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鸳鸯佩 > 正文 90-100

正文 90-1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赵诚:“回官家的话,我夫人与我琴瑟和鸣,至于其他的虚名,都不重要。”

    他不屑和女人说话,尤其是没有权力,靠煽风点火的女人争长短,没有意义。

    高皇后笑起来问:“是吗?那更应该见一见了。”

    赵诚不说话,赵策就问:“怎么?皇后请不动你夫人?”

    赵诚:“好叫官家知道,我夫人南下,去看家姐了。父母亡后,只剩我们姐弟,因为她去年出嫁后随姐夫去了扬州,第一次过年不在家,我夫人就想南下去看看她。”

    赵策不知是被他哪一句话打动了,好半晌才说:“你们都不错。”

    安平郡主看着赵诚不卑不亢站在赵策身边,心里难受自己居然看走了眼。

    女儿曾见过一次赵五郎,就和她闹着非他不嫁,十分迷恋他的俊美。

    可她偏偏看不上,因为端王府早已经没落,也没有出挑的子弟,老端王不得官家喜爱,世子赵宗荣沉默不语,并无多大成就,端王府全凭一众亲朋撑着。

    更何况,赵诚只是庶支,父母早亡,自己也不聪明,没什么前程的平庸之辈。

    她不可能把女儿的将来,放在这种人的身上的。

    不论女儿怎么闹,她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服女儿,将来要做汴京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鸳鸯佩》 90-100(第3/15页)

    最尊贵的夫人,赵诚这样的人配不上她的女儿。

    可恰恰事情就是这么阴差阳错。

    刘家出事,她被皇后丢弃,吕大班败露,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东宫。

    她不得不当机立断,将女儿嫁给族中小姑子的儿子,那孩子她见过,在她面前十分乖巧听话,对女儿更是百依百顺。

    刘家风雨飘摇的危难时候,她生怕连累女儿,做了最坏的打算,直接定亲,直到太子没了。

    刘家家主自戕,风雨才算是真的多过去了,她费尽心思,才让高皇后对她回心转意。

    经营任何一种关系,都需要付出数十倍的代价。

    可世事就是这么无常,她当初看不上的平庸之辈,转头就青云直上,成了官家身边最亲近的子侄,他也并不是自己印象里的模样,甚至带着傲然之气,在官家面前都有几分任性。

    看得出来,官家很喜欢他。

    怪不得高皇后屡屡提起他,都有关切之意。

    可见朝中不是空穴来风,官家择嗣的意愿很明显,对他也很纵容。

    高皇后听了这个,神色就有些黯然,后宫出生的孩子极少,太子也只得了两个女儿,死去的人已经死去了,可活着的人还活着。她还是要为自己的家族着想,她要维系和官家的关系。

    她要做的还有很多。

    赵诚只觉得棘手,一心想着赶快让杜从宜早点出发,所有人都蠢蠢欲动,他总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尤其看起来尊贵的女人。

    安平郡主笑着说:“这么说来,倒是感谢你祖父给你定的亲事了。”

    赵诚:“听说六弟要去工部当差了,二伯母肯定心里感激。”

    安平郡主意味深长看他一眼,笑着和身后的襄阳侯夫人说:“看吧,我就说他聪明吧?”

    那位沉默不语的襄阳侯夫人是高皇后的亲妹妹,她有个小女儿今年十六岁,还未定亲。

    几位夫人凑在一起,其实就是想看看赵诚,若是赵诚那位夫人出身太低不上台面,或者是实在配不上赵诚。赵诚夫人的位置,自然要空出来。

    只是遗憾她女儿已经成婚,没有机会了。

    赵策问:“这几日有没有见子恒?”

    “见了,他成熟了很多,破虏军十分勇武,子恒也是。”

    赵策笑起来:“他确实不错。”

    赵诚低头余光看了眼赵策,他确信赵策就是在养蛊,放这帮贵妇人进来搅局。

    晚上回去,他就和杜从宜说:“正月十五扬州肯定有游园会,你过几日出发,正好和云娘作伴。”

    杜从宜惊呆了。

    “你什么意思?”

    赵诚:“京中可能会有些乱,对你也不太好。”

    杜从宜生气问:“对我不好,我就得躲出去?究竟是什么事?”

    赵诚总不能说是,赵策养蛊,让那帮女人盯上我了。把你下堂了,换个名门贵女给我……

    杜从宜不明白他莫名其妙的决定,问:“我必须提前走?”

    “是。”

    杜从宜赌气:“我知道了,我过两天就走。”

    赵诚拉着人:“生气了?”

    “没有。”

    杜从宜也不管他,转身就出门去了。

    赵诚也想骂人,赵策真不是人,这下矛头都冲他来了。

    第二日开朝会,赵诚第一次见到范德,果然,连颂已经到了他手里。

    卷宗已经在案,赵诚都觉得有些棘手了,下了早朝他就去了刑部,范德人没在,但他看到了卷宗。

    连颂对《马球图》的事情并未认罪,只说是从南方客商手中买来的,并不识货,以至于在一场聚会中献给了御史台任职的好友林俊。

    总之案件在连颂这里不松口,赵诚盯着卷宗,很久都没动作。最后也没去见连颂。

    连着两日,杜从宜自己和老夫人商量了出门的事,并且说了这是赵诚的主意。也表示自己想回张小娘故里去祭拜。

    老夫人听着诧异,还是说:“这事原本不该这么着急,你一个人出门总归不安全。家里男人们也没跟着,家里肯定是不放心。”

    杜从宜:“我原本也想着二三月后再说,只是若甫着急让我南下去看云姐,所以我这几日就要出发了。”

    她推的干干净净,老夫人自然也不能说什么,只好说:“他也是糊涂,怎么能放心让你一个人出门,亲家母要是知道了,可是要怪罪咱们家的。哪有他这么办事的。”

    杜从宜也不吱声。

    老夫人不知是不是知道她没说实话,顺着话试探问:“你小娘是扬州人?”

    杜从宜:“爹爹说,就是在扬州遇见我们的,我并不知道。”

    老夫人也不好过多盘问,只说:“我原以为小五是个细心的,没想到这么不像话,打发你一个人出门。”

    杜从宜也不争辩。

    当晚赵诚回来,杜从宜就说:“后日一早登船,我只带来宝和惠安走。”

    赵诚一听,这是要决裂啊。

    “那怎么可能,我的意思是你先出发,东西我让人后续装船,至于行李,你什么都不用管。”

    杜从宜:“你和我说实话,究竟为了什么?”

    “连颂已经入狱,我信不过他。你最好出京。最晚夏天就可以回来了。”

    杜从宜听的不知怎的就很悲伤,所有的事情,她一再计划,但是意外总是出现的很突然。

    赵诚见她难过的要哭,赶紧抱着人说:“没事的,此事牵扯不到你身上,你只管去看游园,最好能送我一副价值连城的山水画。我夫人是汴京城最聪明,才艺最卓绝的女子,无人能比。”

    杜从宜很想说,赵诚,这些都是假的。包括我这个人,都是假的。

    第三日一早,他带着杜从宜在宋门外上船,麻二领着老卒们随行。

    杜从宜只带了一半的行李,出发的太仓促,她这几日一直沉默,一言不发。

    来安都不知道她怎么了,只当是她去看云娘去了。

    等人上船了,赵诚站在甲板上和她叮嘱:“万事不要出头,一切交给麻二,丰水期三到五日就能到,你们辛苦几日直达扬州后,记得给我回信。我该交代的都在信中,你自己看。”

    他还要等会儿进宫当差,确实没有时间和她含情脉脉分别。只是简明扼要交代完,就下船了。

    站在河岸上和麻二示意:“不要让陌生人上船,不要让任何人靠近船。明白吗?”

    麻二只管点头,也不出声。

    他目送着船缓缓走远,并没看到杜从宜哭,就他个人来说,这场分别是没有太大情绪的。

    男人和女人不同,他觉得她只是出了趟门,若是他时间宽裕,日夜不歇几日他就能到达扬州把人接回来,一切的问题都不大。

    第093章 赵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鸳鸯佩》 90-100(第4/15页)

    杜从宜却知道,她应该不回来了。

    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

    赵诚什么都没有和她说,只是催促她尽快出发,她心里有预感,可能在赵诚眼里,只是一趟寻常的探亲访友,可与她完全不同。

    惠安不知道她怎么了,见她站在船头一个人在哭,就安慰说:“姑爷给你留了信,起风了,再哭伤眼睛。”

    杜从宜这才进了船舱,这艘船二层,船上的人有二十来个。

    说是行李带的不多,但还是装了将近二十箱的东西。大部分给赵昭云带的礼物,她出门走的急,甚至没有和其他人告别。

    算是悄悄出京。

    等船除了汴京城,水域渐宽,两岸景色开始层峦,她的惆怅也散开了,一心赏景,忘了汴京城里的烦恼。

    午饭是惠安在船舱里做的,饭菜简单,她坐在二楼窗口看着窗外,顺着汴水南下,到泗州,转淮水,然后再进漕渠直达扬州。

    赵诚走之前嘱咐麻二,不走夜路,只在白日行船。

    所以杜从宜到傍晚就在一个流水亭的镇子上,船靠在码头,一行人下船吃了饭,晚上都宿在船上,杜从宜一整日路过的风景实在多,就在桌上点了灯琢磨,突然想起将自己很久不写的日记打开。

    她很清楚记得自己箱子里只有两本,这会儿打开,变成了三本。

    她怀疑了片刻后,就说服自己,是自己记错了。

    打开最上面的一本,是自己写的,时间停留在成婚前。

    打开第二本,也是自己的,是最早的一本记录。

    等打开第三本,第三本很明显不是她的,因为纸质更好。

    开篇就是赵诚的丑字,观世音满月面珠开妙相,有善才和龙女站立两厢,菩提树……

    她看着词,很久很久没反应过来。

    惠安见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很久了,问:“你今天是怎么了?不是你叫嚷着要出门的吗?”

    杜从宜呆呆地问:“你就没发现,赵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惠安:“姑娘,姑爷对你,真的没话说了。”

    “我不是说这个!”

    “那你要说什么?”

    “你们就没发现,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惠安直气壮:“当然发现了,他比别人聪明,也比别人……”

    “没让你夸他,再说了,他也听不见。”,杜从宜都服了。

    惠安以为她生赵诚的气,更加用心劝她:“姑娘,你可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当初出嫁的时候你就不满意,结果呢,姑爷对你百依百顺,你出门做生意,姑爷可什么都没管过你。如今姑爷更是步步高升,已经成了官家近臣,那可是泼天的富贵。咱得有良心,也要惜福,咱们杜家确实配不上人家端王府的。”

    多朴实惠安啊,富贵丝毫不能动摇她的品质。

    除了不聪明,真的没有缺点。

    杜从宜和她说的根本不是这个,但惠安已经说了事实,赵诚早就露出破绽了,只是她没当回事。

    就像这折戏,原本是《天女散花》的选段,梅先生的曲子。

    他不应该懂的。

    除非……

    他和自己一样,而且他比自己年纪大,更成熟。

    他翻开日记本第一页:小姑娘画的齐白石的画不错,近代画轻车熟路,未免过于放肆了,算了,我也不拆穿你,你开心就好……

    杜从宜阴着脸,翻到第二页:小小年纪,私自出门上街,胆大不知险。汴京城泼皮无数,《水浒传》看少了,和连颂那等小人做朋友,早晚被坑,该打……

    杜从宜这会儿已经彻底确定了,这个混蛋!!

    居然骗她!

    他居然从头到尾都骗她!

    她是真气疯了。

    “啊……!”

    给惠安吓一跳,不可思议盯着她的样子,问:“宜姐儿,你是真疯了,还是假疯了?”

    杜从宜:“赵诚,你这个混蛋!”

    惠安闭着眼就开始祷告:“天爷哟,可怎么办呀,好好的姑娘,怎么就……神仙保佑,神仙保佑……”

    她闭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