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80-19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卿孟祝将牛会吃竹叶的事情说了一下:“之前担心山上又养榛鸡又养牛,容纳不了那么多动物,现在看来是我们白担心了。”

    赵和曦瞪大眼睛:“牛用身体把竹子压弯是什么景象,有照片吗?我看看。”

    卿孟祝还真拍了照片,当即就掏出手机给他看照片。

    赵和曦看了之后,说道:“好像小象啊。”

    卿孟祝有点没听明白:“什么?”

    赵和曦比划:“小象,亚洲象你知道吧?它们吃树上的树叶,有时候够不着,也会用身体踩着树干,把树干压弯,好吃枝头的树叶。”

    卿孟祝明白了:“这么看确实有点像。”

    赵和曦:“竹叶这么好,要摘点下来做别的用途吗?我看有人会拿来泡竹叶茶。”

    卿孟祝想了想:“竹叶茶就算了,竹叶本来就不怎么出味道,泡竹叶茶有点坑人。等有空的时候我带人上山采点竹叶,直接做成青贮饲料,发酵好再给牛吃吧。”

    发酵过的青贮饲料更容易消化,方便牛群食用。

    家里买了那么多头新的牛,卿孟祝有点担心它们会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一连好几天都赶着牛上山下山,亲自放牧它们。

    他们家的牛本来就都来自同一个养殖场,年龄也一样,属于同一批牛。

    熟悉了几天之后,卿孟祝家原本那五头牛接纳了后来这二十五头牛,由原本那五头牛里的公牛做了领头牛。

    那头公牛来卿孟祝家的时间比较长,吃了不少好东西,体格比后面来的这头牛大了一圈,在打架上格外有优势,它做领头牛做得很顺利。

    牛合群后,卿孟祝特地观察了一下,牛群内部相处得挺好,后面来的牛慢慢也学会了用身体压弯竹子,吃枝头的嫩竹叶。

    他们家的竹子能处理之后做高精尖材料,硬度和韧度都没得说,哪怕牛压竹子,也没对竹子造成什么损伤。

    牛群好像能够区分哪些是嫩竹,哪些是老竹。

    老竹子上的嫩叶不太多,不符合牛群的食性,因此它们很少去啃食老竹子。

    嫩竹子的嫩叶更多,韧度更强,被牛压了也没事,一旦被放开,很快就能复原。

    因此,牛群和竹林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卿孟祝看着这情景,不由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让卿孟祝欣喜的是,牛虽然会吃竹叶,但并不吃竹笋。

    可能因为竹笋外面有一层层厚壳,牛钝厚的牙齿没办法咬开笋壳——牛上颚没有门牙和犬齿,它们只有齿垫,跟人类不一样。

    卿孟祝也是经过多日的观察之后,才发现,它们可能并不是不想吃竹笋,而是有心无力,没有合适的牙齿,只能放弃这道美食。

    之前明春晰提过,牛可能会吃榛鸡和榛鸡蛋,卿孟祝放牛的时候也特地观察了一下。

    牛真的有攻击榛鸡的意图,可惜他家的榛鸡长期放在竹林里饲养,早已经野化了,还会滑翔,一看到牛靠近就溜得飞快。

    至于榛鸡蛋,他们在鸡舍里留了榛鸡蛋作为引子,现在榛鸡会固定地将蛋下在鸡舍里,牛想去吃,也吃不到。

    此外,卿孟祝还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猫头鹰对他们家的榛鸡有保护的欲望。

    每次其他动物想攻击榛鸡,包括牛,猫头鹰只要看到了就会飞下来赶。

    久而久之,竹林里的各种生物达成了微妙的平衡,目前并没有哪种生物出了问题。

    卿孟祝将观察到的内容跟明春晰说了,赞叹道:“大自然真神奇。”

    明春晰:“可能我们偶尔会给猫头鹰喂食,它吃了我们的东西,就帮我们干活。”

    卿孟祝想到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那只猫头鹰在他们门前拉屎以报复,不由点头:“它真是一只个性十足的猫头鹰啊。”

    明春晰:“说起来,牛群那边没问题了,现在是不是要准备种茶?”

    卿孟祝点头:“对,我这两天还联系了易岩柏,他们说已经准备好了。我正想跟你说,明天或后天,我要过去寨前村看看,准备种茶树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180-190(第7/15页)

    他们培育的茶树枝条不仅长出了根系,还长出了叶子,也差不多该移栽了。

    再不移栽,根系吸收的营养不足,会耽误它的生长。

    第185章 竹叶还有别的用处

    卿孟祝开车去寨前村查看竹子的生长情况,这次依旧受到了易岩柏一家人的欢迎。

    他们上山去巡视的时候,易岩柏的父亲易藕生还硬是塞了一包牛肉干给卿孟祝,让卿孟祝在路上吃。

    卿孟祝推拒,只对上这位中年人的憨厚笑脸。

    易岩柏小声对卿孟祝说道:“我们这里的牛肉干是用牛肉生晒的,将牛肉切成长条,加调料晒干,再入锅炸,没有一般的牛肉干硬,吃起来很香。”

    卿孟祝已经闻到了:“是很香,你家的手艺真好。”

    易岩柏嘿嘿笑两声:“我爸妈都很喜欢弄这些东西吃,等过几天端午,我家包粽子,蜜豆粽子和肉粽也都很好吃,我给你送点?”

    卿孟祝:“那倒不用,我们那边也会包,寄来寄去太麻烦了。”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山上去。

    山上种的竹苗基本已经成活了,现在长出了新的叶子。

    不过,这批竹苗是用竹枝条扦插的,新长出的枝条还很细弱,竹枝也没有长高,要想得到竹笋,起码得明年。

    卿孟祝看着竹子,有些遗憾。

    要是这批竹子也像他家山上的竹子长得那么快,这个月给会员们配送的蔬菜包里面就可以添加竹笋了。

    两人一路巡视,一路往山顶爬,遇到死了的竹子就做个记号。

    后续卿孟祝会再培育竹苗,到时候送过来补种一下就行,他们的竹子成活率高,整座山上的竹子也没几棵死的,补种起来并不麻烦。

    站在山顶,卿孟祝看隔壁准备种茶树的山,对易岩柏说道:“我们的技术员马上要过来,是个姑娘,到时候要麻烦你多照看一下了。”

    易岩柏点头:“和曦哥也跟我说了这事,我会留意的。”

    卿孟祝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看完竹子,卿孟祝他们很快将茶苗运了过来。

    茶苗一共五十棵,连一个茶园的规模都没有,公司暂时就派周敏玥一个人照看。

    周敏玥对这事适应良好,表示自己有经验,一定会好好种这些茶苗,让它们早日长大,争取早日扦插出新的茶苗,种满寨前村的山。

    除了茶苗之外,卿孟祝他们还要种柿子。

    柿子苗一共二十五棵,卿孟祝挪了两棵种到山上自家的果树边上,剩下的柿子树都种到公司的果园里。

    反正才二十三棵柿子树,也不怎么占地方,种下去不仅不挤,还显得有点空。

    赵和曦看着种下去的柿子苗,对卿孟祝说道:“如果要种别的果树,我们就得另外物色果园了。”

    卿孟祝懒洋洋地说道:“等有想种的果树再说吧。”

    赵和曦:“也行,我平时多留意一下,要是看见了合适的果树就跟你说。哎,你院子里放的这些竹竿是什么?”

    卿孟祝家院子里多了好些竹竿,竹竿顶上有“V”字形刀片。

    赵和曦一来的时候就看见了,看了好几眼,也没看出来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卿孟祝:“用来摘竹叶的,你别动,我好不容易绑好的,竹竿还是在村子外面的野竹丛砍的。”

    赵和曦啧啧了两声:“真的要摘竹叶啊?”

    卿孟祝:“骗你干嘛?”

    赵和曦看着竹竿:“竹叶那么细,想摘下来需要大量的人力,喂牛有点不划算。”

    卿孟祝:“没事,摘一点算一点,请人也不贵。”

    卿孟祝也知道,不过山上的竹叶大都是“优品-”和“优品”的品质,这种好东西多摘点下来,无论喂牛还是喂鹅,对它们都有好处。

    可能平时用不上,不过到了母牛怀孕的时候,给它们补补就很合适了。

    再者,竹叶摘完还会长,少量摘一点,完全不会影响竹子,好东西不摘也是浪费了。

    摘竹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卿孟祝没打算找公司的正式员工,就打算请些零工帮忙。

    赵和曦点头:“那随你了。话说,你们院子一角这芥菜算是嫁接成功了?”

    卿孟祝看向院墙边,团芸薹的菜薹嫁接到芥菜上后,已经开始结籽了,之前开的小黄花也还陆续开着,可以预见,它一定会结出许多种子出来。

    他点点头:“差不多,过一段时间应该就能收获了。”

    赵和曦:“挺好,你们也算放下一桩心事了。”

    赵和曦坐了一会儿,喝完茶又走了,他还有事要忙。

    卿孟祝难得忙里偷闲,找了本书出来,在院子里看书喝茶,顺便吹风。

    第二天,卿孟祝带人上山摘竹叶。

    他今天请的零工都是一些阿姨,对摘竹叶这种需要细心和耐心,还需要一点体力的细活很在行。

    大家拿着编织袋上山,用竹竿顶端的刀片将竹叶连细枝一起绞下来,而后塞到编织袋里。

    反正这些竹叶最后都要切碎了送去作为青贮饲料发酵,也不在乎它完整不完整了。

    卿孟祝他们从早上忙到下午,摘竹叶的效率比他想象中要高。

    可能阿姨们做惯了这种细活,手非常快,摘的竹叶也多。

    下山的时候,阿姨们帮着一起将竹叶背下去,放到路边,卿孟祝再用三轮车运到家里。

    竹叶有点多,三轮车装得比较有限,卿孟祝运了两趟。

    运第二趟回到家的时候,卿孟祝看见周晏站在院子外面等。

    卿孟祝停下三轮车:“周哥?”

    周晏微抬下巴:“佛跳墙熬了几天出炉了,我给你们送一点,顺便把汤渣送过来给护法和护卫。”

    卿孟祝知道这道菜需要好多料熬汤,熬完之后,料都碎了,基本不能吃了,给护法和护卫倒刚好。

    他笑笑:“早知道你要过来,我怎么着也要把护法和护卫喊过来,朝你汪汪两声道个谢。”

    周晏:“它们跑村子里玩去了?”

    卿孟祝:“没,在山上玩。”

    卿孟祝带着周晏进院子,把周晏带来的菜送去厨房。

    出来的时候,周晏正弯着腰看着他家的编织袋。

    卿孟祝喊了一声:“周哥,你看什么呢?”

    周晏:“这就是你说要用来做青贮饲料的竹叶?”

    卿孟祝:“对,怎么了?”

    周晏用手扒拉了一下竹叶:“感觉很嫩啊,竹香味也足。”

    卿孟不明所以,抬头看他。

    周晏笑笑:“过两天不就是端午节了?大家都要包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比较晚,六月下旬才过,也就是这几天的事。

    卿孟祝点头:“我知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180-190(第8/15页)

    ,我去种茶树的时候,老乡家就已经采箬叶准备包粽子了,我们这周给会员们配送的蔬菜包当中也多放了一种蔬菜庆贺端午,还放了贺卡。不过,跟竹叶有什么关系?”

    周晏拿着竹叶看:“竹叶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卿孟祝也拿了两片竹叶放到眼前看:“周哥你唬我的吧,这么小的竹叶怎么可能包粽子?”

    周晏:“唬你做什么?别说竹叶,西北还有人用槲树叶包粽子。大点就大点,小点就小点,吃的是粽子,又不是包装。我带一点竹叶回去试试?”

    卿孟祝看他神色认真,爽快道:“你带吧。”

    周晏想了想,又问:“你这里有比较好的草木灰吗?我要点草木灰包碱水粽子。”

    卿孟祝:“草木灰的话,得上山去扫点竹叶,那个应该是我们目前能拿得出来的最好的草木灰了。”

    周晏:“你扫吧,我给你们包粽子吃。”

    卿孟祝抬头看了一下天色:“我现在就去扫,明天给你送过去。”

    竹林里有不少落叶,虽然落叶的品质不如鲜竹叶的高,但是也很不错。

    卿孟祝拿了两个编织袋上去,用钉耙将落叶扫成一堆,装了两大袋下来。

    黄昏的时候,他跟下班回来的明春晰一起在院子里烧干竹叶。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