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市工会宣传部的刘部长看出了她的异样, 小声问:“是不是鞋子磨脚了?”

    叶满枝点点头。

    “还能坚持吗?”

    叶满枝再次点头。

    刘部长让后面的翻译先顶上来, 然后拉着她脱离队伍, 翻出两块纱布递给她。

    “以后再出席重要活动的时候, 尽量不要穿新鞋,要是实在没有其他选择, 就在包里准备两块纱布,以备不时之需。”

    叶满枝知道这是前辈的经验之谈,接过纱布向她道了谢。

    她常穿的那双黑皮鞋鞋跟不符合外事办的要求, 没想到新鞋居然这么打脚!

    叶满枝一边跟她解释自己的情况,一边在花坛旁边垫纱布,余光里却发现纺织厂门口似乎有人起了冲突。

    她抬起头,定睛看过去,果然看到门卫大爷,正在阻拦一个举着横幅的年轻男人。

    刘部长也注意到了那边的动静,不由皱眉说:“纺织厂是怎么搞的?明知今天有外宾参观,还能在厂门口闹起来,那横幅上写着什么?”

    因着双方正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10-120(第3/27页)

    争执,叶满枝没看清横幅上的内容,等那年轻人挣脱门卫大爷的阻拦,再次将横幅高举起来,她才念出上面的内容。

    “我们要工作!我们要吃饭!郑国顺是强X犯谷涛的走狗!严惩郑国顺!”叶满枝疑惑道,“谁是郑国顺啊?”

    刘部长的脸色不太好看,低声骂了句胡闹,才说:“郑国顺是纺织一厂的厂长。”

    一腔孤勇扯横幅的年轻人,像是豁出去一般,不但高高举起了写着大字的横幅,还大声喊出了其上的内容。

    眼见代表团里已经有人听到呼声回头张望了,刘部长拉起刚穿好鞋的叶满枝。

    “不能让他这么闹!被外宾看到以后,像什么样子!”

    叶满枝觉得这年轻人闹事的时机有点微妙。

    今天确实来了不少省里的领导,他把事情闹大,也许能博得领导的关注。

    但也有被人压下去的风险,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叶满枝一边琢磨着,一边快速从旁边的树干上扯下几条欢迎彩旗。

    快步跑到纺织厂门口,将彩旗交到了门卫大爷和两个保卫干事手里。

    “外宾已经注意到这里的情况了,你们不要与这位同志发生冲突,他要喊什么,你们就由着他喊,外宾根本听不懂!”叶满枝催促道,“赶紧把彩旗举起来摇晃!喊欢迎!”

    她才不管谁会在省领导和市领导面前出丑,但今天绝不能在外宾面前露怯。

    被分到彩旗的三人怔愣片刻,相互瞅瞅后,年纪最大的门卫率先反应过来。

    不再搭理那个闹事的,高举手臂,挥舞着两片彩纸做的三角旗,声嘶力竭地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另两人见状也有样学样地跟着他一起挥舞一起喊,三人站在闹事的年轻人两边,好似真的是厂里安排的欢迎队伍。

    刘部长和年轻人:“::::::”

    叶满枝不合时宜地有些想笑,给刘部长使个眼色,便快步返回了代表团队伍,对外宾们用俄语说:“他们在欢迎大家的到来呢!”

    她可没撒谎,那仨人确实在喊欢迎。

    因着交流团已经见识过大学生和重机厂工人的欢迎阵仗,对“欢迎”这个词还是有些耳熟的。

    此时听到门口的口号,不由纷纷向那边挥手示意。

    而在场的己方人员,虽然因为距离远没看清横幅内容,也没听清那人喊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绝不是什么欢迎词。

    叶满枝脸上保持着微笑,让人看不出一丝异样,对职级最高的省工业厅副厅长汇报:“门口有位男同志在扯横幅,说他们要工作!要吃饭!郑国顺是强X犯谷涛的走狗!严惩郑国顺!我不知道郑国顺和谷涛是谁,一时半刻又劝不走那位同志,就只能让门卫挥彩旗欢迎外宾了。”

    徐副厅长脸上纹丝未动,甚至还点了点头,笑着向外宾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邀请大家继续进厂参观。

    叶满枝跟着大部队前进,心说,她也只能帮那位老兄做这些了。

    至于后续要如何处理,还得看上面领导的意思。

    这毕竟是人家厂里的事,叶满枝以为之后就与自己无关了。

    然而,当天的外事活动全部结束后,叶满枝作为在场的第三方当事人,与市工会的刘部长一起被请去配合调查了。

    这件事虽然被她遮掩了过去,但这属于外事工作的事故,必须说明情况。

    叶满枝如实介绍了当时的情景,话音刚落,便见到那个闹事的年轻人被两名公安从另一间办公室里带了出来。

    从她身边经过时,像是认出她就是那个搅和了自己好事的人,立即恶狠狠地看向她。

    叶满枝心里没来由地突了一下,不过,她很快就毫不示弱地瞪了回去。

    当着公安同志的面喊住他说:“我今天是在帮你,你这人怎么不识好歹呢?你是厂里的职工吧?要是真的把事情闹到外宾面前,就算那个郑什么被绳之以法了,你也没有好果子吃。现在省里派了人来调查你的事,事情被闹大了,你的目的也达到了,你怎么还瞪我呢?”

    她可不想因为随手管个闲事,就惹来一个暗中记恨自己的人。

    年轻男人没出声,收回视线就跟着公安同志离开了。

    刘部长望着他的背影问:“他为什么来闹事啊?”

    有知情的人透露:“他媳妇是纺织厂的女工,被车间主任安排值夜班的时候,差点被主任糟蹋了,他跟媳妇一起来厂里讨说法,厂里不但以没有证据为由,包庇车间主任,还在一个月后,将他媳妇辞退了。”

    叶满枝问:“那郑厂长跟谷涛是什么关系啊?为啥说他是□□X犯的走狗?”

    “谷涛就是那个车间主任,他是郑厂长的大舅哥。”

    叶满枝在调查组听了一肚子纺织厂的八卦,等她第二天去学校的时候,还特意跑去办公室,跟欧阳老师分享了这件事。

    为了观察某些政策和女工保护办法的实行效果,课题组会找几个有代表性的企业持续跟踪。

    纺织厂女工多,而且在保护女工这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是欧阳老师为课题组选择的科研基地之一。

    昨天发生的事,她觉得还是有必要跟老师讲讲的。

    欧阳瑾严肃着神情说:“她这件事确实不好办,她拿不出被非礼的证据,除非有人跟她有过相同的遭遇,愿意出面作证,一起向上面反映。不过,那车间主任如果是厂长的亲戚,其他女工未必敢冒头。”

    “我听说,那个女工刚生产完不久,因为一直没被调回原来的岗位,才去找车间主任的。但车间主任以岗位满员为由拒绝了她,还让她多值夜班争取表现,结果在人家值夜班的时候,想糟蹋人家……”

    纺织厂的女工保护工作做得很不错,凡是被确认怀孕的女工,都会从一线重体力岗位调离,去干更轻省的工作。

    但纺织厂是计件工资制,从一线岗位调离后,女工的收入直线下跌。

    所以,很多女工都是生完孩子就立马申请调回原岗位的。

    可是,车间里的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她怀孕离开以后,再想回去就难了。

    走门路求车间主任是难免的。

    如果那年轻人所说属实,纺织厂里应该有不少返岗的女工都被车间主任刁难过。

    叶满枝皱眉说:“老师,咱们课题组之前还把纺织厂当做正面典型写进了调研报告里,工会也鼓励其他单位向纺织厂学习这个先进经验,现在市里好几个工厂都响应号召,照搬纺织厂的办法保护女工。但是如今看来,这个办法是否值得推广,还有待商榷,我觉得厂里的初心是好的,但女工返岗是很现实的问题,在这方面很容易被人钻空子。”

    欧阳老师沉吟一阵说:“这个案子咱们持续关注一下,纺织厂是市里树起的保护女工工作的标杆……”

    她给市妇联和市工会女工部打了电话,介绍相关情况。

    叶满枝也觉得这件事比较棘手,纺织厂是标杆,还有外省市的单位去学习交流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10-120(第4/27页)

    ,要是真的闹出了大丑闻,那刚有点好转的女工保护工作,至少要倒退五年。

    *

    她在心里捉摸了一下午,傍晚抱着闺女回家时,还在想课题组的事。

    然而,她刚心不在焉地走进自家院子,便见常月娥慌里慌张地推门跑了进来。

    “来芽!不好了,你五哥被公安给抓起来了!”

    叶满枝激灵了一下,连忙问:“怎么回事?为什么抓五哥?”

    “运输队的人来家里说的,区公安分局的人往运输队打电话,说你五哥投机倒把被抓了,让家属去公安局一趟。”

    叶满枝疑惑道:“我五哥怎么可能投机倒把?他在大集上卖的那些东西都是帮生产队代卖的,有生产队和公社的介绍信!他要是投机倒把了,还能在大集上干那么长时间?”

    常月娥焦急道:“那政策一天一个样,人家要是说公社的介绍信不好使,或者是假的,一口咬定他投机倒把,咱也没处说理去!你爸在车间加班呢,我进不去厂里找他。你陪我往公安局去一趟。”

    “要抓他投机倒把,应该由咱们这边的派出所,或者农村公社那边抓现行吧?”叶满枝满心疑惑,“五哥怎么会被区分局抓了?”

    第113章

    五哥被抓得太过突然, 让母女俩都有些慌神。

    将孩子托付给了四嫂,叶满枝带着常月娥匆匆赶往区公安分局。

    区分局的办公室里闹闹哄哄的,堵在门口的全是来捞人的家属。

    见到面前的阵仗, 常月娥不无担忧地说:“看来还真是公安抓投机倒把的时候,把你哥跟这些人一起搂进来了。”

    她想上前找民警问问情况, 叶满枝却将她拦了下来。

    “这么多人排队还得排一会儿呢, 咱先看看其他人是啥情况。”

    他们在后面听了一阵, 这些人大多是在红旗市场被抓的。

    有的是因为倒卖粮食, 有的是因为倒卖土布和食用油,还有的偷运了政府禁止私人出埠的线织手套和铜料……

    倒卖的东西五花八门。

    但叶满枝觉得五哥与这些人还是有区别的。

    五哥在反帝大集上有个固定摊位, 这两年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回头客, 所以他从农村收上来的东西都在反帝大集上销售, 很少去其他自由市场。

    而且她五哥有公社的介绍信, 可以光明正大帮社员代销小土产,与这些偷偷摸摸投机倒把的人有本质区别。

    她心里有了数, 便上前与负责登记的年轻民警交涉, 说她们是叶满林的家属。

    年轻民警在本子上翻了翻, 偏头与旁边的老民警嘀咕:“叶满林的家属不是来过了吗?”

    老民警放下茶杯, 轻咳了一声说:“我没什么印象, 你看看之前有没有记录吧。”

    本子上并没有记录。

    年轻民警拍拍脑门, 看过叶满枝的学生证和介绍信以后, 向她们说明了情况。

    “叶满林在自由市场上倒卖一类和三类物资, 而且数额巨大,这属于投机倒把行为, 被我们公安抓到了现行。”

    叶满枝连忙解释说:“同志,我哥只是帮生产队代卖小土产的,绝不可能倒卖一类物资!而且他有公社的介绍信, 这怎么能算投机倒把呢?”

    她心里有点着急,倒卖一类物资的罪名绝不能认!

    国家将商品分为三类进行管理。

    第一类是粮食、棉花、棉布等三十多种商品,这些是由国家统购统销的,不允许自销。

    第二类是铁丝、生猪、元钉等将近三百种商品,由国家计划收购,工厂或农场按照计划将商品交售给商业部门以后,如果还有超出生产计划的剩余,可以自销。

    第三类就是没有被列入国家计划的其他商品了,比如扁担、箩筐、在大集上销售的小宗水果蔬菜,还有小药材、手工艺品之类的。

    五哥在反帝大集上销售的就是第三类商品。

    他虽然经常偷摸从农村倒腾粮食,但都是帮叶满枝代买的,那些豆子和麦子都堆积在叶满枝的地窖里,五哥自己并没倒卖过粮食。

    而且今年市里对粮食放开以后,不用粮票就能买到口粮,叶满枝已经很久没让五哥帮她带过粮食了。

    五哥明知城里有粮,怎么可能倒卖一类物资?

    民警已经对家属们解释过很多遍了,这会儿就将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