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么多,还想如何?别不知足。”

    说来奇怪, 起泡酒的概念和口感,在这时应当十分怪异才对。但她的师傅却接受良好,半点不觉得是对酿酒艺术的玷污。

    池月那日尝完粗略成品,虽皱眉半晌,但依然勉强给了个好评:“倒还过瘾。”

    不愧是师傅,轻而易举就讲出了最经典的评价!

    这起泡酒里的气泡, 不就是碳酸饮料里的重要成分吗!

    碳酸饮料的风靡, 就源于这过瘾二字, 故而池月的评价, 简直说到了点子上。

    沈荔考虑几圈,最后还是决定将起泡酒作为开发的重心。

    一来口味独特,碳酸气泡能带来无与伦比的爽快,且正好合上夏天炎热的气候;二来起泡酒只要手法得当,几乎不拘什么材料, 性价比显然更高。

    “你对食材想法很多, 且不拘泥, 这没什么不好。”池月点了点沈荔的额头,板着脸道, “只是有时要求自己,不必太严苛,否则只是自寻烦恼。”

    沈荔抬头望她,两眼晶亮:“师傅是在开解我?”

    池月冷笑,狠狠一下戳在她脑门:“想得美!”

    说完,甩手就走。只隐隐留下一句“明日试酒”,身影就消失了。

    因为是新酒出炉,沈荔做了一桌子配餐,又备了食材,预备现场烧烤。

    原本没邀请人的,也不知道那三个人是从哪儿闻到了酒香,大老远从城里的驿站跑来。

    池月的小院里,沈荔憋着笑看了一眼师傅的脸色。

    “看什么看,开门。”

    “是,师傅。”

    池月脸色当然不好看。原本是自己和小徒弟的私宴,突然多了三个外人,这算什么事儿?

    乔裴楼满凤李执三个自知亏,手里大包小包拎着礼物和各色下酒菜,倒也和谐。

    五个人坐在一起吃菜喝酒,偶尔赏一赏越来越圆的月亮,倒也是一大乐事。

    “说起来,这些日子倒不常见阿凤的身影。”李执说。

    楼满凤略有些骄傲地挺起胸膛:“我很忙的,我每天都在忙我的大事。”

    “你有什么大事?说来我也给你参考一二。”

    楼满凤不他:“哪里需要你参考?”

    接着又搬着椅子往沈荔身边挤:“沈姐姐,若是我要做江南绸缎的生意,你觉得好不好?”

    沈荔还没来得及说话,李执又道:“哦?原来你这些日子是去进货了?”

    楼满凤志得意满:“是啊,我已经看好了东西,就等入了库送去京城卖了!”

    江南气候适合养蚕,是绸缎的原产地,送往京中也是一个办法。不过上好绸缎在京城早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各家有自己熟悉的老字号,双方都了解彼此需求。

    除非这一批缎子额外有独到之处,否则楼满凤贸然插手,恐怕要栽一个不大不小的跟斗。

    不过沈荔没太多说,毕竟江南有魏家在,几乎算是楼满凤的后花园,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是心里想着,若是有机会,还是帮他一把。

    算是全了魏桃与她合作的情谊,也是她对楼满凤的一点爱护之心。

    这个话题聊完,李执又讲起了他在县衙的经历。

    “说实在话,自从出了尚书房,孤还从没有那么累过。”他叹一口气。

    原以为往日在书房学习,一篇文章就有百八十种不同解,而他全都要熟读记牢融会贯通,已经够累人。

    没想到还不说深入朝堂,只是碰了碰基础的管事务,就叫他忙成这样。

    “这些日子一直没能得空来看沈掌柜酿的酒,也是府衙里公务不断的缘故。”

    李执说起来都觉得自己可怜:“那儿的路极为泥泞,平时天气晴朗还不觉得,一下雨就砸出一片泥浆,更有甚者,河道也蔓延上来。”

    他说着,眼神都有些放空了:“有时你都不知道脚下有路,还以为是水塘,一踩下去整只脚都被抓住似的陷进去。”

    “路修成这样吗?”沈荔不解,“这山脚下的路都不至于如此”

    修路自然是很麻烦的事,尤其古代,若非大城市,等闲是没几条路的,几乎都是人长久经过,约定俗成的小径。

    但这里又多雨,若不将路修得规整些,恐怕容易出事,故而朝廷多次拨款下来,专项给江南几州修路。

    李执如此这般解释了一通,楼满凤倒还没什么反应,沈荔却放下酒杯:“那王知府恐怕”

    太子冲她点头:“沈掌柜一点就通。王攀已经押送进京,多半是要流放烟州。”

    乔裴夹在中间,一语不发地喝酒吃菜,动作姿态极为优雅,对他两人的哑谜半点不好奇。

    楼满凤却坐不住了,脑袋一左一右地转着,问:“什么?什么意思?为什么那姓王的会被判?路难走了一点,做什么判他流放?”

    他的思维方式和当下许多人一样:“路修不好,原因总是很多,有时是没钱,有时是没人——毕竟咱们大庆不好私发徭役,也不能全怪知府吧?”

    沈荔摇头:“江南一向富庶,虽然重税,但不会比蕲州、烟州这样的地方更差。不说师傅这院子外面山脚下的路,城里的路总不该迟迟还修不好。”

    “加上”沈荔笑笑,没把话说下去。

    加上,太子亲临。如此贵重的身份,可见事关重大,便是临时抱佛脚也不该如此。都这样了还不修路,唯一的解释便是觅州府里真的没钱。

    江南膏腴之地,堂堂一州府衙,怎会没钱?

    一州税收加上朝廷拨款的体量,又花到哪里去了?

    沈荔只是略微一想,都能想出无数骇人听闻的缘由。搜刮民脂民膏以肥私人,那都是其中最不要紧的一种可能了。

    她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 60-70(第9/17页)

    想到这一处,是李执都没有想到的,看向她的目光愈发欣赏:“正如沈掌柜所说。那王知府几次三番将修路修桥的经费贪墨,却不忘征发徭役——没有钱,光是征了人去做什么?后来去查,发现他还不止做了这点事”

    说到这儿,他话语一顿,面不改色地转移话题:“虽说一直觉得沈掌柜聪慧过人,今日一听,原来还远超我的想象。谈吐才智,远非寻常人可及啊。”

    李执也许不是故意这样说,但沈荔却没法解释。

    她也无从解释,因为一个普通的食肆掌柜,是没办法从几句闲话里推断出江南官员生死的。

    这不是智力决定的,而是信息量。

    作为一个现代人,得到了本地道路问题沉疴顽固、财政富庶颇有盈余、太子亲临仍未有改进这几条信息,很容易就能推断出地方官大概率存在问题。

    这是因为现代教育对人的思维有了系统性的培养,接收信息的渠道又太多、太全面,对事物的判断,下意识就能触及古代寻常百姓很难抵达的深层情况。

    如果当真是一个普通的食肆掌柜,又是农户出身,不说别的,识字就已经是一大问题。

    整合信息对地方知府的处境进行猜测,更是难上加难了。

    否则谈及古代的聪明人,又怎会都提名谋士,而非学者呢?

    谋士谋士,讲究的就是从多方信息中提取最重要的内容,进而推断出眼下情况。

    这在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通讯极度困难、数据获取极为模糊的古代,的确是最顶尖的聪明人才能做到的事了。

    见她沉默两秒,乔裴便自然地接上话:“我往日去店中,也和沈掌柜说起过一些朝中大事,未曾遮掩。想来正是因此有了猜想吧。”

    既然有了台阶,那不管这台阶好不好下,都得赶紧下。沈荔连连点头:“原来如此,我是听乔大人说起过,才有了个印象。我足不出户,哪推断得出这么多事来?”

    不管李执信不信,反正她是把这个话堵上了。

    没有实打实的证据,他也不可能脑洞大开,想到那么荒谬的地方去,最多觉得她天资聪颖。

    不过嘛

    沈荔看向旁边的乔裴。

    “倒是多谢乔大人提起这一事。”她一眨不眨地盯着乔裴的侧颜,“若非如此,我自己都要忘记了。”

    一番话,说得意味深长。

    结果乔美人又不看她了,长睫虚虚掩映着,将原本就细白的脸庞衬得宛如羊脂白玉:“无妨。”

    沈荔抬起手腕,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美人垂眸,自然是无比诱人。他相貌清俊,平素无甚表情,显得凌霜傲雪,冰清玉洁。

    这时倒有些别样的柔婉。

    况且乔裴不仅皮相好,骨相也好。微低头时,柔滑线条从脖颈到下颌,浑然一体。

    让人疑心摸上去是不是也如美玉一般,触手生温。

    ‘啪’的一声轻响,沈荔将酒杯放回桌上。

    刚刚打圆场那么会说,现在又不好意思了?

    光是看他这样的反应,旁人恐怕都要搞不清楚,谁才是被骗的那一个了。

    第66章 对峙

    这天一大早, 沈荔带着酿好的酒去朱夫人家。

    从双方达成共识那天起,朱夫人便未曾派人打探过酿酒的进度。即便只是着人去池月院子里看上一看,都从未有过。

    如此信任, 沈荔自然省得。

    她师傅刚一点头,说这一批还算合格,沈荔就带着东西上门了。

    刚拐弯,就见朱府门口围着一圈一圈的人。

    她好说歹说挤进去两层, 才发现最里边儿有人正在跳脚。

    沈荔没看清为首几人的脸,就听到他们叫嚣:“朱曼婷, 我最后给你一次机会!趁着我心情好,你把你那些酒低价卖给我们,这事就罢了;否则,这江南不会有地方买你们家的酒!”

    说话这个人姓邱,正是那收买了朱家酒方的人。

    沈荔此前也听朱家人说过,应当是烟雨楼少当家邱奋临。

    她对这种级别的商业竞争接受良好, 其实不仅是她, 朱夫人自己事实上也接受良好。

    其中最让人恼火的无非是作为二女婿却背叛朱家的吴氏, 不过更糟糕的, 朱曼婷又不是没见过。

    总不会有人以为她从一介寡妇一步步做成江南著名的富商巨贾,靠的全然是忠贞不二的品质和谦虚温婉的德行吧?

    沈荔心知肚明,因而之前也没有太过担心。

    不过今日听这话,这邱老板,似乎还能控制酒的销售渠道?

    她正想着, 朱夫人就发话了:“邱少东家此话虽然有, 不过酒这东西对我朱家, 毕竟只是锦上添花,做不成也无妨。倒是邱少当家自己, 要抓稳得来不易的机会,才是最紧要的。”

    邱奋临原也不是蠢人,脖子一缩,大约也是想起朱家还有其他产业,酿酒只不过是近来才打算涉足,却没能十分成功的一项而已。

    但回过神来,又不禁冷笑:“朱曼婷,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谁不知道你朱家妄图攀附,才下了血本争做酒商?为此折腾许久,没想到半路折戟,如今倒有闲工夫来威胁我了?”

    他往前两步,阴笑连连逼近:“朱夫人啊,咱们做生意的,都讲求一个安稳和谐。能平平顺顺挣钱,又何必把脑袋别腰上,跟人掰腕子呢?”

    “你说你,明明有过机会,却眼睁睁错失了去。就算得了许可开了酒行,又有什么用呢?”

    酒行许可?

    沈荔眨眨眼,一听这词,便立刻想通朱家问题的关节所在。

    她在江南呆这几个月,对市面上行情也有些了解。

    朱家主营业务有三项,一项是大姑娘朱鹮掌控的瓷窑、绣坊。这两处主打精品,出品的瓷器和缎子量都少,但金贵。

    一套简单的茶具动辄动辄八九百两银子,上千两也是轻而易举。

    当然,也有一些普通的瓷窑绣坊,里头出品些平价的成套瓷器和棉麻布料。

    这些大多要往京城、西南边陲、又或者烟州等地供货,总之销路甚广,是不用愁的,

    第二项是朱夫人手中掌管的各色商行。

    不论是在京城都开着分店的百年老字号凌云阁,还是南边最著名的银楼凤求凰,都在朱曼婷手里攥着。

    其三自然就是朱家名下的各大农田庄子,供给她们一家四口吃穿用度不说,还能有不少结余。这部分蔬菜瓜果,质量过关的就先一步转卖给凌云阁,若有剩余,就卖给其他酒楼。

    看着似乎不多,但每年算下来进项也不少。

    即便如此,朱家在整个江南富商圈子里也不算是最顶级的。最最顶级的,应当是北安侯夫人魏桃掌管的魏家一族。

    她虽是名义上的掌权人,但毕竟远在京城,江南这里头的生意大多是她哥哥——也就是楼满凤的亲舅舅魏槐在操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