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终于明白了“太子妃”这个身份的意义,和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她也琢磨出刘盈从未说出口的,让她做的那些“琐事”背后,对她的体贴和保护。
男女有别。刘盈顶住所有压力,以“这是我的命令,壮壮只是照做”为由,用他的“荒唐”为萧谨遮掩,让萧谨继续与沛丰的勋贵子弟深交。
说什么“曾经的小伙伴”,众人都长大后,萧谨以未婚且适婚女子的身份,怎么可能与同龄男子频繁接触,还监督其学习?
萧谨成为准太子妃后,就更不该与外男深交。
只是刘盈处事荒唐,他非用萧谨为副手,众人只关注刘盈,反对也是冲着刘盈。
萧谨便把与“童年小伙伴”的友谊一直延续到现在。
她一直是沛丰勋贵子弟集团的“二把手”,从沛丰到汉国,再到大汉,她与勋贵子弟密切交往的事,如温水煮青蛙般,成了众人不会惊讶的“常态”。
当勋贵在萧谨有身孕,想要送美人去刘盈后院时,他们的继承人坚定不移地站在萧谨这边。
若勋贵想送的是继承人的同胞妹妹,勋贵子弟深知老大和二把手的性格,不肯让同胞妹妹跳火坑;若送的是妾生女或者同族……呵,那绝对不能让别人给自家“兄弟”添堵啊!
萧谨是跟着他们一同在沛丰吃苦,在南郑留守,在长安当街溜子,与他们穿越死亡沙漠、游历西域的生死“弟兄”。不说情谊,只说利益,他们与萧谨保持友好关系,支持萧谨和萧谨未来的孩子,所获得的利益绝对比与萧谨撕破脸,捧一个自己都不熟悉的“同族女”去太子后院争宠,要有利得多。
哪怕父辈没想过让送去的美人夺嫡,只是想生出诸侯王——以刘邦的态度,他们都接受了“非刘氏不得封王”的事实。可一个不一定和自己亲近的诸侯王,哪比得过支持本就与他们极其亲厚的萧谨的儿子,所给他们的利益更大?
何况他们很确信二把手的地位是老大给的,长辈的小心思若让老大生气,那族人只剩下两三家的吕家,就是前车之鉴。
刘盈还以“乳母擅自为皇子做主”为由,整治了弟弟身边的奴仆。又以“长嫂如母”为由,让萧谨插手弟弟的教育。
这乍一听似乎没问题。如今萧谨细想,才发现其中全是问题。
不说还未成婚的长嫂根本不该插手夫家的教育,就说“长嫂如母”,是指父母不在,由长兄抚养幼弟的时候。帝后都还活得好好的,谁敢提什么“长嫂如母”?哪怕萧谨成了太子妃,也绝不该插手小叔们的生活。
可还是那句话,刘盈荒唐惯了,别人看刘盈的荒唐也已经太过习惯。刘盈胡搅蛮缠,先自己接过弟弟们的教育,然后把自己该做的事丢给萧谨干,竟无人察觉不对劲。
萧谨就这样,在勋贵子弟和小皇子中地位徐徐上升。
刘盈总是这样,自己揽下许多事,再以“我惫懒”“我荒唐”为由,让“二把手”萧谨帮他做。
总爱表现得粗鲁莽撞的刘盈,为萧谨的谋划如春雨般轻柔,众人还未察觉落雨,浑身便已经湿透了。
连萧谨自己都未察觉。
当萧谨遭遇恶意,当帝后褪去他们的温情,对萧谨显示出“皇帝”“皇后”的一面时,萧谨才回过神。
刘盈也在此时,才为萧谨戳破皇室的脉脉温情。
“他们其实不在乎你生男生女。以我二人的身体素质,子嗣肯定很多。他们不该这么急躁。他们此举,是不满我对你太在意,后院不肯再进人。”
刘盈食指轻轻搅动妻子两鬓垂下的乌黑发丝。
“若你我是普通人家,哪怕是普通勋贵人家,他们都会很宽容。但我身为未来的皇帝,不应该太重视皇后。我可以给你许多权力,但不能过于重视你,明白了吗?”
萧谨轻轻点头:“我明白。对皇帝而言,最重要的是天下。可刘盈,我不认为我比天下重要。”
刘盈给萧谨的发丝打了个结:“我也不认为我比天下更重要。”
小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而后萧谨给了刘盈一拳头,报复刘盈把她的头发打结。
刘盈接住萧谨的拳头,乖乖把自己打好的发丝结一一解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180-190(第7/27页)
刘盈继续道:“因为他们都重视天下,所以以后都不会动你了。壮壮,你很厉害,你能驯服未来的彻侯和诸侯王。即使你没有子嗣,也会坐稳皇后和太后的位置。”
萧谨摇头:“我才不要当太后。这世界没了你,没意思。”
刘盈微愣,然后把妻子按在自己的怀里,使劲揉乱了妻子的头发。
萧谨气得咬了刘盈的手臂一口。
……
刘邦重新向弟兄们诉苦,看来壮壮以后有没有子嗣,自己都不能插手刘盈这孽子的后院。
吕雉训斥了找借口频繁进宫向她请安的勋贵夫人,又命妹妹闭门思过。
她亲手做了男孩与女孩两套衣服,以显示无论萧谨生出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她都要为萧谨撑腰。
长安城便安静了。
夫妻二人对萧谨,恢复了以往的慈爱。
萧谨便在这种气氛中,为刘盈诞下了长子。
针对太子后院的人心浮动却并未消失。
他们本就没想过夺嫡,只是想与未来“诸侯王”扯上关系罢了。
只是这人心浮动,皇宫里这家人,完全不在意了。
第184章 万国来朝的雏形
刘盈的长子出生时, 长安城乃至整个大汉,都好像静了下来。
刘盈也静了下来。
从刘邦举兵起,刘盈就东奔西跑没停过,走的路比老父亲刘邦还多。
大汉建立后, 说是秉承黄老之学, 休养生息, 庶民是没怎么动, 但大汉朝廷动个不停。
刘盈代替老父亲御驾亲征, 南征北战, 巩固了他在秦末乱世中让人不太敢相信的赫赫威名。
大大的长安城, 宽广的新宫殿, 刘盈就没待多少时日。
皇帝、皇后、太子三人都在长安城的时间,就更少了。
皇宫里多了一只小崽子, 性格越发冷硬的帝后的神情都变慈祥了。
刘邦让还不会爬的小崽子在自己肚子上睡觉。吕雉重新摇动了纺车。
刘盈把皇宫里不大的花园翻了土,种上了从西域带回来的农作物。
坐完月子, 已经能在庭院里行走的萧谨, 站在田埂上给刘盈递水递帕子。
再加上有了刘盈保护,开始在皇宫里满院子乱窜的小皇子们, 和跟在小皇子们身后的少年皇子们, 皇宫热闹得就像是沛丰老家。
刘邦和吕雉二人,都好像变回了刘季和吕娥姁。
刘盈回到了长安, 还有了长子,无论有多少人心浮动, 都隐于水面下。
这时曾经期盼刘邦早死的人, 倒是盼着刘邦晚死了。
如果刘邦再活一二十年,说不定就会和太子起冲突。
无论他们怎么想,总归只是想想。
有异心的人顶多悄悄鼓弄一些巫蛊之事, 然后绝望地看着被诅咒的刘盈身体还是那么棒,又提着鼎去欺负老秦臣。
蒙毅本来快病死了,竟被探病的刘盈气得垂死病中惊坐起。
回来探病的蒙恬差点笑岔气。
蒙毅闷声闷气道:“兄长,你什么时候回家?”
蒙恬笑道:“我打算就在长城安家。”
蒙毅不解。
发须灰白的蒙恬,轻轻拍了拍发须同样灰白的弟弟的背:“有一位能代表秦人的将领葬在长城脚下,天下士人就再也不会拿秦人和六国人的仇恨说事了。”
蒙毅道:“兄长不需要如此。陛下和太子能镇得住天下。”
蒙恬轻轻摇头:“陛下和太子是否镇得住天下,与我等老秦人为自身谋划,并无关系。再者,听多了太子嚷嚷要青史留名,我也难免有了更多野心。”
蒙毅想问,兄长的名声难道还不够青史留名吗?
最终他没有问。
名声这东西,如权势财富一样,总是不觉够的。
陛下和太子定是能在汗青之上与所有先祖后辈争锋之人,如先帝一般。
身为先帝的臣子,身为如今陛下和太子的臣子,怎会觉得自己的名声已经足够与君王同行?
永远都不会觉得足够。
蒙毅便不想死了。
他也可以再努力努力,将来去见先帝的时候,才有更多故事讲给先帝听。
蒙毅其实是因为蒙恬这番话,才燃起了求生的心气。
可惜这件事是在刘盈气他之后,史书上便记载蒙毅是被刘盈气活的。
现在已经有了这个传闻。蒙毅得知后,写了自传辟谣。
后来这自传被考古学家发现,可惜后世子孙更喜欢玩梗,有真相也不听。
蒙毅就是被刘盈气活哒!超大声!!
这导致蒙毅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总处于饱受刘盈“欺凌”的迫害位。
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知道蒙毅得知自己的未来“名声”后,会不会后悔没有早日致仕归隐。
可惜他不知道,便还是从病床上爬起来,接手了刘盈带来的西域种子育种之事。
农人不敢轻易尝试新的农作物,育种和推广的事,历朝历代都是从宫苑开始。
少府的职责,可不仅仅是讨好皇帝。
蒙毅的好友召平也从种瓜,终于变成了刘盈希望的模样,着手新作物的改良育种。
刘盈希望召平的“技术”变成“知识”,给他配了许多擅书的弟子。
召平的弟子记录下召平每一次错误的正确的实验,希望从中总结出普适性的改良育种方法。
将来刘盈会命人把他们的记录总结成一部农书,刊印成册。
纸张书籍很难流传后世,但有了印刷术,一代一代书本再版,知识会流传下去。
当刘盈家的小崽子能在刘邦肚子上翻身的时候,刘邦给小崽子取了大名。
他无视刘盈的抗议,还真用了当初刘盈吐槽的“怎么不取名为刘恒”名字,小崽子以后就叫刘恒了。
按照常理,刚学会翻身的小崽子应该是听不懂长辈说话的。
小刘恒却睁大他的双眼,静静地扫视刘邦和刘盈,好像在思考什么。
可这“平静”也就是一瞬,没脑子的小崽子很快继续翻滚,滚累了就试图抓自己的脚啃。
刘盈真不知道自家小崽子怎么喜欢如此高难度的动作。
刘邦笑话刘盈,这小崽子完全和刘盈幼年时一模一样,都爱啃脚。
刘盈瞪大眼睛:“胡说!我没有!你诽谤!”
刘邦坚称,刘盈就是喜欢啃脚。
吕雉微笑颔首,赞同刘邦。
是的盈儿,你幼年时也如此令长辈费解。
刘盈生气了。
他提起小崽子,拍了一下小崽子的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180-190(第8/27页)
股。
小崽子哇哇大哭,掉落不菲经验值。
刘盈眼睛一亮,正准备继续欺负儿子,萧谨忙从刘盈手中夺回儿子,一个闪身躲到了吕雉身后。
刘邦一个大巴掌拍到刘盈的脑门上,阻止刘盈把小崽子抢回来。
之后刘盈便被父母剥夺了单独亲近儿子的权力。
他可以与儿子交流感情,但至少有父母或者萧何之一在场。
萧谨是拦不住刘盈这个大号熊孩子的。
萧何似乎与小崽子特别投缘,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小外孙,比自己亲孙子还喜欢。
为了拦住刘盈欺负人,萧何的身体又好了一些,下雨天时不会咳得喘不过气了。
特别当他追打刘盈时,让沛丰的老兄弟们恍惚间看到了曾经沛县的那位刀笔吏。
别看萧何不上前线,他气狠了,能追着陛下和平阳侯曹参打。
“萧相国曾经把陛下和平阳侯撵上树。”
“确有此事。”
“是什么理由来着?”
“似乎是太子向萧相国告状,说陛下和平阳侯要合伙把他丢掉?”
众勋贵将手兜在袖子里,仰头看萧何把刘盈撵上了树。
萧谨拉着萧何的袖子告状,告状的内容似乎是刘盈欺骗小刘恒,说要把小刘恒丢掉,把小刘恒吓得哭得不敢吃饭。小皇孙居然听得懂,真聪慧啊。
“真是陛下亲儿子。”
“你说什么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