是十分好吃。”

    朱遇不喜欢吃面,原本不打算品尝这道冷面,却惊奇地发现这几日胃口一直不好的母妃竟然开始用膳了,还破天荒地夸赞好吃。

    要知道,自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