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鸳鸯佩 > 正文 50-60

正文 50-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职的举子们多的是。继续盯着,不要声张。”

    关九郎不懂这些文官们闹什么,只知道赵大人很关心,赵大人这几天对这件事很上心。

    关九郎见赵诚在昏暗中看着门洞外的淅沥雨幕,低声说:“我昨日去看了康大人,但已经不准探视了。听说刑部的人将人严加看管起来了。”

    赵诚:“那三个书生的死因查出来了吗?”

    关九郎:“只知道死于毒,还没有头绪。但康大人当晚一直在家,邻居们都能作证。”

    那康渤的麻烦还是不小,都知道康渤和那两书生有龃龉,出门前那两人还唾骂康渤,而康渤回骂了一句:再特么犯事,早晚砍了你们。

    有人会因为这个口角闹事。

    书生们团结,加上这几日大考,北方面排斥东南的学子的情绪还是在的。

    要不然那人也不会屡次犯事,东南学子的处境确实不太妙。

    若是康渤案,一直发酵,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

    康渤做的事情是没错的,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若是被东南籍的士人团结一致逼死了,南北从此就两立了,这个影响太坏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鸳鸯佩》 50-60(第3/16页)

    大了,谁也担不起。中枢中没人敢做这个主,唯有官家能决断。

    赵诚甚至猜测,今秋会不会减少对东南学子的取第。

    不过这也要看官家的决心。

    按照他的个人经验,其实没必要,不光要取用东南学子,还要多取用,然后把人派出去,都放到河东、河北路去。

    辽人和金人南下,祸乱河东路,河北路,整个河东路已经没有多少百姓了,北人南下,可不只是史书中一句劫掠就完了。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劫掠人口,汉人如牛马牲畜一般,成群被赶着北上,成了辽金贵族的奴隶,不过三两年折磨死了,就继续南下再劫掠一批,犹如杀猪宰羊一般。

    这群贵族老爷们,可不在乎这些,汴京城呆不住,可以去扬州城,可以去杭州,可以有南下,总之,不论怎么过,也能过好这富贵一生。

    没有谁是绝对正确,谁是错的。

    想要快治病,就要猛药。

    想要保守治疗,那就慢慢守着,等守不住的哪一日再说。

    最后一日考完,雨还没有停,一场秋雨一场寒。

    赵诚第一次开始就和下面的人一起啃干粮,第二日周全回去和府里说了,来安准备的午饭,就让人送来了。

    这一日到了晚饭时间,他还没回去,来安以为今日结束他就回来了,杜从宜因为练了两天静物画,汪伯言让她自由练习,但她的画带着西洋画的基础,画出来和国画就不太一样。所以关于她的技艺,汪伯言再三夸赞,但对于她的意境和想法,批评了很久。

    这几天她练习的山水画,才有了一点感觉,感觉自己入门了。

    连着几天赵诚太忙,大家也都跟着小心翼翼,今日他终于当值结束了,所以家里张罗着特意做的烤鱼,外面定了菜。

    结果等了又等,不见人回来。

    来安见她不高兴,就说:“我打发人去问问。”

    杜从宜心想,赵诚,你给我等着,姑奶奶我还没这么等过人。

    “不用,他估计去找诚甫或者子恒去了,咱们吃咱们的,正好咱们人多热闹。”

    所以晚饭杜从宜带着几个女婢一起吃的,惠安见云雀不吃鱼,只吃羊肉,笑骂:“还吃呢,你瞧瞧你肥的。”

    云雀嘟囔:“惠安姑姑,我年纪小,正长个子呢,等我十八了,我就去外面给大娘子去赚钱,给大娘子和姑姑买吃的。”

    杜从宜平日里不怎么吃这么重口的东西,偶尔吃一次,觉得十分过瘾。

    麻椒、茱萸、木姜子还有云贵高原传出来的类似辣椒的能榨出红油的,尝起来也是辛辣的味道。

    来安见这个味道实在刺激,特意煮了一锅鱼汤。

    杜从宜其实没吃多少,看到汤,她突然就想吃蹄花汤了。

    扭头和来安商量;“明日买几只猪腿。”

    来安:“为何要那个?要吃也是吃羊腿。”

    “你买来就知道了。”

    两人商量着,来安也不反驳。

    等快子时了,赵诚才回来,今晚来复也跟着回来了。杜从宜没睡着,但是嫌他没按时回来,就装睡着了,没搭他。

    等第二天一早她起来,赵诚还在家,见了她就说;“今日诚甫、子恒几个来家里吃饭。”

    杜从宜静静凝视着他,瞪了几眼,才扭头出房间里去了。

    来安做事效率第一名,昨晚说的,今早就买了七八只猪腿,厨房的里厨娘都懵了,也不知道怎么处这么多的肉,院子里没这么多吃饭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得完。

    杜从宜指挥人把猪脚和肘子分开,肉分解了冰镇了两个时辰,然后把猪腿肉剁了做馅。

    反正不用她动手,指挥人她很在行。

    来安见她很像回事,也就不乱说话。她炖猪脚的和炖肘子的思路很明确,剁馅也是瘦肉偏多加了胡椒等香料,肥肉留着煎油。

    馅料分成了几份,有加莲藕、芹菜、韭菜,包饺子吧。

    反正今天要把这些肉处掉。

    正好招待赵诚的客人们。

    厨房里的四个厨娘外加几个帮厨的,从大清早开始就忙。

    来安心想,得亏当初几个厨娘都是大娘子做主留下的,要不然根本不够用。

    大娘子总能想到一些奇思妙想的吃的。

    等午饭前赵诚的几个兄弟们就到了。

    杜从宜没露面,直接让人先去上菜。她自己吃饭,反而不着急。

    赵诚领着人在西院吃饭,杜从宜和来安惠安三个人在正院里吃,原本来安是不肯和杜从宜一起吃饭的。但惠安习惯和杜从宜坐在一张桌上吃饭了。

    杜从宜也说,我只是试试新菜,你们都尝尝味道。

    惠安吃着猪脚:“这吃食腌臜,但实在美味。”

    来安也试着尝了口,确实美味,黄豆软烂,连汤都鲜美。猪脚炖的入口即化,蘸了蘸水,味道更好,果真慢功夫。

    饺子也是,和别家的不一样。各色的饺子味道很鲜美,少有腥膻味道。

    来安虽然没尝过那么多吃的,但这半年她们经常在外面买吃食,味道有好有坏。

    杜从宜向来大方,买东西都是尝一点,就分给院子里的人了。

    所以大家的口味都有点养刁了。

    赵诚也没想到她今天心情这么好,这顿大荤还让他赶上了。

    章奎一口一个饺子,感慨:“这不比羊肉馅的差嘛。”

    赵吉斯文吃着猪脚,连林汝为都吃着肘子不吭声。

    自从三人上次来后,章奎自觉师妹是自己人了,吃了赵诚府里的饭,就而且赵诚的命真好。

    他这段时间受得鸟气太多,急需大吃一顿,安慰安慰自己。

    赵吉也是,定的亲事对方父亲去世,亲事推迟到了明年三月,祖父不爱热闹,他一个人也没劲,跟着赵诚蹭饭一点都不犹豫。

    至于林汝为,就是单纯追随章奎和赵吉来的,和赵诚也成了朋友。

    三人只吃不说话,赵诚好笑问:“这是没人说话?”

    章奎;“不要辜负师妹的美意,先吃了再说,不着急。”

    赵吉:“这……”

    他想说这猪脚实在美味,但是又觉得这东西实在不能说出口。

    就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东西。

    赵诚:“天下美食,不分贵贱。我家里其实不怎么吃羊肉,豪奢的食材也少用,大多是这些日常吃食。”

    章奎觉得这话说得好,天下美食,其实奢华食材少,因为他府里在膳食这块做的不太好,主要是在赵诚这里吃过一次爆炒羊肉和孜然羊肉,再吃有腥膻味的羊肉就不爱吃了。

    第053章 江山图

    四个人大吃一顿,饭后调制的茶汤的饮品,清爽解腻。

    几个直呼舒坦。

    饭后章奎照例瘫在罗汉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鸳鸯佩》 50-60(第4/16页)

    上,还枕着抱枕和赵诚调侃:“若甫这是好命啊,娶了我师妹,这日子也太舒坦了。”

    上次他就这么说,林汝为不知道杜从宜的底细,他只知道赵诚的亲事一度是汴京城的笑话,说是老王爷没个正型,喝大酒了给他定下一桩小门户的亲事。

    但他来过两次端王府,见过赵诚的夫人,看着真不像是小门小户出身,说话做事十分体面,后来又听说她极为擅长书画,心思很巧。居然是致仕的汪相公的徒弟,汪相公的山水画是一绝,可见这位杜娘子本事了得。

    等吃饱喝足,赵诚才说:“我连着几日没睡,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章奎:“你是没事了,朝中可更麻烦了。”

    林汝为叹气:“康渤这事,真是处的不好。”

    赵诚看他一眼,没说话。

    赵吉:“康渤是小事,书生之死本就和他无关,抓人放人,当初都是有条陈签字的,那几个书生也是滋事太久。栽赃嫁祸实在明显,康渤当晚不可能杀人。”

    林汝为却说:“话是这么说,但现场证据就摆在那里,也不排除买凶杀人。”

    赵诚只是静静听着,林汝为这么说,难不成是林副相的态度已经偏向这个了?

    林相可是关西人,跟随官家脚步,不应该如此急于下定论才是。

    偏偏为何急着表态要用康渤平息了这场风波?

    康渤固然只是一个小吏,但也是个铁骨汉子,活生生的一个人被搅进风雨中,立刻变得微不足道。

    章奎:“话不可这么说,范德还在调查中,并未有任何不利康渤的证据出现。”

    林汝为却大胆说;“若不然东南学子和那些人闹起来,怎么办?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秋粮还收不收了?今年河东能不能安生过冬?这都是麻烦。”

    章奎哑口无言。

    赵吉皱眉想反驳几句,但又没张嘴,因为他看到赵诚已经扭头看着窗外,有些不耐烦听了。

    他随着赵诚目光看出去,对面游廊的人围着一个小孩,小女孩正蒙着眼睛四处捉人,他笑了下,赵诚则是静静看着对面,仿佛对房间里说什么一点都不在乎。

    等林汝为说完,赵诚回头才说:“是挺麻烦的。”

    章奎:“朝政是朝政,人命是人命。康渤既然屡次抓人又放人,那就是根本没有杀人动机,至于几句口角,算不得证据。”

    赵吉;“再等等吧,今日才大考结束,事情还不明朗。”

    几个人一想也是,就改口聊起了其他的。

    杜从宜午饭后看了一圈加班的银屏,银屏的菊花系列已经快完成了,她真是天生的簪娘,一双巧手随意摆弄。

    目前最得力的徒弟是青桃,剩下的几个徒弟都还在学习中,青杏还在练习阶段,做小的绒花。

    青雀已经放弃了,目前在厨房里深耕,试图做出一些耀眼的成绩。

    新进来的六个小孩杜从宜连名字都没记住,来安指着穿桃红衣服的说,这个叫金玉,她会做针线,跟着银屏和青桃学配色。剩下几个手艺不如他们。

    中途休息时间,正好赵昭月找五嫂玩,邹氏拘她要练女红,她不想做针线,就闹着要跟杜从宜学画,反正只要进了五哥院子里,就是她撒欢的时候,这会儿蒙着眼睛在院子里捉猫猫。

    等玩累了就躺在罗汉床上和杜从宜撒娇;“五嫂,你能不能和母亲说,别让我学女戒和女红了,我真的学不会,二姐姐当初就没学。”

    杜从宜问:“那你想学什么?”

    “学五嫂一样,画好看的画,学做漂亮的绒花呀,还能学做花灯,学做……”

    她想了好一会儿:“反正就是做我想做的。”

    来安笑着说;“不是已经在学画了吗?”

    “爹爹说,我不能随意出门。”

    她有点不高兴了。

    杜从宜和来安对视一眼,“今日惠安做了炸鲜奶,快去尝尝。”

    赵昭月最爱吃这个,听了眼睛一亮就冲厨房去了,跑到一半又折回来:“我能让母亲尝尝吗?”

    杜从宜:“当然可以,那你和惠安说说,让她多做一些,带回去给你母亲,大嫂、二嫂、你九哥都尝尝。”

    赵昭月却说:“我只给母亲和九哥尝尝,她们要吃,就来找五嫂好了。”

    说完就走了。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