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40-244(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勉强,正好省了自己的钱和粮票。

    她往对方的茶杯里续了水,说起另一件事。

    “商业局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减少了暖瓶、搪瓷盆和劳保鞋的订货量,还有四五种产品的订货也减少了,是有什么问题吗?”

    她提得突然,陈局想了半晌才说:“不算是什么大问题,要货少的话,很大原因可能是各大商店还有库存。而且暖瓶这样的产品易碎,次品率能达到40%,我们一般不会要货太多。”

    虽说是计划经济,但商业局销售产品也是根据市场行情走的。

    像电视机那样的畅销品,给他们再多都不嫌多。

    可是,暖瓶、搪瓷盆、胶鞋这种老三样,那就得根据市场行情走,稍有库存积压,就减少要货了。

    叶满枝与他聊了几句,没问出什么特别的,只好放人离开。

    *

    她忙着局里的工作,今年没时间到处采购年货,只能将任务交给正在放寒假的吴峥嵘和吴玉琢。

    父女俩在家的时候挺和谐,吴玉琢还特意列了一张清单,将过年要用到的东西全都写了下来。

    叶满枝也放心地将任务交给了两个闲人。

    原以为这么一点小事,肯定没问题,结果吴玉琢只跟她爹出门一天,就回家跟妈妈告状了。

    “我不想跟我爸一起采购了!”

    “怎么了?”叶满枝往那堆年货上看了一眼,剥了两颗松子说,“这不是买得挺好吗?”

    该买的都买了。

    吴玉琢憋屈道:“我爸逛街好像行军作战,对照着清单上的东西,买完就直奔下一个柜台。我想好好逛一逛都没时间!”

    叶满枝大法官看向吴副院长,“孩子想逛街,你就陪她逛一会儿呗。”

    他俩经常一起逛商店和菜市场,吴峥嵘的耐心其实还不错。

    别的不说,中国大街的商店,他能陪自己从头逛到尾!

    吴峥嵘平时陪她的确很有耐心,但那都是在平常的日子里。

    他今年调去军事学院工作,有个好处就是能跟着学员一起放寒暑假。

    今年头一次主管采买年货事宜,没想到商店里会有那么多人。

    “商店里的人本来就多,你闺女还总往人多热闹的地方凑。”吴峥嵘瞅了高中生一眼,“人又多又吵,有什么可逛的?”

    叶满枝:“……”

    她理解闺女的委屈了,过年就是凑热闹,当然要往热闹的地方凑啊!

    吴博士向来如此,她没打算改变对方,委婉道:“明天是周末,我跟有言一起出去逛逛,你在家休息一天吧。”

    吴峥嵘往那一堆年货上瞥了一眼,意思是东西已经采买齐全了,还有什么可逛的?

    “……”叶满枝简单明了地回,“你不懂。”

    次日,吴峥嵘将母女俩送去商店,便调转车头去赴战友的约了。

    叶满枝带着闺女走进第一百货,漫无目的闲逛。

    吴博士的工作效率奇高,她每年要零零散散采买小半个月的年货,人家一天就买全了。

    两人上了三楼,迎面就是排成蛇形等待买电视机的队伍。

    吴玉琢说:“我昨天在另一个商店也见到了这个阵仗,买电视机的人可多了!”

    “嗯,过年嘛,有了电视机票,都想在春节的时候热闹热闹。”

    亲戚之间串门,在家里摆台电视机也有面子。

    叶满枝默默在心里合计了一下,曙光厂一月份加班加点生产26000台电视,能有一千多万的产值,下半年如果能把那条老生产线改进一下,年底达到1.8亿产值不成问题。

    德化专区发展速度那么快,主要是四机部下放的几家无线电厂发挥了巨大作用。

    曙光厂提高产能以后,兴许能跟那些无线电厂打个平手。

    叶满枝在心里胡思乱想着,跟着有言在柜台之间闲逛。

    来到日用百货区的时候,氛围明显区别于其他柜台。

    说不上冷清,但确实没多少人。

    茶缸、暖瓶、镜子这类日用品,如不是急用,没人在年前抢购这些。

    叶满枝留心着轻工业品的市场行情,回家以后,将商店里的情况都记了下来。

    *

    她没在年前找企业负责人谈话,让大家安心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可是,春节之后刚开始工作,她就约谈了十四家企业的负责人。

    这十四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产品毫无新意。

    十年前与十年后生产的产品一模一样。

    有的厂甚至生产了二十年,不换花色。

    市搪瓷一厂革委的王主任振振有词道:“叶局,不是我不想生产其他花色,但是市场就认红双喜呀!哪对年轻小夫妻结婚的时候不买红双喜脸盆?”

    “所以,你们建厂21年,就一直生产红双喜脸盆?换都不带换的?”

    确切地说,他们除了生产红双喜脸盆,还有红双喜饭盆、红双喜痰盂。

    一进他们的仓库,那就是红彤彤一片,啥都是红双喜的。

    “咳咳,市场就认这个,我们也没办法。”

    叶满枝不客气道:“去年第二季度,商业部门在搪瓷一厂的订货已经开始减少了。据我了解,商店仓库里也积压着不少搪瓷制品。”

    搪瓷制品一般都是由滨江自产自销的,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240-244(第9/12页)

    少从外地调货。

    搪瓷厂生产什么,本地老百姓就用什么。

    以前物资紧缺,选择性小,大家不挑剔。

    可是,近些年很多区县都开办了搪瓷厂,市搪瓷厂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产品花色远远不如区县小厂。

    王主任为难道:“叶局,不是我推脱,订货减少以后,我们也想过增加花色,增加新品种的可能,但是技改需要资金,我们的现金都压在库存上,你看局里能不能给我们批一笔技改资金?”

    叶满枝心知这是遇上老油子了。

    想让他改变,市局就得出资支持。

    可是,目前只有照相机厂成功从她手里抠出钱来,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局里是不会批钱的。

    这件事在企业之间早就传开了,大家都说新来的局长是属貔貅的。

    叶满枝问:“你们库存压了多少货?”

    “不少,”王主任如实道,“差不多十多万。”

    “这么多?”叶满枝惊讶地问。

    搪瓷制品的单价低,大多数的定价是个位数。

    十万的货,最起码有上万件了。

    王主任解释:“虽然商业部门要货少,但我们的生产不能停,这大半年下来,积压了一些库存。”

    叶满枝心想,你们这库存积压的可不是一些。

    她将搪瓷一厂的情况记下来,又陆续约谈其他工厂负责人。

    十四家企业,无一例外,都有积压库存的情况。

    不将库存清出来,那增加花色、上马新项目就是做梦。

    叶满枝给商业局的陈局打电话,跟他商量,先从这几家企业订货,尽量帮他们清一清库存。

    陈局呵呵笑道:“叶局,不是我不愿意帮忙。我们可以从这些企业订货,但是消费者不买账呀!把那些老花色送到商店,也是占用商店的库存,你说我们折腾什么?问题还在工厂那边,你还是从工厂身上想想办法吧。”

    叶满枝:“……”

    不把现有的库存清掉,她怎么想办法?

    局里开班子会议的时候,大能耐张百能建议:“要不还是给这些企业批点技改资金吧,能转产还是尽快转产,不能转产的也增加一些时兴花色。”

    他现在巴不得叶满枝同意给那十四家企业批款子。

    有了这个先例,那其他项目也可以动用局里的资金了。

    不是他抱怨,但跟着叶满枝这个一把手工作,虽然能干出成绩,却特别耗费心力。

    他以前在市革委的时候,尽量花钱解决问题,到了叶满枝这里,就变成了能省则省。

    为了给那些项目找出路,他白头发都长出来了。

    叶满枝对大家的抱怨不以为意。

    今年刚开年,局里就立项了感光材料厂项目,由轻工业局全额拨款。

    要不是她捂紧了钱袋子,哪能多出这家工厂来?

    这可都是她省出来的,她可骄傲了!

    大能耐说的话她不太乐意听。

    但二能耐何必能介绍的情况,还是让她很高兴的。

    “去年局里招聘退休高级工去企业当顾问,培养中级和高级工,效果很不错。咱们这个月刚完成了半年考核,其中有31名六级工已经达到了七级水平。还有212名三级工达到了四级水平。”

    也就是说,高级工和中级工都有人数增加。

    这对叶满枝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请退休老师傅这步棋,没走错。

    她在会议上表扬了何必能的工作,半年一考核是他主动提出来的,这次考核非常提振士气。

    下班以后,她特意回了一趟军工大院,询问老叶在自行车总厂带徒弟的情况。

    叶守信毫不谦虚地显摆,“我亲自出马,还能有办不成的事吗?这次考核,我的一个徒弟能达到七级水平,还有四个小子,也从三级变成四级工了。厂里还给我发奖品了呢!”

    叶满枝凑趣问:“什么奖品啊?让我瞅瞅!”

    “别提了,”常月娥嫌弃道,“又是茶缸!”

    “咳咳,不光是茶缸,”叶守信端出一个全新的搪瓷脸盆,给闺女看,“还有毛巾、牙刷、指甲刀、劳保鞋、劳保手套,反正都是能用得上的东西。”

    “这明显就是人家厂里往年采购的库存,”四哥撇嘴说,“发给你就当是清库存了,你还当成宝贝呢!”

    “我乐意!”老叶怼道,“人家厂里白给我这么多东西,还挑剔什么!”

    叶满枝仔细看了看老叶的奖品,都不是什么特别出彩的东西,但是放在一起显得挺热闹,收到的人心里也挺高兴。

    她再去上班的时候,将十四家企业的领导全都喊了过来,挨个询问,哪个厂有现成的技术和花色,可以立即转产。

    这些企业领导跟她接触过几次,知道她喜欢刨根问底,此时要是撒了谎,之后很可能露脸不成反露腚。

    所以,犹豫一番后,只有六家企业能拿出现成的方案。

    叶满枝心里有了数,让大家先回去。

    这次她亲自往商业局跑了一趟。

    陈局看到她就头疼,但上门就是客,他只能热情接待。

    叶满枝灌了一口茶,笑着说:“陈局,我这次可是帮商业局清库存来了!”

    “……”

    商业局能有什么库存?

    “商店和工厂都积压了不少暖瓶、搪瓷制品、镜子、梳子之类的产品,对吧?”

    “嗯,有一些。”

    “这些产品大多是新人结婚时需要选购的,你看能不能这样?咱把这些产品打包,变成新婚特供商品,以批发价将这些产品卖给消费者。当然了,不是新婚的人也可以买,反正五六样商品一起卖,价格便宜,总有几样是家里能用得上的。”

    第244章

    对商业局来说, 叶满枝的提议有些棘手。

    计划经济统购统销,柜台里商品的零售价很少有大幅变动,有的价格甚至几年都不变。

    那个什么新婚特供商品, 是从来没有先例的。

    本是零售的商品,却按照批发价销售, 那不是乱套了嘛!

    陈局端起杯子喝茶, 借着杯子的掩饰瞄向对面。

    这个叶满枝!

    怎么总是想一出是一出?

    叶满枝毫不心虚, 正色道:“陈局, 咱们为人民服务,也得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呀。如今新婚小夫妻结婚的流程, 你没关注过吧?”

    陈局:“……”

    他也关注不着啊!

    “我就知道男同志不关心这个!”叶满枝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咱滨江这边在公社领了结婚证的新人, 都能得到一联购买新婚用品的票证, 比如洗脸盆、毛巾、茶缸、牙膏牙刷、布票糖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