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3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缝就退回竹林小道等着。”

    阿吉瞅瞅王妃递过来的信,劝道:“您还是拿个信封吧,不然王爷猜疑我偷看过怎么办?”

    姚黄:“又没写不能给你们看的东西,何必浪费一个信封。”

    阿吉摇摇头,接过对折的信纸去办差。

    飞泉还是在门房的南窗这边等,见是阿吉,他捡了信就没再出去追了,直接去见王爷。

    赵璲打开信:“王爷,我叫我爹他们巳时正到,游半个时辰的园再去吃饭刚刚好。王爷放心,我会管好他们的,保证吵不到你。”

    “对了,我爹他们好酒,我叫人去王府酒窖里取了一坛烈酒,这酒有什么来头吗?如果不能随便喝,我再叫人放回去。”

    酒的事,昨晚姚黄就准备问来着,愣是给“忙”忘了。

    赵璲收好信,让青霭研墨。

    一刻多钟后,阿吉神色揶揄地将一封信封递向王妃:“瞧瞧,王爷多讲究。”

    姚黄更好奇惠王爷写了什么,撕开信封抽出信纸,上面只有一句话:“御赐贡酒,王妃可随意取用。”

    姚黄:“……”

    王爷的字挺好看的,话也中听,不过姚黄可不敢让娘家那些老少爷们敞开了喝,弄得跟八百年没见过世面的穷亲戚似的,传出去白白叫人笑话。

    宴席摆在王府东路,那边有两进院子专门用来待客,前面招待男宾,后面招待女客,只是自家亲戚的话就不用分那么清了。

    姚黄慢悠悠地走过来,见正厅擦拭得窗明几净,花瓶里插着粉嫩水灵的芍药,各色干果也摆了四盘,脑海里已经浮现出那一帮子人傻乐的神情。

    快到约好的时辰,姚黄提前来了王府正门这边,总管郭枢以及分管事曹公公、柳嬷嬷居然都在,站在影壁前低声闲聊着,听到王妃的脚步声连忙赶过来行礼。

    姚黄奇道:“你们怎么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来了?”

    曹公公笑道:“今日府里贵客登门,此乃老奴等的本分。”

    王爷提前交代过,让他们好好伺候。

    姚黄听着脸热,除了父亲是个六品武官,外祖父与两个舅舅都是世代种地的普通百姓,算哪门子贵客。

    但三人这么看重她的家人,说明他们很敬重自己这位王妃,姚黄就挺高兴的。

    这时,在门外等着的小厮跑了进来:“来了,来……”

    撞见刚刚还不在的王妃,小厮及时把那股兴奋劲儿压了下去。

    姚黄径自跑出了大门,朝旁边一看,就见五个体型健硕的男子骑着五匹骡子,围着两辆疑似借来的骡车已经进了王府前面这条宽阔的巷子,而那五个健硕男子,正是她的父亲姚震虎、哥哥姚麟以及三位表哥。

    大表哥罗鲲、二表哥罗鹏是大舅舅家的双生子,今年二十二了,罗泽年方十八,是二舅舅家的。

    看到妹妹,姚麟就想加快速度,被一侧的罗鲲低声喝住:“稳着!”

    从郊外的镇上到这里,长长的十几里路都稳稳当当的,真到王府重地反倒失了礼数,岂不是白装一场?

    姚麟只好继续慢行。

    终于到了门前,五人同时下骡,煞有介事地朝王妃行礼。

    姚黄扶住父亲:“行了,这里没外人,不用那么客气。”

    她来到第一辆骡车前,扶换了崭新细布衣裳的外祖父、外祖母下车,老两口都六十多了,头发灰白,但因为近二十年家里日子越过越好,老两口身子骨都挺硬朗的,尤其是外祖母,气色红润,放老太太堆里也是最好看的那个。

    罗金花也坐在这辆。

    第二辆骡车那边,大舅舅大舅母、二舅舅二舅母自己下了车,带着姚黄唯一的表妹罗月,也是二舅舅家的。

    提前商量过,两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崭新的细布衣裳,不富贵却足够体面。

    不顾姚黄的劝阻,一帮人都坚持朝王妃行了礼。

    姚黄赶紧叫郭枢、曹公公、柳嬷嬷退下了,他们走了,她的娘家人才放得开。

    果然,到了宴厅这边,当阿吉带着百灵三人退回院子,十五岁的罗月立即扑过来抱住姚黄的胳膊:“姐,王府也太大了吧,从大门走到这边,我看祖父的腿都要打颤了!”

    外祖父老脸一热:“瞎说,我那是紧张得,光比力气我种地比你爹还快。”

    二舅舅憨厚地笑笑,没反驳老爷子。

    外祖母:“姚姚啊,我看这院子就挺漂亮的,要不咱们就在这边待着吧,吃完饭我们就走,别去逛花园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那么大的园子我真逛不动了。”

    二表哥罗鹏:“您还老胳膊老腿,前两天我娘赶完集回来还跟我爹抱怨,说您太能逛了,她脚板都酸了,差点没扛下来。”

    大舅母:“……”

    二舅母帮忙找补:“酸归酸,我们心里高兴啊,别人家的婆婆可不会一个劲儿的给儿媳妇们买东西。”

    两位舅母是一家的亲姐妹,前后嫁给了罗家兄弟,关系好着呢。

    外祖母:“行了行了,这是王府,少扯些用不着的,听姚姚安排。”

    姚黄:“我的安排就是去逛园子,觉得自己老的大可以留在这边,走得动的都跟我来。”

    众人对了一圈眼神,最后浩浩荡荡地都跟着姚王妃出发了。

    路上姚黄再三保证说王爷幽居竹院不会露面,叫众人安心,没想到她带头跨过通往后花园的月亮门,一眼就撞上了斜前方浓绿树荫下坐在轮椅上的惠王爷。

    再提醒已经来不及了,她的亲人们下饺子似的一个个跨了出来,再在一番东张西望后陆续被突然出现的惠王殿下吓成了呆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姚黄赵璲》 20-30(第9/15页)

    姚震虎、罗金花、姚麟还算好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外祖父腿一软,幸好两个舅舅及时给撑住了。

    赵璲笑了笑,微微偏头,青霭就推着轮椅朝这边来了。

    罗金花最先反应过来,示意众人随她行礼。

    赵璲抢先道:“都是自家亲戚,不必多礼。”

    亲戚们也没听王爷的,坚持行。

    姚黄并不喜欢这样的一幕,走到轮椅前,小声问:“王爷怎么出来了?也不打声招呼,叫我们连个准备都没有。”

    带着一丝埋怨的熟稔语气让外祖母、罗金花飞快对了个眼神,然后就听那位看起来很难接近的王爷道:“长辈们第一次过来,不好失了礼数。”

    他愿意屈尊降贵,姚黄笑了,接过轮椅靠得更近,先给他介绍外祖父外祖母。

    赵璲跟外祖父聊了几句,问他身体如何,家里种了多少田地。

    外祖父磕磕绊绊地回答了。

    对外祖母,赵璲看看姚黄,道:“王妃瞧着跟您更像。”

    外祖母比外祖父中用,憋着笑道:“王爷慧眼,王妃小时候周围的街坊便都这么说。”

    女儿的眼睛随了老头子,有点丹凤眼的味道,瞧着利落精明,外孙女的眼睛更圆润水灵,很好欺负的样子,实际上没比她娘笨什么,反倒方便了她糊弄别人。

    两位舅舅舅母赵璲就只是点点头了,没唤人也没说话,然后轮到了姚黄的三位表哥。

    赵璲一一打量过,问长兄罗鲲:“可有读书或习武?”

    罗鲲颇有家中长孙的稳重,面见王爷恭敬又不失从容:“回王爷,我们三兄弟都沾了姑父的光,从小练武,前后考上了府里的武学。”

    朝廷在京城、各州府、县城分别开设了文学、武学。京城有两所武学,一所在城西,只招皇亲国戚、勋贵以及文武官员家中的尚武子弟,一所位于城东,跟各地的州府县武学一样,凡是通过考核的平民子弟都可入内学兵法练武艺。

    赵璲:“明年武科举,可有把握?”

    罗鲲:“不敢妄言,定当全力以赴。”

    赵璲点头,对王妃道:“逛完园子,你带四位兄长去藏书阁,凡是他们觉得有助于武科举的书,都可带回去借阅,读完再送回来,或是先挑几本,看完再借。”

    罗鲲眼睛一亮,单膝跪下去道:“谢王爷!”

    姚麟三个赶紧也跪下行礼。

    赵璲叫他们免礼,对姚黄道:“我还有事,午宴就不陪你们用了。”

    姚黄满眼感激地看着他,为他大方借书之事。

    当青霭推动轮椅的背影彻底消失不见,大舅母激动道:“王爷好和善的脾气,跟我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外祖母看看姚震虎,回忆道:“可不是,我还记得我的好女婿第一次来咱们家,多少还带着点官架子呢。”

    姚震虎:“不可能,您老别冤枉我!”

    安静了很久的外祖父突然一拍大腿:“不对啊,咱们家原来是有五十亩地,后来金花出嫁时给她陪嫁了五亩,现在只有四十五亩了,那我刚刚跟王爷说五十亩,算不算欺、欺王之罪?”

    姚黄:“……”

    罗金花:“八百年前的账爹还记得这么清楚,是不是想借这茬让我把老祖宗传下来的那五亩地还给您?”

    姚震虎:“还就还,我娶你的时候可没图这个,是你怕在我们家亏了底气非要跟岳父要田。”

    姚黄拉过表妹的手,指着前方道:“走,咱们逛咱们的,不管他们。”

    第27章

    姚、罗两家人在惠王府的花园里开了眼界,到了饭桌上,又被王府厨子的手艺深深折服。

    罗月:“姐,你现在过的就是神仙日子啊,我都想在你身边当丫鬟了!”

    姚麟:“妹,哥能过来给王府当侍卫不,不要工钱,三餐管饱就行!”

    姚震虎刚想说能不能再上一坛酒,不远处外祖母笑着骂道:“瞧你们那没出息的样。”

    姚震虎赶紧把嘴闭上。

    姚黄看得出父亲、舅舅、兄长们都很馋今日宴席上的酒,笑道:“这是皇上赏给王爷的贡酒,年年都有,不过王爷平时不好饮,酒窖里堆了上百坛,等端午送节礼的时候,我给你们一家送两坛。”

    今日算了,来王府一趟再带一堆礼物回去,太像穷亲戚去富贵人家打秋风。

    外祖母:“送啥送,一群糙爷们,给他们喝贡酒是糟蹋东西。”

    两位舅母跟着点头。

    姚黄没再坚持,届时直接把节礼送过去就成。

    王府的藏书阁也在东路这边,最后一进,院子宽阔光线十足,打理藏书阁的小厮会定期把里面的藏书搬出来晾晒。

    王爷很大方,姚黄带着四位兄长过来挑书时,还是提前把曹公公请了过来,一是让曹公公当个见证,证明兄长们都很规矩,二来有些书可能是王爷的心头好亦或是珍贵孤本,姚黄需要曹公公给个提醒。

    “公公,您知道哪些书籍考武科举可能用上吗?”

    姚黄虚心求教。

    曹公公五十出头,在宫里几十年见多识广的,耳濡目染下对三年一次的文武科举都有所了解,而且他还有一位小时候被迫勤奋苦读长大了自己好读书的主子,主子看什么曹公公也得跟着了解什么,免得主子想探讨他却一问三不知。

    曹公公领着五人朝一排书架走去,边走边道:“武科举的文试主要考兵法、策略,像《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等书四位公子在武学肯定都读过了,但不同的先生讲解的深浅也不同,王爷这里有诸名家批注过的版本,王爷兴起时也会添上几句。这边就是了。”

    武科举考兵法可不是要学子们死记硬背,考的是学子们对兵法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策略涉及到朝廷对边关以及匪患频发之地的防守治理,也不是死读书就能答出来的。

    赵璲读书,读的不光是前人所著,连本朝历届文武科举三甲的答卷他也看。

    最初是望子成龙的杜贵妃所请名师要求他看的,后来杜贵妃有了四皇子不再盯着赵璲的功课,已经被二皇子的聪慧惊喜到的永昌帝却一直都很上心,知道二皇子好读书且涉猎广泛,永昌帝就让人不停地往二皇子那边送,不好送原版的就让人抄录一份。

    别的皇子公主有父皇母妃赏赐的金银珠宝,赵璲这边全是书。

    藏书阁很安静,四位兄长时而聚在一起时而分散地挑着书,姚黄干等着没意思,便也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兵书。

    密密麻麻的字,每个字她都认得,连起来细细思索其中含义,没读几行姚黄就开始脑袋疼了,并非她对兵法不感兴趣,而是这满页的之乎者也太多且用词过于简略,远不如话本子通俗易懂。

    姚黄放下这本,开始随便挑了起来。

    忽然,有一本书中夹了东西,姚黄翻到那页,发现那是一张比书页略小一圈的薄纸,纸上画了一个个穿甲的小人,有的小人手里拿着旗子,有的拿着弓箭长枪,还有骑马敲鼓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