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是与宫外联系,都有正当的理由,行事也自然方便许多,可惜,福安郡主并不给她这样的机会。

    薛宝钗也不着急,她想着福安郡主这样的安排,好似有一部分是因为李小姐的缘故,想来是因为那位平郡王世子与福安郡主打过招呼了,这样舒适的状态,正是李小姐想要的。

    不过福安郡主也是好脾气,毕竟这伴读都是圣上为她们安排的择选的,为了平郡王世子有些荒谬的感情,她竟然也就这样平静的接受了。

    并且为了不让李小姐感受到区别对待,她也一同放弃了薛宝钗这个伴读,不过本来薛宝钗的身份恐怕也不是很能叫她看得上眼,薛宝钗猜自己能被选上伴读,背后应当也有水二爷的原因。

    只是那日那人并未说清自己究竟是圣上的人还是水二爷的人,就那样销声匿迹,并没有再出现,薛宝钗安安静静的在福安郡主身边待了一段日子,就连贾元春也没有再出现过。

    正觉得奇怪之时,那位叫抱琴的宫女又联络了薛宝钗,说让薛宝钗去上次的花园相见。

    那位叫抱琴的宫女是借着给各位郡主送皇后的赏赐时出现在薛宝钗面前的,因为不能待太久,她匆匆的与薛宝钗说了这句话,便立刻要薛宝钗答复。

    薛宝钗皱了皱眉头,说道:“皇后娘娘刚赏赐了郡主,福安郡主是个用功的,恐怕这些时日都得叫我们陪着她更努力用功了,我怕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出来。”

    薛宝钗给了抱琴婉拒的答复,抱琴的样子有些意外,但也只是愣神之后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圣上这些时日不太忙,常往后宫走动,尤其是皇后的凤藻宫,贾女史也只是想请您帮忙给家中传话,带些物件罢了。”

    薛宝钗皱了皱眉,夹带物件,没有如同郡主这般被光明正大允许的,这样的事宫里私底下其实也恐怕有些门路,不过是贾元春身在皇后的凤藻宫中,一举一动,都要更慎重罢了,所以才不敢找那些人的门路。

    可是找她也没用,薛宝钗如今自己本也被别人盯上了,虽然不知道那销声匿迹的人究竟还有没有在关注她,但薛宝钗还是不想为了贾元春冒险,她本也没必要这样做。

    她原本就打算只要能顺利留在宫中,就想办法和贾府掰扯开来,虽然因为薛姨妈的关系,到底和贾家是不能完全划分清界限的,并且这些年他们互相勾连,实在是有太多的纠缠,可是既然如今打定了主意,要投靠圣上,该有的态度还是得有。

    薛宝钗只好为难的对着抱琴说道:“不是我不想帮贾女史,若是你能在这边打听一番,便知福安郡主的性子与其他郡主不太一样,并不喜好玩乐,也不怎么对外交流,所以我们没有机会帮郡主给宫外送东西,甚至连出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30-40(第5/14页)

    宫殿走动的时候都少。”

    “可能是我们才刚刚入宫,不得福安郡主信任的缘故,若想要福安郡主敞开心扉,能够看中我们,指使我们帮忙做一些小事,恐怕还得待上好长一段日子。”

    抱琴不知道相信了薛宝钗的话没有,只是面上的表情似乎是相信的模样,她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既然薛小姐不方便,那也没有什么,贾女史不过是太过想念家人罢了。”

    “在宫中待了这么些年,与宫外几乎完全隔绝,平日里也没有什么渠道能够得知家中人的消息,好不容易盼到了有亲人进宫,免不得勾起了贾女史的一些思念之情。”

    抱琴叹了口气,对着薛宝钗道:“薛小姐以后在宫中待久了,想必就能理解贾女史的心情了。”

    薛宝钗轻轻一笑,满怀关切的看着抱琴说道:“姐姐替贾女史传了这么几次话,我还不知道姐姐叫什么名字呢?”

    抱琴似乎并不知道贾元春已经对薛宝钗介绍过她,听了薛宝钗的话,笑道:“入宫前叫什么已经不重要,如今他们都叫我石姑姑。”

    第34章

    “石姑姑?”

    宫中的宫女,年龄小的姐姐妹妹相称,年龄大的叫嬷嬷,而快到了出宫的年纪却并未出宫的不大不小的宫女,会被其他的人叫做姑姑。

    贾元春已入宫多年,她入宫时也不过是个年纪小的姑娘。那时候作为她的贴身丫鬟入宫,是为了照顾她的,年纪自然也比贾元春大些,才是合理的。

    如今,贾元春已在宫中蹉跎了好些年头,抱琴比贾元春的年纪还大,虽然还没有到二十五岁,但想来宫中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看起来已过了二十,却也不再有什么青春靓丽的感觉了,被人叫一声姑姑,倒也是合理的。

    只是她不告诉薛宝钗她叫抱琴,而告诉薛宝钗她叫石姑姑,这对主仆,也不知道在这宫里卖的是什么官司。

    薛宝钗笑道:“石姑姑只顾着帮贾女史传话,诉说贾女史的思家之情,那石姑姑自己呢?”

    她能作为贾元春的贴身丫鬟一同入宫,应当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普通身份吧,贾府中得用的姑娘家,不是在贾母身边出来的,就是贾府的家生子,这位抱琴应当也是有来头的才是。

    只是抱琴似乎并不想提及太多关于她自己的事,只是对着薛宝钗道:“时候不早了,我不能在这里待太久,便先走了。”

    “以后若是有机会再来寻薛小姐说话吧。”

    薛宝钗送走了抱琴,收好了赏赐的物件。

    皇后娘娘并不吝啬,既赏赐了郡主们,也赏赐了郡主们的伴读,所以抱琴才能找到机会来与薛宝钗说这些话。

    忽然之间,薛宝钗收拾东西的时候顿了顿,皇后娘娘赏赐了一套陶瓷茶盏,本是赏赐给郡主的,不过郡主年纪还小,也不爱喝茶,倒是李小姐和薛宝钗有些喝茶的习性,于是便将茶盏分给了李小姐和薛宝钗。

    按理来说,那样的物件,是皇后娘娘赏赐给郡主的,又是郡主临时起意,赏赐给她们两个伴读的,应当不会有人动什么手脚吧。

    可是薛宝钗莫名的有些怀疑,这茶盏自然是一套杯底杯身杯盖,薛宝钗甚至不需要找什么机关,轻轻揭开杯盖,便看到茶盏中放着一个小纸条。

    不知道是什么人这么大胆,薛宝钗狠狠的拧了拧眉头,有些不好的预感。

    她伸手将茶盏中的纸条拿了起来,上面写着:今日正午,老地方。

    薛宝钗有些莫名其妙,她原本以为这字条是上次那个胆大包天的男人,如今终于想起她来了,于是塞在这茶杯中,让她看见的。

    可是这莫名其妙的七个字,又令薛宝钗十分怀疑了。

    “老地方?老地方是指什么地方?”

    薛宝钗才来宫中没有多久,能有什么老地方,若是说能称得上老地方的,也就那一处,是薛宝钗之前与贾元春见面的地方了。

    虽然第一次见面是因为贾元春她才去的,但是去了那次之后,她也察觉到了这个地方的好处。那里是假山之景,有人会去散步,倒也不会引人怀疑,甚至有时候就坐在那里,在两个假山的夹缝之中,静静坐着,只要不是目的地就走到这个地方,人也看不见她,她就坐在那里,还能听到不少宫中的小消息。

    虽然不过都是一些小道消息,真真假假的也未必对她有用,有时候也不过只是一些宫女间的八卦,但有时候也偶尔会透露一些圣上和妃嫔的消息,就连贾元春的小道消息,她也听到过。

    更何况,往这处花园散步并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因为这处花园有些大,但是又离宫内重要人物的宫殿太远,所以都成了他们这些不重要人的小乐园。

    不只是这偏远宫殿的宫女们爱往这处逛,如今这处也算是成了郡主们的伴读们时不时走两步的去处。

    不过因为其他的人没有被宫女们带领过往假山深处钻,她们走的都是花园亭台的路,并不知道还有假山之间的小道这般可以听到一些小道消息的地方,到是方便了薛宝钗。

    若是有什么老地方,也只有这处算得上了。

    为什么薛宝钗没有怀疑这个字条是贾元春留给她的?因为这字条上的字迹笔力遒劲,很明显是一个男人的手笔。

    这纸条又在皇后娘娘赏赐给福安郡主的茶杯之中,能将手伸到这般深的,除了圣上和似乎是为圣上办事的水二爷的人,似乎也没有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皇后赏赐的东西中加些东西了。

    虽然薛宝钗没有任何的证据,只不过是直觉,但这直觉也令她有七分的肯定。

    只是让她莫名的是这今日中午四个字。

    “今日正午?”

    皇后娘娘刚因为各郡主的学习进度令人欣喜,这才在一大早派人过来赏赐了各位郡主,并且放了她们一日的假,今日便不用进学了。

    若是其他的郡主得知了这样的消息,倒有可能带着伴读们去玩,或者说自己玩,直接放伴读们的假,可福安郡主却不是这样的性子。

    得到了皇后的赏赐,福安郡主只会更加安静,更加努力,不会因为这一日突如其来的假期而放松自己的要求。

    而她和李小姐往往也会在这个时候继续陪着郡主在屋中学习,怕是只等郡主那边清点完皇后的赏赐,会将她们叫到屋中去了,哪里有可能会放她们假呢,等到正午时分,恐怕还会将她们留下来一起用膳,薛宝钗根本就没有出去的时候。

    可这样一来,若说这个字条是她猜测的那人放的消息,倒是有些奇怪了,他连平郡王世子的性子都摸得那般清楚,怎么会不知道福安郡主的性子呢?

    其实那日过后,薛宝钗便已经猜到那个人不是特地来找她,并且威胁她的,不然怎么会有人威胁到一半便消失得了无踪迹了呢?

    恐怕那日他是为了平郡王世子而来,平郡王世子不是个傻子,却有能力进入到当时待选秀女的住处,所以说薛宝钗猜测他是使了些什么手段,可他也不过是一个少年,能有多大的权利来做下擅闯皇宫之事。

    除非有人猜到了他会做这样的事,并且对他这样的行动给予了默认,这个人会不会是圣上?薛宝钗不知道,毕竟她是真的不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30-40(第6/14页)

    解如今的这位圣上究竟是个什么性子。

    但事后一想,便知道当日站在那窗前威胁她的这个人,恐怕就是特地来看顾平郡王世子,怕他闹出什么动静的,虽然默认了他做出这等鲁莽之事,但还是不放心安排了人来看着他。

    不然这偌大的皇宫,哪能真由得一个男子想进便进,想出便出,即便那平郡王世子还没有及冠也是如此。

    想不明白,薛宝钗便也不想了,只默默将这字条撕碎了,随后泡在茶杯里。

    来了郡主的身边之后,虽然有服侍的人,但却并不是贴身服侍她们的,那位李小姐不喜欢旁人随便进她的屋子,让服侍的人也不过每日早晚来打扫一番,其余的时候便在外间候着,没有李小姐的吩咐,便不会进去。

    薛宝钗也不喜欢自己不信任的人老在自己身边,便也跟着那位李小姐有样学样。所以她将这纸条泡在茶杯里,污了字迹,暂时是安全的,反正这会儿不会有人进来打扫,等到晚上她能回来了,屋内可以点燃烛火,那时候再将字条捞出来,放干再烧掉便好了。

    “李姑娘,薛姑娘,郡主请两位过去。”

    不出薛宝钗所料,福安郡主的房中果然有人请她们过去了。

    薛宝钗一直保持低调,她的身份本也不如李小姐这般家中有些官职的,便事事以李小姐为头,见李小姐出了门,她也跟着一起出了门,一起往福安郡主的地方走去。

    福安郡主见了她们,却说道:“因为我性子喜静,好似这些时日,你们都没有好好出去逛过,今日便设宴在小花园处的亭台内,我们一起去用过膳后,各自散散步吧。”

    薛宝钗心里惊讶,面上却没有露出什么表情来,她抬眼看了一眼福安郡主,不知道福安郡主是否是故意的,还是说这是巧合。

    福安郡主也看着薛宝钗,两人事先对上了眼,可福安郡主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提议去花园的亭台中用膳,不过是一件临时起意的小事罢了,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目的。

    但就是这般平静的模样,才更叫人觉得不寻常,薛宝钗觉得,福安郡主应当是知道那纸条的事情的,只是如今福安郡主什么都没有说,也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薛宝钗也只好一起当个不知情的人。

    李小姐并不知道福安郡主和薛宝钗的眉眼官司,听到这话,也只温顺的回答道:“是,多谢郡主。”

    薛宝钗也跟着回答道:“多谢郡主。”

    福安郡主笑了笑:“不必谢,既然要去花园里用膳,那你们先回去收拾一番吧。”

    这不是郡主们第一次在花园里用膳,宫中规矩森严,但却不会在这种地方森严,在花园里用膳也是一种意趣。

    只是一般这样的事情都是别的郡主来做的,福安郡主却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不过借着皇后赏赐的这次机会,做这样的事情也并不突兀。

    薛宝钗重新回了房间,换了一身适宜在花园里走动的衣裳,想了想,又将装在小匣子里的白纸叠了起来,塞在了袖子里。

    重新关上了小匣子,并且上了锁,将钥匙带在身上。薛宝钗呼出一口气,不知道那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