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先帝只亲政十年,你口中的祖制可是朱元璋的那个祖制?”

    这话一出,先前那开口的人直接被吓傻了,要知道在本朝是连朱姓都不能提起,更不要说前朝的开国皇帝。

    一股尿骚味传来,不少人掩住口鼻一脸嫌恶。

    常宁乘胜追击:“要是按照朱元璋的祖制,贪污六十两斩立决!”

    皇帝挥手:“拖出去!”

    人很快被御前侍卫拖出去,地上那滩不明液体也被太监端了水过来擦洗干净。

    “本王不明白,只要贪污之人还钱,又不要你们的命,你们反应怎么那么大?难道是钱比命重要?”

    官员们哑口无言。

    该怎么告诉这位王爷,他们并不希望有律法管在他们头上,他们是官身,刑不上士大夫!

    皇帝任由常宁发挥,此刻他看这个不成器的弟弟极为顺眼,一些他不方便说的话,都让他说了。

    “皇兄!”

    常宁一拱手,“我大清入关后对于满人管理严格,轻易不允许犯法,一旦违法更是从重处置,弟建议此法推广全国,满人约束自己,汉臣也当和满人同等待遇。”

    “行了,回你座位上去。”说得很好不必说了。

    满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20-130(第3/43页)

    待遇比汉人高,自然管束也严。

    要给汉人同等待遇,是不是得取消给满人的优待?

    常宁回到座位,眼巴巴看向皇嫂,期待对方能给他一个眼神。

    皇嫂说了这次配合得好,送他一个可以在内陆跑的钢铁自跑船!

    常宁使出朱元璋这一大招,所有君臣都萎靡了,还有人头一次知道朱元璋这么狠,贪污六十两就要杀官。

    有人惴惴不安,怕皇帝也跟着学。

    别看满人这些年不弑杀了,早年也是杀性十足,干过屠城的事。

    “治贪这事需要成为朝廷常态,朕打算另立一巡视组去地方私访。”

    他回到座位上,“再说说律法问题。”

    “朕让刑部修的《现刑则例》还是有漏洞,比如这次闹得京城沸沸扬扬的杀妻案,夫辱骂岳父母,妻还嘴辱骂婆婆,夫杀之,按照律法该怎么判?”

    “还有官员贪腐该怎么立法?难道得朕下一次命令,你们才动弹一次?”

    “所以朕打算让司法独立出去。”

    “往后,刑部只负责捉拿审讯罪犯寻找证据和让犯人认罪。”

    “都察院负责给犯人定罪量刑。”

    “大理寺根据都原告察院提交证据和量刑,开堂审理,若证据不足或证人作伪证可当堂判犯人无罪,刑部若是想继续告,便继续收集证据。”

    “都察院有监督大理寺和刑部职责,同时肩负立法权,需要根据地方上交案件修改增加相应律法条例。”

    皇帝示意梁九功将三司组织图发放下去。

    “朕参考了洋人的法院。”

    “往后地方官员的审案权力剥离出来,由大理寺派去地方建立法院。”

    “县级为初级、州府为中级、大理寺为高级。”

    “若犯人不服初审判决可上告中级,直到高级,高级审判后无法更改。”

    大理寺高兴,因为手里权力多了。

    “皇上,地方官员不再审案,还能做什么?”

    皇帝冷哼一声,“能做什么还要问朕?当然是发展民生,令治下百姓生活稳定衣食无忧,而不是遇灾只会向朝廷求救!”

    “儒家不是向往远古先贤的大同世界吗?朕要求也不高只要达到小康即可。”

    [小康还不高?社会安定,人人吃得饱穿得暖接受一样教育。]

    明珠站起来:“皇上所指的小康可有标准?”

    皇帝随口道:“家家户户能吃饱家里有余粮有余钱,能穿得暖烧得起煤,最好还能够全县孩子都上得了学。”

    最后一项不少人脸都黑了,没一样能办到。

    明珠一脸高兴道:“若真能达到此景,那可正是盛世,连圣人都期盼的盛世!”

    皇帝愣了一下,紧跟着沉默。

    可不是,朝廷要是真能办到,还有哪个百姓会念着前朝?

    宝音看了常宁一眼,竖起一根手指。

    常宁站起来,“皇兄,您这目标也太大了,怕是唐太宗在世都办不到。”

    皇帝没好气瞪他,“朕又没让立马做到。”

    常宁嘿嘿一笑坐下。

    皇帝恢复严肃表情。

    “朕也知道你们做不到,所以朕将这个定位长期目标。”

    “接下来再分成五十年目标,三十年目标,二十年目标、十年目标、五年目标、三年目标。”

    “一步一步来,只要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朕相信终有一日能做到,朕看不到,相信朕的儿子,朕的孙子能看到!”

    “吾皇圣明!”

    “行了,别拍马屁了。”

    “接下来大学士联合六部制定一个完整可行的计划,记住是可行,至今能够实现的。”

    “接下来再说说刑部改革。”

    他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

    “地方衙门的衙役单独立出来,只负责抓罪犯救火巡视任务,各县州府设警察局,警察局长由刑部派遣,所缺人员可从退伍士兵挑,往后设立警察学院,有专业人员负责。”

    “警察局下辖区可设分局,所,所要做到一镇一所。”

    “从最低级的治所再到刑部,所需人员需有定律,未来根据治下人口土地总数增减。”

    “都察院同样要在各县州府设立分院,名督察部,警察局抓到罪犯找齐证据和罪犯画押后转交给督察部,督察部接手案子给犯人定罪量刑,再转交法院审判。”

    他放下茶杯道:“往后职责清晰,也不会有推诿之事,当然所有涉案人员每走一步程序都要签字画押,往后案子出现问题也能追溯到经手人。”

    刑部的人倒抽一口气人都快吓傻了。

    “京城五司同样改制,刑部为其直属上司,只负责抓罪犯、巡视、救火管理治安。每隔二里这一分所。”

    “刑部官员不再从五部派遣,只从各地警察局升任。”

    “又吏部根据破案数量冤案数量来评定刑部官员升降。”

    “再设定一个立功的标准,立什么功给什么奖赏,都要定下来。”

    吏部尚书站出来说是。

    皇帝一下子说得多了,再次喝水。

    这次他只准备改革这些,其他五部一个个来,要是一下子都改了怕出乱子。

    先改刑部,看看改革成果再说。

    主要也是改刑部对民生影响最小。

    “皇上。”索额图站起来,“军营和旗人莫不是也归那警察局管?”

    “这倒是提醒我了,军营和旗人有自己的律法,各设法院处理,至于民人和旗人的纠纷就看原告是谁,原告民人去法院,旗人为原告去内务府设立的法院。”

    “往后不再是法无禁止即可行,而是法无允许即禁止!”

    “尔等将这话记在心上,也劝尔等多看看律法书,莫要不在不经意的时候犯法。”

    “往后也别找朕求情。”

    “朕之下人人平等,人人受法律制裁!”

    “皇上!三省六部自古有之,岂能轻易更改?”

    有多位大臣跪下。

    一个个仿佛天塌了一般。

    皇帝有了曾经他想要更改科举内容而被官员跪地反对的即视感。

    没等他开口,常宁再次站起来了。

    “嘿嘿,什么自古有之,我大清一开始用的是八旗议政,怎么又想拿前朝的祖制压人?”

    皇帝没好气白了他一眼,这时候提什么八旗议政,这玩意都快被他玩废了。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八旗议政大臣一个乐呵,本来他们被叫过来也只是来凑个热闹,现在看别的衙门也要被皇上砸个稀烂了,他们立马高兴了。

    知道倒霉的不止自己,谁不开心。

    “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20-130(第4/43页)

    皇上英明,这什么汉人的朝廷制度早该改了,汉人的制度要是好,也论不好我们入关!”有人大喇喇道。

    “这一套都用上千年了,哪个朝代不修修改改,怎么轮到我大清就不成了?”

    “现在天下稳定下来,是时候考虑改革了,改一套适合咱们大清统治的制度。”

    有人摩拳擦掌,本来皇帝自己私设南书房,问政汉人,将他们议政大臣们架空。

    现在好了,这些汉臣一反对,是不是又回到满人主场了?

    皇上何时才能明白汉人跟他不是一条心,只有他们站在皇上这边!

    “前朝律法许多条例已经不合今日,甚至有相互矛盾的法律,朕这里要问尔等一句,律法中君权父权夫权到底哪个重要?若是君权,天下子民都是朕的子民,应该人人平等才对,为何还有父权和夫权夹在其中?”

    立刻有官员反驳,“皇上,此围绕孝……”

    皇帝等他说完,只问了一句,“律法中处处强调父权和夫权,提及君权的只有谋反相关罪名,在百姓看来后者与他们无关,那是不是他们只需要关注父权和夫权?”

    “是不是说这两样比君权更重要?”

    “皇上,自古以孝治天下……”

    这次皇帝没有让他说完,“所以对于百姓来说父权和夫权最大是不是,别说以孝治天下,这应该是官员教化结果,不应该体现在律法上。”

    “朕之下人人平等,不能因为对方是个孝子,杀人就能减轻罪名,不能因为对方是节妇,偷亲就能任由宗族施私刑将其淹死。”

    “朕之下人人平等,犯有什么罪,应当由衙门审判,由律法判刑,而不是交给宗族内部处理。”

    “到底是朕大律法大还是宗族族法大?”

    皇帝这句摆明是剑指地方士绅。

    皇上是平息三藩□□,准备解决地方士绅这个问题了!

    这次满人官员挺起胸膛,汉人官员萎靡了下去。

    “往后犯罪均有警察局治所处理,有罪抓人,无罪放人,任何人不得私设刑堂。”

    他深深看向拥有立法权力的制法院。

    “制法院院长可有听明白?朕之下人人平等,朕要一部事无巨细的律法,要实时跟进时代变革,立法时无需再考虑父权和父权,辱骂什么罪,教唆什么罪,诽谤什么罪,杀人什么罪,该什么罪就怎么量刑,不需要什么前提条件,这不是减刑的标准!”

    制法院这个小衙门人不多,属于内阁直属,这次突然被叫出来有些受宠若惊。

    “制法院下设法学院,拥有独立招生资格,毕业学生位同国子监,可进入法院、督察部工作。”

    “和警察院一样,各地所缺人员由吏部招聘考核再分派各地。”

    制法院突然多了个能培训法学的学生甚是惊喜,忙走出来谢恩。

    “立法、司法、执法,三法分立,往后理清彼此职责,若出现推脱制度混乱,莫怪朕勿谓言之不预。”

    “嗻。”

    皇帝手指敲打在扶手上,“再说说税收问题。”

    他竖起一根手指,“有人给朕算了一笔经济账,二十一年人丁有1943万人,总人口数约八千万人。”

    “南宋也是这个数,只占了三省之地,南宋的税收是一万万贯,我大清税收多少?”

    他笑得如沐春风,“不过区区四千万,为何还不到南宋一半?”

    有人大惊,“皇上,加征三饷已经令百姓疲惫不堪,屡屡征收缺额,再加征,怕是各省民不聊生。”

    [三饷是什么税收?不是只有丁银,赋税吗?]

    宝音听了奇怪,三饷这个税她还是头一次听说。

    [原来是明末崇祯加征的税银,竟然到现在还没取消?]

    [什么,往后竟然成为定律,康熙宁愿隔几年玩免税的手段都不愿意取消?]

    宝音一言难尽,偷偷瞧了他一眼。

    皇帝脸色铁青。

    “朕何时说要加征税收?”

    “朕是要你们翻一翻宋朝历史,宋朝为何能收到那么多税银!”

    他拍打扶手,“朕不知道百姓不堪重负了吗?只是打仗不要银子?给你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