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与老四查账那时,竟是一模一样。他向着胤禛看去,在被大儿子与二儿子伤了心后,难得有了几分父子温情。
胤禛敏锐地察觉到了康熙的眼神,此时也是放下了一颗心。
胤禩此刻则是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若论玩弄人心,没有人比他擅长。
这丫头的义愤填膺,到底是不是装出来的?否则怎么会如此恰到好处。看似她在为自己反驳,甚至还胆大妄为,掌掴御史。
老九踹了那一脚,待会少不得要被训斥。本朝御史地位虽然不高,但到底也是个官员。老九也真是昏了头。
但璟瑄那一巴掌,却不会让她怎么样。
到底是救了皇阿玛,又被人如此逼迫,便是打了一巴掌,也不过少年意气。何况她后来,句句都说到了皇阿玛的心坎上。
若不是早就知道,此事是老三临时发难,他险些要以为,这璟瑄是早有准备了。
“诸位莫要急,”璟瑄朝众人笑了笑,姿态十分优雅,“咱们一件一件分说。”
“至于这前朝遗孤一事,”她十分淡然,“更是无稽之谈。”
“他们确实曾为土匪,之前曾将我绑了去,我生了恻隐之心,并未杀他们,而是让他们通过劳动改造自己,给他们机会恕罪。”
“与我一同被绑的还有我阿玛、秦学士,此事年羹尧以及济南府府尹亦知。”
“更何况,那作恶多端的土匪我已经斩于刀下,诸位莫非忘了?”
大臣们刚想起来,那土匪似乎是有人被公主砍了头,当时他们还议论过好一阵子。当时他们都以为是夸张,顶多不过是杀人,可今日想来,这福安公主如此凶悍,莫不是真得砍下了土匪的脑袋?
康熙早就知道此事,因此也不欲再多纠缠,他也不想皇室公主得了个爱砍头的名声。再是为民除害,到底是不好听!
“这第三件,便是为何我才能领兵,”璟瑄十分豪气,“首先,我一定会赢;其次,若论武艺,我当属朝中第一,不服气的大可以与我较量。”
三阿哥可算是逮到了机会,他挑衅:“说得好听,你若是赢不了呢?”
又开始有人附和:“是呀,公主勇武人人皆知,奈何这打仗并非勇武便可以的。便是西楚霸王那般勇武,可还不是自刎于江畔。”
“此战不胜,我愿自绝,以谢天下,”璟瑄立下了军令状,“还请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我爹是雍正》 70-80(第5/15页)
位放心。”
众人沉默了,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
胤祉还是不肯罢休:“说得好听,你若是真得败了,区区一人,担得起这罪名吗?”
而此时胤禛出乎众人意料,一改往日的谨慎模样。
他站出来说:“若璟瑄此战不胜,儿臣愿意同罪。”
众人哗然,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见了什么——这可是一向沉着冷静的四阿哥,速来有冷面阎王的称呼,从来未见他行过如此冒险之事。怎得也跟着他女儿胡闹?
老八、老九等人也齐刷刷地看向胤禛:这厮什么时候这么有人情味了,没看出来还是个女儿奴!这简直是胡闹!
谁也不相信璟瑄会取得胜利,哪怕是坐在龙椅上的康熙此刻也迟疑了:这丫头运气虽好,但打仗如此凶险,又岂是勇武便可以胜利的!
他失望地看着老四,竟然如此不稳重,浑然忘了他自己是如何被那白银矿说动的。
在场大臣们却是反应过来了,尤其是之前还不赞成的李明玉,他率先支持道:“若是公主当真得胜归来,臣愿意告老还乡,向公主道歉。”
这福安公主怎么可能赢?!他就是要坐实这件事。
而沉默已久的八阿哥也开口:“儿臣支持璟瑄,还请皇阿玛给她一个机会。”
胤禛的脸黑了黑,他虽了解璟瑄,也愿意支持璟瑄。但他岂会不明白老八的意思——这是要把他的女儿往死路上逼。
第74章 组建北洋水师 有公足壮海军威……
诸位大臣略一思索, 便是让那福安公主出征,似乎也并非坏事。难道他们反对,便能成功吗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告诉他们, 现在还是不出声为好。
于是便也无人再敢置喙,这事儿便被定了下来。
“既然诸位爱卿并无异议,”康熙拧着的眉毛松开了些许, 这次朝会实在是发生了太多事情,他已经有些疲乏,“那此事便这样安排, 具体事宜朕会安排福安公主,诸位爱卿无事的话,退朝便是。”
奈何三阿哥再一次跳了出来:“东瀛与我们一向和睦, 又有商贸往来,冒然攻打,此蛮夷之举也!”
“我大清正是马背上夺天下,”璟瑄一听便忍不住笑了,“三伯此言何意?”
胤禛也为三阿哥说出这话感到有些无奈:这真得不是在嘲讽自己吗?众所周知,这清朝最野蛮的, 便是他们这些打进关内的旗人了。
八阿哥此时低着头,表情并无波动,儒雅的面庞, 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但他心中却涌起了惊涛骇浪。
经过此番,大哥与二哥, 一个被废,一个失了圣心,怕是已经无缘大位了。唯有一个三哥, 在文人中有些名气,此时却有如此愚蠢的言论。
至于四哥,他之前查账,虽说被皇阿玛制止了,但到底已经是得罪了大半个朝堂,又有谁会支持他呢?
五哥自幼便养在太后那边,早就没了即位的可能,连汉语都说不利索,便是背后有蒙古人撑腰,又如何有一争之力?
“老三,”康熙面上也不好看,“这圣贤书固然要读,但是……罢了,你回去吧。”
胤祉怕是被这些圣贤书糊住了脑子,似他这般,又岂是人君之象?
若是他只凭这些酸儒所说,又岂能擒鳌拜、定三藩?那些圣人之言,不过是维护统治的工具罢了,孔孟之道、程朱理学是一定要学的,但也不能只是如此。
*
散朝后,乾清宫。
刚下朝,传口谕的小太监便迎了上来,带着璟瑄与胤禛一同到了乾清宫。
梁九功先是与胤禛寒暄几句,态度恭敬,却并不亲近,可他一见璟瑄便笑成了一朵花。
他恭顺地给二人上茶,给胤禛的是西湖龙井,这是依着皇子的旧例。但给璟瑄的,却是她喜爱的桂花红茶。
康熙与胤禛寒暄几句,接着便赐了个格格给他,还是满洲大姓,钮祜禄氏。大体意思便是要他好生开支散叶。
其实胤禛的生母德妃尚在,他是不好越过德妃直接赐人的。但奈何德妃不知什么原因,选得人都是一些汉军旗的,他心里也有些不满。
“打仗,光靠勇武是远远不够的,大臣们的顾虑也有道理,”康熙此时倒是有那么几丝教导的意思,“不是你夸下了海口,皇玛法便能随你去的。”
璟瑄点了点头:“孙女明白。”
到底出海作战非同寻常小事,乃是一国战事,其中牵扯太多,绝不是区区一句以死谢罪便能抵得了的。
再者,康熙对这个救了自己的孙女,到底也是有几分真情的。海上本就凶险,若是战败,他该如何面对老四?
胤禛这些年,子嗣本就不丰厚,又与璟瑄父女情深,看他在朝上如此维护璟瑄,便可见一斑了。
他派十三和年羹尧去,也是这个意思,若是事情危机,他们自然能便(bin)宜行事。
康熙放下手中折子:“对于
此次出海,你有何打算?”
“孙女想在山东威海卫组建水师,”璟瑄想起历史上的北洋水师,心中顿感无限酸涩,“皇玛法,这制海权,我们必须要拿到。”
胤禛听到“北洋水师”这四个字之时,险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双眼通红,眼神冷到可怕。
他见过,他记得,他忘不了。
他见过连天的炮火,他记得沸腾的海水,他忘不了那场屈辱的战役,以及死去的战士。
璟瑄也是如此。
她每每想起曾经历史课本上所写的,心中都无限唏嘘——邓世昌,致远舰……
全盛时期,北洋水师的排名世界可达亚洲第一,是洋务运动时期建立的海军舰队,奈何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昔年邓公见到日军的吉野舰,他们仗着船坚炮利,立志击沉倭舰,最终驾着全身着火的致远舰,拼尽全力撞向吉野舰,却无奈丧生于冰冷的黄海之中。
后来,清朝便失去了黄海的制海权。
伟大的英雄葬身海水之中,可他的魂灵却永垂不朽。终于,有人穿越了百年时光,有了扭转一切的能力。
璟瑄从不觉得穿越到这个封建时代是一件好事,纵然她成了上位者,纵然她有了这么多的朋友与亲人。
但这一刻,她甚至感激上苍,让她来到了这里。更庆幸,她有改变一切的能力。
“你去山东以后,要照顾好自己,凡事多听取下属的意见,不可刚愎自用。”
康熙打量了一下璟瑄的神色,见她满脸濡慕,便继续说道:“年羹尧与你十三叔,俱是有才干之人,要善用他们。”
“孙女明白,”璟瑄无比认真,感激地看向康熙,“皇玛法这是疼我,才教我这许多道理。”
她自然知道,年羹尧与十三叔的本事,更明白康熙的意思:她未曾想到,康熙想让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年大将军来背锅,若此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我爹是雍正》 70-80(第6/15页)
战败,想必这帽子便落到了年羹尧身上,这是要保全她呀。
昔年大阿哥不也是让福全背锅?康熙的手段还是一如既往。一方面手足情深,一方面毫不犹豫地退出去背锅。
但她与大伯不一样,她有系统的加持,有论坛的网友,更重要的是,她穿越百年来此,对那段历史,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
至于十三叔过去,一方面是想帮她,另一方面怕也是防了她一手,毕竟十三叔明面上还是废太子之人。
“组建海军绝非易事,”康熙威严的声音传来,带着些考校的意思,“你当众立下军令状,可是心中已经有了章程?”
“回皇玛法,苏子雅已经带领着工部众人,结合西洋的制式,研发了许多新式战船。”
康熙点了点头,他看似温和地笑道:“朕这苏院使,倒是早就上过折子,戴梓也研制出了许多轻、重型火器,原来是为了此事。”
这便是敲打了,这些人之前都是璟瑄手下,哪怕后来新成立了皇家研究院,自然也是少不了交流与合作。
“孙女毕竟是‘赞助商’嘛,”璟瑄不慌不忙,阿玛早就提醒过她此事,“那水泥工坊的三成利,有两成都捐到研究院了。”
这“赞助商”康熙倒是听过,只不过旁人倒是没有几个捐的,只这丫头往里填了不少银子。
拿人的手短,做皇帝也不容易啊。
罢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这会儿康熙又冠冕堂皇了:“只要是为大清做贡献,朕自然是支持的。”
反正纵使苏文研究出再多的技术,不还是用于大清。这璟瑄若是想隐瞒,早就隐瞒住了,又何必请他成立研究院?
“你欲以何种理由出师?”康熙这下是真得上了心,“我泱泱大国,务必师出有名。”
“您放心,”璟瑄笑得无比狡猾,“我们先以贸易为名与之交往,接着设下陷阱,等他们主动出手,等他们出手之后,便将其一举歼灭。”
康熙反问:“若是他们不跳进陷阱呢?”
女子冷冽的声音开口:“那便逼他们动手。”
“老四,你怎么看?”康熙本意是那些白银矿,对组建水师的兴趣不大,于是开口问了一向谨慎的胤禛。
可出乎他的意料,他这个四儿子此时却说:“儿臣以为,甚好。”
请君入瓮,然后瓮中捉鳖。定要让这东瀛再无为非作歹之力!
但他一向善于把握康熙的心思,否则上辈子也不会苟到最后了。他继续说道:“此事倒也不急,组建水师也需要时间。”
康熙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便这样办吧。只一点,朕虽为天子,却也不能随心所欲。现在已经是顶着满朝文武的非议,后面的事情,只能交给你自己去做了。”
根据他执政多年的经验,璟瑄这水师,怕是不好组建起来。除却组织海军,研制武器,这后面还有无数的坎要过。
璟瑄暗自发笑,康熙不过是不信她罢了。但也无妨,她本就做好了准备。她这个皇玛法,作为一个被大臣阻挠还要亲征的强权帝王,又怎么会没有能力帮她?
“粮草辎重,也是其中关窍,”康熙又提点了几句,只因为他在璟瑄身上,看见了昔日自己的影子。
不论是河道,还是三蕃,他也曾为少时壮志,奋不顾身。最终,多年的夙愿成真。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