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凤鸣朝 > 正文 100-110

正文 100-11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姑妄言之,愿吾圣主与在座宰执府君苛评。

    “古人云,‘省官不如省事,清事莫如清心’。清心之法,本于至公至明,正如陛下夙夜匪懈,躬行仁义;省事之法,贵在得人,今开科求才,非止学生与诸位年兄得利,迩至九州千千万万欲为国朝效力者,皆如沐甘霖,远至伪邦,何能不望德风披靡。满庭高公在前,学生等于下仰止求进,为报陛下兴才之恩,苟日新,日日新,众辰拱于北阶,陛下垂手而治,何愁吏治不清。”

    荀尤敬在席中暗暗点头。

    还算他反应快,没有真在这个贺新年的喜庆日子里大谈改革清吏。借古人言,有理有度,归功于上,又非空洞的歌功颂德,言辞措缀得恰到好处。

    谢逸夏自得其乐地往盘里夹了片鹿炙。

    陈勍再试:“那么何谓经略世故,平准均输?”

    胤奚谦冲得体,回答如流。

    陈勍微一顿默,笑道:“卿言不俗,朕心快慰。有此等佳才,江左中兴指日可待。新科榜首不若在一阙歌内赋诗一首,以记今夜之乐。”

    胤奚听到这第三试,眸底终于溢出几缕凛静的黑潮。

    他忍住了抬眸直视御座之人的冲动。

    “诚如陛下所愿。”

    弦歌一曲终了,贺岁乐府诗成。

    缔章绘句,独运匠心。

    这七步成诗的急才,赢得满庭喝彩。

    到了此刻,先前当成热闹看的臣子们方从状元郎那张玉容佚貌上移开注意,认可此子是有真才实学的。

    可见陛下是用心良苦啊!当场殿试,便是为了破除坊间的风传,还这位状元郎一个清白无垢的声名。

    老臣们审视的不止是胤衰奴一人,而是在掂量以这个寒生为首,即将涌入庙堂的济济书生,是否真有与过去的老派士族分庭抗礼、俊才傲物的资格。

    经过这三问三答,诸臣收起了轻慢之心,不得不承认当初谢澜安倡议废除九品制的魄力。

    出身苦寒,又如何?没有比这样一个人高中状元,更符合寒人策举推行的初衷了。

    谢澜安却心不在焉地拨动着酒壶的壶盖,心想:可若过不去殿试,今日便是胤奚的一劫。

    她转头往朱墀上望了眼,不知是否错觉,身着缃色半朝制礼服的皇帝眼风流转,仿佛才从她脸上收回视线。

    谢澜安当下没说什么,只听皇帝转而问询闱榜次名,她余光里那裘白荷襕衫,却行退回席位。

    胤奚转身的刹那,与等候召见的楚清鸢视线交错。

    楚清鸢清清楚楚看见积压在胤奚眼底的清冷不驯。

    “百里娘子身有不足,却励精学问,实在难能可贵。卿之授任,不妨交由中丞与吏部商定。”陈勍转而道,“楚潜心何在?”

    他直呼楚清鸢的表字,与先前二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楚清鸢打起精神出列,稽首拜见天颜。

    “学生楚清鸢,叩见圣主陛下。学生深谢陛下为敝氏先祖厚葬之大恩!”

    此日楚清鸢与胤奚不约而同都穿了白衣,只是楚清鸢身上的这件比不上胤奚的锦带缎袍,是一件白纻素衣,显然还在为被掘坟的先祖守节。

    只因面圣不可失仪,他又在外面罩了件水檀色的外袍。

    对比二人在斯羽园夜宴的情境,恰好颠倒。

    陈勍抬手命楚清鸢平身,并没像先前考问胤奚一样试他学问,而是感叹:“楚生遭逢,实属不易。朕属意你为黄门侍郎,辅佐朕躬。”

    此言一出,筵席间顿起议论。

    ——这状元郎的职位都没定,皇帝怎么先钦定了第三名?

    黄门侍郎,正五品,掌天子起居法度与出入奏章,可是个清要之职。

    楚清鸢怔忡一瞬,反应过来眼眸精亮地伏身叩首,声音颤抖道:“学生……清鸢谢陛下隆恩,必倾身为国,不敢负陛下所望!”

    胤奚跽在左近殿门的食案后,轻垂眼睫,无卑无亢。

    邻近朱墀的前席,落在九枝金槃树灯光晕里的谢逸夏,被衬得面如冠玉,身上的玄紫宽袖袍流光溢彩,笑着偏头与侄女说:“看来今夜热闹不少。”

    谢澜安眼风扫过道上激动谢恩的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凤鸣朝》 100-110(第7/22页)

    清鸢,漫笑:“良辰嘉时,且以永夜。”

    很快,这热闹便轮到了谢家。

    酒酣耳热之际,皇帝亲把杯盏与谢逸夏同饮,慰劳谢二府君多年镇守荆州的辛苦。酒尽杯空,陈勍声色温润道:

    “郡公劳苦功高,多年外任,难与家人相聚团圆。今逢丞相之位空置,朕属意谢爱卿升任丞相,回京任职,诸爱卿以为如何?”

    谢逸夏没有防备,笑意还在嘴角,心却咯噔一下。

    谢澜安皱眉,随即脸上露出似笑不笑的神态。

    元旦期间朝事都缓,她还没来得及和皇帝呈禀取消“丞相”一职的设想,皇帝便迫不及待地想把二叔调回金陵,将二叔手中的兵权收一收了。

    如今王党落没,她在朝中,对军国大事皆有话语权。那么再将二叔放在丞相的位置,一家人说不出两家话,这个看似是百官之首的相位,就一如百里归月所言成了虚职。

    而二叔放掉的,却是实打实的西府十万兵权。

    明升暗贬,她倒不料,小皇帝有这份长进了。

    谢澜安才起身欲语,谢逸夏已笑着接过话:“陛下爱惜下臣,臣受宠若惊啊。只是荆州西临蜀国,北毗胡尉,一州之事繁琐不断,微臣虽不才,到底经手多年,若仓促回京,只恐交接不明啊。”

    说完,二爷递给谢澜安一个含笑安抚的眼神。

    他在这儿,断没有还让小辈打头阵的道理。

    殿中臣工神色各异,会稽王若有所思地拈动酒杯。

    转眼间,望见屏阁里一心吃喝,把脸蛋喝得红扑扑的女儿,陈稚应又不由一笑,让随从将案上没动过的一盘石蜜梅子,一碟炙獐肉给郡主送过去。

    那边皇帝说道:“一州事务再繁琐,又岂比得上内朝重务?谢卿大才,朕从前于深宫韬养光晦,未能尽用良才,一直引为憾事。而今新春焕象,正欲请爱卿回京主持大局。荆州那边的兵事,可从兵部调派督官前去接手,卿若实在不放心,遥领荆州便是了。”

    说到此处,陈勍略停了停,含笑的漆黑瞳眸直视谢逸夏,“又或者,卿家有什么顾虑?”

    遥领荆州,说白了便是交了兵符挂个名。谢澜安终于起身:“臣以为——”

    “臣以为此事不妥。”

    雕花殿扉忽然自外而开,随着扑入暖殿的霜风,一道浑厚的声线闯入气氛凝峙的含英殿。

    看着那道高如黑塔身带杀伐的人影走进,群臣的心头仿佛成了蒙上牛皮的战鼓,心跳咚咚作响。

    “臣贺岁来迟,”褚啸崖剑甲不离身,旁若无人地走近朱墀,挺身不拜,“还望陛下恕罪。”

    “大司马。”除了少数几位宗亲贵胄,群臣长身而起,一同向褚啸崖见礼。

    这便是褚啸崖的威势!哪怕年年上演这么一出,褚啸崖依旧乐此不疲。随同父帅一道入宫的褚豹迟落几步,盯着灯影下文质彬彬的胤奚,挑衅一笑。

    交手时撒野得像个亡命徒,这会儿装什么读书人?

    胤奚像是不认识褚豹,低眉顺目地望着酒杯里晃荡的波光。只是褚啸崖的突然到来,终究让他心绪难安,胤奚余光不动声色地隔座看向前方。

    谢澜安方才正要陈辞,看见褚啸崖入殿,神色波澜不兴,又款款坐回了座位,是在场少数没有起身迎大司马的人之一。

    感到如有实质的一双灼热眼神落在自己身上,谢澜安眼皮都没抬一下。

    谢逸夏侧身往侄女身前挡了挡,几乎是同时,陈勍淡声道:“大司马迟了。”

    随即他扫视群臣,语气不轻不重:“都坐下。”

    “军务繁忙没办法,臣自罚三杯。”褚啸崖从美人脸上收回视线,不在意小皇帝无关痛痒的敲打。

    “臣今夜赴宴,还带了膝下不肖子,只为来给陛下当面赔罪。之前应对胡骑南下骚扰,褚豹是好心办了坏事,不管怎么说,年轻人就是毛躁。”褚啸崖笑了笑,目光落在陈勍那张年轻的脸上,接着说完后半句,“被陛下责问,也是他该受的。”

    他忽然提起灵璧剿胡一事,谢澜安心念微动。

    褚豹已乖觉上前,向皇帝叩首请罪。

    陈勍不能当着褚啸崖的面儿真将褚豹如何,他训诫了几句,命人起来。彧良无声端着托盘过来,陈勍才意识到手里还攥着空空的酒盏。

    表面看上去未受大司马威势凌压的皇帝,内心深处,还是含着一缕怕。

    陈勍将鎏金描纹盏撂在托盘上,扣住手心直视褚啸崖:“适才将军进殿时说,朕任命谢逸夏为丞相不妥?”

    “是不妥。”褚啸崖笑意不驯地环视左右,“谁不知‘谢荆州’这个名号已经跟了谢家二爷近二十年?领兵布将的门道,陛下不懂,是忌讳仓促换帅的。所谓人不辞路,将不离枪,谢二爷的家虽在金陵,但久居荆襄,熟知当地的民情风俗,想来早已认他乡作故乡了。”

    他一句“陛下不懂”,群臣眼观鼻鼻观心,没人敢搭腔。

    不过心里琢磨着,北府与西府一向分庭并峙,今日大司马怎么替谢家说话了?

    殿内的笙乐不知何时静了,席间不再觥筹交错。夹着寒梅幽香的冷风从没关上的殿门吹到陈勍脸上,将他之前面对谢氏叔侄的那点心计拂得荡然无存。

    他在褚啸崖轻蔑的眼神里觉得难堪。

    而一向维护他的谢澜安,并没有启口的兴致。

    短暂的沉寂中,陈稚应轻咳一声,“大司马既来了,便先入席吧。”

    “未向王爷请安。”褚啸崖循声看向会稽王,哂笑一声,“王妃不曾入京吗?说起来王爷与王妃鹣鲽情深,令人好生羡煞。褚某便不同了,自元妻逝后,孤家寡人一个,豹儿这回惹陛下动气,也是因无个慈母管教。”

    众人听大司马绕来绕去,莫明其意。

    唯有谢逸夏眉头皱起,当机立断地向褚啸崖举杯,凤眼隐现寒芒:“今夕宫宴,何必谈论伤心事。弟敬大将军一盏。”

    “欸,”褚啸崖却道,“二爷这辈分论错了。我辈武夫,百战成钢,自来有老当益壮一说,何况褚某正值壮年!昔年北伐,朝廷曾答应褚某,待我班师凯旋日,便御赐一桩婚事——”

    褚啸崖春风得意地转向谢澜安,“本将军仰慕谢小娘子久矣,犹记前岁端午,与娘子独处于乐游苑湖心画舫,至今难忘。今请陛下践约,赐下这门婚事。”

    第104章

    陈勍没有谢逸夏反应快, 听见褚啸崖的话,他瞳光震荡,又隐含宝物被染指的暗恨。

    “大司马未饮先醉了吧。”陈勍一字字道。

    薄如冰绡的琉璃酒盏在胤奚掌中捏紧, 指节用力到发白。他抬起忍怒的眉眼, 左手下意识按住空荡的腰侧。

    “这……北府和西府联姻……”

    群臣怔忡, 没料到大司马如此敢想。那二位一个是中山狼, 一位是胭脂虎, 谁肯俯就于谁呢?

    会稽王很快从褚啸崖的话中抿出了弦外之意:原来褚啸崖方才替谢逸夏回绝陛下, 就是想以保住谢二在荆州的势力作为条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凤鸣朝》 100-110(第8/22页)

    ,换取一桩姻缘。

    再深想一层,王氏刚刚败落,功高到封无可封的褚啸崖难免心有戚戚。

    他担心下一次被陛下和谢娘子联手算计的人会轮到自己,这才想分解这对君臣,将谢娘子娶到北府。

    可是谢家娘子还没有他的长子年龄大吧,褚啸崖怎么有脸皮开口?

    处在议论中心的谢澜安,脸上没有明显怒意,只在灯火憧憧中轻轻一叹。

    这个年, 北朝乱,南朝兴, 仇敌溃败, 闱举顺利, 她过得没什么不舒坦的——却偏偏有人接二连三地找她的不痛快。

    她拂开掌心的松穰碎屑起身。

    说话的前一刻, 手里忽被塞了杯酒。

    酒是河东颐白, 清冽辛香,与衡阳绿酃、西域葡萄齐名。谢澜安轻晃着酒杯转头看二叔。

    谢逸夏看着褚啸崖,简单的三个字:“她不嫁。”

    他家含灵能站到大年初一元夜宫宴的首席位置,凭的是自身本事, 背后却不是没人撑腰。

    如果这种腌臜事还要女子家自己对阵,他便对不起早亡的兄长了。

    没有他点头,任何人,都休想染指谢家玉树。

    褚啸崖该庆幸今日阮世兄不在,否则这会儿就不止于君子动口了。

    陈勍无声地舒出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