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红的工人家庭出身,她的一贯认知就是房子由单位分配。
常月娥虽然也算是工人家庭出身的,但她爸曾在解放前当过外资工厂的副厂长,因着是从海参崴被苏联老板带来滨江的,他们那一批大师傅被称为“崴子帮”。
崴子帮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滨江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子安家。
而她前夫家里是开绸缎庄的,买房子开分店更是家常便饭。
常月娥见得多了,下意识觉得应该给闺女置办个像样的房产。
叶满枝捂着棉袄口袋问:“我三姨那边的房子挺贵吧?得花多少钱啊?”
“她上次说要1100块。”
“那么多?咱们这边买个私房的院子才四五百块钱。”
“那是市中心的地段,咱们这里都到郊区了。”
叶满枝对买房子当然是动心的,“但我的钱不够啊!人家不可能降价那么多吧?”
“我跟你爸打算在你出嫁的时候,给你陪嫁三百块钱,加上这些应该够了。”常月娥低声嘱咐,“甭管这房子买没买成,你都不许回家乱说,听见没?”
“知道啦!”
*
三姨接到电话以后去帮忙询价了,叶满枝答应得挺好,不回家跟其他人说。
但转过头来,她就没忍住跟吴峥嵘说了。
“我妈不让我提房子的事,但是那么多钱花出去,总要有个去处吧?”
吴峥嵘从书桌后抬起头来,问:“你原本打算怎么支配这笔稿酬?”
“买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然后剩下三百左右买公债。”
吴峥嵘往面前茶缸瞟了一眼,又看向煤炉子上的水壶,给她一个自行体会的眼神。
叶满枝会意,立即提起水壶,帮他添了茶水。
然后期待地望着他,准备听听他的高见。
吴峥嵘喝了口热茶,从写字台抽屉里拿出一个活期有奖储蓄存折。
“这里有三百,你取出来就去单位买公债吧。”
叶满枝不好意思要他的钱,推回去说:“算了,还有将近五百的窟窿呢,这个办法不好用。”
“那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又不是想买就随时能买到的,别人问起的时候,你用这理由随口应付一下就行了。再说,收音机和自行车我这里都有,你拿去应付亲戚盘问也没问题,实在有那追根究底的,你就说这手表也是你花钱买的。”
街道办只有主任和凤姨有手表,叶满枝担心太打眼,总把新手表藏在袖子里,偷偷摸摸看时间,外人还不知道她已经有手表了。
叶满枝又往他的茶缸里添了点水,不过,添水不足以表达她的激动心情,她还凑上去帮人家吹了吹热气。
“嘿嘿,那我就帮你买三百块的公债,回头我给你送过来啊!”
“嗯。”
“对了,出版社给我发样书了,我先送你几本。”叶满枝狗腿地将新书奉上,“你可是第一个收到我新书的人!虽然你自己用不上,但是可以转送给家里的女同志们。”
吴峥嵘笑着将书收起来,看了眼手表问:“你是不是该去党校上课了?”
“哎呀,把正事忘了,我这就出发!”
……
吴峥嵘将快要迟到的小叶干部送去了党校,而后调转方向,驱车回到了省大附近。
吴家在这里有一栋二层的宅子, 他祖父母和姑姑一家都住在这边。
收好钥匙推门进屋,迎面就是一股暖融融的梅花香。
祖母正往花瓶里插花,见他进门,立即惊喜地问:“怎么突然回来了?今天能在家吃晚饭吧?”
“吴代表公务繁忙,哪有时间在家里吃饭?”吴爷爷放下报纸,圆形镜片后的目光仿佛能洞悉一切,“吴代表无事不登门的。”
“不如吴院长日理万机。”吴峥嵘随口回了一句,坐到沙发另一侧笑道,“奶,我在家吃晚饭。”
吴奶奶欢喜地应着,将花瓶推到一边,拉着孙子问:“听你小姑说,你最近正跟一个姑娘谈对象?那姑娘多大了?家里是什么情况?性格怎么样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