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80-19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你们俩怎么只吃一小块。”

    江静雨很不好意思:“凉的东西,怕吃多了不好。”

    王小薇叹了口气,又笑道:“希望这回生个儿子,先开花后结果,儿女双全,我就知足了。”

    几家人都是结婚的了,现在又赶上都怀孕,生儿育女的话题聊得更起劲了。

    聊着聊着,大家就把注意力放到了叶欣身上。

    江静雨问她:“你比我早结婚一年多呢,怎么还没怀上?”

    叶欣纠结了一下子,简短地回答:“不急。”

    王小薇不赞同道:“该急了。虽说孩子看缘分,但是一年了还没怀上,已经迟了些。你家沈卓就是医生,也许该开药调调身子。”

    虽然叶欣一直是脸庞白里透红,气血充足,十分健康的模样,但有时候不能光看外表,内里的毛病看不出来呢。

    王小薇这是真心实意为她打算的。

    就连王有为,也以过来人的口吻说了句:“是啊,孩子早生早养大,就能早点放心。特别是沈卓没有长辈亲人了,家里冷清,有几个孩子热闹,才像样。”

    叶欣陷入了沉默。

    本来以为自己和沈卓两个人过小日子,没有父母长辈在身边,自由随性,很是潇洒,没想到还是躲不过被催生啊……

    其实去年就被王小薇和林美华说过了。

    这个年代,大家朴素的观念里,觉得还是要有孩子的,没有孩子,怎么像个家?没有孩子,谁来养老、传宗接代的?

    就算是现在计划生育的口号逐渐喊响,不再奔着多生,生一两个总是要的吧?

    尤其是得生一个儿子。

    而且,结婚必定是跟生子挂钩的,不然结婚干嘛。

    所以见叶欣和沈卓结婚一年多了,还没有孩子,而比他们早结婚晚结婚的都有了,就以为他们是怀不上,真心实意为他俩担忧、考虑。

    叶欣敢打赌,他们绝对不会往避孕、不要孩子这方面想的。

    所以她才没有说出来,不然他们可能以为她只是掩饰,然后需要很多解释……

    唉,不想解释。

    让他们误会去吧,反正日子是自己过的,自己舒心就行!

    夏去秋来,天气由热转凉。

    稻谷成熟了,田野黄澄澄的一片,像是金子。

    这一季算得上风调雨顺,庄稼长势良好,此时乡亲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开始忙碌收割。今年的喜悦,更甚往年。

    因为种的那一半杂交水稻,已经可以从稻穗的重量、数量看出来,明显比传统水稻好!

    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因为这个,乡亲们心中火热,干活劲头十足,仿佛不知疲累。

    先紧着收了一亩地,看看数据!

    沉甸甸的稻穗被收割下来,脱粒,称重,大家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争相看结果。

    丰水大队的第一亩杂交水稻产量出来了,九百九十三斤!

    队员们当场欢呼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天哪,快一千斤了!”

    “不是‘放卫星’!真的有这么高产!”

    “听说最高亩产可以达到一千两百多斤呢!咱们这还是少的!”

    “咱们地贫嘛,说不定下一亩就超过一千了!哈哈太好了!”

    “这真好啊,大队长,明年咱们都种上这个吧!”

    “对,明年全种这个杂交水稻!”

    队员们非常激动,甚至热泪盈眶。

    实在是以往的水稻产量太低了,亩产只在四百斤到五百斤之间,要是不幸遇到灾年,还要更低。

    而现在的杂交水稻,眼见为实,产量是以前的两倍有余!

    这怎么叫乡亲们不吃惊、高兴、激动?!

    以前大家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分得的水稻那么少,根本不够吃。虽然靠高产的红薯救命,但是红薯吃多了烧心、难受,怎么比得上大米饭呢!

    现在看到了顿顿大米饭的希望,大家都高兴不已,呼喊着要明年全种杂交水稻,甚至不种麦子了,两季都种水稻。本地气候暖热潮湿,其实是具备两季都种水稻的条件的。

    大队长也高兴啊,满脸笑容,中气十足地喊:“我也想往后都种这个,让大家都真正吃饱饭!不过还要跟公社商量,拿种子!现在也不要光顾着高兴了,继续收割稻子,别耽误了时间!”

    大家欢呼着,干活劲头更足,杂交水稻一亩一亩被收割下来脱粒称量,都在一千斤左右。

    这季农忙,着实让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不论大人小孩,个个都笑容满面!

    第185章 大志向

    秋收的喜悦过后, 天气转冷,进入冬季。

    此时,今年的招工消息姗姗来迟。

    省郊新开的一个调味品厂招工, 要求下乡满二年以上的知青, 男女不限,这次名额还算多, 有八个。

    知青们一下子又精神抖擞起来。

    目前, 丰水大队除开已经做了老师的四个人, 以及去年来的朱玉羽和今年来的吴小东还没有到达年限,以及叶欣不参加,有意向参加此次招工的知青共六人。

    有了两名驻公社知青办的干部负责知青的招工报名推荐工作, 倒是省了大队长奔波操劳。

    结果很快出来了。

    丰水大队竟然有一个人选上了,是赵中华!

    赵中华自然是欣喜若狂,喜气洋洋, 回来后立刻着手收拾行李, 办离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180-190(第9/17页)

    的手续。跟当初郑文文离开的时候一样仓促。

    而其他知青又经历一次大起大落, 心情可谓糟糕。

    就连一向怡然自得的崔时宇和李英丽,也不禁开始消极起来,毕竟算起来他们下乡也三四年了, 吃够了乡下的苦,不想再在这种封闭偏僻的山村消磨下去, 想进城。

    另外,目前还住在宿舍里的知青,孙维强是资历最老的, 却被后来的赵中华赶上了, 自己这么多年一个机会都没捞着,一下子心态也崩了。

    还是两名知青干部工作到位, 及时耐心地谈心谈话,才安抚下来。

    十一月下旬,赵中华跟知青同伴们告别,包袱款款地离开了这个生活五年的地方。

    这天,沈卓今天出门走诊了,不在家。

    邮递员进村送信,叶欣除了收到叶欢寄给她的一封之后,竟然还收了一封沈卓的。

    这倒是稀奇了。

    沈卓没有什么亲朋,认识的人都在本地,这么几年来沈卓都没有跟别人书信往来的,怎么突然有人寄信给他?

    看了看封面,是县里寄来的,署名是一个姓俞的人。

    仔细想了想,她想起来了,“难道是一直帮助他学习的俞医生?”

    叶欣觉得应该是了。前两年去县医院做婚前检查,时间不够,还拜托过俞医生寄检查报告的,所以知道他们家地址也正常。

    就是不知道什么事。

    晚上沈卓回来,听说之后也是有些好奇,放下医疗箱就先拆信看了。

    叶欣在一边嗑瓜子,问:“俞医生信里说什么了?”

    沈卓道:“之前俞医生说过,让我在乡下好好积累经验,学习进步,等过几年有机会了他推荐我考县医院去。”

    叶欣记得这事,当时沈卓也跟她说过的,恍然:“现在机会来了?”

    沈卓说:“差不多吧。”说着把信递给她看。

    叶欣接过来,信中俞医生说,县医院已经确定明年春天招聘两名医生,其中一名中医。

    他知道沈卓这两年在乡下做得很好,甚至声名鹊起,尤其是手头有一味安神助眠的药丸药效特别好。

    鉴于他有那么好的行医经历,推荐到县医院并不难,希望他好好准备,抓住机会,明年春天一举考进县医院。

    看完之后,叶欣很惊讶:“你的名声都传到县里去了??”

    沈卓说:“可能是镇上有人进县城,跟亲朋好友说起。俞医生也就听说了一些。”

    叶欣再看看信,还是惊讶:“那就是说,你私底下给人看病、卖药的事情,也传出去了?咱们大队的人是不是也知道了,大队长知道不?什么态度,有没有找你说话。”

    沈卓回答:“大队长知道有别的地方病人来找我看病,去年的时候,李光耀就汇报了。至于私下卖药的事情,年初时大队长也听说了,找我确认过。当时大队长不相信这药效,怕我胡闹,还亲自买了两颗回去吃,然后他说确实有效,晚上泡水喝了睡得好。还问能不能多弄一些在医疗站卖。我说已经卖完了,你原材料不好找。”

    叶欣嘶了一声,“大队长要,你直接送他两颗就好了,怎么还能让他掏钱呢?”

    沈卓说:“这可不行,你难得做出来的。而且还要跟你报账呢。”

    叶欣看着他认真的俊脸,一阵无语。

    怎么感觉他在接人待物方面,还是没有一点长进呢?

    不过,他这样一本正经的,又有点可爱……

    其实今年来找沈卓看病的人,不仅仅有县里的,还有市里的。

    他都不知道怎么会传那么远的。

    可能是叶欣研制出来的药物的确十分有效。

    还有省城来找他买药的。

    不过省城里的,倒是跟今年年初二在省城国营饭店帮了一个哮喘病人有关。当时病人的女儿问过他的住址,他没有说,后来可能是对方花心思打听了,又正好从市里听到消息,一层层问下来,竟然找到了丰水大队医疗站来。

    当时那位叫万芳菲的女士,在两个人的陪同下来到乡下,一身城里人的干净打扮,格格不入。

    她看见沈卓的时候非常惊讶,不敢相信他真的是乡下人,还问他怎么不进城去发展,甚至透露出意思说可以帮他活动进城。

    不过沈卓没有接这个话。

    万芳菲有些遗憾,买了药当天就回去了。她显然出身富贵,就算到乡下也不费什么劲。

    那个时候,叶欣给沈卓的药丸已经快要卖完了,最后一点卖给了万芳菲,就没有了。

    因为今年碧云花还没有落,自然是不能制药的,叶欣也就没有新的给他出售。已经停了半年,一些用过的病人还来问过几回,想知道什么时候才有。

    今年叶欣越发沉迷赚钱,出去的时间变长了,存款蹭蹭涨。

    她忙碌的同时,沈卓也自己处了许多事情。

    总的来说,两人各自忙碌,各有成长。

    不过因为叶欣老是跑出去,也不跟沈卓多说,沈卓存了一点赌气的心,自己这边发生的事情就没有一一跟她说。

    所以叶欣才不知道。

    这会儿说完了信的事情,沈卓见她还在嗑瓜子,劝道:“你别吃这个了,上火,等会儿晚饭又不爱吃。”

    叶欣说:“不会啊,有菊花茶下火。”

    沈卓叹口气,把她抱起来亲一亲,往灶房去了,“做饭去,你烧火。”

    把她放到灶膛前的小凳子,自己转头出去打水,淘米下锅。

    叶欣只能停下嗑瓜子的手,乖乖引火烧柴,为自个晚饭努力。

    添着柴火,她才又想起来:“哎?那俞医生叫你考去县医院,你去不去?”

    沈卓拿了腊肉出来切,反问她:“你觉得呢?”

    叶欣白他一眼:“你想不想去嘛。”

    沈卓说:“你想去我就考。你不想的话就算了。”

    叶欣仔细观察他的脸色,虽然他一惯面无表情,但一起生活这么多年,还是能看出了一点,“你好像不想考嘛,一点意动的样子都没有。”

    沈卓抬眼看向她,认真地说:“我觉得,你并不想去县城。”

    叶欣来了兴趣,“为什么这么说?你怎么会觉得我不想进县城生活的?毕竟也是城里,比乡下好多了啊。”

    沈卓也是从跟她相处几年的经验中猜出来的,尤其是这两年她胆大包天,屡屡独自外出赚钱,一看就“野心不小”,怎么会满足于一个小小的县城?

    他们去过市里,去过县城,她都没有特别向往的样子。

    村里的招老师,市里省里的招工招生,她通通看不上,根本不屑于报名参加。

    他知道,她向往更繁华的地方,更大的城市。

    因此他说:“县城对你来说,太小了,不合适。”

    叶欣眼睛一亮,有种被解的喜悦感:“对!小小县城,不是咱们的目标,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