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平角直筒裤,有长有短,有丝质的也有棉质的。

    这时代尚未产生真正意义上“内裤”一词的概念,即便他这样辩驳了,他也没觉得自己穿的有什么奇怪之处。

    反倒是纪轻舟的内裤,凭照刚才所触摸的手感判断,身为裤子连裤筒都没有,好说就是由两块狭窄料子拼接而成的碎布头。

    想象了一下那窄小而轻薄的布料紧紧贴合的样子,又在底裆位置设计了类似承托作用的口袋,用于放置那物,这不能说不实用,确有一定保护性,但委实太过超前,形象放浪,不能接受。

    短短几十秒间,他对纪轻舟的感观都变了。

    “你平时都穿着此物?”

    “是啊,你这是什么表情?”

    “君之观念,真令我耳目一新。”解予安状似镇定泰然地说道,却在迈出右脚时,同时地伸出了握着手杖的右手。

    他同手同脚地走了两步才调整过来,沉声强调道:“收好它,别让旁人看见。”

    纪轻舟随手将内裤塞进了裤兜,于心里暗骂了他一声迂腐。

    第32章 淘宝贝 竟还有人比你思想更迂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纪轻舟纪云倾》 30-40(第3/22页)

    …

    翌日清晨, 虽不用上班,但受生物钟影响,纪轻舟二人还是在八点左右就已自然醒来。

    但醒是醒了, 被射进房间的朝阳暖融融地照耀着,两人谁都不想起床。

    于是一个就干脆坐起身,靠在床头画图,一个背着阳光躺在被窝里, 在身旁传来的铅笔摩擦纸页的“刷刷”声响中打盹。

    解予安有时也困惑,他本不是嗜睡之人,尤其在失明之后, 因思虑过多, 常难以入眠。

    但自从纪轻舟到来,对方身上也不知具备着何种魔力,总能给他营造出一方安逸空间, 令他神经不自觉地放松, 睡眠质量也大大改善。

    例如此刻, 他清醒没多久,听着那窸窸窣窣的笔刷声, 转眼又睡了过去。

    两人就这么拖拖拉拉地在床上躺着,一直拖到了快九点, 纪轻舟绘制完陆雪盈的第一套礼服设计图, 才慢悠悠地起床换衣。

    而此时,沈南绮早已赶去学校上班, 至于解见山, 他所乘坐的早班火车估计都快到上海了。

    吃完早餐,已是接近十点,距离下午一点的火车还剩三个小时。

    原本在纪轻舟的计划中, 既然都来苏州了,那自然得去逛逛观前街,吃吃茶食,再去本地的布料市场转转,看能否收获什么灵感。

    不过显而易见,他的时间来不及,便只能将“荡观前”、“孵茶馆”的活动放到下次尝试,这次就先去逛布料市场。

    恰好,在他们起床后不久,骆明煊就带着自己的行李箱跑了过来,说要同他们一起回上海。

    听闻纪轻舟想去逛布料店,身为本地人的他立即来了精神,自告奋勇做带路人。

    尔后,纪轻舟就被他带去了泰明祥,即骆明煊自家的绸缎庄。

    毕竟这家店是距离他们最近、规模最大的一家绸缎庄,就开在西中市大街上,离国学书斋不到百米。

    “我算是知晓,你和邱文信、骆明煊,你们三个为什么会成为发小了。”

    隔着十几米路,望见绸缎庄正门上方悬挂的红底金字招牌时,纪轻舟不由得拉了拉解予安的袖子,扭头凑近说道。

    都住得这么近,三个年龄差不多的男孩很难不成为朋友,况且还有骆明煊这个超级无敌自来熟从中调和。

    解予安听闻骆明煊说要带路,便知目的地必然是泰明祥。

    就这百步远的地方,他本不想过来,却被纪轻舟以饭后还没散步的理由硬拉了出来,故心情不是特别美妙。

    闻言,他口吻冷淡道:“解家祖宅在桃花坞东首,骆家在西首。”

    言下之意,就是他们以前住得并不近。

    “哦。”纪轻舟不是很感兴趣地应了一声,心想那又如何,桃花坞到西中市不就这么一两公里路。

    两人闲聊的工夫,骆明煊已经跑进了自家店里,和掌柜打了招呼,并搬来了一张椅子放在大门旁太阳晒不着的地方,让解予安一进门就能坐下休息。

    纪轻舟虽说对泰明祥没什么新鲜感,不过在跨过店铺门槛,望见宽敞空间内满堂满架绚丽多彩的丝绸锦缎时,仍是眼前一亮,心情随之跃动起来。

    他将解予安安置在门口的座椅上,请掌柜帮忙照顾,接着便在骆明煊的陪同介绍下,绕到柜台里边,近距离地观赏挑选起面料。

    泰明祥真不愧为苏州数一数二的绸缎庄,比起上海的分店,这家铺子的货显然颜色更全,花样更多。

    纪轻舟简直被那悬挂的一匹匹绫罗绸缎晃得眼花缭乱,若非囊中羞涩,真想将喜欢的都扯个几米样料回去。

    不过话虽如此,转了几分钟后,纪轻舟还尚未看到令他特别钟意的料子。

    这店里的绸缎虽华美,但颜色和纹样上终究传统古板了一些。

    并非说这样的料子不好,但确实难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直到走进店铺东侧专供贵客的挑选区,他的视线顿时被悬挂于横架上的一匹白色真丝绡吸引了。

    这素绡本平平无奇,令他看中却是那轻薄面料上自由散落的梨花刺绣。

    细碎的白花、浅青的绿叶,一簇簇看似无规律又布局合理地装饰于半透明的素绡表面,使这平淡无奇的面料在增添了几分鲜活感与重量感的同时,也更为的清新秀雅。

    看到这匹料子的瞬间,他就联想起了春日清晨被盈盈朝阳笼罩的花园与草坪。

    “这都是手绣?”纪轻舟拿起面料仔细查看上面的绣花。

    斜向的线迹精细均匀,紧密而平展,正反面有着相同的缎纹效果,自然光下透着柔和的光泽感,看来是苏绣。

    “那自然是手绣啊!”骆明煊一脸的理所当然,“早几年,我娘还买过什么绣花机器,结果绣出来的那是个什么东西,根本没法细看。”

    纪轻舟点点头,摸着那绣花真丝绡思索了几秒,接着便转头询问掌柜怎么卖。

    他想自己已经找到沈南绮那套礼服的主面料了。

    掌柜一直注意着他们的动静,闻言就快步小跑过来,看了眼纪轻舟所指的料子,露出温和笑容道:

    “先生,这料子是按整幅卖的,若要裁开,难免会破坏了上面的绣花。”

    “那这一幅是?”

    “这一幅长约两丈,幅宽二尺半,您要的话,给你八银圆包下。”

    “八元?”纪轻舟愣了下。

    近九十的幅宽,七米长的手绣真丝绡,只要八元!

    那差不多便是四角一尺,比骆明煊给他的苏罗定制价还便宜!

    纪轻舟简直被这价格震惊,当即道:“我要了。”

    因为前两日才收到了沈南绮给的三十元零花钱,眼下他买起布料来也没那么抠抠搜搜了。

    之后抱着淘宝贝的心态,他一层层架子、一匹匹布料地细瞧过去,结果还真被他又挑到了一匹好料子。

    那是一匹浅蓝色的乔其纱,没有任何装饰或印花,就是单色的乔其纱。

    但它的蓝却是如今市场上少见的低彩度低纯度的蓝,是一种淡雅甜美的奶油蓝。

    纪轻舟记得解玲珑当初在他的画稿本上一眼相中的就是一件天蓝色的抹胸裙,故之后他给那小姑娘设计的裙子,主面料所想使用的就是蓝色的真丝雪纺纱。

    但因为一直未找到合乎想象的蓝,他也就一直没有动手,这回总算是被他给遇见了。

    纪轻舟招呼掌柜过来,询问价格后,请他帮忙裁十尺的料子。

    这一笔又花费了一块半。

    在等候掌柜裁布包装的时候,纪轻舟一边朝门口走去,一边问骆明煊道:“为何这的料子色彩花纹都要比上海的泰明祥齐全?”

    照理说,上海的市场应该更大才对,而他去南京路的那家泰明祥选料时,就没见到有这般色彩齐全的雪纺纱。

    “还能为何,上海的市场都快被洋布挤满了!你敢想象,那边的仓库甚至还有十年前的存货堆积?诶,如今乐意买传统丝绸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喜欢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纪轻舟纪云倾》 30-40(第4/22页)

    布……”

    骆明煊撇了撇嘴,一副无精打采的腔调,“但也没办法,谁让洋布花纹又多又新鲜,价格比丝绸便宜,产量还大……”

    纪轻舟略微蹙眉,问:“你们没有考虑办个印花厂吗?”

    “我大哥倒是有提过,被我父亲否决了,说是要坚持传统染印,实则就是怕投入大量资金买了机器办了厂,结果还是干不过那些洋人的厂子,最后亏得血本无归。”

    纪轻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据他所了解,国内至今还未有人投资创办过机器印花厂,等于说这条道路上的创业前景对国人而言还属于空白未知状态。

    尤其骆家又是百年老字号的绸缎庄,卖的就是传统风味,对新事物有所顾虑也很正常。

    两人闲聊着走到了店铺大门旁。

    听见两人脚步声走近,被冷落了足有十几分钟的解予安心情稍霁,刚想佯装悠闲地端起茶杯浅喝一口,手里的瓷杯便被一只手夺了过去。

    纪轻舟正有些口渴,见解予安端着茶杯又不喝,便直接拿过来咕噜两口把杯里的水喝了个干净。

    他随手把空茶杯塞回了解予安手里,侧身看向骆明煊,接着方才的话题问:“那如果有比洋人更多更新鲜的图样,你敢于一试吗?

    “毕竟是苏州第一绸缎业巨商,你也不想眼睁睁自家产业被时代抛弃吧?”

    这次他用的不是“你们”这个称谓,而是“你”。

    “纪兄这是在怂恿我办厂吗?”骆明煊瞧着大大咧咧的,有些缺心眼,某些事情上却是直觉敏锐,稍加思索就明白了纪轻舟的意图。

    “所谓更多更新鲜的图样就是你绘制的是吧?”

    他笑了一笑,“不过你上次所给的图样确实新奇少见,连我们染坊的老师傅都说那匹罗染出来相当之漂亮。”

    “那看来我们是有合作空间的。”纪轻舟说道,“你要是愿意出资办厂,我可以技术入股。”

    “亏你也信我,我可从来没自己做过生意……”骆明煊闻言勉强一笑,有些纠结地搔了搔后脖子。

    随后一歪脑袋道:“这样吧,回头我去找我哥他们谈谈,若他们愿意支持我,我就听你的,去办个印花厂。”

    骆明煊确实对投资创业之事缺乏了解,但他自小就是个胆大敢于尝试的性子,又有家人兜底,故敢于做出承诺。

    “可以啊。”纪轻舟欣然应声。

    他本就是临时想到此事就提议了一下,若成了,于他肯定有好处,不成也不损失什么。

    聊到这,掌柜也将他要的料子包好送了过来。

    纪轻舟便止住话题,将棉布包裹的卷成一卷的两匹料子夹在了臂弯里,满足地回家。

    ·

    下午,前往上海的火车上。

    窗外景色流动不迭,不变的是笼罩原野的湛蓝天空与丝丝舒卷的白云。

    回程因多了个人,纪轻舟四人正好填满了一个包厢。

    纪轻舟和解予安坐一侧,隔着小桌,对面是骆明煊和黄佑树。

    骆明煊嫌无聊,火车发车后不久,就问乘务员要了份《沪上日报》,兴致冲冲地翻到后面第四版快速浏览,随即一拍报纸道:“诶!果不其然,这一期信哥儿评的是状元楼美食。”

    状元楼也就是解予安上次请客吃饭的那家宁波菜馆。

    纪轻舟刚从包里拿出未读完的《福尔摩斯》,闻言好奇抬头:“是吗,给我看看。”

    解家订的报纸基本都是专注报道时事新闻的大报,而邱文信父亲所办的《沪报》则为小型报,专注于登载本地民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琐事,内容包含短评、小说、剧谈、笑话,以及一些名优名妓的八卦等。

    还别说,这小报的发展相当不错,销量有时甚至能超过那几个老派报社。

    只能说民众都是八卦的,越通俗的反而越受欢迎。

    纪轻舟平时除了给解予安念报,自己甚少翻阅报纸,这还是他第一次拿到《沪报》。

    翻到后面一瞧,果然看到了邱文信所写的《谈状元楼》。

    纪轻舟大致地浏览了一遍,邱文信所写的纯粹就是对于当日所点菜品酒水之评价,没怎么提及同席的伙伴。

    他的文字简短而幽默,大部分是推荐,但也给其中两道菜色做了犀利的批评和排雷,闲暇读来其实还蛮有意思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