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90-20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90-200(第1/31页)

    第191章

    于之江赶到曙光厂, 最先见到的不是厂领导,而是门卫。

    作为二级保密单位,曙光厂的门卫并不是食品厂的临退休大爷能比的。

    于之江被拦在外面, 不但要报上姓名、工作单位,还得说清楚是来拜访谁的, 要有厂里的人出来接应, 做过登记, 才被允许入内。

    他不知道曙光厂其他厂领导的名字, 便报了叶满枝的名。

    门卫给叶满枝的办公室拨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于之江就在外面等着, 足足等了一小时, 才见到小秘书周如意的身影。

    “于厂长, 你怎么来啦?”

    周如意接到门卫电话以后, 从办公楼一路小跑到厂大门,问话时还掐着腰喘气呢, 表现得特别着急。

    “我来找叶厂长的。”于之江心里有气, 但他被冻得嘴都瓢了, 暂时说不出什么狠话。

    “我们叶厂长去市里办事了, 这会儿不在厂里。”

    “那其他厂长在吗?”

    周如意继续摇头:“最近厂里在分家, 厂领导都在各处忙着呢, 说不准去哪个车间了。”

    就在于之江以为她在找借口时, 周如意又热情地说:“于厂长, 外面怪冷的,要不你进来等等吧?”

    于之江冒着大雪, 从市区跑来县城,总要跟曙光厂的领导见上一面才行。

    他跟着周如意进入厂部办公楼,整个二楼都静悄悄的, 厂领导们似乎真的不在家。

    周如意的家人都在食品厂工作,所以她接待这个于厂长时显得非常客气。

    茶水添了一次又一次,还给他换了两次新茶。

    于之江坐在会客室里,灌了一肚子水,头脑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出发来曙光厂之前,他先给省外贸局打了电话。

    据说,省工业厅的罗厅长亲自与外贸局长谈过以后,局里已经同意将两条旧生产线交给曙光厂了。

    他心里既生气又后悔。

    早知如此,就该尽快派人去接收设备,否则哪会被人捷足先登!

    两条旧的果酱生产线,对食品厂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有或没有果酱业务,影响都不大。

    但是,对于之江本人来说,影响就太大了。

    板上钉钉的生产线,在他手里丢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没烧起来,反而弄了一鼻子灰。

    这个开局要是开不好,他以后在职工之间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所以,他这次来曙光厂,主要目的不是兴师问罪,而是想继续谈谈合作的可能。

    尽量修补一下之前的窟窿。

    然而,曙光厂的领导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他在厂里等了一下午,一个能管事的领导都没见到。

    “叶厂长什么时候能回来?”

    周如意尴尬地挠挠脸:“我也不清楚,领导让我在家看家,其他的没交代。”

    于之江没辙,只能先回去,第二天再来。

    他心知自己与叶满枝没什么交情,与曙光厂的其他人就更搭不上话了。

    因此,接连在曙光厂碰壁三天后,他派出了与叶满枝关系还不错的陈谦,让对方替自己去曙光厂探探口风。

    陈谦比他明白多了,出发前跟叶满枝打电话约好了时间。

    等他来到曙光厂的时候,是由叶满枝亲自接进去的。

    “叶厂长,你这一把大动作,可真是给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呀!”

    叶满枝给他倒了茶,无奈道:“我也没办法,我来曙光厂算是临危受命,厂里的情况很让省厅头疼。如果咱们双方能合作办厂,对食品厂和曙光厂都是好事,但是于厂长不同意呀!”

    “咱就不管于厂长了,看在老同事的面子上,咱两厂之间还能不能谈一谈?”

    食品厂的班子会议结束以后,陈谦给叶满枝打过电话,介绍了会议上的情况。

    蒋文明、陈谦和王士虎都在会上投了赞成票。

    但于之江、朱可海、新来的刘副厂长,以及新加入党委班子的团委书记,都不赞成与外厂合作。

    在他们看来,曙光厂除了能拿出厂房,就没有其他优势了。

    而占用人家厂房的代价是提供300个工作岗位。

    现在的正式工编制多金贵啊,与其用编制换厂房,还不如暂时租用外厂的厂房呢。

    以食品厂的实力完全能自己建分厂,没必要给外人分一杯羹。

    最终投票三比四,少数服从多数,两厂合作行不通。

    叶满枝接到陈谦的电话,大致了解了情况。

    所以,投桃报李,得到省厅的肯定答复后,她让周如意给陈谦的秘书打了一个电话。

    不但提前告诉了陈谦,也告知了蒋文明和王士虎。

    虽然抢了生产线,但原单位的老关系,能维护还是要维护的。

    叶满枝说:“陈厂长,我在食品厂当了两年副厂长,咱们厂是什么水平,我心里清楚,能合作的话,我当然是想合作的。食品厂的上下游供应链相当完整,内销和出口渠道也是现成的,甚至还能使用滨江牌的商标。曙光厂的主业不在轻工业,我不想将太多精力放到果酱厂上。”

    陈谦放下茶杯说:“对呀,我在会上就说过,咱们双方合作能形成优势互补,人家曙光厂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上面……”

    “出于我的私心,我是非常想跟食品厂合作的,”叶满枝叹气道,“我寻思自己在咱厂干了两年,能有点面子,所以去找于之江之前,就跟我们雷厂长拍胸脯保证了,双方合作八九不离十。结果于之江不但不合作,还要租用我们的厂房!”

    闻言,陈谦连忙摆手说:“在会上讨论的时候,只说找外单位租用场地,谁也没说这场地要租曙光厂的呀。”

    833厂这样的单位一直是“高人一等”的,在人家军转民的当口,租用他们的厂房,多少带点趁火打劫的意思。

    “如果没有租厂房这一茬,咱两边还有合作的可能。但我们雷厂长在833厂干了十年,对厂子的感情不一般,为人也比较耿直。现在曙光厂要转型,多少人想看我们的笑话呢,还有人说我们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于之江的要求也许是无心的,但是看在雷厂长眼里,那就是落井下石呀!”

    叶满枝意兴阑珊道:“因为这件事,我里外不是人,果酱生产线已经由雷厂长亲自主抓了。”

    “那我能不能跟雷厂长聊聊?”陈谦问。

    “行吧,我帮你联系一下雷厂长。”

    雷万元面对陈谦的时候还算客气,但他是个直脾气,当着他的面有什么说什么。

    “有叶厂长的面子在,我是很想与食品厂合作的,食品厂有管理人才、有技术,咱们双方合作以后,能给我们省下不少麻烦。但是你们那个于厂长为人不行,明明是双方得利的事,放在他眼里,好像是我们曙光厂占了便宜。还拿租厂房的事,从门缝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90-200(第2/31页)

    看人!有他在食品厂当厂长,我就不跟食品厂合作!”

    陈谦:“……”

    这雷厂长也太嫉恶如仇了一点,这番话要是传回食品厂,于之江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他对这两条生产线的感觉比较复杂。

    能搞果酱业务自然好,但果酱业务只能给食品厂锦上添花,没了果酱生产线,对厂里没什么太大影响,要是能因此让新来的厂长出个大丑,他也是乐于看笑话的。

    陈谦尝试着争取,但是没什么结果,确定对方的态度以后,便回厂里交差去了。

    集资盖房的窟窿还没堵上,三把火也没烧起来,这回又弄丢了果酱生产线,于大厂长有得头疼喽!

    ……

    送别陈厂长,雷万元召集班子成员开了一个小会。

    他工作追求效率,开会不用秘书通知,在走廊里喊了声“都来开个会”,在家的几个副厂长便全都聚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连会议室都不用去。

    五个人或坐或站地聊开了。

    “果酱生产线已经放进咱自家厂房了,接下来咋弄?大家一起合计合计。”

    生产副厂长田春山说:“果酱跟冰棍不一样,咱们国内的老百姓没有吃果酱的习惯,内销市场有限,估计还得走出口的路子。”

    “对,那果酱瞧着似乎不复杂,其实生产工序有几十道呢,最好能找个有经验的人去果酱厂当厂长,把厂里的工作全都抓起来。”康健说到这里又叹气,“要是能跟食品厂合作,咱也就省了这些麻烦了,他们那边的人和技术都是现成的。要不咱再找个其他食品厂合作试试?”

    他们主要是为了安置那300名职工才建新厂的,果酱厂的生产工作,大家都一窍不通。

    黄河是设备副厂长,看向叶满枝问:“叶厂长是从食品行业出来的,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叶满枝笑说:“大家不要小看了果酱业务,果酱与罐头差不多,主要还是用于出口创汇的,而且利润很高。赚到外汇以后,外贸局能批给咱们一定的使用额度,以后如果有采购进口设备的需求,能为曙光厂减轻外汇压力。所以,既然要成立果酱厂,咱就好好干,除了安排家属工,也要将企业做大做强,尽量让它为咱们的主营业务输血。”

    “叶厂长有没有推荐的厂长人选?”田春山说,“要不从食品厂那边调两个人也行。”

    叶满枝意外地瞟他一眼,摇摇头说:“食品厂的技术骨干未必愿意来咱们这样的附属厂工作。但是我这边有一个其他推荐,就是不知对方是否愿意,我得找人联系一下。”

    “重机厂曾经开过一家罐头厂,前几年省工业厅整顿小厂的时候,这家罐头厂被要求停产了。他们只有两套生产设备,人数不足一百人,但年产量非常高,厂长戚彩云其实还挺有水平的。”

    她最初曾考虑过从食品厂的罐头车间挖个车间主任,再挖个技术员。

    但这个主意吧,与于之江租厂房的主意差不多,不合作,还要挖人家的墙角,都有点羞辱人。

    那就要彻底撕破脸了。

    所以,厚道的小叶厂长决定不从老东家调人,转而注意到了重机厂的罐头厂。

    这两年经济形势好转,要不是罐头设备都被食品厂接收了,人家那罐头厂也许能重新开工呢。

    “果酱与水果罐头的生产工序差不多,出口产品对质量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我还是建议找一位有相关经验的同志来当果酱厂的厂长。到时候让厂长放手去干,咱们就不用操心了。”

    在场几人都没意识到这个果酱厂能有多赚钱。

    附属厂对这些大企业来说,相当于职工福利厂,其实都没什么盈利,看看冰棍厂的情况就知道了。

    所以,听说叶满枝有人选以后,雷万元像是松了口气似的说:“那叶厂长就跟这位戚同志联系一下,她如果愿意来果酱厂工作,就请来谈谈,合适就将人留下。”

    *

    果酱厂的建厂工作并不着急。

    两条生产线已经运进了厂房,办厂招人是早晚的事。

    军代表白荣五心里也清楚。

    只要曙光厂有安置家属工的能力,他就可以跟上级有个交代了。

    因着要给曙光厂留下一部分设备,833厂的搬家收尾工作轻松了不少,最终的撤离时间比原定的提早一日。

    1月14号,小年这天,天刚蒙蒙亮,833厂的卡车就陆续开拔了。

    许多职工一大早就赶到厂门口,抹着眼泪送别曾经的战友和工友。

    通往县城的马路两旁,挥别亲人的家属队伍绵延了足足一公里。

    军代表白荣五留在后面断后,临出发前,将一把有些岁月痕迹的军号递给了雷万元。

    “老雷,保重啊!”

    “我在滨江好得很,该保重的是你们吧!”

    雷万元没接那把军号,挥挥手让民兵营长上前,双方正式进行了交接。

    833厂彻底离开,热闹的厂区里空出了一大半。

    虽然留下了一部分设备,但是工人们都有些迷茫。

    原来的军用品不让生产了,大家以后生产什么啊?

    “咱以后不会就生产这些五金配件吧?”机加工车间的工人问。

    “那谁知道啊,还得看厂领导的意思。甭管生产什么,枪炮啥的就别想了。”另一人感叹道,“离了833厂,没有了军费,咱跟普通工厂也没啥区别了,人家不是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嘛。”

    雷万元大嗓门喊道:“都瞎嘀咕什么呢?各车间都回去整顿一下,现在只剩咱曙光厂的自己人了,下午开个全厂职工大会。”

    “厂长,开会讲什么啊?”

    “能讲啥?去年一年就白干了?先进个人和劳模的奖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