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50-60(第1/20页)

    第51章

    宝音握紧了圣旨, 两眼紧盯着他。

    “这是交易?”

    皇帝看着她许久叹了口气。

    “是交易。”

    他知道她对他没有意,对宫里的其他女人也不在意,明知道表妹的命运也没有出声提醒过。

    她的心太冷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暖了她的心。

    皇帝苦笑,他不得不承认这个世间真有他暖不了的女人,只能拿利益来跟她交换。

    宝音露出微笑, 收起了圣旨。

    [最讨厌别人拿道德来绑架我,不知道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

    [皇帝总算不拿好听的话来空手套白狼了。]

    “那些地痞皇上要如何处置?”

    默契达成合作, 宝音又问起京城内的恶霸这件事。

    “已经命都察院去调查, 将犯人捉拿归案。”皇帝端着茶碗道。

    宝音不置可否,只询问了一句, “这件事能让报馆追踪报道吗?”

    皇帝考虑到小报要是报道, 也可以监督衙门办事便答应了。

    聊完后, 皇帝放下茶杯暗示该沐浴更衣了。

    宝音脸顿时僵住。

    [今日逃不过去了吗?]

    好在此时外面传来喧闹声, 太监赵昌跑进来禀报。

    “皇上, 纳兰侍卫传来战报,雅克萨的罗刹人流窜到瑷珲烧杀抢掠!”

    皇帝蓦然起身, 快步往外走到一半, 他回过头来问宝音, “若是给你人手, 能发明更厉害的火器吗?”

    宝音立刻来了精神, “那得让戴梓当老师,再召集对武器设计感兴趣的学子,创建一个学校专门研究武器。”

    皇帝交代了一句,“这些朕都给你准备,我要拿到超越后世洋人的火器!”

    [没问题, 只要给我足够的人才和资金,我能帮你把莱阳钢管□□给弄出来!]

    皇帝一走,宝音豁然起身,她心里很火热,终于,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

    有出海权,还有制作武器的权力,她可以加入大航海了!

    只要加入这场狂欢,她就有把握改变华夏那百年耻辱的命运,至于这个王朝命运她不管,也管不着,这是皇帝该操心的事。

    京城进行了一场严打,本该被恶霸喂饱的衙门突然翻脸不认人,说拿人就拿人。

    也对,现在的情形跟先帝时不一样了,那时的汉人官员对地痞恶霸不闻不问,抱着放任态度,现在大清已经站稳了,皇帝一声令下谁敢不听?

    小报连续几日追踪这场扫黑行动,不管怎么说对于百姓是好事,原本对朝廷有敌意的百姓也稍稍改观。

    起码朝廷还是愿意为百姓做的事的。

    扫黑的末尾,几家官报也下场开始报道,不只是煤霸、菜霸、水霸,就连平日里敢其他妇孺的地痞流氓只要被人告到衙门,也被衙门抓起来。

    不是没有敢反抗的人,那斧头帮众更是拿菜刀跟衙役对抗,最后还是步兵营出动才将这伙人一网打尽。

    少了一群地痞,还有些小偷小摸的人躲了起来。

    很难得整个京城风气变得干净起来,这被上京述职的地方官员看在眼里。

    扫黑行动持续了十多日,总共抓了近五千人,这还是涉案人员,若加上外围人员起码得过万,这么多人上报上去连皇帝都被惊动了。

    “竟然有这么多?”

    都察院左御史董讷脸上带着苦涩,“皇上,这是查出的账本。”

    上面都是恶霸们贿赂的名单。

    皇帝接了过去,原本以为这群恶霸接触的只是底层官员,这些换了也就是了,没想到他看到不少眼熟的名字。

    皇帝冷笑道:“心裕乃索尼之子,他这样的人也缺那点钱?”

    “还有明珠的管家也收取了贿赂?”

    难怪这群恶霸无法无天,原来是朝中有人撑腰!

    皇帝又往下看,脸色黑了起来。

    “常宁是怎么一回事?”

    董讷小声道:“恭亲王收了几条上等犬,帮着平了一场官司。”

    皇帝气笑了,“来人,让恭亲王赶紧滚进宫!”

    不提皇帝如何痛骂不争气的弟弟,这几日整个京城目光都注视着同一件盛事,那就是即将在十一月十四日开幕的滑冰比赛。

    比赛地点就定在了什刹海,这地方平日里不准人接近,毕竟坐落着皇宫和王公大臣的府邸。

    也不知幕后的举办人是何等人脉通天,反正比赛这期间允许人进入,还开辟了一个范围供商人入驻摆摊。

    这场盛事不仅城里的百姓被吸引,连天津都有人冒着严寒赶过来参加这场赛事。

    各家官报也没有放过这个热度,连续几日都全方位围绕这场活动叙说。

    因外地涌入的人过多,原本冬日里萧条的京城一下子热闹起来,不少敏锐的商人发现商机,本来磨磨蹭蹭不愿意付摊位费,这回直接抢破了头往赛场的商业街挤。

    不就十两一个的摊位费吗?我出五十两,给我五个!

    赛事还未开始,奖品钱就收了回来。

    当然这是小商人的玩法,越是靠近西华门,那摊位费就越贵,哪个来游玩的平民不想来宫墙边上看看?

    除了卖摊位费,最值钱的就是卖广告费了,将整个湖圈起来,隔一段就卖一个广告。

    有广州来的大商人直接一掷千金,买下了一块区域的广告费,还有参赛人员背后的广告语。

    蓝玉按照主子指示,将能打广告的地方都卖了个遍,连指路标上的广告都没有放过,然后拿着一沓银票进了宫。

    “主子,这是扣掉成本的营余。”

    宝音没看装银票的盒子,而是接过了账本。

    看了一下熟悉的记账方式,她总算是舒心了,天知道她之前看那些流水账一样的记账方式有多烦心。

    她又翻出一张统计表,看到最终余额。

    “一百一十六万两,怎么这么多?”

    蓝玉解释,“后来加入的商户太多了,便沿着湖设了一圈摊位,越是靠近皇宫价格越高,西华门附近的摊位已经报价一万一个。”

    “有不少是天津通州过来的大商人,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是想给咱们一个好印象。”

    宝音立刻明白了,泰山商行拿到可以出海的资质,有不少大商人也想分一杯羹。

    之前被泰山商行强制收购股份的不少生意都赚爆了,不少人都眼红,恨没有被看中。

    这回也想搭个顺风船,若是能借着泰山商行名头出海那就再好不过了。

    出海经商的贸易有多大,这些前朝过来的商人再明白不过了。

    宝音点了点头,明白吃独食难肥,不如将饼做大做强再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50-60(第2/20页)

    去国际上跟洋人争市场,还需要国内商人鼎力相助。

    蓝玉离开,宝音拿着木盒子去了乾清宫。

    见了皇帝后,她将盒子递过去。

    皇帝一脸莫名其妙,“何物?”

    宝音笑吟吟道:“答应你的做到了。”

    皇帝翻开盒子,就看见里面一张张票子,上面写着一万两还标注了发行时间和泰山商行发行几行字。

    皇帝惊诧,“这是宝钞?”

    大清是不发行宝钞的,因为民间不会认,但皇帝是知道前朝有发现宝钞。

    宝音点头,“这是商行发行的银票,拿着银票可以在京城的泰山银行提取同等额度的银子,银行暂时只有京城有,还不支持异地提取。”

    皇帝有些怀疑,“这真可以提取真金白银?”

    [别小瞧我,这银票可是有同等保证金,跟大明宝钞又不是同一回事,只要不滥发,这银票信用就足够□□。]

    “一百一十六万银子已经存入银行,皇上可以随时派人提取。”

    皇帝捏了捏那叠银票,“竟然有这么多?”

    宝音挑眉,“皇上可不能赖账,我花一百万两租借什刹海,您可不能后悔。”

    皇帝正缺钱筹建盛京通往黑龙江的粮仓,国库的钱都拨给了施琅训练海军。

    这一百万两虽然不算多,却解了她燃眉之急。

    他也算是见识到她赚钱的手段,一百万两说弄到就弄到。

    皇帝心里突然咯噔一声,“这钱从哪来的?”

    宝音将账本递过去。

    里面一半汉字一半阿拉伯数字,要不是皇帝学了一段时间,还真看不懂。

    只翻看第一页皇帝就看了过去,不知不觉看完了一本,他头一次发现看账本这般容易。

    “这是后世的记账法?”

    宝音一脸警惕,“没错,记账的人不可能借给皇上。”

    皇帝本来还想让户部学一学,没想到记账的是个她之前丫鬟。

    算了,反正她庄子养了一批,等那批培养出来再拨到户部。

    宝音还不知道皇帝打什么主意,自认租借费用已经付清了,便告辞回宫,她还得计划借着这次比赛,多征集一些人才。

    大阿哥不停看着慈宁宫方向,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偷偷看向两个弟弟。

    大阿哥搂住三阿哥的肩膀,“老三,听说西华门外很热闹,要不要去看看?”

    三阿哥计算着求分梨的应用题,摇头道:“去了又怎么样?又不能出宫。”

    这两天宫里谁不知道西华门外的溜冰比赛,有不少太监借着出宫机会跑出去玩,听说不仅有滑冰还有套圈、耍猴、打铁花等。

    大阿哥坐不住,早被诱惑得心痒痒。

    “不能出宫,可以在宫墙上看呀,只要不出宫,汗阿玛不会怪罪。”

    说到这里他又道:“可以把大姐三妹也叫上,汗阿玛最喜欢大姐,肯定不会训斥咱们。”

    他见三阿哥有些心动,又看向四阿哥,“小四,别写了,你去不去?”

    “你想想城墙上没有门槛,骑车不是正好?”

    四阿哥的小车前轮已经换上了钢圈,这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坏了。

    四阿哥抿了抿嘴,“我要带上杏儿。”

    不就是一条狗吗?

    “带带带!”

    很快四阿哥的哈哈珠子去将他的小狗和车给带了过来。

    等下了课,一众阿哥带着他们的哈哈珠子和太监往西华门走去。

    半路上大阿哥还跑去了慈宁宫将等候的三位格格也叫上。

    太皇太后知道这群孩子要上城墙看热闹,忙让慈宁宫的太监宫女跟上,可不能从城墙上掉下去。

    又问太子在不在。

    一听太子不在,太皇太后又让人去乾清宫通知皇帝一声。

    皇帝没当一回事,正将宝音留下的账本拿给户部尚书伊桑阿看,询问户部账本能否改制。

    这些年户部很难,因为朝廷一直跟三藩打仗,吴三桂占据湖广时,南边的税收都断了。

    说句难听的话,皇帝不是战胜了吴三桂,而是熬死了吴三桂。

    眼下三藩刚平,南方经过战乱,税也一时收不来太多,朝廷又要跟台湾打,今年又拨了一大笔钱造船练兵。

    明年税收说不定都要砸进去,户部难呀,谁都指望户部拨钱,更不要说黄河还几次泛滥。

    伊桑阿翻看账本回了句需要从长计议,皇帝也能理解,改制是从中央到地方一环扣一环,这个工程可不小。

    不过现在是年底趁着地方官员入京办这件事刚好,他还给了颗枣,“朕私库再拨一百万两给水师。”

    皇帝出一百万两,户部可以省下一百万两,伊桑阿眉头总算不紧锁了。

    户部对内务府收入也有底,不加上庄子产出,每年约有二十万两入皇上私库,一百万两皇帝也得攒五年。

    这样一想,伊桑阿心里舒服许多,吹捧了一番皇帝英明神武,又保证让户部官员研究透了,再教给地方官员,争取明年用上新式算账法。

    正要退下,梁九功就来报慈宁宫来了人。

    伊桑阿没有继续听,而是告退了。

    皇帝先出了恭,洗了手才宣慈宁宫的人进来。

    人一来就将几位阿哥格格去玩的事说了,跟太皇太后一样,皇帝也发现太子被排挤在外。

    “太子在何处?”这话是问梁九功的。

    梁九功答道:“索额图求见太子,正在上书房。”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