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r />
    司遥的目光越过黎宛,就见她身后横七竖八地摆着数只巨大的梨花木箱子,那箱子已被翻地凌乱不堪。

    “上面写的什么?”黎宛说话间靠近山尘,两人躯体几乎快要贴在一起。

    山尘微不可察地紧了紧眉头,下意识地后退一步,与黎宛拉开了些许距离。

    司遥看着这书上的古文,学着黎宛的模样靠近山尘,继而将下巴搭在他的肩上:“这是史料?”

    “嗯。”

    司遥说话间,鼻尖快要触碰到山尘的侧脸: “山尘少侠,念念?”

    山尘侧脸,目光投进司遥眸色深处,他顿了片刻,这才缓缓开口:“郁善十二年,帝后琴瑟和鸣,百姓安居乐业,但凡事皆不能圆满,王后身康体健,如今已年仅而立,膝下仍无一子,此关乎郁善国运,决不能草率。”

    山尘的声线清冷,喉结滚动间,隐约带了点磁性。

    “郁善十三年,天降暴雨,一连下了近半月,山洪爆发,淹没无数良田,其中以瓦罐村最为严重,村民流离失所……”

    书内详细地记载了此次山洪天灾,听着山尘的声音,司遥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被山洪肆虐小村庄。

    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大雨一连下了近半月。

    今夜却不大寻常,天空电闪雷鸣,数道闪电无误地劈在堤坝上,眼见河渠即将塌陷。

    瓦罐村里正赵大年脚下匆忙,步伐踩在水洼中飞溅起无数的泥土。

    “铛——”清脆的敲锣声回荡这个电闪雷鸣的夜晚。

    “你去村尾挨家挨户敲门,让他们赶紧起床,务必把人叫醒喽!”赵大年扯着嗓子吩咐儿子!

    “我这就去,爹!”赵小刀头也不回地冲进雨里。

    地面泥泞湿滑,他脚下打滑,竟跌了个跟头,吃了一嘴巴的泥,他用力呸了几声,用手抹了一把脸,跌跌撞撞地爬起来继续朝着村尾跑去。

    须臾间,雨水越发大了。

    赵大年满脸焦虑,抬眼扫了下黑沉沉的天空,这雨像是天破了个窟窿似的,大半个月了,不仅没有减少,反倒是越来越大,他扯着沙哑的嗓子:“贼老天!你这是要亡我瓦罐村啊!”

    说完更用力敲了下手中的铜锣,尖锐的锣声被大雨下的闪电轰鸣声遮挡。

    “发大水哩!憋睡哩,爬起来哩!”赵大年边敲着锣,边扯着嗓子大喊。

    他小跑着穿梭在村里,每到一家就用力砸门:“发大水哩,快起来!”

    瓢泼大雨噼里啪啦砸在地面,淹没了他的声音。

    他手中提着的铜锣敲得震天响,睡得浅些的村民醒过神来,忽听见发大水,立马从炕上跳起来,将睡梦中的崽子提溜起来:“发大水哩!快快快!”

    “你带着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白骨笼荒》 50-60(第5/16页)

    子往山上跑,额跟着里正喊人!”

    “当家的,当心些!”

    “晓得咧,晓得咧!”

    妇女慌乱地穿好衣裳,将孩子抱在怀中,叫上隔壁一起往山上高处爬。

    这个平静的小村霎时间乱成了一锅粥,越来越多的村民带着孩子一道爬山避洪水,男人则是加入叫醒村民的队伍。

    稻田的水已经倒灌,瓦罐村已被淹没在洪水中,村民们挽起裤脚艰难地在洪水中穿行。

    “来不及了,大家先撤,河渠要塌了!”黑暗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

    “里正啷个办,还有半个村儿的人没喊起来哩!”村民们目光纷纷投向赵大年,只等他拿个主意。

    赵大年眯着眼,雨水让他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你们先去山上,额去喊人!”

    “这怎么能行?太危险了!”

    “俺们都是一个村的,有困难得一起面对!”

    “就似就似!”

    赵大年用力砸了下铜锣:“都听额滴,全都给额走,额不需要泥们帮倒忙!”

    赵大年本是王城七品芝麻小官,瓦罐村地处偏僻,村民过得很是艰苦,他曾自请下放到了瓦罐村,势必要带着家乡村民过上好日子。

    一日,他于瓦罐山上发现一种极为细腻的泥土,想到王宫中那些精致珍藏的陶瓷瓶子,脑海里一个大胆的想法一闪而过。

    他一拍脑袋,坐在泥浆里哈哈大笑,这可把他的师爷吓得不轻,忙背着人去寻了大夫。

    自此,瓦罐村专做陶瓷罐子,做的精美又华丽,村民的生活富足,赵大年经此一事,记了大功,眼见三年评级到了,便被调遣去了别的地方。

    他舍不得啊,也不知是舍不得功绩还是舍不得家乡,总之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辞官,他要共富家乡!

    就这样他放弃了大好官途留下来做了个里正,谁劝告都没用,是个十足的倔驴子,村民们深知他的脾性。

    “里正,那俺们先去了。”

    “去去去!”赵大年不耐地摆手。

    村民们只得结伴先行离开瓦罐村,赵大年继续去叫剩下半个村的人。

    小半个时辰后,他终于将剩余的人都转移走了,此时弥漫在村庄的水也从膝盖涨到了大腿,他正要带人撤离,忽地想到了什么,拍了大腿哎哟了一声:“你们见着额儿子没?”

    众人皆摇头,七嘴八舌地扯着嗓子道:“没见着小刀那孩子啊。”

    赵大年的眼皮狂跳不止,他得回去找儿子。

    就在此时,堤坝决堤了,洪水浩浩荡荡地压了下来,村民们吓得哇哇大叫,一时间乱了一团,你推我赶。

    赵大年嗓子都喊哑了:“往山上尅,往山上尅!”

    那山洪须臾间便到了跟前,冲垮无数房屋,良田,像一只巨大的妖兽,将人囫囵吞了个干净。

    “轰隆——”又是一声惊雷,天空九道闪电相互交错,横陈在浓厚的乌云间。

    “吼——”空中传来一阵鸣吟,紧接着一道更大的雷瞧准乌云劈了过去,乌云中有东西坠了下来,砰的一声砸进洪水中。

    次日,天色放晴,天空碧空如洗,田间蛙鸣不止,蜻蜓振翅在已不堪入目的稻田上来回飞,太阳悬挂空中,给田间增添了一股湿热的粘稠感。

    昨夜上了山,得以幸存的村民沉默着从山下下来,沉重的气氛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昨夜他们站在山顶,借着闪电清楚地看到那滔天的洪水是如何淹没他们的家园,吞噬亲邻!

    瓦罐村完了,一切付之东流!

    带着他们无畏往前冲的赵里正也没了,什么都没了。

    下了山,路过稻田。

    “你们瞧,那是什么?”

    众人的目光看向稻田,只见泥浆里似乎有东西,还不小,有几个胆大的村民抄起家伙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去,当看清稻田里的东西,当即便嚎了一嗓子:“好大滴长虫!”

    “你个瓜娃子,内个似蛇!”

    其余的村民一听是蛇倒不害怕了,乡野人家蛇这种东西从小见到大,也不稀奇,一股脑的围了上来。

    “咦?这蛇为啥子还长角?跟鹿似的?”

    “不止泥,它还有脚泥!”

    村民们七嘴八舌,愣是没有想出来这是个什么东西,蛇不蛇,鹿不鹿,怪得很。

    “阿聪,泥来瞧瞧,这是个啥子东西哦?”

    叫阿聪的少年凑了上来,仔细看着泥坑里的长条,抓耳挠腮,半晌他恍然:“这是龙!”

    “额在赵里正的杂书上瞧过,龙滴头上有两根角,跟鹿似的,还有两只爪子哩,有的爪子只有四趾,有的有五趾哩!”

    “书上说了,龙是祥瑞哩!”

    众人一听这是祥瑞,纷纷摸下稻田,细细数了数龙的爪子,嘿了一声:“阿聪出息,真是五个爪子哩!”

    “瞧它被雷劈得焦黑,只剩半口气了,啷个瞧都不像祥瑞呐!”

    “啷个东西能吃蛮?”人群中有人小声问。

    所有人都看向阿聪,他们的家园都被冲毁,夜里逃命匆忙,什么也没带,如今这才感到腹中饥肠辘辘。

    阿聪面露难色:“ 这,书里头没说啊!”

    第54章 郁善国难临,王后喜得子 心意相通

    瓦罐村坠龙事件像是长了翅膀的风,不知怎的传到了王宫。

    凤凰殿。

    郁善王后年近而立,许是保养得当,竟与二十年华女子不相上下,她坐在铜镜前,揽镜自赏。

    丫鬟将一只鎏金凤钗坠珍珠流苏步摇别进王后乌黑茂盛的发间。

    “娘娘当真貌美无双!”丫鬟瞧王后今早心情不错,嘴贫调笑。

    王后从铜镜中瞥了她一眼,笑道:“就你多嘴!”

    说完像是想到什么遗憾事,叹道:“可惜本宫不能为王上诞下子嗣,你说,这世间之事怎就两难全呢?”

    丫鬟目光闪烁,不知该不该说。

    王后在铜镜里见丫鬟支支吾吾的,侧过身来:“想说什么?”

    丫鬟咬牙:“王后,可曾听过龙?”

    “龙?”王后看向丫鬟,“倒是听人说起过,我还听说百姓说巫溪胡有神灵,里头的神灵便是龙?”

    那丫鬟跪了下来:“回王后,民间的确有此传言,但并非空穴来风,奴婢家便居于巫溪湖旁,小时坠于湖中,险些丧命,迷糊间恍见湖底出现一黑色巨龙,红目,竟奴婢驼了上来。”

    “那龙生的古怪,似蛇非蛇,瞧着吓人,却极良善!”

    王后来了兴致:“哦?你说的可是真的?”

    “奴婢不敢说谎。”丫鬟偷偷抬眼瞄了王后一眼,斗胆道,“今早奴婢听闻城外瓦罐村坠下一龙,娘娘何不去瞧瞧?”

    王后这些年一直没有子嗣,想要一个孩子想得快要发疯,她站起身来:“摆驾瓦罐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白骨笼荒》 50-60(第6/16页)

    王后要出宫的事惊动了国王,他亦倍感惊奇,二人领着百官,身后跟着的马车仆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地来到瓦罐村,亲眼见到那条奄奄一息的龙,同时也见到了被洪水淹没的瓦罐村。

    王后看见那条烧焦的龙,龙鳞都被劈没了,翻出底下血红的肉块来,不知为何,她的眼眶便红了,连连叫太医医治此龙。

    国王见爱妻如此良善,甚感欣慰,连连宽慰必救此龙。

    因坠龙事件,瓦罐村百姓因祸得福,国王命人为他们重建家园。

    更值得欢庆的,便是被大水淹没的赵里正带着昨夜消失的村民回来了。

    瓦罐村民人人欢心,建起房屋来那是干劲儿十足。

    “叔儿,你们咋回来的?俺站在山顶上,分明瞧见葛大叔被一块木板削得半个脑袋都快没了!”阿聪凑到赵里正身边。

    “方才我凑近了瞧,嘿,那脑袋光溜得跟鸡蛋似的!”

    赵大年擦了擦汗,接过阿聪递来的水,咕噜噜地喝了个干净,一巴掌拍在阿聪的后脑勺:“干活去,大人的事憋瞎打听!”

    阿聪瘪嘴:“大伙儿都说了,是因为田间的祥瑞!”

    赵大年吓得赶忙捂住阿聪的嘴巴:“不是田间的,是巫溪湖里的!”

    阿聪满脸茫然,难不成巫溪湖内也有一条龙?

    三日后,一个晴朗的日子,天空突然响彻一声闷雷,霎时间狂风大作,路边的树叶被吹得哗哗作响,瓦罐村的村民停下手中的活计,抬眼看向天,只见乌云蔽日,天地一片阴沉。

    一道金光穿过乌云落在田间,狂风卷动间,似有东西飞入云层,隐入乌云,消失不见。

    片刻后,乌云散去,狂风停止,仿佛方才一切只是一场错觉,天空又恢复了晴朗碧空如洗的模样。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祥瑞不见了!”一个时辰后,有村民带药去田间,才发现稻田间空空如也。

    当夜,凤凰殿,王后梦中见一威风凛凛的金龙盘踞,那金龙口吐人言:“郁善助吾渡劫,吾心慰之,算出十六年后郁善必有一劫,吾知你所求为何,今日便全你心愿,以报渡劫之恩。”

    王后欲得一子已近疯魔,连连应是,那金龙发出一声龙吟,随化作一道金光进了王后腹内。

    山尘说完,合上了书,司遥听得入了神:“没了?”

    山尘无奈:“没了。”

    司遥意犹未尽:“如此说来,郁善公主乃是金龙投生报恩。”

    “那金龙既算出郁善国十六年后必逢大劫这才投生成公主,欲破此劫,可为何郁善国仍一夜亡城?”黎宛从山尘手中将书接过,胡乱翻了翻。

    “国难乃天劫,纵使金龙乃天生地长,气运超绝,大道所至,岂能扰之!”司遥淡然道。

    黎宛冷笑:“我才不信什么天道,事在人为。”

    接着,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