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李显附和道:“你阿娘说的是,长痛不如短痛。”

    裹儿听了,嘟囔说:“阿耶和阿娘总是自以为是。”

    韦淇听见,冷哼一声,说:“你给她说,好生回去,我以后照旧疼她,还会给她赐一门好婚事。”

    裹儿不敢回定安这话,恐又伤她的心。于是,转向李显说:“阿耶,见不了面,传句话,就一句话,可以吗?”

    李显咳了一声,拿眼觑了韦淇的神色,道:“就一句话,若是不好的话也不必说了。”

    说着,他指了一个寺人跟着裹儿回去。韦淇忽然又叫住裹儿说:“你来回跑动,伤了身体怎么办?来人,抬歩辇来。”

    裹儿笑说:“我整日整日坐着,走动走动也好。”韦淇听了,对万叶涛说:“你照顾好公主,我重重有赏。”万叶涛忙答应了。

    裹儿又匆匆回去,额头出了一层细汗,还未走到马车跟前,定安公主就下来,急问:“七娘,如何?”

    裹儿摇头,指着身边的小寺人,说:“祝公因着国家法度不允,我去求了阿耶。

    你也知道,这事让阿耶大怒,他因着你,对驸马和他的家人已是法外开恩。你……你,你有什么话说给驸马,就让他传话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90-100(第3/13页)

    定安公主眼泪滴下来,扭头擦泪,对小寺人说:“你……问……他……他谋划那些事时可曾想过我们母子?”小寺人领了命告退。

    说罢,定安公主便转身,拿手帕握着脸,一面登车,一面落泪,回到车里呜呜咽咽地哭起来,只让裹儿心中难受。

    万叶涛扶着她,说:“殿下,我们回去吧。”

    裹儿忽然心中感慨,今日她看三姐哭泣,不知来日她与驸马如何了……

    想着这儿,裹儿神情低落下来,回头看了眼府衙,道:“给我告个假……罢了,下值就回家吧。你去给东宫说一声,接植儿回家。”

    万叶涛急道:“殿下,你是身子不适?”

    裹儿摇头说:“只是看到三姐和驸马此番情形,心有所感罢了。”万叶涛听了,叹了口气,说:“这都是命。”

    裹儿笑说:“也是,这都是命,谁的命,谁受着。”

    二人回到值房,万叶涛见安乐公主伏案处理公务,脸并无异色,才放下心。

    下了值,裹儿刚出宫门,就看到植儿被金刚抱着,朝她欢快地招手,嘴里叫道:“阿娘,阿娘!”

    裹儿上前要抱他,植儿却往后一躲,道:“植儿重,会压着阿娘的。”

    金刚抱住植儿,笑着让开:“公主,快上车吧。”裹儿踩着凳子上了马车,又将植儿接进去,搂着他说:“你与你舅舅做什么呢?”

    植儿说:“学了骑马、射箭、打猎,还有写字,看书。”

    裹儿笑说:“打猎,你能打什么?”

    植儿回:“我学着,等将来打大老虎,给阿娘做褥子。”

    “好,我等着那一天。”

    母子说笑,一路回到家中,崇训早已等候在门外,接了二人进府。一家子小别团圆,热闹亲近,不必细提。

    这日,裹儿忽然接到圣旨,允太平安乐诸公主开府设置官署。她顿时高兴起来,圣人去后,朝中事忙,她以为阿耶忘了,没想到阿耶竟然还记着。

    于是,她约了仙蕙等诸姊妹进宫一同谢恩,恰好路上遇到太平公主,她也是为了此事,遂一起觐见。

    李显见了妹妹和女儿们满脸笑容,遂笑道:“快起来,何必见外。”

    众人依次坐下,李显先问太平的寒温,道:“圣人弥留之际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我看你脸色比往日憔悴,该保重身子才是。”

    太平说:“多谢阿兄挂怀,许是接连为圣人守灵,劳累了些,不碍事。”

    李显点头说:“圣人最是疼爱你,见你如此伤身,只怕是不愿的,该多歇歇才是。”

    李显又问过其他的孩子。宜城这些日子在宫中修养,李显怕她在宫中烦闷,便问:“二娘,如今公主开府,你是留在宫中,还是回公主府修养?”风头已过,裴巽的事情早已明日黄花。

    宜城公主近日静养吃药,身子轻了许多。李显这次找了个理由给她重新封了公主,补上封邑,待遇与新都等公主无差。

    宜城跪下道:“女儿不孝,使阿耶蒙羞,自知罪孽,但愿出家,日夜为阿耶、娘娘和大唐祈福。”

    李显听了这话,慌了:“不行,你这么年轻,不嫁人成什么话。那裴巽伤了你的心,天下的男子不是各个都像他。”

    宜城仍旧苦求磕头道:“请阿耶成全,儿心意已决。”裴巽是原因之一,而定安的驸马被杀是原因之二,宜城对皇城的斗争怕了。

    李显手足无措,对众人道:“你们快劝劝她不要做糊涂事。”

    话音刚落,太平公主笑起来,道:“劝什么?她想去,就让她去,等厌了,自然就回来了。”

    李显努力朝太平使眼色,不让她火上浇油,好好的女儿弄到庵堂里是什么样子。

    裹儿见状笑起来,说:“阿耶,你误会姑母了,姑母也曾入道修行过。”

    李显听了恍然大悟,遂一口应了宜城的请求,准她暂入道家修行。宜城事了,李显怜惜定安公主丈夫新丧,安慰了几句,因事忙,便让众人散了。

    太平出了宫门,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圣人在位时,她出入宫廷就如现在的裹儿一般随意。

    然而,现在的皇宫已经不是她的家了。

    “姑母,你在看什么?”裹儿问道。

    太平突然问了一句,说:“裹儿,你入户部衙门当值与在公主府宴饮,哪个更好些?”

    第93章 乾陵 媚娘,你输了

    却说那日,小寺人得了定安公主的话,进了幽深昏暗潮湿的牢房,穿过众人的哀嚎,他站在王同皎牢房前。

    王同皎正背身躺在杂草上,浑身脏乱腥臭。小寺人示意狱卒叫人,狱卒呵斥道:“哎,别睡了,有人来看你了。”

    王同皎动了一下,没有起身,狱卒要开门去拉扯他,小寺人阻止了,道:“定安公主让奴婢给驸马传一句话:你问他谋划那些事时可曾想过我们母子?”

    王同皎听完起身踉跄着走来,抓住栏杆,咬牙坚定道:“下臣诛杀奸佞,虽死无憾,只恨武三思蒙蔽圣心,待来日陛下一定明白我的苦心。”

    小寺人见王同皎样子癫狂,吓得后退几步,色厉内荏道:“你……你……大胆!死到临头,还不思悔改!”

    王同皎哈哈大笑起来,双眼赤红,抓着栏杆,道:“武三思,我*你妈!我在地下等着你,必将食你的肉,喝你的血!武三思你不得好死!”

    小寺人慌了叫道:“这人疯了,疯了,疯了!”说着,慌不择路出了牢房,太阳重新照在身上,如获新生。

    小寺人回了神,先是叹息,然后朝地上啐了一口,不知道啐的是武三思,还是疯子王同皎。

    小寺人走后,王同皎又回到干草上躺着,不理会乱窜的虫子。武三思和韦皇后狼狈为奸,蒙蔽圣听,只要除了二人,就能还大唐朗朗乾坤。

    王同皎不后悔,他将以他的血叫醒那些慷慨之士,从武周遗留下来的流毒必将随着则天皇后埋入地宫。

    次日,王同皎在牢房自刎而死,临死前,磨破手指,在地上写着“誓除奸佞”,见者无不叹息。

    王同皎的死就像一阵风散了,现在朝中重要的是送则天皇后归葬梁山乾陵。

    李显率领宗室公卿大臣护送则天皇后灵柩西返长安,裹儿一家跟随着。

    五月十八,郁郁葱葱的梁山,哀乐悠悠,哭声阵阵,白幡招摇,仿佛这座皇陵在迎接主人的归来。

    裹儿一身孝服,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圣人伏案处理政务的情形,不知为何,忍不住大哭起来。

    武曌的灵柩落在高宗的灵柩之侧,墓室中的摆设一如生前,就好像时间转了个弯,又回到了原点。

    晚上,裹儿与众人一起住在陵园,躺在榻上时做了个梦。她在梦中独自一人走过长长的神道。

    进入墓道,光阴倒转,两侧墙壁上的壁画仿佛活了过来,宫人端着沐盆、巾帕、拂尘和吃食行走,侍卫们来回巡逻,舞姬舞姿曼妙,乐工奏起仙乐,宫阙巍峨,百花烂漫,柳树依依。

    她一路往前,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90-100(第4/13页)

    了墓室,只见里面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四周的架子上摆满了各色珍宝古籍,大案上摆着刚做好的酒馔。

    明黄的榻上,一对青

    年男女隔着棋案正在对弈。

    男子身形瘦削,容貌俊秀,一双丹凤眼,嘴角勾起,一面盯着棋枰,一面手伸在棋盒里去拿棋子,脸上笑道:“媚娘,是我赢了。”

    对面的女子姿容妩媚,顾盼神飞,两指夹着棋子“啪”一声下在棋盘上。

    她忽然若有所思,转头看向裹儿的方向,裹儿不知为何慌得藏在柱子后,只听她道:“不,九郎,我还没有输。”

    “来人,有生人闯地宫了!”外面传来守卫甲胄的声音,裹儿慌得急忙往外跑,突然一下子跌到了,这才醒来。

    武朵儿素来惊觉,忙下榻点灯,又从暖壶中倒了一杯温水,问:“公主,可是做噩梦了?”

    裹儿坐起来,就着武朵儿的手喝水,缓过气来,说:“我梦见……梦见圣人和阿翁坐在榻上对弈。朵儿姐姐,你扶我起来,我睡不着,想出去走走。”

    武朵儿忙扶着裹儿起身,对于裹儿梦中情形笑说:“圣人疼爱殿下,即便在梦中也会护着殿下的。”

    裹儿闻言笑道:“是啊,乾陵葬的是阿翁,怎么不会护着他的子孙呢。”

    武朵儿帮裹儿穿好衣服,目光落在她的肚子上,安乐公主已经怀孕近七个月,永泰公主因为临近产期留在神都未回长安。

    出门前,武朵儿想了想给裹儿再添上青缎披风。银月当空,玉宇无尘,白幡在风中晃动,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焦味,远处隐隐传来鼓乐之声。

    院内一片安静,诸人早已睡熟。裹儿扶着武朵儿慢慢走着,她忽然道:“咱们去神道那边走走。”

    武朵儿顿了下,说:“公主先等下,我就叫人。”因着送灵的人极多,陵园住不下,仆从都住到别处。崇训担了守卫的责,也没与公主住在一处。

    “不必了!现在这里守卫森严,怕什么。”裹儿道。

    武朵儿只好允了,扶着裹儿往外走,路上岗哨森严,守卫不时从身边路过。

    一道石板路从梁山上挂下来,武朵儿忽然看见几个灯笼在路上飘着,指着它们对裹儿,道:“公主,那里怕是什么东西……”

    裹儿笑说:“不用怕,许是夜里巡逻的人,你看,你不也提着灯笼吗?”

    一阵冷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武朵儿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面上有了怯意。

    裹儿拍了拍武朵儿抓着她手臂的手,笑说:“不怕,这里葬的是大唐的帝后和贤臣。咱们追上前,去看看是谁?”

    武朵儿一想也是,遂跟了上去,高大威严的翁仲投下狰狞的影子,似乎在吓退扰此处安眠的不怀好意者。

    两人正走着,忽然有人喝道:“是什么人?”裹儿顺着声音细看去,只见远处静静地候着两队守卫,也没打灯笼,也没说话,因石雕挡着,所以才没看见。

    武朵儿冷不丁吓了一跳,忙道:“安乐公主过来夜祭圣人与高宗皇帝。”

    前面火光一闪,一盏灯笼亮起。有守卫打灯笼过来照到裹儿的脸上,确认后,立刻跪下道:“卑职对公主不敬,请公主恕罪。”

    裹儿笑说:“你们职责所在,何错之有?快起来吧。”这几人起了身。

    武朵儿问:“前面神道上打灯笼的也是守卫?”

    守卫顿了顿,回道:“前面是陛下。”

    “阿耶?”裹儿一愣,问:“他是自己,还是和皇后一起来的?”

    守卫回道:“只有陛下一人。”

    裹儿怔愣了一会儿,转头对武朵儿,说:“咱们回去吧。”阿耶的父母都埋在这里,他此刻只怕是想静静地呆着。

    说罢,就要转身,忽见前面有宫人跑过来,问:“这里发生什么事了?”

    他抬头正见了安乐公主,忙陪笑说:“陛下还在说谁深更半夜过来,原来是安乐公主,可见陛下与公主父女连心。”

    裹儿见了,对他笑说:“我睡不着出来走走。”

    近身侍奉的人都是极伶俐之人,这人见陛下神情黯然,正巧碰到陛下最疼爱的公主,便道:“外面露重,陛下有了春秋,又连日操劳,奴婢请公主过去劝陛下早些回去休息。”

    裹儿闻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