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山河聘 > 正文 50-60

正文 50-6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谢太后掀开托盘上盖着的红布,拿起上头的东西,是一枚晶莹剔透的玉佩,递给谢渡。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明玄乃人人赞颂的世家君子,有孤松玉露之风,这块玉正合明玄气度。”

    谢渡面色不变,双手接过,“臣谢过太后娘娘。”

    “好了,天色不早,你先回家吧。”谢太后笑了笑,“好好陪陪你父母,本宫就不霸着你了。”

    “臣告退。”谢渡恭恭敬敬。

    他退出宫门。

    谢太后脸色遽然一变,森冷望着他的背影。

    这个侄儿,年岁越大,越发滴水不漏。

    她以玉比喻他,让他谨记“孤松玉露”的君子之风。

    是为提醒他,她已知流言乃他所为。更是警告他,做好君子,切莫妄想其他。

    谢渡听得明白清楚,却能不露任何异色。

    养起功夫,不像二十岁,倒不输他的父亲。

    果真不容小觑。

    一侧屏风后,走出位年轻貌美的女子。

    萧兰引紧紧蹙着眉头,扶谢太后坐下,“太后娘娘,您信他的话吗?”

    “不信。”谢太后淡淡道,“他嘴里吐出来的,我一个字都不信。”

    “那您为何轻易放走他?”

    “凭什么不放他?”谢太后眉目冷淡,瞥她一眼,“纵然人人都知道这流言是谢家和谢渡所传,但谁能拿出证据?没有证据,谁敢和他们撕破脸?”

    萧兰引不服:“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们吗?”

    谢太后端起手边茶盏,不紧不慢道:“别说没有证据,就算真的能够拿出证据,又能如何?”

    “臣妾不懂。”

    “与乌木沙谈判,是本宫和陛下交给他的任务,他做的这样好,超额完成了任务,本宫能问罪于他吗?只怕还要嘉奖他。”

    萧兰引抿唇:“可是,他与乌木沙勾结,是通敌叛国的死罪。”

    谢太后叹了口气,摇头道:“天真!不过区区三万斤棉花,又不是军火武器,如何称得上通敌叛国?按照你这个说法,那在边境做生意的商队、百姓,个个都是通敌叛国不成?朝廷从未禁止过与羌国互市,他此举合情合理。”

    萧兰引道:“那便放任不管吗?”

    谢太后摇了摇头:“日后再说吧。”

    却也心知肚明,除非她与宋妄的权力成长到彻底不需要忌惮谢家、忌惮世家的时候,否则纵然再过十年二十年,她的不满,也只能全都咽进肚子里。

    又一轮日升月落,便是四月初二。

    晴光灿烂的早晨,谢渡沈樱二人辞别父母亲朋,登上了远行的马车。

    一行六辆马车行至城外十里亭时,被人拦下。

    望着远处熟悉的背影,沈樱揉了揉额角,拍拍谢渡,二人一起下了马车。

    宋妄等在那里,遥遥望来,眼里只有沈樱一人,将谢渡忽视了个彻底。

    近了,他眼圈顿时泛起了红,嗓音喑哑:“阿樱。”

    沈樱在他三步外停下,行礼:“陛下安康。”

    谢渡亦拱手:“陛下安康。”

    他抬眸,看了眼宋妄通红的眼圈,抢在宋妄之前开了口,假惺惺问:“可要我退后几步,让你们单独谈谈。”

    宋妄正要答应。

    沈樱伸手,扯住谢渡的衣袖,声音冷淡:“站在这儿别动。”

    谢渡弯了弯唇,老老实实站着,对宋妄露出个笑容,像是无奈,更像是炫耀。

    宋妄只觉扎眼得很,避开他的脸,看向沈樱,哑声道:“阿樱,我想单独和你谈谈。”

    沈樱语气冷漠到近乎冷酷:“我已嫁了人,背着夫君与前夫单独相处,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陛下有话,还是当众说吧。”

    宋妄几乎是哀求道:“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能有什么瓜田李下?”

    沈樱淡淡道:“既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便事无不可对人言。”

    宋妄垂眸,有些难过:“你非要如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山河聘》 50-60(第7/16页)

    吗?”

    沈樱点头:“是。”

    宋妄深吸一口气,做足了心里建设,抬眸勇敢与沈樱对视:“阿樱,我想说的话,其实只有一句。昔日的三年之约,我仍会当真,绝不敢忘。三年之后,我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三年之约?

    这话奇异,沈樱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了片刻,没能体会他的思路,有些无言以对。

    宋妄却将此当成了什么信号,精神振奋了些,“阿樱,我先走了,来日再见。三年后,等着我。”

    他看了谢渡一眼,眼底全是警戒的冷意,还有一丝得意,随即,上马离开。

    待他走远了,沈樱才反应过来,下意识看了眼谢渡。

    谢渡仍是那幅无波无澜的表情,脸上甚至带着温和的笑意,“我们也走吧。”

    沈樱拽住他,轻声问:“你不生气吗?”

    谢渡情绪稳定极了:“为什么生气?”

    “他当着你的面,对你的妻子说这种话?”

    “是他对我的妻子示好。”谢渡心平气和,“阿樱光艳动人,倾心于你者不止一二,若我因旁人示好就生气,这辈子就只剩下生气了。”

    “若你对旁人示好,我才该生气吧?”谢渡笑问。

    此言甚为有理。

    沈樱松开他的衣袖,点了点头:“那我们走吧。”

    谢渡甚至笑了笑,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异常,亲手扶着她上了马车。

    沈樱便以为,他真的没有生气,对此没什么反应。

    也对,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是不该为这种事情生气。

    扪心自问,换位思考,若有某个女子对谢渡示好,她也肯定不会生气。

    直到晚间,一行人下榻驿馆。

    谢渡握着她垂落的长发,俯身在她耳边,咬着她的耳朵,轻声问:“你爱过宋妄吗?”

    沈樱猛地一激灵,从迷糊中清醒过来,对上他漆黑的眼眸。

    谢渡仍是笑着的,嗓音暗哑:“爱过吗?”

    沈樱手指掐住他背部的肌肉,咬着牙,从齿缝中吐出两个字:“没有。”

    然后,很清晰地察觉到,身上人愉悦的情绪。

    谢渡亲了亲她的侧脸,温声道:“那就好。”

    沈樱闭上眼,一时无言。

    满心却都在吐槽:原来,成熟稳重都是假的。

    四月,小雨淅淅沥沥,随风潜入了春夜。

    谢渡温柔的声音,也随着风雨声,悄悄钻入了耳鼓。

    第55章 豫州 哥哥

    豫州治所设在河南郡洛阳府, 距离京都不过八百多里,路程五日。

    按照原定计划,四月初八, 一行人便可到达刺史府,正式上任。

    进入洛阳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在驿馆吃晚饭。

    吃到一半, 杜知维清了清嗓子,问:“明玄,你打算直接入主刺史府吗?”

    谢渡没有回答, 反而问道:“杜兄有何指教?”

    杜知维看着他, 认真问:“你对豫州的官员设置、风土人情、地貌水文等等, 了解几何?”

    “上任之前,我去吏部查阅过档案,豫州诸郡正副官员, 都十分了解。我出身陈郡, 对豫州的地貌水文曾于书中读过, 大约知晓一二。”谢渡答, 随即有些迟疑, “但如民间百姓的风土人情, 的确一无所知。”

    谢渡不由惭愧:“看来, 我要学的, 还有许多。”

    杜知维却已经是极为满意了:“明玄能做到如此地步,已是非常令我惊喜。你有所不知, 凡世家子弟初任地方官, 往往一问三不知,全听从幕僚做主。但为一地长官者,若是一无所知, 便会被人蒙蔽,导致大灾祸。”

    谢渡点头:“言之有理。杜兄久历地方,政绩斐然,百姓爱戴,我多有不及,还请杜兄教我。”

    杜知维道:“我与明辉商议了几日,认为还是暂且不要入洛阳,先在豫州各处走一圈,看看各地风土人情,农商之业。”

    “唯有做到心中有数,日后处理政务,方能游刃有余。”

    谢渡果断点头:“就照杜兄所言。”

    说完,他看了眼沈樱:“阿樱?”

    沈樱点了点头,也没意见,只是问道:“豫州下辖六郡,河南郡、陈留郡、颍川郡、汝南郡、陈郡、襄城郡,从哪儿开始看?”

    谢渡问:“你觉得呢?”

    沈樱道:“向东前往颍川郡,行至陈留郡,再往陈郡、汝南郡,经由襄城郡回洛阳。”

    这是一条,完全不重复的路线。

    其他人都无异议。

    杜知维却有些诧异,愕然看向沈樱:“夫人竟对豫州建制如此熟悉吗?”

    于是,第二天一早,车队从洛阳城前绕过,一路向东,奔向颍川郡。

    颍川乃大郡,人口众多,物阜民丰,城内热闹,不输京都内外。

    端得繁华安逸。

    从热闹的城内,走到田间地头。

    谢渡握着沈樱的手,在地头的小径上走着。

    四月,正是小麦灌浆结束,进入黄熟期的时候。

    一眼望去,滚滚麦浪,黄绿交织,宛如织锦。

    谢渡地头,拨弄着一株麦穗,细细看着麦粒和穗子,奈何半分不懂,只好问:“这麦子算长的好吗?”

    沈樱低头看了眼,点了点头:“还算饱满。”

    谢渡诧异:“阿樱还懂这个?”

    沈樱淡淡道:“我年幼时家里也种过地。”

    “但你祖籍会稽,应当不种麦子,而是水稻。”

    “都是一样的。”

    她接过那根麦穗,向谢渡解释:“这根麦穗里头,几乎没有空壳,露出来的两颗麦仁形状也圆润饱满,已经算是很好了。”

    谢渡仔细看着,神态认真,半晌笑了:“如此看来,今年百姓们能过一个丰收年。”

    沈樱却摇了摇头:“未必。”

    谢渡不解,疑惑看向她。

    分明是她自己说,这麦子长的不错。

    怎么又成了未必?

    沈樱道:“有句俗语,叫不怕三月雨,就怕四月风,说的就是小麦。这些年来,每当哪年小麦长的好,到临近收割时,便常常连日阴雨,导致百姓损失惨重。”

    杜知维脸上泛起一丝不忍,却还是认同道:“自我为官以来,这几乎是金科玉律。若有哪年能够真的风调雨顺,顺顺利利,便是苍天护佑了。”

    谢渡慨然叹息:“原来如此,天下百姓,殊为不易。”

    沈樱抬眸远眺,目之所及,皆是滚滚麦浪,她声音清淡柔软:“谢渡,我们找个农家用饭吧。”

    她提出这样的要求,谢渡自然不会拒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山河聘》 50-60(第8/16页)

    谢渡、沈樱、杜知维、李明辉一行四人往村庄内走去,走了约摸半里地,便瞧见一座低矮的茅草屋。

    一位穿着灰扑扑短打的大娘站在矮矮的草泥墙内,墙内一座草棚,棚下用泥土垒着灶台,放着一只铁锅。

    大娘拿着葫芦瓢,正往锅里添水。

    沈樱脚步一顿,征询其余三人意见:“就这家吧。”

    谢渡点头:“我去……”

    沈樱拽住他的衣袖:“还是我去吧,你站这儿等着。”

    她上前,敲了敲门。

    大娘头都没抬,高声喊:“来了,吃了没?”

    沈樱脸上带了笑,声音柔甜:“大娘。”

    突然听见陌生人的声音,大娘抬头看向她,有些惊讶:“小娘子,你是……”

    沈樱弯唇露出温柔的笑容,乖乖巧巧道:“大娘,我和三个哥哥是陈郡人士,准备回乡探亲,路过贵宝地,想讨碗水喝。”

    大娘当即热情招呼道:“快进来快进来,喝水是吧,我这就给你们烧,天气凉,喝点热的舒服。”

    沈樱转头,招手让另外三人过来。

    谢渡走过时,她笑了笑,“三哥,大娘答应让你和大哥二哥一起喝水。”

    谢渡低头,哑然失笑:“三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