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陆霜跟各桩悬案牵扯不清,我们只关心这几个人的行动和去向。”

    方敬点点头,微微松一口气。

    当天放走陆霜两人后,他和陈涵向上级请示过,想确认他们的身份,答复说身份保密,不方便告知,但可以适度给予信任,细节自己定夺。

    从警多年,经手大案要案无数,这事倒是头一回见。

    “事到如今,我也就开诚布公,”他咧嘴一笑,取出一枚录音笔,“这是我们目前已知的唯一线索。”

    陆霜挑眉,坐直身体,章凝也不由抬头看过来。

    “当天凌晨案发之后,报警中心曾经接到电话,”方敬介绍道 ,“对面没有人说话,却用机器播放着这段录音。”

    声音做过技术处理,听不出性别年龄特征,只简单地说了几个短词:“东郊,沙河畔,老工业区,废弃厂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直接告诉你们交易地点?”陆霜诧异道,“可是没有说时间。”

    方敬点头:“收到线索之后,我们走访过老工业区所有的旧厂房,并排查附近路口的监控摄像头记录,初步锁定过几个可疑人员目标。但截至目前,他们基本都有证据摆脱嫌疑。”

    “报警电话的追踪呢?有没有什么收获?”

    “此人反侦察意识很强,电话是用流动式虚拟基站拨出,能追溯定位,但短时间内不好找。”

    “偷东西的方式呢?有没有什么特征?”

    方敬摇摇头:“当晚博物馆的监控记录我们也做过排查,没有发现异常。凌晨十二点,保安开始换班,最后一次巡逻时,才突然发现太阳祭盘已被掉包。”

    “我记得,当天是第一次开展,博物馆需要进行设备维护,闭馆时间提前到五点。”章凝疑道,“维护结束后下班之前,工作人员没有检查逗留的游客?”

    “据他们的供词,当天一切正常,”方敬说,“推测对方是使用特殊手段,在闭馆后成功进入展厅。”

    “可能是团伙作案,”章凝说,“这么多事情,普通盗贼不太能一个人做到,何况,太阳祭盘重量不轻。”

    陈涵闻言,忽地抬头看她一眼,神情诡异。

    太阳祭盘出土之后,一直在玻璃保护罩内展出,她怎么知道它有多重?

    “报警人是大盗本人么?如果是本人,为什么要给警方留下交易地点信息?而且还是假的?”陆霜百思不得其解。

    “他留下线索,有可能是想让警察抓到他,或者抓到买家,”章凝分析道,“鉴于眼下还没有他的任何信息出现,我倾向于他想让警方找到买家。”

    “不过截至目前为止,对这条录音线索的追踪还没有取得关键进展,”方敬说,“你的推测或许是一个方向,我会让他们留意,可能要找的不是嫌疑人,而是买家。”

    陆霜站起身:“那既然我们的报备流程也已经完成,今天就先这样。”

    “对了,”他回头,“这份录音,还有博物馆的监控视频,我能留一份copy吗?”

    方敬有些犹豫,这不符合规定。

    “陆霜可能是不可多得的关键助力,必要时,可以给他些权限,不用打报告。”他想起之前被交代过的吩咐。

    见鬼,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头?

    这个疑问,不但萦绕在他的心头,也是陈涵几个月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

    见陆霜神情不耐,他点点头,招手让其他同事进来交接。

    陆霜二话不说,取过硬盘和录音笔匆匆离开,方敬不由喊道:“陆霜!”

    对方头也不回,径直扬手说道:“老方放心吧!”

    “你……!”

    他可是记得,不过两天之前,这家伙还坐在刑讯椅上,恭恭敬敬地喊他“方警官”来着。

    回去的路上,陆霜一直在打电话。章凝对中英文以外的语言不是很熟,只听出来短短十几分钟里,他中英文、法语、粤语切换了好几遍。

    章凝坐在副驾,只觉得他状态有些古怪,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55章 破译

    回到编辑部, 陆霜一头钻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北纬30°绝密事件簿[悬疑探险]》 50-60(第7/16页)

    地下会议室,对背后余岁的追问充耳不闻。

    陈年积灰的投影仪被放下,播放着博物馆的监控录像。

    这是一段连续的画面, 没有剪辑的痕迹,摄像头应该也没有被关闭过。

    不是普通的毛贼。

    地下室里, 一片沉默,死寂如坟。

    陆霜觉得, 自己像是被陈涵和方敬联合摆了一道, 陷入这滩没有头绪的浑浊泥淖里, 半点脱不开身。

    “如果艾沙在, 她可能能看出些门道。”章凝不由说道。

    “Greth倒也算是专家, ”陆霜叹息, “可是一个好用的都没在这。”

    “无所不能的章姐, ”他抬眼笑道, “你就没有什么发现?”

    “你看我坐过办公室吗?”章凝不耐, “这本该是* 你的领域。”

    “也是。”陆霜漫不经心地盯着放过无数遍的视频。

    突然,他坐直身体, 按下倒放,再播放,再倒放。

    “是我的错觉么, ”他说, “视频刚才好像有很小幅度的跳帧。”

    他调成0.1倍速, 反复播放几次, 一掌拍在自己大腿:“原来是这样!”

    “怎么?”

    “哦,确实, ”余岁慢吞吞地说,“我以前听道上的人提过, 有这种类似的3D扫描建模技术,扫描展厅后可以复现真实影像,理论上如果动作够快,就可以瞒过监控镜头。”

    “没错,他应该是复制过权限卡,在闭馆之后偷偷进入展厅,先用仪器扫描成像,确保摄像头拍不到真实画面,而后直接用权限卡开启玻璃护罩,转移太阳祭盘。”

    “他可以黑进系统,抹除自己留下的数据记录,”陆霜跳到后一段画面,“不过,扫描仪开启和关闭的瞬间,画面的微小跳帧误差不可避免。”

    “如果我猜得没错,这段视频后某处还有一个跳帧,就是他切回真实镜头的时机。”

    事实正如他所言。

    “这种手段虽然隐蔽,但对警方的技术部门来说,不难发现才对。”余岁接道。

    “这种仪器造价高昂,而且扫描建模需要的时间不短,国内没人用,”陆霜分析道,“如果不了解国际大盗最新技术,很容易以为这是视频剪辑的痕迹。”

    “所以,他们不知道这个跳帧有什么价值。”他露出神秘的微笑,“仅凭这一点基本就可以断定,这是国外来人干的。”

    章凝不解地看向他。

    他挪过自己的专线笔记本,在键盘上鼓捣半天,终于抬头问:“这儿能放PPT吧?”

    余岁震惊:“你要干什么?”

    社畜的隐藏技能被触发了吗?

    陆霜接入笔记本,打开一份刚接收到的PPT文稿。

    “这个手法,我想起一个人,”他说,“我想,我可能知道这是谁偷的。”

    “给大家介绍一位高手。”他按下播放。

    “玄鸦”,臭名昭著的国际珠宝古董大盗,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大英博物馆,没有他未染指过的地方。虽然没有人知道他真实身份,但仅这个代号,就是各大收藏家、拍卖行、博物馆的安保噩梦。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陆霜介绍道,“他其实也是一名侠盗。”

    著名的圆明园十二铜首,自当年八国联军侵华后被劫掠至海外,这些年来通过无偿送还、富商购买后捐赠等方式,有七尊回到母国,但仍有五尊对外是下落不明状态。

    “难道说……”余岁欲言又止。

    陆霜点点头:“最近五年来,剩下失散的五尊里又有三尊被找到并完璧归赵,但对方一直是匿名捐回,无法追踪身份。官方考虑到来路不正,便只能秘密收藏,暂时没有公开。”

    “都是这位玄鸦干的?”

    “为调查匿名者的身份,官方委托过千灯会留意此事,”陆霜说,“我们费了不少力气,才成功锁定他的身份就是这位臭名昭著的玄鸦,而在送回铜首给官方时,他也曾经留下录音。”

    他将报警录音文件导入软件,与刚才找北京拿到的捐赠旧录音备份对比,可以清晰看见二者处理过的声纹波形图有很多相似之处。

    “被确认为是玄鸦所留的这段录音,用于掩盖声音特征而使用的技术处理方式,和报警电话的录音如出一辙。”陆霜示意道,“我据此推测,偷走太阳祭盘,又留下交易信息的人,极有可能就是玄鸦。”

    “他为什么这么做?”章凝问道,“他是中国人?”

    “不清楚,但除这个可能性外,我也想不到其他原因。”陆霜说。

    “的确是传奇人物啊。”余岁感叹。

    “所以,偷窃太阳祭盘应该不是他本意,可能出于某些原因,他接下这份买卖,”章凝分析道,“但又希望官方能及时找回,所以给警方留下讯息?”

    “嗯。虽然这件事还有很多疑点,他收人钱财总归也是取之不义,”陆霜答道,“不过鉴于他曾是归还铜首的侠盗,出于私心,我也不太想让他进监狱。”

    “所以最好的结果,可能还是我们以千灯会的名义出面,帮忙去找到太阳祭盘的下落,物归原主。”

    “那现在的问题是……”余岁问,“怎么找到他?”

    “就为这个人,千灯会曾经费尽周折,动用我们半个地球的无数情报网,”陆霜说,“当时总部有拉拢他的意愿,但被他拒绝,他不愿意抛头露面。所以,这事很难办。”

    “我认为,或许突破口还是这段录音。”章凝盯着PPT页面中代表玄鸦的黑色剪影,若有所思。

    “东郊,沙河畔,老工业区,废弃厂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海外,十二铜首,属于,中国,狗首,鸡首,龙首,归还,中国。”

    两段录音反复播放,声线模糊不清,奇怪的断句间隔,夹杂着电子杂音,在封闭的地下大厅内回荡。

    听的次数过多,令人有种生理性的反胃。

    “这个断句方式,很古怪,”章凝说道,“应该是为避免被人听出语气和口音。”

    “有没有可能,表层信息是交易地点,实际还有第二层信息?”陆霜说,“这是常用的加密方式。”

    章凝默不作声,盯着声形波纹图。

    起伏的声波如同山峦,高低不定,仿佛某种存在古怪旋律的乐曲。

    她突然坐直身体:“试试摩斯电码。”

    摩斯电码是由点与划这两种常用符号组成,一般用于加密电波通讯,点是基本的信号单位,划刚好是三倍于点的时间长度,其他符号也是在点的时间跨度上增加倍数。

    她注意到,波形之间的低谷,似乎也同样存在某种倍数关系。

    而与之对应的是,北京发来的那段旧录音片段,因为确认没有隐含信息,反而不存在这种规律。

    余岁取来纸笔,陆霜重新按下播放,章凝记下短语之间的间隔时间倍数,将其转换为可破译的电码内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北纬30°绝密事件簿[悬疑探险]》 50-60(第8/16页)

    是一行地址,和一个时间。

    陆霜飞速敲击键盘,查到地图定位,是位于成都郊区的墓园。

    “这才是真正的交易信息!”他立即站起身来,取过椅背上的外套,“距离交易时间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得尽快。”

    章凝和余岁立即跟上,三人驱车赶往郊区。

    “难道给警方的那段录音只是纯烟雾弹?”章凝总觉得有些诡异,“应该没那么简单。”

    “他既然不愿意抛头露面,必然会极力隐藏自己的信息,这一点就可以排除,”陆霜说,“所以如果这段明面上的话是有意义的,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性。”

    “嗯,他想告诉官方,背后想要得到太阳祭盘的人是谁。”章凝接道。

    “这是留给警方的工作,”陆霜笑道,“我们只需要拿回太阳祭盘,就算交差。”

    “说起来,百慕大三角的调查有结果了么?”章凝问。

    “哦,还真有进展,”余岁点头道,“只不过,我不太确认这个信息是否有用。”

    他递过来一份资料,陆霜忙着开车没空看,章凝念给他听。

    是一份上个月发表于顶级期刊《Nture》的论文。

    “基于詹姆斯范艾伦与前苏联物理学家谢尔盖维拉诺夫的研究,本文引用近十年来最新卫星数据,试图论证范艾伦地磁辐射带不仅存在于百慕大三角海域,其更是一条与北纬30°线高度重合的环球地磁异常带,相当于地磁界的‘赤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