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的老板看着很是稀奇:“你们这是什么宝贝肥料?还大老远过来?”

    卿孟祝开玩笑:“你都说宝贝肥料了,怎么还可能告诉你?”

    老板哈哈笑:“也是。各家都有各家的种植秘方,我懂。”

    他们的肥料也没什么特别稀奇的地方,只是调配了一下,除了加了有效的微生物之外,还放了一点他们用肥料发酵粉发酵出来的发酵肥,含灵珠渣的那款。

    很少的一点,一万斤肥料大概就配了十斤发酵肥。

    卿孟祝希望这点肥料能让果园里的桑树变得和其他桑树不一样,桑葚能有特殊的风味,形成他们公司的特色。

    桑葚种下去后,安装好监控就没什么活了,只需要隔几天来管理一下就好。

    不过,整个大果园占地八十多亩,他们才种了二十亩,还有六十多亩地要种。

    赵和曦跟卿孟祝和明春晰开会:“剩下这六十多亩地种什么?趁着现在比较有空,一起种下去吧?”

    卿孟祝:“我暂时没思路,你们呢?”

    明春晰摇头:“我也没有。”

    赵和曦:“别看我啊!我能有什么思路?我对种田又不熟。”

    卿孟祝:“那先放一放,等想到了再种吧,不急。反正给会员配送的秋季水果可以选西瓜、香瓜之类,到时候在地里种就行。”

    赵和曦听他这么说:“那就先不急。这两天你有空跟我巡视一下田里吧?我感觉我们的菜地变化得还挺大,需要你亲眼看一看,把一下关。”

    卿孟祝:“没问题,我们明天巡视。”

    赵和曦跟他确定了工作计划之后满足地合起文件夹,又问:“你们在院子里育的苗是什么苗?”

    卿孟祝往院子里看了一眼:“就桑树苗。”

    卿孟祝在院子里育的桑树苗是从星际商城里买的种子,八十星币三十粒种子,品种是来自修真界的“乌葚”,品质达到了“精品+”。

    公司的果园之所以没种这款“乌葚”,是因为星际商城中达到了“精品”品质及以上的作物,都需要一些特殊的肥料或养护方法。

    他们那么多精力和星币去照顾公司的果苗,买那么贵的苗,就配到月收两千的蔬菜包里,也不划算。

    再者,桑树从种子开始种,得三五年才能吃到果实,他们也没那么多时间。

    至于种到自家山上的果树,那就可以好好规划一下了。

    反正才种三十棵,管理起来也不麻烦,到时候种到梅子林边上就行。

    卿孟祝家山上的梅子树因为是爷爷奶奶他们种下去的,有纪念意义,卿孟祝种竹子的时候没砍掉那边的梅子树,现在将桑树种过去刚好。

    反正都是向阳那面,正好适合桑树生长。

    第二天,卿孟祝跟赵和曦坐在四轮电瓶车上巡视他们公司租下来的田。

    田里种的蔬菜都要卖出去,为了方便运输,他们特地留了比较宽的路出来,现在开四轮电瓶车刚刚好。

    赵和曦将绿油油的各种菜苗指给卿孟祝看:“现在菜苗基本都已经长出来了,白菜、荠菜等小菜苗长得尤其好,我都有点担心它们不到三月就已经老了。”

    卿孟祝:“没事。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腌成酸菜,然后中途补种一批。”

    赵和曦一拍大腿:“我都忘了我们可以找公司代工,出一批加工出来的菜。我先记在备忘录上,等以后蔬菜包也可以考虑加腌菜,到时候让顾客自己选好了。”

    卿孟祝看他全身心地扑在公司的事上:“没事,我都计划好了,这边的进度也随时在看,有问题我会提醒你,不用特别担心。”

    赵和曦:“有你这话我就轻松多了。我们过去那边看藕。”

    他们今年的藕是用藕种栽种的,和莲子种的藕截然不同。

    尽管现在才种下去没多久,田里已经冒出了圆圆的嫩荷叶。

    卿孟祝家的藕种有限,只有一口池塘种了他家的藕种,其他七口池塘都种的是本地的健壮藕,藕种还是联系嵇青林那边买的优质藕种,花了不少钱。

    然而现在一看,卿孟祝家的藕种栽种出来的藕,莲叶长得格外多,整口池塘看起来格外绿,和其他几口池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眼看过去甚至很难想象它们居然是同期种下去的藕。

    赵和曦感慨:“要不怎么说你种的东西就是好?当时种藕种的时候,两批藕种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大的差距。”

    卿孟祝:“可能因为我家的藕积累的营养物质比较多,就长得比较快。你等一下,我拍个照。”

    赵和曦:“我也拍个照好了,到时候放在文件夹里留个存档。”

    两人对着池塘一阵拍。

    拍好后,卿孟祝看了一下池塘里的水位,说道:“这两天可以稍微放一点水了。”

    为了不让莲叶淹没在水下,他们池塘里的水位非常低,基本贴着淤泥,看起来也就是薄薄的一层。

    赵和曦做记录:“好嘞,大概放几厘米水?”

    卿孟祝:“先放五厘米吧,不够再放。”

    看完池塘,他们继续看其他菜。

    走到豌豆地里的时候,卿孟祝发现豌豆长得很不错,小苗已经快有三十厘米高了。

    他说道:“豌豆差不多该搭架子了,这周五之前要搭完,要不然会影响它的生长。”

    赵和曦也记录了下来:“知道了。搭竹架子就行?”

    卿孟祝:“对,到外面买一批竹子吧。我家的竹子应该没办法用来搭。”

    赵和曦笑了笑:“那当然。你家的竹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120-130(第9/16页)

    那么贵,哪怕公司是你的,也不可能到你那边买竹子啊。说起来,番茄是不是也要搭架子?竹子要顺便一起买了吗?”

    卿孟祝:“买。多余的竹子放在田埂边堆着就行,天气那么冷,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腐烂。”

    赵和曦:“行,我把买竹子的事也加到日程表上。”

    他们开着车在地里走,一边看,一边记录各项事宜。

    卿孟祝发现可能因为冬天的关系,这批作物遇到的虫子特别少,基本没怎么遭虫子的祸害。

    按照这种情况下去,他们都不用喷药了。

    不过,可能因为地里的肥料多,草长出来了,并且长势异乎寻常地健壮,跟一到冬天就枯萎的野草完全不同。

    这几天他们就要安排机器过来除草,要不然杂草绝对会将蔬菜淹没。

    也算是喜忧参半了。

    四百五十亩地其实挺大,他们在地里忙了一上午。

    中午,赵和曦顺便跟去卿孟祝家蹭饭。

    村里叫外卖不方便,点来点去都是那几家,赵和曦已经吃腻了,不如跟着卿孟祝蹭一顿家常菜,起码吃着比较舒服。

    明春晰不在家,天气又冷,卿孟祝懒得动手,随便做了个番茄鸭蛋面出来。

    鸭蛋还是他们家的鸭子之前下的,天气冷了,无论榛鸡、鸭子还是大鹅,都不爱下蛋。

    现在卿孟祝家里除了吃之前的存货,就去卿长宏家买土鸡蛋。

    卿长宏家的土鸡蛋贵归贵了点,味道却非常不错,要不是他们的关系好,还真不一定买得到。

    吃面条不用怎么讲究,两人分别搬了张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的阳光下,端着个大面碗满足地吃起来。

    两只狗子跟他们是一样的面条,只是减了盐粉和调料,也没有放辣椒油。

    看它们尾巴摇动的幅度,它们应该挺喜欢。

    赵和曦吃着辣椒油,就想起了卿孟祝之前做的炸杂菌:“什么时候能再采菌子啊?”

    卿孟祝:“起码等开春吧,还早着呢。”

    赵和曦惆怅地叹了口气:“你们家的辣椒加上炸杂菌,真是王炸,我现在已经开始想了。”

    卿孟祝:“冰箱里有切好的腊肠,要不然你吃点那个解解馋?”

    赵和曦站起来去冰箱里翻腊肠吃,两只狗子非常有眼色地跟在他屁股后面,试图讨点腊肠吃。

    卿孟祝知道他会给,懒洋洋地喊道:“你少给点,它们吃了会掉毛。”

    赵和曦:“知道了,就给它们尝了两块。”

    再端着面碗出来的时候,赵和曦心虚地转移话题:“下午你要干什么?”

    卿孟祝:“去山上看看,把育好的桑树苗种下去。”

    赵和曦:“那么小就种?”

    卿孟祝:“没事,连育苗杯里的土一起种下去,它们到山上再慢慢长,反正一两年也长不大。”

    赵和曦不放心:“这么小的小苗苗,会不会被什么动物祸害掉?什么山鼠、野猪之类的。”

    卿孟祝:“不会。猫头鹰和赤狐都在山上,一般也没有小动物敢搞破坏。”

    现在生态好了,他们这地方的野猪也多了起来。

    卿孟祝特地观察过,野猪们也各有地盘,村子周围的山上就有好几窝野猪。

    不过,他家的两座山上从来没有野猪出没,因为那是猫头鹰和赤狐的地盘。

    赤狐和野猪正面对打,不一定打得过野猪。

    猫头鹰的战斗力却非常强,又强又猛,硬生生把野猪都打跑了。

    至于山鼠,他们家山上的山鼠也少了,现在猫头鹰有时候还得去别的山上打猎,要不然吃不饱。

    卿孟祝很放松:“实在不行,苗苗被啃一点也没事,只要根还在,它就还能长出来。”

    赵和曦:“行吧。下午我去跑一下快递,看哪家快递会给我们低一点的价格。”

    他们从三月开始,每个星期都要寄三万八千个蔬菜包,长年累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得认真谈一下。

    不过要是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就选那两家最有名的高端快递,今天下午去谈,主要也是看一下哪家的价格会相对低一些。

    卿孟祝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了。”

    赵和曦:“不辛苦,我为自己挣钱呢。”

    吃完饭,赵和曦将锅碗瓢盆送入洗碗机,很快就开着车谈事情去了。

    卿孟祝睡了个午觉,去后院取了一小桶肥料发酵粉发酵的肥过来,然后又去池塘那边取了一大桶废弃蔬菜和禽粪堆的肥,将两种肥料混合起来,打算种桑树的时候埋个底肥。

    正好很久都没有打理梅子林,给梅子修剪枝条的时候顺便也埋个底肥好了。

    卿孟祝心情很好地将两种肥料混合起来,再分到两个大桶里,打算用三轮车运着上山。

    他在分的时候,忽然觉得肥料的颜色有点异样。

    他以为阳光太猛,照在肥料上,让肥料看起来有点怪异,也没放在心上。

    等分好后,他提着往三轮车上放,影子挡在肥料上,没有阳光照耀,肥料的颜色还是不太一样,他才猛地意识到,好像有什么东西不对。

    第127章 出问题的不是肥料,而是他?

    卿孟祝放下肥料,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对准肥料开始扫描。

    商城助手给出的扫描结果为“良品+”,并没有别的提示——既没有污染提示,也没有病虫害提示,说明这堆肥料没问题。

    卿孟祝潜意识里也觉得它们没问题,但是为什么会有奇怪的感觉?

    卿孟祝对着肥料观察了好一会,却依旧摸不着头绪。

    想不出来,他只好不再想,而是开着三轮车到山下,打算先把肥埋下去,以后再慢慢看。

    将肥料和种苗背上山后,卿孟祝先去种桑树。

    他一共才从星际商城买了三十粒种子,现在三十粒种子全部种活了,长出了三十株幼苗。

    对于一座山来说,这个数量非常少。

    卿孟祝用一个畚箕装着桑树苗,在梅子林周围找地方,隔一米多种一株,一会就种完了。

    种完桑树后,他才开始修剪梅子树的枝条。

    这批梅子树的树龄已经超过三十年了,他爷爷奶奶种的时候,一共种了二十棵,其中三棵因为各种原因死了,根都烂完了,现在只剩十七棵。

    这十七棵梅子树多年无人管理,长得特别乱,细弱的枝条特别多,有些枝条甚至像柳枝。

    卿孟祝要做的,就是修剪掉这些细弱、干枯且过于密集的枝条,留下比较健壮的优势枝条,让它们继续生长,明年结出品质比较好的梅子出来。

    梅子树已经开花了,雪白的梅花一树一树的,散发出了幽幽的香味。

    卿孟祝拿挖笋的小电锯修剪枝条的时候,枝条晃动,落他一身梅花雨,也沾了他一身梅花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