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前说一声是必要的,因为知青来了得住知青宿舍,宿舍又就那么大,大家的床位、柜子都得挪一挪,给新知青腾出地方来。这也就是“做好准备”的意思。
知青们听了消息,新奇之余,又有些发愁。这会儿就纷纷说起来:
孙维强道:“本来就够挤的了,又来人!”
刘红霞道:“现在得床挨着床了,就不能多建个屋子吗?”
赵中华道:“我看难,现在还能住下,不会给建的。”
王小薇说了句:“没办法,乡下条件就是艰苦些。大家都忍忍吧。”
王有为摇摇头,“唉,以前我那个时候,一年就一个,有些年都没人。现在是加大了动员知青上山下乡的力度,人就多了。”
郑文文皱着眉头说:“归根结底,还是城里就业岗位少,容不下那么多人,才往乡下放!这么说来,回城是越来越难了!”
抱怨归抱怨,大家说了几句还是回屋,各自把自己的东西收拾收拾,腾挪地方。具体分配的名单既然已经出来,新知青的床和柜子应该也在打了,不知道哪天就搬进来,还是趁早收拾的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叶欣没有他们的烦恼,听了听,见他们忙起来,就不在这碍手碍脚了,挎着篮子准备回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70-80(第3/22页)
却看见屋前张康明和江静雨正在说话,这会儿没雨,他们也没带草帽。
江静雨见叶欣穿着崭新的水鞋,手臂挎着干干净净的竹篮,脸蛋红润气色健康,就连头发都是乌黑清爽的,整个人虽然娇小,却是利落水灵得紧,比他们这些知青更多了几分轻松从容,倒有几分娇养的模样似的。一时不禁羡慕起她来,主动搭话:“叶欣,还是你好,在坡上独门独院的,就跟沈卓两个人过日子,清净宽敞。”
叶欣知道她为什么突然感叹,也友好地说道:“其实,你们要是觉得宿舍太挤了,也可以搬出来自己住的。你们两个人,齐心合力起两间小屋子,应该是可以的。”
他们两人在一起,也是人尽皆知了。叶欣这么说,也是诚心建议。
只是,这两人虽然情投意合,但算起来认识时间还短,没跟家里人说,不然真心要结婚了,家里肯定寄钱来支持的。加上其实也在等着回城的消息,对未来不确定,一时不敢做那个决定。
两人听了叶欣的话,对视一眼,还是江静雨说:“我们也想过这个,但是……起屋子不是小开销,一时攒不出那么多钱来。”
叶欣点点头,也不知道说什么了,“那你们再想想办法。我来一会儿了,先回去了。”
江静雨欲言又止,最后也只是说:“你慢点走,地上湿滑。”
晚上,叶欣把新知青即将到来的事情跟沈卓说了。并且说:“等大队长去接新知青的时候,我也要去。”
沈卓奇怪:“你去干什么?”
叶欣道:“先睹为快啊!看看新来的知青是什么样子。”
沈卓哭笑不得,就劝道:“不知道到时候天晴了没,就算晴了也是路途遥远的,你别去了,等他们来了再看不迟。”
叶欣说:“我闲得慌不行吗?我就要去!”
沈卓只能点头了:“好好好,去就去。具体哪天,我早上载你去。”
第072章 帮帮忙
新知青到来的具体日期是三月初三。
也是好运, 持续了半个月的潮湿阴雨天气在月底停了,初一天空云层散开,初二就出现了久违的太阳, 憋了许久的人们纷纷出门上工, 也晒晒身上的潮气和霉气。
叶欣不急着上工,而是忙着把屋里东西拿出来晾晒。有些东西只是表面发长了霉菌, 用开水烫烫, 擦洗干净还是好的, 比如木桶、木盆。有些坏了的就只能扔了。
也把瓜子拿出来晒晒。之前没经验,没有想到潮湿的天气会持续那么久,瓜子保存不当, 有些回潮了,她不得不又炒一遍炒干了。后来就用陶罐和玻璃缸来装了,好在这些容器买得多, 腾一腾还是能空出两个的。
此外就是把湿了的柴火摊开在院子晾, 把衣服重新洗了晾起来等等。
在院子里忙忙碌碌, 直到红霞满天,沈卓回来。
叶欣见他进来就说:“明天新知青就来了!”
沈卓就明白了,“好, 明早咱们一起出发。”
正好又是集日,叶欣当然要顺便买卖些东西, 晚饭的时候就跟他说:“这段时间雨水充足,咱们菜地里菜苗都长得茂盛了,有些要间苗的, 一时吃不完, 拔些去卖。还有一些像辣椒苗这样的,咱们种不了多少, 也间些去卖。”
沈卓前几天就把屋后菜地除了一遍草,自然知道情况,现在他们已经吃上了早春水灵鲜嫩的青菜了。对她的安排也没有意见,只是忍不住夸她:“你把菜种得多好,平时辛苦了。”
叶欣就有些得意。又道:“除了卖的,我也买些东西。你有没有要买的?”
沈卓想了想,没什么缺的,就摇头。
叶欣提起:“你真不买双水鞋?不是说之后还会下雨吗,还是买一双方便。”
这个其实在之前他每天一脚泥巴回来的时候,叶欣就提过了,但是沈卓说不用买。现在他也还是摇头:“不用。穿水鞋闷脚,我要在培训班一整天的,还是草鞋透气舒服。”
叶欣建议道:“你把草鞋也带上,到了学校换草鞋,来回路上穿水鞋啊。”
沈卓还是摇头:“不用那么麻烦。”
叶欣也就作罢,“那随便你吧。你什么时候想买东西,钱不够跟我说。”
沈卓:“嗯。”
初三也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一早起来,跟以往一样,沈卓做饭,叶欣准备卖的东西。另外她也带了一包五香瓜子,倒不是要卖的,而是打算去徐大夫店里看看。
吃了饭要出发的时候,沈卓提醒她:“天晴了没两天,路上还没干透,你还是穿上水鞋吧。”
叶欣想想也是,就坐在屋檐下准备换鞋。
平时水鞋就放这儿,她还搬了张凳子来,就是专门在这里换鞋的。
这会儿她刚坐下,沈卓就在她跟前蹲下了,“我帮你换。”
他伸手握住她纤细的脚踝,先把她脚上的布鞋脱了,看着她穿着袜子的脚,觉得真小巧,不禁捏了捏。
叶欣顿时有点恼了,就要抬脚踹他:“我说你怎么无事献殷勤——”
沈卓脸一红,连忙把她脚握住了。
也不敢造次了,动作轻柔地给她套上水鞋。
换了一只,再换另一只。
穿上了水鞋,也还是显得她一双脚小小的,怎么看都觉得好可爱。
叶欣推他肩膀,没好气道:“换好了,还不让开!”
沈卓抬头,看着她宜嗔宜喜的脸,心中一动,很快地凑近亲了她脸颊一下。
叶欣脸红了,锤他一拳,骂道:“坏蛋!”
沈卓知道再闹下去她真要生气了,赶紧起身,也顺手拉她起来,若无其事道:“好了,咱们出发吧。”
叶欣真想打他一顿,不过考虑到早上时间宝贵,只是甩开他的手,去拿背篓。
刚拿过来就被沈卓接过了,熟练地倒背在胸前,讨好地说:“我来背。”
叶欣哼一声,也不跟他抢,就该他累着!
到了镇上,叶欣就把他赶走了,自己去卖菜苗。
新知青要来也不会来那么快的,她先忙自己的事情。
这次卖的都是寻常东西,就不用掩饰什么了。叶欣不慌不忙地把东西拿出来摆摊,水灵的青菜很容易卖,眼熟的大婶大娘们爱买。倒是辣椒苗之类的,集上卖的人不少,不是很好卖。不过她带来的没有几把,到八点多也卖完了。
今日收入两块多钱。
收拾了背篓,叶欣拿着钱在旁边逛逛,买些需要的。
看到有人卖菊花茶,她想起最近瓜子磕多了,确实有点上火,就买了些。这个有些贵,她就只买了二两。
也因为菊花茶有些贵,叶欣那爱赚钱的脑袋又开始运转了——不如买些菊花种子自己种?种得好了,不仅自己以后有喝不完的花茶,还能拿出来卖。这么贵,肯定有赚头啊!
于是她就又去找卖种子的,各类菊花种子都买了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70-80(第4/22页)
。
随后她才往徐氏中药材铺走去。
徐大夫见到她还有些惊讶,笑问:“今天怎么你自己来了?还是卖药?”
叶欣笑道:“最近没采药。今天来赶集,顺便来看看您。”
一边说着,她一边从背篓里拿出准备好的五香瓜子,递给徐大夫:“之前凑巧买了不少瓜子,家里吃不完,给您送些来,您店里闲了磕着打发时间。”
徐大夫摇头道:“可别送我东西了。年前沈卓放车在我这,我还能厚着脸皮拿你们的菜吃,现在怎么好意思?你们赚钱也不容易,留着自己吃吧。”
叶欣放在他柜台上了,道:“您别推辞,其实我也是有事麻烦您。”
徐大夫就问:“什么事?”
叶欣道:“之前您不是给过沈卓一些药种子吗?我种活了一些,虽然长得不太好,但还想再试试,所以现在想找您再要一些。不知道您店里还有没有了?您放心,我不是种来卖,只是我也跟沈卓学习辨认药材,但比较笨,总是记不住,自己种一些天天看着,倒是能记住了。”
徐大夫听了,就笑道:“原来是这样。多学些知识倒是不错的,中医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更应该多些人学。我这里的确还有些药材里抖落出来的种子,杂得很,你要就给你了。”
说着就转身拿了一个小簸箕,倒是不少,只是里面夹杂着一些草叶、泥土等。
叶欣拿出早准备好的布袋子,装起来了,又连声道谢。
徐大夫摇摇头,放下空了的簸箕,又把那袋瓜子推还给她:“这本来就是不要的东西,你要的话,我以后都给你留着了。何至于拿东西来换?”
叶欣却坚定地又推了回去:“也不是换,只是平白拿您东西,我也不好意思。您收下了,我才好要。”
见此,徐大夫无奈笑了,“你这一点,倒是跟沈卓一样,不愧是一家人。”倒是不再推辞,收下了。
从药材店离开,叶欣又去了陈家院子采购一番。
忙完了这些事情,也才九点多而已。
叶欣慢悠悠地背着背篓,在镇上又转一圈,到处看看,打发时间。
转完一圈觉得没意思,应该有十点了,她就往镇口走去。
到镇口发现李兴国已经在了,她便走过去打招呼:“大队长。”
李兴国回头一看是她,有些意外:“叶知青,你今天来赶集?”
叶欣说是,然后明知故问道:“您在等新知青?”
李兴国点头:“没错。消息说是今天来,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到,我想着宜早不宜迟,就早些来了。”
叶欣于是顺势道:“我跟您一起等吧。反正我回去也是一个人。”
李兴国知道她大约是早上和沈卓一起来的,就点点头:“也好。你一个女孩子走路不安全,等到新知青,咱们一起回去。现在也快中午了,估计不用等多久了。”
叶欣就应了声好,站在旁边等着。
镇口除了李兴国,还有其他大队的队长,叶欣在之前推选知青参与工厂招工的时候见过他们,所以认得。他们都是来等着领新知青的,在镇口或蹲或坐或站,不时抬头看看通往县城的路,也在聊着天。
聊的当然是关于知青的,还有些口没遮拦。
“不知道这回来的知青什么样儿?希望是身体强壮的,能干活。”
“体魄如何倒是其次,我就希望是老实的,别给老子惹事!”
“怎么了老陈,你队里有惹事的?”
“可不?不老实种地,肚子里竟是些花花肠子,招惹村里的小姑娘,给老子气得够呛!”
“这样的就是流氓!要不是知青,早被人揍了!”
“你们还是客气了!管他知青不知青的,敢惹事先揍一顿!反正外来的爹妈也不在身边,就是打死了……”
“害害害,别说这个!现在是新时代了,要讲文明讲法律,可不能乱来啊。”
“唉,我就不乐意接收知青,城里人,娇生惯养,干不动活。”
“我也不乐意,但有什么办法?”
“我说句公道话啊。好的知青还是好的,有知识,有技术,讲文明,讲卫生,给队里当榜样呢……”
叶欣安静站在一边,听着各位大队长畅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