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10-217(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袁绍不是完全相信了贾诩的话,只是公孙瓒和曹操的威胁太大了。

    即使曹操派人来讲和,说要与他一同灭掉张盈后再继续打,袁绍也不可能相信曹操。

    比起还未与他敌对,麾下也没有人才,自己根基更是浅薄的张盈,袁绍自然更忌惮曹操。

    曹操麾下人才如云,声势实在是太浩大。

    且袁绍和曹操是青年友人,他太了解曹操的本事有多大。

    袁绍决定集中兵力,尽快灭掉公孙瓒,免除北方之忧,然后攻打曹操。

    曹操见袁绍不听劝,长叹一声,趁着袁绍攻打公孙瓒,想要吞并袁术和刘表。

    因曹操处没有傀儡小皇帝,吕布不需要向曹操求得徐州牧之位。

    在吕布犹豫投奔哪里时,周瑜借孙坚之手,替刘盈向袁术献出一枚大汉皇帝印玺。

    “张益州没有自立之心,所作所为不过是自保。他从郭汜、李傕处获得印玺,立刻献给袁公。袁公才是三公之后,此印玺应当由袁公所得。”

    在周瑜的花言巧语下,袁术同意周瑜用这一枚大汉皇帝印玺,换得已经被他忌惮的孙坚部曲离开。

    周瑜又劝说袁术接纳吕布:“吕布是喂不饱的狼,万不可信。但正因为吕布很贪婪,他所驻扎之地靠近曹操,只要给他提供军粮,他一定会尽力攻打曹操。”

    袁术拿到大汉皇帝的印玺,就克制不住想要称帝的野心。即使下属劝他将大汉皇帝的印玺送往袁绍处,增加袁绍处傀儡皇帝的法理性,但袁术并不想屈居袁绍之下。

    虽然袁术不算太聪明,也知道想要称帝必须要有功绩。

    他素来瞧不起曹操,只是打不过。虽然他也瞧不起吕布,只要吕布能打赢曹操,他可以去屈节相交。

    于是这次袁术和吕布真的联了姻,曹操便没有那么容易战胜吕布和袁术了。

    最先倒霉的就是曹操的客将刘备。这是小事,暂时揭过。

    周瑜赠送袁术大汉皇帝印玺时,除了袁绍之外的诸侯,皆从各个渠道得到了大汉皇帝的印玺。

    有从流民手中发现的,有从溃兵手中发现的,有士人偷偷献来的……反正和刘盈无关。

    刘盈把玩着手中印玺,如是说道。

    如果这个副本有史书,从公元197年底到公元200年这近两年间,几乎没有“张盈”的记载。

    袁绍在打公孙瓒,曹操在和袁术死磕,刘表在袁术和曹操间左右摇摆……

    张盈处事谨慎,没有僭越之举,从未离开益州关中,多次派人向袁绍、曹操、刘表、袁术等人赠送礼物。

    世人皆言张盈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过大的野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210-217(第5/23页)

    只想割据一方。

    到了公元200年这一年,若论虚岁,刘盈实际年龄终于及冠了。

    这一年,袁绍和公孙瓒决战;曹操和终于按捺不住称帝的袁术决战;坐稳荆州之主的位置后很少主动出兵扩充土地的刘表,继续坐山观虎斗。

    益州再次丰收,关中终于从战乱和蝗灾中缓过气。

    一支大多由渔船和商船,以及只有可怜的一架战船的船队顺长江而下,主将孙策,副将周瑜、甘宁、诸葛亮等;

    一支三千人的披戴高桥马鞍、木头马镫、皮甲的骑兵,后面跟着四万兵卒、民夫,穿越了潼关,主将刘盈,副将张济、张绣、赵云等。

    贾诩、庞统分别坐镇长安和成都。

    无人想到刘盈此刻会让益州、关中兵力倾城而出。

    因为益州豪族应当不服刘盈,益州山地中还有诸多蛮夷,且凉州威胁关中背部,随时可能背刺刘盈。

    凉州骑兵在刘盈身后沉默奔袭,神色激动。

    我们居然来到中原啦!

    第212章 谁是螳螂谁是雀

    此时, 袁绍和公孙瓒已经到了决战的时刻。

    公孙瓒自连战连败后,胸中那股英雄气已经被消磨殆尽。他筑起了高高的堡垒,在城中积攒了许多粮食,龟缩在城内固守。

    固守和慢性死亡没区别。公孙瓒失了人心, 下属纷纷背离。

    即使公孙瓒派儿子四处求援, 也难掩败象, 求援结果只是看他自己能不能逃走。

    曹操在袁绍攻打公孙瓒时, 便和公孙瓒通信, 想要趁此机会和公孙瓒两面夹击袁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曹操需要和袁术停战。

    反正自己手中没有傀儡皇帝, 曹操不用顾忌太多礼仪道德的事。他派人向袁术说和, 同意支持袁术称帝。

    袁绍控制了傀儡皇帝,势必不会支持袁术, 迟早是袁术的敌人。曹操派去的使者游说袁术,袁术若不趁着袁绍无暇南顾赶紧称帝, 将来再想称帝恐怕就难了。

    袁术称帝, 袁绍又战争失利,只能继续与袁术和好, 也承认袁术的称帝的正统性。

    这番说辞, 哪怕换到颓废的公孙瓒或者野心不大的刘表那里,都不会有人信。

    但袁术是著名的大傻子, 对权力的认知程度堪比后世的傻白甜。

    他既不好好练兵,也不安抚治下民众, 三公之后给他带来的泼天富贵, 让他以为权力就是来自“地位”。

    即他只要称王,他就是王;他只要称帝,就是帝。

    军队?地盘?民心?都不重要。他只要成为皇帝, 那就拥有皇帝的权力。

    袁术生在权力顶峰的家庭,规则给予了他极大的便利。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乱世中已经没有了稳固的规则,兵强马壮者才能称王,而不是称王之后兵马便会自己变得强壮。

    地盘很小、势力不强的袁术根本没资格称帝,称帝就是找死。但他显然不这么认为,兴高采烈地接受了曹操的和谈。

    曹操得以脱身,北上袭击袁绍。

    待曹操的主力进入河北时,袁术举行了登基大典,自立为帝。

    刘表犹豫不决,要不要以刘氏宗亲的身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偷袭袁术那个大傻子呢?

    刘表的谋士献策:“袁术能与曹操抗衡,全赖吕布之勇。但袁术高傲,即使已经与吕布结为亲家,也轻视吕布。曹操退兵,袁术急于称帝,物资不足,扣住了承诺给吕布的奖赏。吕布贪婪,反复无常,无忠义之心,正好劝说吕布背离袁术。”

    刘表道德感比较高,犹豫道:“我也不喜吕布。”

    谋士笑道:“只是劝吕布背离袁术而已,趁着袁术急于登基,防备松散,夺走袁术之地而已。”

    听闻自己不需要收留吕布,刘表立刻同意。

    刘表在荆州经营多年,荆州相对安稳,在乱世中算得上富裕。

    他拿出的粮草和财物,坐吃山空的袁术不能比。

    刘表的使者带着粮草和财物贿赂吕布,以大义劝说吕布反了袁术。

    如今仍旧是汉家天下,袁术僭越称帝,很快就会成为天下共同的敌人,即使袁绍也不会容忍。袁术对吕布苛刻,难道吕布还要为袁术挡住天下人的兵锋?

    荆州牧已经上表袁绍处的朝廷,推举吕布接替袁术的位置。

    吕布果然如刘表谋士所言,即使下属高顺劝了又劝,仍旧被眼前利益所蒙蔽。

    他大义凛然道:“我曾经除汉贼董卓。如今袁术也已经成为汉贼,我自当为大汉除贼。”

    吕布都披上大义的旗帜了,高顺愚忠,即使知道吕布这次又会吃大亏,也只能听从。

    于是天下格局变成了袁绍打公孙瓒,曹操偷袭袁绍,吕布在刘表的支持下打袁术……中原四处战火。

    孙策沿着秦军当年出蜀的路线到达武陵郡的时候,刘表都没有发现。

    这不怪刘表迟钝。

    因刘表将郡治从长江以南的武陵郡,搬到了长江以北的襄阳,核心势力基本都在长江以北,对长江以南多有忽视。

    尤其是荆州长江以南的郡县,因地位落差对刘表颇有怨言。

    刘表若只是地方官,确实是能吏。他将长江以北的属于自己核心势力范围的荆州区域治理得很好。

    而在长江以南,因江水横隔,刘表便无能为力了。

    在长江以南的荆州人眼中,刘表将长江以北的荆州治理得越好,他们心里就越难受。

    原本历史中,长沙郡太守张羡曾经在零陵郡、桂阳郡都做过官,深得江湘一代民众人心。在张羡被刘表所辱,怨恨刘表之时,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皆支持张羡割据。

    张羡下属桓阶献策,刘表迟早自取灭亡,曹操有天下之主的气魄。张羡不如割三郡自守,等曹操来了投向曹操,将来跟随曹操吃香喝辣。

    张羡听从了桓阶的献策。可惜曹操和袁绍打得难分难解,还未南渡,张羡就病死了。之后三郡之人推举张羡之子张怿,接替张羡继续抵抗刘表,可惜如汉末三国大部分诸侯一样,虎父犬子,张怿很快败亡。

    虽然桓阶所料无错,曹操确实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他本人也因曾经献计张羡投向曹操,而在曹魏为高官。但张羡一家人,没能等到这个好结局。

    如今,桓阶再次劝说张羡叛离刘表。

    这次,他带着周瑜劝说张羡投靠“张盈”。

    刘盈已经得益州、关中之地,如当年的秦汉。

    其他地方以为刘盈坐稳益州、关中之主的位置会非常艰难,江湘紧挨着益州,消息灵通多了,桓阶已经得知益州被刘盈治理得很好。

    桓阶眼光很准、很长远。

    袁绍虽掌握着天子,但这位傀儡天子的正统性并不强。且袁绍性格弱点很明显,诸子争端又已经初见端倪,桓阶不认为袁绍会成为天下之主;

    桓阶很欣赏曹操,但曹操势弱,又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210-217(第6/23页)

    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牌,未来不好说;

    刘表、公孙瓒等人不需要提,最后一位诸侯,便是“张盈”了。

    “张盈”既无背景,年纪又轻,按照常理,桓阶应该也看不上“张盈”的未来。

    周瑜却说服了桓阶。

    如果有一人,他既无年龄优势,也无背景优势,却能轻易夺得秦汉祖地,治下统治比任何诸侯都稳固,这人岂不是天命所归?

    再者,当世许多英雄的缺点就是没有一个好的继承人,让人很是担忧他们政权的未来。

    “张盈”不需要担心这个,因为他比这些英雄的继承人都年轻。

    “桓伯,只要张益州无事,他的势力就最为稳固。”周瑜道。

    桓阶与孙坚是故友,周瑜借着孙坚的关系与桓阶攀交情,动摇了桓阶的判断。

    桓阶坚定说服张羡投靠刘盈,是周瑜又告知他一个消息。

    一个曹操吃瘪的消息。

    之前刘盈吐槽过,无论是哪次副本,曹操定是要因美色献祭一次曹昂。

    老天好像不希望汉末后再接着一个强有力的大一统王朝似的。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正室丁氏的养子,自幼聪慧,弱冠便举孝廉,又跟随曹操南征北战,颇具战功。

    若他继承曹操之位,无论身份还是才干、功劳,都足以让他有等同于曹操那般权力,能轻易压制朝中世家豪族。且他知兵善战,曹魏极有可能顺利地蜕变成“魏朝”。

    刘盈在给曹操处混吃混喝时,绞尽脑汁都不能救曹昂,让他分外挫败。

    刘盈猜测,自己与曹昂交往过深,可能也是曹操在晚年时必杀自己的缘由。

    对比曹昂,刘盈实在看不上曹丕。曹丕可能没发现刘盈的轻视,但曹操人老成精,哪察觉不了?

    这次副本,刘盈虽去了颍川,但无缘与曹昂结为友人。

    他得到曹操再次为裤腰带献祭曹昂的消息时,看着滚滚黄河水,默哀许久。

    没有张绣,曹操也会随机选一个投降、投靠甚至普通下属的女眷,在不合适的时候欢乐。

    欢乐之后,聪明又多疑的曹操一拍脑袋,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引人怨恨,便定会起杀心。

    对方总能察觉他的杀心,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因自己“得公孙瓒求救”,派兵袭击袁绍主力。

    虽然公孙瓒还是没撑到自己到来,但刘盈既然已经与袁绍短兵相接,两方就不会轻易罢手。

    曹操趁此机会在河北获得了大量战果,接纳了大量降将。有生以来第一次获得如此大战果、夺得如此多地盘的曹操,就轻飘飘了。代价,便是曹昂。

    “子脩,我还以为只要我灭曹操灭得够快,就能与你共事呢。”刘盈抱着酒坛子,砸进了黄河水中,祭奠这一次副本他那位不是友人的好友。

    “这件事告诉我,当个屁的孝子。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