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鸳鸯佩》 2、杜娘子(第1/3页)
家主杜良镛是个户部的六品小官,大娘子冯氏生了两个女儿,就给他买了个妾梁氏,又生了一儿一女。
至于原主母女两人,是杜良镛回祖籍参加族中长辈葬礼在回来的路上救回来的。
带回来自然就成了杜良镛的妾,家里称呼张娘子。
她醒来时人就已经在回汴京的船上了,跟着张娘子和杜良镛回了杜家,这几年过得十分太平。从此她就是杜从宜了。
她从小家境优渥,长到这么大都没有为钱烦恼过。学艺术是家传渊源,学国画出身,后来修习书法、雕塑功底很厚。
从来没有为钱财烦恼过,起初学国画也不是她的本意,她被富贵养大,但也被父母极度的控制欲,管得死死的,毫无自由,十分痛苦。
她在这里生活了几年,穷但是很自由。卖画也有两年了,刚开始重操旧业是为了给张娘子治病,张娘子是个很美且很沉默的人,她身上也有很多秘密。
比如她通书画,晓律例,杜从宜一直觉得她不简单,但是她偏偏就躲在度假村这个逼仄的后院里,安度余生。
只是她不说,杜从宜也当作不知道。名义上的母女两安分守己,大娘子冯氏便没什么言辞。
但是自从张娘子得病后,必须吃好药,母女两几乎没有什么钱财,可以说一贫如洗,请大夫花钱多了,冯氏就有了微词。
杜家也不是大富的人家,杜从宜能理解。
她很感激张娘子能把她带进杜家,让她在毫无准备的陌生世界,有个安身的地方。
一个年轻貌美的寡妇带着一个女儿,她就是浑身本事,在这个森严的阶级世界里,没有户籍,就是死路一条。
从张娘子得病开始,她就对张娘子十分细心,尽管大夫说张娘子的病要好药养着,她也愿意。母女两住在院子角落的房间里,也不打扰府里的人。
杜从宜卖字卖画给她请大夫、看病、熬药,多贵的药材都舍得。张娘子总说自己拖累了她,杜从宜安慰她不要多想,也从来不觉得张娘子是拖累。张娘子的病拖了一年人就没了。
杜从宜的生意反而没停,经常出门在外走动,和书画铺中的少东家已经是十分熟稔,引为知己。
总的来说,杜良镛夫妇人不错,冯氏这个人还是挺好的,对妾室有微词,但心眼不坏。张娘子安分,所以日子过的也太平,张娘子是一年前去世,如今只剩杜从宜一个人,她是妾室张娘子带来的拖油瓶,府里的女婢和仆人对她还是有些区别。
惠安是张娘子进府后买来的,年纪不大,二十八九岁的样子,张娘子去世后惠安就和她住在一起。她就经常念叨保佑府里给她择一门亲事,体面嫁出去才好。
惠安将被子铺好才说;“你不用操心这些,等老爷得闲了,替你寻一门好亲事,顺顺利利嫁了,娘子在天上也放心了。”
杜从宜也不争辩,低头看着这本市井游记,里面点评了当朝南北书画名家,她是缩在市井里的鬼手,临摹的都是大路货,说白了自成一派的大家的画是最难临摹的,除非对这个人研究很深。
这么久了,她卖出去的最贵的一幅画,也就是这几日的《竹雀图》。
这幅画说来也巧,本不是名画,但是因为广和楼的花魁崔行首喜爱,这幅画才被炒成了天价。她有幸见过一次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