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喊我。”

    郑山辞喝了酒休息去了,虞澜意跟着徐哥儿去了一处梨园。林哥儿喜欢听戏,以往去镇上,只能蹭戏看,现今坐在椅子上嗑瓜子喝茶,点着戏折子,这经历还是让他感受兴奋。郑清音只是去庙会时听过几句戏,这都是阔老爷家听的,他没怎么听,那时还为生计发愁,没心思听这戏。

    这戏就是看戏中人的生活,郑清音跟林哥儿都不识字,郑清音看了戏折子,他也想认字了,等回了新奉县就去问问二哥。

    虞澜意便读了戏折子的名字,他越读,心里疑惑便越大。

    “《二龙戏珠》、《一支红杏出墙来》……”他读书是不认真,但也知道这听着不像什么好词。

    找了一个比较正经一点的名字,点的是一个富家公子同平民哥儿的故事。这地方只有他们四个哥儿,问徐哥儿怎么回事。

    徐哥儿说包场了。

    好吧,虞澜意安心的嗑瓜子看折戏。

    刚开始看着还挺正常的,台上的两个小生长得也好看,唱腔也是好的,听出来是下了功夫的,特别是这个缠绵劲儿,感觉眼神都有感情在。

    徐哥儿说是个好地方,确实是个好地方。虞澜意四岁那年就看戏了,听不懂。每年阿爹生辰,父亲都要请京城有名的梨园来,外祖母也是喜欢听戏。

    他少时便顽劣,不觉听戏有什么好玩的,但听久了还觉有趣味。早上还学着梨园的人,起床吊嗓子。

    被长阳侯一通臭骂,还脱了裤子打了屁股,让他别一大清早鬼哭狼嚎。

    极为没面子。

    林哥儿听着也好,他看得正入迷,看见富家公子跟哥儿终于心意相通了,他擦了擦眼泪,正当要说话,他的眼睛瞪大了。

    他看见台上两个人互相亲吻起来。

    这、这……是什么?

    虞澜意也看傻了。

    郑清音更是满脸通红。

    虞澜意:“行了,这便好了。”

    徐哥儿使了一个眼神就让他们退下了。

    要说京城有没有这戏,那是一定有的,只是虞澜意没接触过。虞澜意面红耳赤,觉得这事摆在大庭广众之下,总觉羞赧。

    “徐哥儿,这就是你说的好地方?”

    虞澜意红着脸问。

    徐哥儿便知道他是不喜欢了,向他解释了,再带着他们去了其他地方玩。

    去其他地方玩,虞澜意还在走神,林哥儿跟郑清音也是心不在焉的,徐哥儿心下有些悔,早知道不带他们去看,看把人都看出神了。

    他们回到客栈,林哥儿觉得自己不能再去看戏了。

    虽说只是亲吻,但看着也不好意思。

    虞澜意回到屋子里,郑山辞酒醒了,坐在客栈里喝茶,看见他回来便笑了,“玩得怎么样?”

    虞澜意心虚:“还好。”

    他觉得世间所有的男子都比不上郑山辞,虞澜意恍然,原来他是这样想的。

    “把事情谈妥了,你想在岚县多待几天就待几天,我陪着你。想回去我们便回去。”郑山辞温和的说,看见虞澜意还未喝水,便给他倒了一杯茶。

    “嘴唇都干了,喝点茶润一润。”

    虞澜意抱住郑山辞不松手,“郑山辞,你待我太好了,以后都离不开你了。”

    郑山辞摸了摸虞澜意的头,声音清朗,“那就不要离开。”

    虞澜意没锤郑山辞。

    “好,你也要一直在我身边,不管是在新奉县,还是在京城,我们一起回去见父亲跟阿爹,还有大哥。你还没把英国公府的人认全,长阳侯府的人也还没认全。”

    亲戚太多了,郑山辞确实还未认全。

    “那就说好了。”郑山辞笑道。

    虞澜意:“郑山辞,如果有一天你位极人臣,你还会对我这么好么?”

    他明白自己的身份,这是他从出生就带来的,他未曾惶恐过,并且以此为荣。只是问的时候,总希望这个人只是爱他这个人,而不是其他的。

    郑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60-70(第7/20页)

    辞:“当然了。这目标太大了,我还没有位极人臣的时候,如果真有,那也没什么变化。”

    方县令追求的安稳,可能不是他想要的。他总要让他的虞美人能把他拿出手吧。

    徐哥儿没看上的男儿,这次只能失望而归,只能以后再抓一个回去了。

    回到新奉县,郑山辞还没开始忙,郑清音来书房找郑山辞。

    “二哥,我想学认字。”郑清音抬头看了一眼郑山辞又把头低下去了,他心里还有些忐忑。

    郑山辞笑起来,“好,我向江大人打听打听,有没有认字的女子跟哥儿来教你认字读书。”

    郑清音没忍住露出一丝笑,又不好意思的问,“二哥你不反对?”

    “想学就学,你只要开心就好。认字,多看点书,我心里也是赞同的,打心眼里为你高兴。”郑山辞见郑清音还是呆呆的,恍然间便同他道谢。

    “跟你二哥客气什么,有什么事就跟我说,我会帮你的。”郑山辞只当郑清音是孩子,需要宠爱着,他也的确还是孩子。

    郑清音点点头。

    他走出书房时,脚步又轻快了许多。

    ……

    李御史回到京城了,他这路上像是有鬼在撵一样,从新奉县一路回到京城,半点没停歇。回到府邸,还没有等李夫人高兴,李御史径直就去书房写折子去了。

    这折子也没写别的,把郑山辞好好夸了一遍,然后写好折子呈上去,心里的一口气顺了,他直接晕厥过去了。

    李夫人惊慌的叫了一声老爷。

    别叫老爷了,老爷我还没死,只是累了。

    这折子呈到了内阁,又由内阁呈到武明帝的御书房。

    第65章 离开

    武明帝在御书房批折子,大太监冯德弯着腰恭敬道:“陛下,凤君殿下送了燕窝羹来。”

    武明帝捏了捏鼻梁,“让他进来吧。”

    王凤君雍容华贵,面容羽软花柔,走路也是自有仪态,他见了武明帝盈盈一拜,“参见陛下。”

    “起来吧,先坐下。”武明帝从椅子上起来去了一侧的软榻上躺着,手指捏了一串佛珠在转,俊美的脸上有些漫不经心的闲散。

    王凤君把食盒搁在桌子上,把燕窝羹端出来凉一凉,末了端到武明帝身前。

    武明帝拿着勺子吃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问道:“你来找朕是有何事?”

    王凤君头发上的簪子晃动一下,“只是有些想陛下了,想陛下在御书房处理奏折,辛苦了。”

    说着他站起身给武明帝捏肩膀,武明帝宽肩窄腰,后背肌理流畅,充满了张力,王凤君垂下眼眸。

    武明帝待王凤君捏了一会儿便让他坐下,“免得把手伤到了,朕找冯德捏。”

    王凤君一笑没再说话。

    武明帝见他这般安静,心里还不习惯,之前王凤君没嫁给他时,还是一个高高兴兴的小哥儿,嫁给他后就变得贤惠娴静起来。在后宫里为他养育皇子,管理整个后宫。

    武明帝:“承儿的功课朕考究了,还是不错的,你有功劳。澹儿,这孩子太顽劣了,整日逗猫惹草的,你要好好的看着他,再怎么也是朕的皇儿,怎地没上进心。”

    王凤君:“臣侍知道了。”

    武明帝看王凤君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谢澹就是被这么宠爱坏的,又是一个嘴甜的。谢承也喜欢这个弟弟,帮着他。

    王凤君说了武明帝生辰的事,他来御书房还是真有事,找武明帝商量来了。

    武明帝说一切照旧,王凤君就告退了。

    武明帝继续看折子,他看得快,只有看到什么需要改进、赈灾的地方才会顿了顿,速度放慢了仔细看。大燕朝这些年没多大的天灾,会发生洪涝跟干旱也是局限在一个州里,没造成太大的损失。就是地方官员这块上,一直是武明帝的心病。

    京城的官员有贪的、不干实事的,在他眼皮子底下还要收敛几分。那些在地方做官的,离得太远,管不着,只能隔几年就派监察御史代他去地方巡视,也是一种威慑。

    开了几年的科举,进士是有了,但这个人才参差不齐。寒门子弟在朝上还是远远低于世家子弟,这也是难免的,状元么,这也是世家子弟包揽了。再者说,就是寒门子弟考了状元,也不一定能在官场混开,可能一辈子只能在翰林院做个修撰。

    这届状元在翰林院办事还算可以,武明帝知道一些就抛之脑后了,他是天下之主,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关注一个初涉官场的人。

    如果有本事,那就自己走到朕的面前。

    武明帝继续看折子,然后他看到了李御史的折子。

    他记得他是让人去巡视青州,青州临近边疆,虽说无战事,武明帝还是重视的。他打开李御史的折子,看见一个名字饶有兴趣的挑了一下唇角。

    大燕的人太多,官员太多了,能让皇帝记住的人并不多。有很多人想在御前当差,就是为了在皇帝面前混一个眼熟。这般譬如有什么职位空缺,皇帝要是能叫出你的名字,把你作为备选,那么就已经远远超越了很多人。这也是为什么官员们待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这般客气的原因。

    他们常在御前走动,能揣测皇帝的心思,又知道皇帝的态度,有时提点几句,就能免去一场灾祸。

    郑山辞,武明帝想起来他是跟虞澜意成亲了,然后去了新奉县那个偏远的地方,他早就忘记了。现今还在李御史写的折子里,这还夸得天花乱坠。

    武明帝笑笑就过去了,心里还是起了一丝好奇。按照李御史折子上写的,郑山辞去了第一年就拿城中大户开刀了,这般还是有些莽撞,不过胜在心是好的,肯干实事。

    他抛之脑后,继续看其他的折子。

    看了几个州,又是来哭穷来了。管着那么一个州,还缺什么钱,武明帝冷下脸来。

    ……

    新奉县

    郑山辞还不知道自己在武明帝面前露了一番脸,得了一个年少莽撞,但肯干实事的评价。他这几日回到新奉县,谭和带着人又去修乡里到镇上的路了。鲜花种子的事交给范平了,郑山辞从岚县买了一些鲜花种子,先种在官庄里试一试。

    他现今是跟着郑清音一起去看给纺织厂修建的院子。

    “二哥,这处院子,工房的人分了很多小房间,厕所是公用的,还有一个大膳堂和洗澡的地方,院子里还有很大一块地,可以供他们做其他的事……”郑清音说起这些,侃侃而谈,眼睛在发亮。

    郑山辞颔首,跟在郑清音身后,听着他说话。

    郑清音说完后,口干舌燥,他看向郑山辞,正巧对上了郑山辞赞赏的眼神,郑清音局促的低下头。

    “清音,你说得很好。”郑山辞夸道:“把纺织厂交到你手上,我很放心。”

    郑清音抿唇没忍住笑起来,“谢谢二哥夸奖。”

    “你到这里来,也多出去转一转,多交一些朋友,不要让自己的精神太紧绷了。”郑山辞见郑清音开朗许多这般说着。之前郑清音刚来郑山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60-70(第8/20页)

    就发现他对旁人都怀有警惕之心,这是常事,但郑山辞希望郑清音还是可以去交交朋友。

    郑清音抿唇应了一声。

    纺织厂的纺织机还要改造。最开始的纺织机在新石器文化遗存,名叫腰机。原始的腰机没有机架和机台,织布要席地而坐,用腰带把卷布轴固定在腹前,两只脚还得要蹬住绕轻纱棍,用腰部力量来控制经线张力。后来冶铁技术发展,就用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郑山辞让工房的人在投梭上多下功夫。

    郑山辞还要回县衙,郑清音把他送走了。他回到纺织厂里,众人知道县衙要给他们修院子住,心情高涨着,一看郑清音回来忙问道郑大人是来做甚。

    郑清音只说二哥是来看看院子修得如何了。

    “郑大人还来看这院子,以前的县令都是甩手掌柜。”有胆大的女子说了这句话,说完便懊悔起来捂着嘴。

    余下的人笑起来,“这话可不能上外边说,不然要惹麻烦的。”

    “有了这院子,晚上不用摸黑回去了,也不用家里的男人来接了。我家那口子,自打我在纺织厂赚钱后,对我说话都是轻言细语的,也不瞎叨叨了,还说以后让女儿也来纺织厂。”一个哥儿手指灵活的在梭里穿行,说这话眉眼还得带着笑。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