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30-2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他连续看了几个月,发现网店的口碑越来越好,生意也越来越好。

    在细心地观察之下,他还发现,网店的商品也不是每一种都能受到顾客百分之百地欢迎,但是要是有商品顾客不满意,客服就会及时安抚并反馈,网店也会迅速把有问题的商品下架。

    周晏管理餐厅的时候,遇到某些问题,他自己还不一定能反应得过来。

    现在看着网店的评价,再对应他们餐厅的营销和管理,他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主要看着别的店学东西比抓着自家的问题使劲反思要好受一点,周晏挺喜欢这个方法。

    在周晏的观察当中,一晃几个月的时间过去。

    从二月到五月,卿孟祝他们陆续在网店上架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

    同时,这些蔬菜水果也供应到他们的餐厅这边。

    周晏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公司那边五月供应过来的蔬菜品质要比之前的好上一小截。

    不仅他感觉到了,味觉灵敏一些的员工乃至顾客都感觉到了,大家都对蔬菜品质的提升感到不可思议。

    周晏去问卿孟祝,卿孟祝说,他们用黑麦草调理了土壤,又用了改良的种植方式,所以这一季的蔬菜品质好了一些。

    卿孟祝:“这才只是开始,我们的蔬菜会越种越好的。”

    周晏拿着一个番茄抛了抛:“我有点想象不到了,对我来说现在的蔬菜已经足够好了。我以前都不知道,有些蔬菜的味道能这么丰富。”

    卿孟祝:“现在的蔬菜味道变得丰富了吗?”

    周晏点头,将手里的番茄给卿孟祝看:“就拿番茄来说,以前主要吃的是番茄的酸甜,现在我再尝这些番茄,就能尝到番茄特有的果味,尝到汁水的那股水当当的感觉。”

    周晏说完,感觉有点说不清楚,又说道:“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以前尝到的番茄也是番茄味,也挺好吃,但是现在尝到的番茄,就好像一个近视的人,突然戴上了眼镜一样,世界忽然清晰起来了,才发现还有好多细节。”

    卿孟祝听明白了:“蔬菜的味道更鲜明了,也更有区分度了。”

    周晏:“对,大概就是番茄有番茄味,黄瓜有黄瓜味,怎么都不会弄乱的那种味道。”

    人的味觉非常灵敏,哪怕不会刻意去感受,大部分人都能分辨出吃到嘴里的东西好不好。

    不仅周晏有这种感觉,顾客们也有这种感觉。

    他们蔬菜的品质提升了之后,网上针对他们蔬菜的讨论一下子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

    大家都很好奇,这些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为什么这么好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230-240(第5/17页)

    【他们种菜的本事是真的牛,我吃遍国内外那么多蔬菜,就他家的蔬菜最符合我的胃口。】

    【说实话,去年我是没什么感觉的,尽管大家都说他家的菜很好吃,我感觉也是那样,今年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家的菜好像从普通的有机蔬菜中脱颖而出,一下子就没有对手了。】

    【他家的菜怎么说呢?一尝到,就好像灰蒙蒙的生活中突然出现了一抹亮色,一下子就感觉到了蔬菜的生命力。】

    【对对对,我也是这种感觉,吃他家的菜,觉得味道好鲜灵啊。】

    【祝晰网店的蔬菜跟祝晰农庄的蔬菜是同一个供应商吗?我最近好馋他们农庄的油盐炒豆苗,可惜他们的生意太火了,订不到位置。】

    【他们家在中心区那边还有一家分店,那边的人好像少一些,可以考虑去分店那边订位置。】

    【之前是人少,现在已经火出圈了,分店那边也订不到位置了。我想问问,他们要是同一个供应商,我就直接在网店上下单蔬菜自己炒了。】

    【下单吧,都是同样的菜,要是不放心,就买他们那个优选蔬菜,优选蔬菜的味道要更好一些。】

    【强烈推荐他们的优选蔬菜,我经常拿来做沙拉和煮面条,感觉非常棒!】

    【谁懂啊,我居然会觉得祝晰卖89一斤的番茄卖便宜了,真是太惊艳了,甚至担心他们挣不到钱以后不卖了的那种惊艳。】

    【我也是,特地多买了一些冻在冰箱里慢慢吃,就怕他们哪天下架了。】

    【他们家还有49一斤的番茄,那个也很好吃。】

    【对,49的也很好吃,我以为他们那个49的番茄就是天花板了,没想到出来89的,简直刷新了我的想象。】

    【我那天看到他们新推出的89一斤的番茄,还以为他们专门推出来割韭菜的,没想到还真是贵得明明白白,一个价位一个味道,一点都不糊弄。】

    【我都有点好奇了,他们这么拼命卷自己是为了什么啊?就算没有推出新的蔬菜,他们家的菜在国内也是顶级的那一批吧?】

    【说不定是想做全世界范围内顶级的一批?】

    【啊啊啊,我也吃过一次,真的好好吃,就是好贵,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大规模推广,把价格打下来?】

    【我之前听说他们的菜种得特别精细,估计是一分钱一分货吧?】

    【价格战还是别了,之前也有些特别好的蔬菜水果,一旦开始卷价格,质量就下降了。】

    【主要是,人家开公司嘛,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

    【还真别说,别的公司不知道,他们公司好像要跟村民合作,将蔬菜划分成各种等级,他们等级低一点的蔬菜,价格说不定还真能卷下来。】

    【他们低等级的蔬菜一直都不贵,甚至比市面上同等级的蔬菜要便宜一点。】

    【我也发现了,他们家的标价挺良心的,从不乱标,虽然贵,但是不会坑。】

    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部也刷到了各种消息。

    大家都对网上的评价感到很自豪。

    赵和曦特地跑过来将他收藏起来给卿孟祝看:“我们今年做的真不错。看,我们今年的战果,网民们都夸我们的菜很好。”

    卿孟祝仔细看了一下:“真挺好,我们继续保持。”

    赵和曦搓着手,期待道:“种完这茬菜要再种一茬黑麦草吗?”

    卿孟祝:“等冬天的时候再种吧,估计一年种一次修复土壤就够了。”

    赵和曦:“那我们今年冬天种的时候可以早一点种,多收集一点种子。”

    卿孟祝笑:“应该不用特地种来收集种子,等果园那边的黑麦草结种子就行。”

    “那恐怕不够。”赵和曦认真说道,“你别忘了我们边疆那边还有几千亩农场。”

    卿孟祝:“记着呢,够了,而且果园那边产出来的黑麦草种子质量会高一些。”

    赵和曦对黑麦草非常重视,还特地让留守在果园的平林他们好好管理黑麦草。

    平林他们也没想到黑麦草在修复土壤方面这么有用,连忙答应了。

    赵和曦不放心,特地让平林他们多招点人,好好管理黑麦草,把黑麦草提到跟山竹和榴莲同等的位置。

    他们的黑麦草跟市面上的黑麦草有所差别,卿孟祝特地让人申请了专利,还让许绮琳他们抓紧研究。

    等成果出来了,他们可以推广黑麦草并售卖黑麦草的种子。

    卿孟祝不指着卖黑麦草种子挣钱,不过希望这些黑麦草能有效地修复土壤,尽他们的一份社会责任。

    卿孟祝对明春晰说道:“没想到黑麦草这么好用,当时拿到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意,就想着找个地方随便种了。”

    明春晰:“不管当时我们是什么想法,现在都把它开发出来了,没有埋没它。”

    卿孟祝:“幸好没有埋没,我现在越发觉得,黑麦草就是平替版本的地力恢复剂。”

    第234章 今年种六千多亩土地

    五月中,卿孟祝他们准备插秧。

    今年,卿孟祝家要种十亩水稻,都是去年收的稻谷育的种。

    他们搞精细化种植,没上机械,直接请公司的人帮忙种水稻。

    种水稻是辛苦活,外面请人种水稻,需要四五百一天,卿孟祝直接给公司的人算了加班费,大家对这份活很满意。

    现在天气已经热了起来,白天的气温能达到30℃,因此大家都高高挽起了裤脚,直接赤脚下田,一行行地插秧。

    为了保证间距,卿孟祝直接让人拉了绳子,将农田分成一格格,插秧的人只需要按绳子的标示,将秧苗插到指定地点就行。

    这份工作不难,也不需要太多的个人判断。

    大家干着活的时候,还能聊天。

    有人问卿孟祝:“老板,田里是不是没怎么埋肥啊?”

    卿孟祝抬头:“埋了啊,前段时间种黑麦草的时候埋了,肥料都深翻到底下去了。怎么这么问?”

    那人说道:“我是看田里的水还是很清澈,我家插秧的时候,田里的水全浑了,就想问一下,种水稻是不是不用这个时候埋肥?”

    卿孟祝:“要埋的,我家这田只是把底肥翻到泥土下面去了,所以看不太出来。”

    有人打开了话匣子,其余人纷纷跟上,都在询问卿孟祝水稻的种植技巧。

    卿孟祝也挑本地水稻的种植注意事项深入浅出地讲了讲。

    他讲得仔细,又好操作,有些原本没来插秧的人也跑了过来,专门听他讲。

    来听讲的人一个喊一个,来得越来越多。

    后面,一大群人围着水稻田,都在听卿孟祝传授水稻种植的技巧。

    赵和曦来找卿孟祝的时候,发现这边围得水泄不通,他挤都挤不进去,只得坐在外面的草地上休息,顺便撸撸两只躺在这边睡大觉的狗子。

    等卿孟祝他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230-240(第6/17页)

    插完秧讲完课出来,赵和曦跟在他后面:“我发现崇拜你的人越来越多了。”

    卿孟祝去河边洗手洗脚:“算不上崇拜,就是觉得我还算靠谱。”

    赵和曦:“反正我觉得是崇拜,等哪天藤城大学的人请你过去讲课,我也不意外。”

    卿孟祝:“别贫了,找我什么事?”

    赵和曦将手机拿出来:“跟你商量边疆那两个农场的事情,那边也快要种水稻了。”

    卿孟祝:“那就种吧,明天我得上山挖一天春笋,后天我飞过去吧。”

    赵和曦:“行,那我先让人买机票。”

    卿孟祝今年来过边疆这边好几次,对这边已经相对熟悉了。

    他们农场所在的边疆城市名叫叶尔钦格勒,离藤城非常远,好在藤城是国际大都市,航班多,有飞机直达叶尔钦格勒,过去并不麻烦。

    今年,他们在这边承包了两个农场,招了不少人,其中包括大部分本地人和小部分巴蜀那边过来讨生活的人。

    大家都会讲普通话,沟通起来还算顺利。

    他们还在这边拉起了一整套班子,也算是在这边开分公司了。

    他们过来主持今年的种植工作,分公司的负责人戈玉田亲自过来接他们:“卿总,赵总。”

    卿孟祝跟戈玉田握手:“这阵子辛苦了。”

    戈玉田笑:“不辛苦,现在正是开疆拓土的时候,我每天都干劲十足,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大家寒暄几句,很快进入了正题。

    今年他们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边承包了两个大农场、

    其中一百三十四公顷的那个农场,他们种了八百亩番茄,六百亩辣椒,三百亩洋葱和三百亩胡萝卜。

    剩下的那个一百七十八公顷的农场全都种上了水稻。

    也就是说,他们今年在叶尔钦格勒市一共要种四千六百八十亩土地。

    对于大公司来说,这几千亩土地不算什么,多的是经营十几万亩土地的大公司,但对他们这个只有种植几百亩土地的新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

    赵和曦为了做各种种植计划,头发都掉了不少,就怕哪里错了,会亏本。

    他之前还跟卿孟祝吐槽,说从来没打过这么大的仗。

    卿孟祝倒很有信心,跟他说就算种得不顺利,公司也承担得起这个损失,不要紧张,放开手去干就行。

    今天见到戈玉田,赵和曦问:“现在两个农场怎么样了?”

    戈玉田:“番茄、辣椒、洋葱跟胡萝卜都已经种下去了,水稻那边只耕了地,准备好了秧苗,等这两天再种。”

    卿孟祝来的时候已经看过天气预报了:“种吧,这个气温正合适。”

    戈玉田:“我们也是问了专家,说接下来几个月不会再冷了,才决定这个时候种。”

    卿孟祝:“那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