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认为孙策实在是太闲了,看着不爽。
孙策气得哼了两声,翻开兵书:“法正等人常手握书卷笃学不辍,我好奇地去看了几眼,他们的书卷上有很多批改之语,字迹全是张盈一人,但语气却大不相同。”
周瑜道:“张盈有很多秘密,我很好奇。”
孙策笑了笑,道:“我们只是他的友人,并非他的心腹下属,他掩饰秘密也漫不经心。他给你书卷了吗?”
周瑜摇头:“没有单独给我,但让我可向法正等人借阅。”
孙策得意扬扬:“我先有了。”
周瑜看着孙策得意的神色,心中叹气。
伯符可能自己都没察觉,他越发在意“张盈”的态度了。
周瑜想起自己借阅的书卷,想着刘盈的神秘,也不由心痒。
秘密就在眼前半遮半掩,想不去探究,实在是太难了。
赵云回到家乡后,听闻乡亲对刘盈的夸赞,虽对刘盈印象很好,也没想过去跟随刘盈。
直到黑山军的首领来寻他。
“赵郎人如其名,乃人中之龙,何必困于浅滩?张使君乃心系苍生之人,正缺赵郎这样的英才相助。若赵郎担忧乡人,某愿以大贤良师之名起誓,绝不进犯赵郎家乡。若赵郎家乡有难,某定会暗中相助。”
赵云不解:“你既然心向他,为何自己不去?”
黑山军首领遗憾道:“若某只是军中一位普通将领,便跟随他了。黑山军多是当地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某若单独投奔张使君,黑山军恐怕会变成寻常匪徒。某在这里等张使君回来。”
赵云惊讶:“你对他很有信心?”
黑山军首领摇头:“某不是对张使君有信心,而是希望张使君回来。赵地之中,唯有子龙有匡扶社稷的本事。若子龙不信任某,可先护送张使君一途,观察张使君是何人。”
赵云脑海里闪过公孙瓒、刘备等他结识过的英雄人物。他虽不认为年轻的张盈能与此等英雄相比,但想到张盈对乡亲的恩情,又担忧长安兵乱会伤到恩人,便提枪暂别家乡,前来寻张盈。
没想到张盈竟然是如此洒脱的人,在对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竟然让他成为亲卫。
赵云有些受宠若惊了。
他想,黑山军首领所言确实无错,张盈虽年轻,也是当世英雄,任人不疑,心胸十分豁达。
没几日,赵云就发现,张盈确实豁达,但是不是豁达得过分了?
赵云为难道:“使君,我并非使君的下属,为使君领兵是不是不太好?”
刘盈伸长手拍着赵云的肩膀道:“有什么不好?非常好!我相信你。另一位领兵的人也不是我的下属。对吧,策儿?”
孙策用枪杆子去捅刘盈:“你嘴上干净点!”
刘盈刚和他结识的时候亲亲切切叫他伯符,现在居然叫他“策儿”,还敢自称他阿父了!
面对这么嚣张的朋友,孙策与刘盈打架的次数与日俱增。
让孙策更生气的是,刘盈的成长也太快了,他们的胜率快到五五分了。
难道以后自己在刘盈耍贱的时候,竟不能按着刘盈揍了?
赵云更加震惊。
什么?孙将军居然不是张使君的下属?可张使君几乎把军权全部交给孙将军了啊!
孙策安抚吓坏的赵云:“他就是这样的人,你要习惯,不辜负他的信任便好。”
赵云头皮发麻地接下领军的事,与张翼一同成为孙策的副将。
周瑜终于能从领兵中解放出来,和法正、庞统、诸葛亮一同在后方偷懒。
进入关中后,刘盈不再乱逛,以免引起西凉军的猜忌,空闲时间又多了不少。
他便抽出一卷兵书,教导赵云兵法军略。
赵云天赋很好,虽学识稍差,但很有远见,有抚民之能。
会抚民的将军,定能独当一面。赵云缺少的部分,自己有的是书本为赵云补全。
刘盈心里嘀咕,还是阿父和曹伯父的兵书更适合赵云和张翼。可惜这两人都是懒蛋,曹伯父的兵书还是没几页纸,阿父的兵书更是就写了个名字。
阿父甚至想让自己替他总结兵书,人怎么能懒成这样!
还好有章邯,蒙恬也从北疆回来参加自己的登基典礼,不然他还真的只能绞尽脑汁自己总结兵法经验。
他也很懒好吗?抄书不费脑,总结兵法太费脑,费脑比费体力更难受!
“这都是传家之学,我可以学?”赵云再次震惊。
刘盈大方道:“这些都是传国之学,不是一家一户之学。我不仅会教给你,也会教给天下人。等回益州,我就建官学,天下人皆可学!”
孙策道:“你不怕天下人学了你的本事,成为你的劲敌?”
刘盈自傲道:“儒家经典就那么多字,记忆力稍好的人通读几遍便能背诵,但能成为大儒的能有几人?学我者,也不可能超过我。若能超过我,那是我自己没本事,认输便是。啊,我忘记了,要帮老师推广他们的儒经注释。”
刘盈一拍脑袋,又放下了手:“算了,还是等回益州再说,免得一群儒生恼羞成怒,提剑砍我。”
孙策还想说什么,被周瑜挤开:“新的儒经注释?”
刘盈点头:“你想看?等等,我回去翻翻。”
因现在用不上,刘盈就没把儒经拿出来。
啧啧,老师们骂人真狠。
刘盈把老师们逼他抄写的儒经注释和骂人文章拿出来,赵云见书本都是刘盈的字迹,还在那继续惊讶,小伙伴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200-210(第9/29页)
已经争相阅读。
诸葛亮抱怨:“你怎么不早拿出来?”
刘盈道:“现在用不上,之前懒得抄。这次回去和老师说了说董仲舒和放任黄河决堤的事,老师气病了,才逼我抄写……喂,你自己问的,怎么又来捂我的嘴!”
诸葛亮跳到刘盈身上挂着,不准刘盈再说话:“闭嘴,闭嘴,闭嘴!你是想把底子都透露光吗!”
“透露了也没什么,我相信伯符、公瑾和子龙。”刘盈接住诸葛亮,把将来会长得很高,但现在不如他的小诸葛亮放地上。
自家这位诸葛武侯,是不是活泼过头了?简直像个初中生……呃,好像诸葛亮现在确实是初中生,还是初二生。
传说中的“沙雕中二男生”。
诸葛亮双脚落地后,又活泼地扑向其他友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眉眼间全是快乐。
刘盈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年轻的兄长们。
他的亲卫队刚成立的时候,气氛便是如此快乐。一转眼,兄长们都到了叔伯当初的年龄。
时间过得真快啊。
“你的表情怎么突然变老气了?像个老伯。”被挤出去的孙策终于回到了刘盈身边。
刘盈回过神:“老个屁,乃公还不到而立。”
孙策骂道:“乃公个屁!你能不能改一改你的口癖?你一开口,形象就从贤士变成草莽了!你不是还未到弱冠吗?离而立还早呢。”
刘盈瞥了孙策一眼:“我说的是精神年龄。你在这干什么?赶紧过去一同学习啊。”
孙策露出头疼的神色。
刘盈推着孙策的背,把孙策强硬地拍进了儒学讨论小组。
“你也别愣着,多学些有好处。我相信你听得懂。”刘盈又去推赵云。
赵云很不好意思,但有机会瞻仰大儒的经书注释,他还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加入进去。
“张盈你在一旁晃悠什么?过来!”
刘盈磨蹭:“我都抄了一遍了,不想再看见它。”
“过来!”
小伙伴们冲上来架住了刘盈。
刘盈垂头丧气,感觉自己砸了自己的脚。
赵云看着刘盈一脸不耐,却又竭力忍耐的神情,不由眼神柔和。
……
刘盈径直朝着长安奔去,路上提前给占据长安的西凉军阀打了声招呼,问他们能不能见一面,交换一下各自藏书。
西凉军阀面面相觑。
藏书,我们有什么藏书?
“还是有的。”西凉军阀中的凉州豪强和关中豪强,嘴角抽搐。
虽然领兵的兵头子如匪徒一般无知,但西凉军中还有许多文士策士,他们虽说没有家传经书,普通书籍可不少。
李傕嘀咕:“他还想用书籍来讨好我们?不能吃穿的东西,有什么用?怎么不拿金银来?真是不懂事的小辈。”
郭汜虽与李傕有隙,但也十分赞同李傕的话。
若不是刘盈有一支强兵,他们不想削弱自己的力量,让其他同僚捡了便宜,刘盈军中粮草比书籍诱人多了。
西凉军阀头子中,唯有一人提出异议。
张济曾为董卓校尉,在董卓死后,因作战勇猛收拢了较多部曲,成为西凉军阀头领之一。
因他势力最为弱小,所以居于李傕郭汜之下,名义上受李傕统领。
张济想劝说李傕,被身旁的贾诩轻轻拉了一下衣袖,闭上了嘴。
一阵无聊且无意义的争论后,西凉军阀头子各自回家。
张济邀请贾诩与自己同乘,贾诩欣然接受。
张济问道:“文和,邀请张盈来长安有利无弊,为何阻止我?”
贾诩语重心长道:“我怎会不知张盈分享的藏书有多重要?你我知道,可李傕、郭汜不知道。若你劝他们,他们误将藏书价值等同金银价值,前去掠夺张盈,这会令天下士人厌恶。哀帝已崩,我等与中原士族已无太大矛盾。”
他叹了口气,继续道:“董公去世后,我等中已无可服众的长者,算不上一条心。不能给袁绍等人讨伐我等的借口。”
张济神色黯然:“绣儿说李傕、郭汜不可同谋,此地不可久留,或许确是如此。我放心不下跟随我的将士,若文和有机会,就和绣儿一同离开长安吧。”
贾诩没回答,他转移话题道:“请将军劝说李傕和郭汜,不要为难张盈,忽略他便是。我想去拜访张盈,借阅张盈的藏书。将军可否将张绣暂时借给我为护卫?”
张济为凉州豪族,凉州豪族大多无字,贾诩直呼张绣之名并非轻视,但说什么“护卫”可就是真的不礼貌了。
他说出这话,可见他与张济之间的交情。
张济闻言确实不生气,笑着答应:“谢文和提携绣儿。唉,绣儿若能静心读书就好了。”
张济无子,将侄儿张绣当作亲生儿子对待。虽张绣比他还勇武,可他还是希望张绣多读书,不要像他一样,只能在战场上讨生活。
贾诩劝慰道:“这天底下,哪还有能静心读书的地方?”
张济脑海里一瞬间浮现出“益州”二字,但思及益州也已乱,便只余一声叹息。
贾诩借母丧辞官后,虽再次被李傕等人请回来,但只领了一个大夫闲职,做着幕僚的工作,行动很自由。
他带着张绣去寻刘盈,反复叮嘱张绣一定要多忍耐,不要被世家子弟的高傲气到。
张绣无奈道:“文和,我知道世家子弟有多高傲,不会生气。”
他开玩笑道:“他姓张,我也姓张,说不定还能攀一攀交情。”
贾诩把张绣骂了一顿。世家子弟最厌恶边塞豪强攀亲戚,不可胡说!
张绣忙说自己是开玩笑,道歉了许久,才让贾诩停下训斥。
“啊?你就是张绣?我姓张,你也姓张,说不定我们一千年前是一家人呢!”刘盈亲热地握住了张绣的双手。
张绣五官深邃,鼻梁高耸,带着几分西域特色。虽史书中没有记载他的长相,以刘盈广纳百川的审美,立刻对张绣表示了欣赏。
张翼的表情和吞了苍蝇似的。
其余包括吴地豪强孙策在内的刘盈的友人们,都对刘盈对先祖的不尊重叹为观止。
张绣手足无措,面红耳赤。
他将求救的眼神投向贾诩。
文和,救、救救!张盈居然真的和我攀亲戚,我不敢回答!
贾诩扯断了自己一根胡子,脸皮疼得直抖。
贾诩自诩算无遗策,虽因出身不高困于一群草莽中,但若论才智,定能与天下策士论道。
他以为自己根据搜集的讯息,已经对张盈颇为了解,心中定下了从凉州这方逃离的策略,只待见到张盈。
直到贾诩见到了张盈。
张盈对他很有礼貌,转头就紧紧抓住了张绣的手,眼睛发光,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