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他没关系。

    谁家小报这麽能编?这是造谣!

    苏景殊愤愤握拳,然而就算小报上写的都是胡编乱造也没办法。

    大宋的基础教育做的很好,百姓的识字率也很高,各州县甚至村里都有私塾,很多地方甚至还有专为女子开的女子学堂。

    识字的人多,印刷技术发达,民间百姓的平均文化水平自然比前面的朝代高。

    小报不是朝廷的邸报,而是私人办的一些报,有些是刊些研究学问的文章供同好收藏学习,更多的还是刊登奇闻异事的娱乐小报。

    如果朝廷的消息很重要或者很离奇小报也会放上去,但是改成什麽样子有几成真就说不准了。

    办小报要麽自掏腰包自娱自乐,要麽是为了赚钱怎麽吸睛怎麽写。

    只要不会有损朝廷颜面,上面写什麽朝廷都不管。

    审核?没有的事儿。

    因为朝廷放任小报自由发展,那些为了赚钱的娱乐小报最擅长把原本平平无奇的事情改的面目全非,有几分真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喜欢看。

    媒体嘛,懂的都懂。

    展昭也知道小报上写的都是假的,但是不妨碍他看的津津有味,“这上面不光有景哥儿,还有其他进士,景哥儿要不要一起看?”

    每次春闱放榜後榜上的进士们都是小报造谣的重灾区,榜首最倒霉,排名靠前的其他进士也都逃不过。

    他们景哥儿小小年纪连中两元,小报花大力气去写他再正常不过,今年还有另一个不输景哥儿的倒霉蛋,就是那个叫章惇的,俩人直接平分了小报的版面。

    章惇前两年已经是小报界的名人,他是进士,他侄子是状元,要是俩人相亲相爱也就罢了,偏偏他因为侄子成了状元选择回家重考。

    有猫腻,绝对有猫腻。

    前两年的小报上关于章惇和他侄子章衡的恩怨情仇一段接一段,一段比一段离奇,有离谱的甚至还弄出什麽前世今生的恩恩怨怨。

    苏景殊闻言立刻忘了生气,“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他知道京城的小报很多,但是这些胡编乱造的小报不在他的阅读范围内,倒是他爹会时不时带回来几份深奥看不太懂的学术小报。

    如今他自己成了小报的主角,那就不能不管了。

    出现在戏台上的本子好歹是他自己写或者看过的,小报上这写的是什麽?

    离大谱啊!

    他要真的按照小报上写的这麽神,只考个春闱第一名哪儿够,前头那位斩白蛇的汉高祖才是他的榜样。

    所以让他来看看倒霉蛋章惇被写成了什麽样子,独乐乐不如衆乐乐,要倒霉大家一起倒霉嘿嘿嘿。

    小小苏和展猫猫凑在一起看娱乐小报,无视那些编排他的小故事,看小报上编排别人有意思极了,所有的小报都翻完之後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110-120(第5/39页)

    有些意犹未尽。

    难怪能卖那麽好,的确抓住了读者的心,值得学习。

    “展护卫,街上还有别的小报吗?”苏景殊将翻过的小报整理好还给展昭,饶有兴致的问道,“小报卖的贵吗?卖的人多吗?办小报赚钱需要交税吗?他们的主家是谁?背景深吗?”

    展昭被这一连串的问题给弄愣了,“别的小报倒是有,但是谁家办的还真不知道。”

    怎麽?景哥儿看这些小报不顺眼,要直接打上门让他们别印?

    “怎麽会?我是那麽不讲理的人吗?”苏景殊对上展猫猫怀疑的目光,义正言辞的坐正身子,“他写任他写,你看这上面写的东西,除了名字和我一样其他哪点儿像我?”

    他才不是要上门捣乱,他只是想问问办小报难不难。

    这可是掌握舆论的工具,现在用不到不代表将来也用不到,提前打听清楚没坏处。

    他都写过话本子了,写娱乐小报肯定也没问题,他亲自操刀,肯定比市面上所有小报加起来都狗血。

    展昭默默将带来的所有小报都收起来,怕待会儿让苏家老爹看到说他带坏乖小孩儿,“景哥儿,你就当我今天没来过。”

    这小子真要放着好好的官不当转去办什麽乱七八糟的小报,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就先饶不了他。

    第112章

    *

    苏景殊拉住收起小报转身要走的展猫猫,倒茶落座准备点心,一本正经的给他讲掌握舆论有多重要。

    衆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真的能杀人。

    掌握舆论也不是只能干坏事,天下百姓从戏文里知道包大人的青天之名,遇到不公之事知道到开封府来找包青天喊冤,小报上多刊登些包大人为民做主的光荣事迹,知道找包大人来喊冤的百姓就会更多。

    有利有弊,全看小报背後的主人是好是坏。

    学术小报费时费力还费钱不好办,娱乐小报还不是想怎麽办就怎麽办?

    反正朝廷又不管。

    展昭:……

    算了,他还是赶紧走吧。

    先去包大人那里自首,只要他认错态度良好,将来这小子不务正业的时候包大人也不好骂他太狠。

    小小苏还没说够,“展护卫,展护卫你别走啊。”

    展昭坚定的转身离开,只给他留下一个无情的背影。

    苏洵不明所以的看过来,“怎麽了?”

    苏景殊幽幽叹气,“展护卫带来的小报上说我是神仙下凡,说娘生我的时候梦到霞光入梦,还说我是个沐浴日精月华长大的蟠桃儿。”

    老苏对小报胡编乱造的本事有所耳闻,听到这里不由发笑,“你不是蟠桃儿也是沐浴日精月华长大的,天底下还有不是沐浴日精月华长大的人不成?”

    苏景殊:……

    好像也是。

    白天的时候晒太阳,晚上的时候赏月亮,不光是人,花花草草猫猫狗狗世间万物都是沐浴日精月华长大的。

    写他是蟠桃儿转世为人的那家小报吹的有漏洞,水平有待提高。

    苏洵说完指指门口,“你和展护卫说什麽了?怎麽把人吓成这样?”

    “没说什麽。”小小苏无辜的眨眨眼睛,“就是问他知不知道怎麽办小报,外头的小报编的太假,反正都要是编,为什麽不能让我亲自编?”

    老苏:???

    苏洵扯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展护卫走那麽快,应该是怕我找上开封府。”

    “爹,我就是问问,又没说一定要办小报玩。”苏景殊越发乖巧,“就算要办也要提前和爹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儿子要干什麽肯定不会瞒着爹。”

    苏洵扶额摇头,“怎麽?你还真想办?”

    苏景殊摇摇头,“等我先打听打听,花钱不多的话可以试试,花钱太多的话就算了。”

    他的零花钱有限,还是悠着点儿比较好。

    舆论是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他的好奇心也没那麽重,京城的小报业竞争那麽激烈,什麽都不懂就往上凑最可能的就是花钱打水漂,他多问几句是为了防备将来可能用得上。

    万事皆有可能,将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万一他就是大宋未来的报业大亨呢?

    当然,春闱结束後还要专心复习准备殿试,他知道轻重,不会这时候分散精力。

    老爹放心,他靠谱的很。

    苏洵拍拍傻儿子的肩膀,“放榜之後那麽多宴会,你不去参加?”

    “玩归玩,学归学,鱼与熊掌兼得,二者都不耽误。”小小苏摇头晃脑,眼看他爹想擡手敲他脑壳,立刻正经起来重新说,“距离殿试仅有半月,身为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怎能一昧耽于玩乐,必须留在家中头悬梁锥刺股,如此才能在殿试中拔得头筹。”

    如果他能在殿试中拔得头筹,那他就是三元及第。

    三元已经拿了两元,百米冲刺还剩最後一点儿,要是殿试被人反超他得气成河豚。

    宴会什麽时候都能参加,春闱之後日日有宴,殿试之後同样日日有宴,现在还不是能放松的时候,等到殿试尘埃落定後再放松也不迟。

    就这麽定了,继续学习。

    苏小郎雄赳赳气昂昂转身回书房,殿试之前这半个月除了朝廷举办的集体活动他哪儿都不去,卷也要把同榜进士卷下去。

    解元考了,省元考了,状元自然也不能少。

    学就完事儿了。

    三元及第呢,就算他後半辈子庸庸碌碌,只凭三元及第的名头也能在史书上留个名字,上史书不比上族谱更光荣?

    老苏已经不想和一会儿一变的臭小子说话,他年纪大了不明白年轻人的想法,臭小子爱干什麽就干什麽吧。

    展昭带着他搜罗来的娱乐小报回府衙找包大人认错,如果景哥儿将来想不开要胡作非为,包大人看在他早早认错的份儿上不能骂他。

    包拯看看铺满了桌面的小报,再看看低头看脚尖的展昭,实在不知道该说他什麽好。

    展护卫没娶亲俸禄还高,朝廷发的那麽多俸禄除了吃饭都花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地方了是吧?

    正说着,公孙策同样抱了满怀的娱乐小报进来,“包大人,展护卫,小报上的消息你们看了吗?”

    展昭摸摸鼻子,“看了,和景哥儿一起看的,然後景哥儿说他要亲自去编小报。”

    公孙先生:啊?

    那小子怎麽老是干出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难怪太子殿下能和他们景哥儿玩到一起,都是让人琢磨不透的性子。

    公孙先生摇摇头,放下怀里的小报说道,“景哥儿要怎麽写?也写太子殿下天资卓越足以点为榜首,阅卷官们为了不占用科举考生的名额才特意把他放在最後一名的?”

    展昭顿了一下,歪歪脑袋,“太子殿下?”

    这和太子殿下有什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110-120(第6/39页)

    关系?小报上写的不是少年省元苏子安和与侄争锋的章子厚吗?

    包拯已经听出发生了什麽,“太子殿下隐藏身份参加了春闱?”

    “大人猜的不错。”公孙策笑道,“报喜的官差去了京郊别院,走到门口的时候都傻眼了,要不是太子殿下就在门口等着他们恭喜,他们还以为有人在害他们。”

    别说大宋建国那麽多年没发生过皇子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算上前头隋唐也没见过这种事儿。

    考就考吧,太子殿下还考上了。

    十五岁的进士很难得,十五岁的太子考中进士,消息传出来後全京城都炸了。

    上一届春闱考试才子辈出,这一届和上一届相比全然不差。

    他们有十六岁的省元,有十五岁的进士,还有上一届那位为了和侄子争高低连到手的官都不要的叔叔,印小报的作坊从春闱放榜忙活到现在,估计接下来一两个月还有的忙。

    娱乐小报的版面从苏景殊、章惇平分秋色到苏景殊、章惇、赵顼三分天下,京城的百姓看的是越来越乐呵。

    展昭这些天不敢松懈,为了防止京城的江湖人作乱天天出去巡逻。

    春闱放榜之後不只百姓对进士感兴趣,江湖人为了显摆他们的仁义侠气也会各种搞事情。

    当官的看中某个进士会主动抛橄榄枝示好,百姓崇敬进士会在茶余饭後讨论金榜题名的幸运儿,江湖人对新科进士感兴趣就不一样了,他们会直接找上门。

    被他们选中的倒霉蛋家境不好的话,他们就称兄道弟义结金兰,放下提前准备好的钱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然後就是在江湖上吹嘘他们和某某进士是结义兄弟,身为进士老爷的结义兄弟,他们也怎麽怎麽云云。

    被他们选中的倒霉蛋家境很好的话,额,一般不会有江湖人会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读书人清贵,江湖草莽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要是资助个进京赶考的书生还能说是雪中送炭慧眼识英雄,现在人家都考中进士了再来交好,和上门打秋风有什麽区别?

    新科进士要在京城准备殿试,这半个月是部分脑子不太好使的江湖人士被棍棒打上大街的高峰期,开封府断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展护卫才亲身经历过两次春闱,但是他已经对春闱之後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了如指掌。

    身为被包大人身边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全京城的护卫都该和他学习。

    此时,一只御猫骄傲路过。

    苏家不担心被“好心”的江湖人找上门,开封府有大名鼎鼎的南侠展昭,正常的江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