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恰

    她也原谅了弱小无助的自己。

    李显又道:“儿臣遵命。”

    武曌缓了缓,又叫了相王,道:“旦儿,我想起来了,你吹奏的笛声是多么悦耳呀!”

    相王对这位母亲有怨有惧,但此时只剩下满腔的不舍,哭道:“等圣人好了,我天天给阿娘……吹奏……阿娘想听什么,我吹什么……”说着便哽咽难言。

    武曌转头,使力抓住太平的手,笑道:“平儿……我的平儿,也长大了。”

    “阿娘……”太平抽噎道。

    武曌对李显说:“我去之后,只剩下你们三兄妹,你为兄长当照看好弟弟妹妹。”

    李显道:“我知道了。”

    武曌说完,放佛失了力气般,道:“显儿、旦儿、太平、太子留下,其他人出去吧。”

    裹儿下了榻,李显接过来搀扶圣人。她刚要走,忽然被李显叫住:“圣人有话给你说。”

    裹儿抬头,撞入圣人饱含悲悯怜惜的眸子,她努力抬了抬手,裹儿忙上前握住,问:“圣人要说什么,孙儿听着。”

    武曌笑了一下,气喘道:“好好做事,不要懈怠。”

    裹儿听了,顿时泪如雨下,连连点头,哽咽回道:“多谢圣人教诲。”

    裹儿与诸人退出来后,暂候在偏殿。裹儿坐在榻上,垂着头低声啜泣。

    又过了半日,韦淇与裹儿等皇子公主进去,换李显相王太平出来用膳。仙居殿中灯火通明,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众人皆神情哀痛。

    韦淇见诸人都在这里不成样子,遣了一些人回去,又收拾出房舍来,安排一些人住下。

    李显珍惜母亲弥留之际的时光,也不用旁人,他们四人彻夜守着,不敢闭眼,生怕一闭眼,他的阿娘就不在了。

    到了二更天时,太平公主心中一悸,颤抖着手试了母亲的鼻息,脸色大变,李显觑着了,面上立刻白了,叫道:“太医,太医!”

    这一声惊破了仙居殿的平静,候着的太医立刻上前,摸了武曌的脉息,大惊失色,又有其他太医上来诊脉。

    太医令禀说:“圣人已在梦中龙驭宾天了!”

    李显兄妹并重润伏榻放声大哭,哭声震天。裹儿与韦淇都未曾躺下,只和衣歪在榻上打盹,听见哭声,立刻睁开眼睛。

    宫人急匆匆跑过来说:“圣人龙驭宾天了!”

    裹儿和韦淇匆匆赶到正殿,也都跪下大哭,一时间凄风楚雨,外面响起了悠远的钟声。

    一声又一声,向天地,向四方,诉说着这位传奇人物的仙去。

    众人陆续过来,乌压压地跪了一地,哭声响彻天地。

    殿外圆月悬于正空,金黄璀璨,月光累累串串洒下来,地上覆着白雪,万里银装素裹,唯有梅花绽放,翠竹晃动。

    裹儿的心空落落的,既在哀婉圣人的离去,又为自己的前途心生茫然。整个人失魂落魄,直到圣人的贴身女官取出圣人的遗诏。

    武曌早已对身后事做了安排,深宫幽幽,此生如此,再没有奇迹,然而她为来生做了打算。

    她将一些心爱之物随自己葬入地下,又将留下的财货分给儿女子孙,其中太平公主所得最多。无人不服。

    裹儿只比别人的皇孙公主多了一份圣人手抄的《道德经》。圣人信佛而非道,这份手抄书着实令裹儿不解,但是她却极为珍惜。

    次日清晨,公卿大臣内外命妇咸来拜祭。武三思等武家诸人哭得如丧考妣,圣人就是武家的定海神针,圣人活一天,武家就安稳一天。

    只要圣人活着,不管有权无权,皇位上的人顾念着圣人,也不会动他们。但如今圣人弃他们而去,以后武家何去何从?

    武三思脸上涕泗横流,说什么明堂盟誓,那只是圣人的一厢情愿;说什么公主下降永结同好,薛绍就是前车之鉴;只有圣人才是实实在在庇护他们的保护神啊!

    武三思心中暗道,他要权势,有了权势,才能护在自己,才能屹立不倒,而现在远远不够!

    李显召见公卿重臣公布了圣人的遗诏,听到附庙去帝号成皇后,群臣既惊且喜,有人忍不住痛哭起来,似乎是他们打赢了这场女人称帝的战争。

    然而听到武瞾想要归葬乾陵时,大臣们本能地反对,对于这位叛逆且于世不容的女人,设身处地,他们猜想高宗皇帝早恨死她了。

    遂有大臣说:“陛下纯孝,然而以卑动尊不合礼仪,不如另择吉地葬之。”

    李显听了这话,脸色登时变了,不独他,连相王也怒了。作为儿子,他们当然希望母亲能与父亲葬在一处,且这是母亲的遗愿。

    李显还有另一层隐秘的心思,他怕百年之后,若帝承转移或后人狂狷,万一不祭祀母亲,那时他们这些子女皆已去世无能为力,若阿娘渴了饿了,世人谁会去祭她?

    不若与父亲葬在一处,有父亲的,就有母亲的。至于父亲泉下有知,怨恨母亲,这该怎办时。

    李显表示,他要多给母亲陪葬一些武士俑,这是他仅能为母亲做的事情。而且在李显的印象中,母亲比父亲更果断强悍,似乎好像大概可能需要担忧的是父亲,以及……他。

    李显正想着,又有大臣劝说:“陛下,乾陵墓道乃条石累成,再用铁汁浇灌,坚固异常,若重开墓道,只怕难于上青天。”

    然而,李显神情决绝,态度坚定:“朕意已决,则天大圣皇后归葬乾陵!”

    第87章 守灵 天空被融化的雪水洗过

    武曌驾崩,凡宗室公卿大臣并内外命妇皆来入朝,随班按爵守制。

    有大臣上奏:“则天大圣皇后已去帝号,用皇帝丧仪,于礼不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80-90(第9/14页)

    李显立刻就怒了,急道:“母亲为朝政操劳一生,弥留之际又去了帝号,你们还要怎样?”

    武曌去后,李显对她的怀念和不舍几乎溢出来。谁要说圣人一句不是,就会被李显硬气地顶回来。

    帝王丧仪该有的,圣人也有,只是白幡上面书着:“则天大圣皇后。”相王和太平公主也如李显一样的心思。

    裹儿每日随众人早中晚三班去哭灵,又兼之户部的公务,再加上到了元旦,府中事多,未出几天,人便憔悴了许多。

    韦淇见了心疼,将女儿们都留宿在皇宫,又命人收拾了上阳宫宫苑,请太平公主和相王住下。

    相王坚决辞了皇后好意,坚持每日过来哭灵,而太平公主领了,只是有时回去,有时留住。

    这日,裹儿守灵回来,与韦淇一同坐了车。韦淇低声叹道:“圣人就是我眼前的一座大山。”

    她这一生的荣辱皆系于圣人股掌之间,不敢恨,不敢怨,心中只有敬畏钦慕。

    裹儿低声叹道:“谁人不免死啊?阿娘,近日事多,你要保重身子。”

    韦淇摇头笑说:“无碍,有其他人帮衬呢。”

    母女说着,一路回到皇宫,裹儿去了户部值房,韦淇回后宫处理宫务。不必细说。

    因着国丧,自皇家到庶民都罢了宴乐,临近年关,皇宫内外依然冷冷清清。

    裹儿出了一趟宫,回家探望崇训和儿子。她与崇训是哭灵时日日见的,但植儿年幼,只去了一两日,李显就免了年幼宗室皇亲哭灵,只让他们几日一来,以全孝心。

    故而植儿这些日子一直在家中由湘灵等人带着。如今见了母亲归来,行了礼,就扑到裹儿怀中扭着,叫裹儿好笑又心疼,遂道:“明日,你与我一同住在宫里好不好?”

    植儿立刻眉开眼笑,说:“好,阿耶也能进宫吗?”

    裹儿抬眼瞧了崇训,摇头说:“他不去,那植儿要去吗?”

    崇训俯身接了儿子抱过去,笑说:“你娘忙起来,你一整日见不到人影,不如留在家中与我作伴。”

    植儿听了,将头埋在崇训怀中,道了声“好”,裹儿无奈笑了一下。夫妻叙了温寒,因近日劳累,早早躺下睡觉。

    次日一早,裹儿盥洗后吃粥菜时,突然闻到一股土腥味,忍不住干呕几下。

    她的身子一向健康,再加上这月月信未至,心里便有了底。她镇定自若地让人把小菜撤了,崇训面上带了忧色,便安慰他说:“先吃饭,再叫府里的大夫过来一趟。”

    饭后,侍女将大夫请来。裹儿将手腕搁在脉枕上,大夫的脸色变了,又诊了另一只手,半响,才道:“殿下,脉象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相……”

    “喜脉?”崇训惊喜道。

    大夫拱手道:“殿下月份尚浅,老朽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认。”

    裹儿听了,说:“行了,先这么着,不要说出去。我去宫里趁着机会也找太医诊下脉。”

    大夫应了一声退下,崇训担忧说:“我陪你一起去宫里。”

    裹儿见崇训忧色,不忍拂他好意,遂笑说:“咱们先进宫探望娘娘,诊完脉,去上阳宫。”崇训应了。

    二人坐上马车,一路赶往皇宫。外面天寒地冻,冷冷清清,皇宫也弥漫着一股肃穆。

    韦淇见他们夫妻一起来,打趣道:“你们今天怎么一起过来了?没把植儿带来呀?”

    裹儿和崇训行了礼,笑说:“植儿在家跟着湘灵学习呢。”临近过年,裹儿给沈佺期放了假。

    韦淇已妆扮完,正要去上阳宫哭灵,遂道:“你们随我一起去。”

    话音刚落,崇训朝裹儿使了眼色,韦淇见了笑道:“你们小夫妻鼓捣什么,崇训你想说什么?”

    裹儿听了,笑着坦言道:“我早上脾胃不适,找来大夫一看,他拿不定主意。”

    韦淇急道:“来人,宣太医。”话出口时,她忽然明白过来,遂笑了,道:“确认一下也好,不然忙里忙外,万一伤了身子该如何是好。”

    韦淇也不急着走了,看着太医给裹儿诊脉,果然是喜脉,只是刚一个多月。

    韦淇喜得念佛:“这是一件难得的大喜事。”说罢,她又道:“你与仙蕙作伴去,守灵不用你了。”

    裹儿挽着韦淇的胳膊说:“王太医刚才说我身子好了,去上阳宫不碍事的。再者,圣人疼我,我焉能不送最后一程?”

    王太医也道:“殿下气血充足,身子康健,无甚大碍。”

    韦淇只好依了她,母女同坐一车,前往上阳宫。韦淇握住裹儿的手,问:“你冷不冷?早上吃了什么?”又问:“真不像仙蕙那样告假?”

    裹儿反握住韦淇的手,只觉干燥温暖,心中顿时暖洋洋的,她靠在韦淇的肩上,韦淇伸手揽住她,笑道:“你这么大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

    裹儿说:“在母亲面前,我永远都是个孩子。”

    韦淇摩挲着裹儿的后背,叹说:“是啊,你阿耶正为他的阿娘伤心呢,他昨天还说圣人走后,他忽然有一种长大的感觉。”

    裹儿双手环住韦淇的腰,伏在她怀里,道:“我想要阿耶和阿娘长长久久,永远不要离开我。”

    韦淇听了这话,笑起来道:“父母与儿女走的是两条相反的路,越走离得越远。”

    裹儿不依,撒了一会子娇,一直快到上阳宫才坐直身体,与韦淇一道下了车。

    二人皆是遍体纯素,相携进了灵堂,哭了一回子。韦淇回身瞥见武三思仍在灵堂,满脸青黑憔悴,满眼红血丝,遂道:“德静郡王,你要保重身体啊。”

    武三思赶忙从地上爬起来,行了礼,声音沙哑:“多谢皇后关怀。只是圣人一下子去了,我心中实在难受。”

    韦淇知裹儿有喜,又见武三思哀毁骨立,心中不免怜惜几分,便道:“德静郡王去偏室喝杯热茶,我与你有件事要说。”

    武三思一愣,抬头见裹儿扶着皇后,回过神来,道:“是。”

    三人来到偏殿,宫女送上热茶。武三思只见皇后拍着安乐公主的手,对他笑说:“有一件喜事要恭贺郡王。”

    武三思心思玲珑,见此情景,哪有什么不明白的,喜得站起来说:“同喜同喜。”

    说罢,他忽然叹了一口气,拿袖子擦眼泪,哽咽道:“圣人生前一直担忧李家和武家,若她得知公主又有了孩子该有多开心啊!”

    一席话说得韦淇和裹儿都连连叹气,武三思忙陪笑道:“公主有喜是好事,圣人虽去了,但在天有灵得知此事也会高兴的。”

    裹儿看见他憔悴模样,不免关怀几句:“大人也要保重身体,不使圣人担忧才好。”

    武三思面上感动道:“现在外面天寒地冻,公主又是双身子,更要保重身体。”

    三人说着客套话,有宫女过来回事,武三思见状告退,裹儿因要当值,便也离开去了,只剩下韦淇处理上阳宫的事务以及圣人的丧仪。

    钦天监算了日子,圣人入殓,停灵在上阳宫。乾陵已经征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