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80-90(第1/23页)

    第81章

    林子清并不知晓, 天亮后有人追到码头,四处跟人打听是否有个年轻人带着一对母女乘船。

    一个月后,林子清风尘仆仆带着母亲和妹妹进了京。

    “老丈, 请问一下慈仁寺怎么走?”

    “坐三号马车慈仁寺站下就是。”街边一提着鸟笼的老头随口说道。

    林子清懵了,三号马车是什么意思?

    老头见他呆在原地,抬头瞅了他一眼, 很快看到他身后背着包袱的母女俩。

    “你们是刚进京?”

    “是。”林子清忙问,“敢问老丈您说的三号马车是出租的马车吗?”

    “三号马车是公共马车,只要花一文钱谁都可以做, 这是我们京城独有的好东西。”老头骄傲道。

    然后指着前面不远路边竖起的一根粗竹竿道:“看到没, 那个就是停车的站点,路两边各有一会, 你自己过去看看, 在那边坐, 莫要做错了。”

    林子清道了谢, 然后接过林方氏手里提着的行李, “娘,我们过去看看。”

    来到陌生地方林方氏很拘束, 不过她还是赞叹了一声, “原来这就是京城。”

    三人走了一小段来到了竹竿挂着的牌子下, 牌子上有解说, 林子清扫了一眼就看明白了, 那三号马车后面排着可以经过的站点,看到慈仁寺站点他松了口气。

    有这公共马车实在是太好了,到了一个陌生地方最怕的就是找不着路,去租车又怕遇见坏人不知会被拉哪里去。

    有这车就方便了,去哪里坐几号马车是一目了然。

    只是这等车等得人心急, 站牌边有人在卖烧饼还有卖茶水的摊子。

    林子清过去买了五块烧饼,顺便询问还要等多久三号马车才会到。

    “一般半个时辰一趟,再等一刻钟差不多就到了。”

    那卖烧饼的摊子特意将摊子支在站牌边就是做一些等车客人的生意,对于几号车几时到都很清楚。

    林子清将烧饼分给了母亲和妹妹,还没吃完就看到挂着三号牌子的马车慢悠悠过来,快要靠近时那车夫抓起手边摇铃摇动了一下。

    清脆的摇铃声响了三下,然后就听车夫对着身后高喊:“西烧酒胡同到了,要下车的抓紧下车!”

    马车还未停稳就见车上有人跳下来,等车停稳后又陆陆续续下来四五个人。

    林子清冲车夫喊了一声,“到慈仁寺吗?”

    车夫回了一句,“到,还有位置,赶紧上来。”

    林子清忙拉着妹妹过去,他先将妹妹送上去,又扶了一把母亲,最后才背着包袱被人拉上去。

    马车非常大,挤一挤三十人是能坐得下,车内两边各有一条长板子供人坐着,此时已经坐满,林子清三人只能站着。

    “上车买票,一人一文。”

    坐在最外面椅子上的妇人冲三人喊了一声。

    林子清从褡裢里掏出三文钱递过去。

    那边收了钱撕了三张纸过来,林子清接过来扫了一眼,上面写着车票一文的字样,下面还有日期。

    马车悠悠哒哒往前走,车内上上下下,林子清也抢了空位让母亲抱着妹妹坐下。

    “慈仁寺到了,要下车的赶紧下车。”

    等车停稳,林子清跳下马车转身接过妹妹,又扶住了母亲。

    站牌边上就是慈仁寺,当然他的目的地不是慈仁寺,而是慈仁寺附近的报馆。

    “哥,那里好多书!”

    林子清顺着妹妹指着的方向,就看到对面摆了不少书摊,有些摆在地上,有些支了门板。

    江宁府也有类似地方,只是这里跟江宁府不同,一些摊位上围了不少跟妹妹年纪差不多的童子。

    他扫了一眼,见幼童人手拿着一本书低头看,心里不由感叹一声京城果然与别处不同,这里文风可真胜。

    显然刚来京城的他还不知道这些孩子看的是小人书。

    也是那《西游记》的小人书在孩子中火了起来,后来不少书铺见到商机,参照小人书又出了《三国演义》还有一些奇侠、鬼神小说,都是前朝时就流行的。

    大量图片再配合白话文对话,没有阅读困难,果然受到了一些孩子欢迎。

    别说孩子,就算是大人也爱看。

    林子清拉着妹妹,回头看了一眼林方氏,“娘,不如我送您找家客栈先住下?”

    一路奔跑劳累,他也怕自己母亲撑不住。

    林方氏强忍着脚痛道:“娘没事,先去办你的事,等办完再找客栈。”

    林子清只好一边搀扶母亲,一边拉着妹妹找报馆。

    好在《世界新闻报》所在的报馆在这一带太出名了,随便找个人都能指给他看。

    报馆门脸很小,若不是被人领着带过来,恐怕一个不注意就会错过。

    此时那报馆大门是敞开着,门口并没有人,越过照壁,才看到倒房走出来一年轻女郎。

    “你们找谁?”

    林子清惊了一下,不敢正眼看那女郎,方才不经意一眼他有看到这是一位样貌极佳的女郎。

    “在下林子清,江宁府人。”

    他递上那张报纸道:“应召而来。”

    蓝玉接过明显不是自家出的报纸,然后看到上面的召才令三个字。

    “这边请。”

    她指着她先前出来的倒房做了个邀请手势。

    林子清搀扶着母亲进了屋,见屋内还有几个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有其他人在就好,也不会伤了这位女郎的名节。

    “请坐。”

    蓝玉搬来三把椅子放在自己办公桌前面,等母子三人入座后,才抽出一张纸问,“请问你们三位是哪位应召?”

    林子清有点意外,他看了一眼母亲和妹妹,问道:“我母亲也行?”

    “只要有一技之长我们都收。”

    蓝玉平稳回答,然后看向林方氏,“夫人,能问一下您会些什么?”

    林方氏慌张摆手,“不是我,是我儿子!”

    蓝玉手里缺人,召才令连续印了三个月了,过来应召的多是农户匠人三教九流之徒,读书识字的人太少,眼下这母子三人看着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她也不管好坏,全扒拉到手里最好。

    林子清看着屋子里有不少年纪大的妇人在低头写着什么若有所思。

    “我娘会读书会管家,还会苏绣。”

    在江宁府很少有女子不会刺绣,他记得母亲曾绣过一副双面绣,一正一反是两幅不同的图案,那绣品后来被堂叔婶给要了去说要给堂姐做陪嫁,自那以后母亲就没再动过针。

    蓝玉眼睛一亮,“会识字呀,那就再好不过了。”

    她笑了笑道:“我这边有一份工作,是在女子学堂授课,教的都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80-90(第2/23页)

    女学生,每月有六两银子,三十斤肉、十斤米、二十斤碳。”

    她又看了一眼紧贴着林方氏的女童,笑了笑道:“女学堂的夫子可以有一个免费入学名额,我看您女儿年纪也不大,不如一块送去学堂,学堂那边提供住处。”

    林方氏没往心里去,准备等对方说完再拒绝,然而听着听着她就心动了。

    这一段长途跋涉,她面色面上没什么,心里还是觉得是自己和女儿牵累了儿子。

    要不是她俩拖累,儿子如今该在江宁府最好的书院读书,而不是受她们拖累前途未知。

    林子清:“我有秀才功名,母亲和妹妹我自己能养活……”

    他话还未说完,林方氏就打断了他,“我…想试试。”

    “娘?”

    林方氏鼓起勇气道:“清哥儿,娘觉得这份工不错,娘带缘姐儿去女学堂,你自去奔你的前程,不要惦记我们,有时间来探望一下我们就足够了。”

    林子清很不解,来时路上不都商量好了,进京后他租个小院子,娘和妹妹先住着,他先看看情况。

    他瞥了一眼对面女郎,怎么到这里就变了主意?

    蓝玉插了一句,“安全上不用担心,我们女学堂都是女性,每隔一段时间还有兵马司的人巡逻。”

    她将纸递给林方氏,“填一下表,有什么填什么,唯一要求就是要真实。”

    然后又抽出一张表递给林子清,“你也填一份。”

    林子清显然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母亲要比他热情。

    蓝玉要是能听见他心声肯定赞同,这世道寻个读书人简单,什么秀才功名也是一抓一大把。

    可要找个识字的女性就没那么容易了,能读会写的女人都被关在深宅里了,她想找个女老师容易吗?

    现在的女学堂老师都是一些在宫里当过差的嬷嬷,会识字的不多,让她们教书也只会照本宣科,她现在就想找些更专业的。

    这个问题又绕了回来,会识字的要不结婚都被关在深宅大院,要不待嫁二门不迈,怎么可能接触得到?

    就算接触到,也不可能跑到外面做老师。

    在蓝玉看来,林方氏的价值要比林子清高多了!

    林方氏接受了女学堂的应聘,蓝玉和她签订契约后,见她脚不是很方便,命人去百货铺扛了一个轮椅过来。

    林子清将母亲和妹妹送进来女学堂,等人进门后他站在门口又等了一段时间才转身问领着他们来的报馆编辑。

    “我去哪?”

    编辑领着他往街上走,边走边道:“蓝管事说你还不熟悉我们这边的规矩,让你先接受一下培训,地方也不远就在福建会馆附近,那里包吃住,您就暂时留在那,等培训完了再看您适合去做什么。”

    第82章

    编辑姓孙, 叫孙大海,两人路上聊了聊,林子清也知道了孙大海的一些情况。

    孙大海是宛平县人, 家境贫寒,读过书,也考了童生, 不过没继续考,家里没有钱支持他继续读下去。

    “家里五个兄弟,我大哥三十岁了还没能娶妻, 再读下去就得饿死人了。”

    孙大海一副很看得开的模样, 笑着道:“我有个亲戚去年在小汤山干活,知道那边缺人, 便领着我跟蓝管事找了一份事做。”

    “蓝管事见我做得妥, 又将我调到报馆这边, 有了收入家里也缓过来了, 再存两个月就能给大哥娶一个媳妇。”

    这个世道读书人虽然不是遍地都是, 也不是那么稀缺。

    会识字的人能干什么,去人家商铺做账房?

    谁会收一个不知根底的人做账房?

    还是说去抄书?

    别说现在出版行业得有多发达, 人家印书比抄得要快多了。

    穷书生, 穷书生, 说的就是这些放不下身段跟人争力气活, 又挣扎着找不到出路的人。

    孙大海话语中的感激, 林子清也听出来了。

    他未置一词,好不好还得以后才能知道。

    想到那份契约并不是什么卖身契他放下心来,他之所以痛快签订契约正是里面有一条,他要离开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这份前所未有的自由契约才是他爽快签约的主要原因。

    出了胡同, 到街上明显热闹很多。

    孙大海领着他穿过了马路,去了对面,路上有骑着骡子的,也有抬着轿子的,还有骑着两轮车快速从人群中穿梭而过的。

    林子清都看傻眼了,这是什么机关?

    “这是自行车,百货铺就有卖,不过一辆很贵,我干十年也买不起。”

    孙大海笑呵呵道:“是不是很新鲜?听说是宫里传出来的,一辆要上百两银子呢,也不知道是不是镶了黄金。”

    林子清点了点头,然后揉了揉脸道:“我看过类似的机关,江宁府也有一位怪人,不过他做的是木头机关,需要用手转动才能走。”

    孙大海忙道:“回头你见到蓝管事可以上报上去,我们蓝管事就喜欢这群会奇淫巧技的人,她要是看中会派人去江宁府请,人家要是愿意来,你还能获得一笔介绍费。”

    这拉人头的法子也是蓝玉被逼得没办法想出来的主意,最开始报纸招人观望的太多,除了工匠许多人压根不清楚自己会什么。

    也没人认为自己养猪养得好算技能,种菜种得好也是技能。

    后来还是靠内部推荐,一说推荐成功给人头费,果然火爆起来,连翻跟头翻得好也被推荐过来,那段时间别提有多啼笑皆非了。

    林子清心里有些惊讶,两人已经过了马路来到对面的胡同,绕了段路,停在了一处外面破旧的宅子前。

    这宅子外面墙皮都开裂了,木门上的漆色也掉得差不多了,一副家族落败的模样。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