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拍拍儿子肩膀:
“阿苏辛苦了。”
秦稷在门口探头探脑:
“梓桑!梓桑!梓桑来陪我钓鱼!”
之前始皇说要从地府叫几个自家后代过来充场子,免得秦氏宗亲一个都没有,显得太过寒酸。
结果秦稷这个长辈也坐不住,非要来看看。
没办法,扶苏只好绞尽脑汁给他编了一个旁支长辈的身份。说他虽然看着年纪小,其实辈分很大。
扶苏不情不愿地起身:
“孤不想钓鱼。”
没有阿父在旁边给他借好运,钓鱼根本钓不上来什么。
奈何秦稷就爱找他一起,因为扶苏钓不上来东西,但是秦稷可以。找对照组就要找这种的,更有成就感。
扶苏看向阿父,用眼神询问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把昭襄王丢回地府去。
始皇示意他稍安勿躁,事情很快就会有转机了。
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80-90(第3/35页)
了几日,宣太后过来了。
她一来就直奔秦稷,把人拎回了地府。
据说是秦稷在地府招惹的桃花们找上了门来,因为没找着秦稷,干脆先去宣太后这个准婆婆跟前献殷勤。
宣太后不胜其扰,气得杀来了这边,把罪魁祸首带回去自己应付那些烂桃花。
扶苏:?
扶苏不明白:
“昭襄王怎么在地府了还不忘招惹女子?”
始皇觉得很合理,像他和扶苏这样满脑子只有事业、懒得扩充后宫的才是少数。
别说君王了,就是寻常男人去了地府也不见得会管住自己的色心。不能繁衍子嗣又怎么了?单纯享受男欢女爱的比比皆是,人死了又不等于慾望也没了。
昭襄王以前就擅长笼络女子,死后魂魄回归最年轻俊美的状态,那就更是如鱼得水了。
扶苏托腮想了想:
“我还以为生前的那些女子是看重他秦王的身份。”
始皇淡定地提醒:
“现在也可以看重他丰厚的功德。”
扶苏点头:
“那样也好,总比当真是被他花言巧语哄骗,付出了一颗真心要强。”
爱情哪有搞钱香呢?
等等——
扶苏眸光一厉:
“昭襄王都有钱养美女了,怎么还好意思拿阿父每月给的赡养费?把他的赡养费断了,以后缺钱让他自己去任务里赚功德!”
始皇:……
始皇选择了纵容爱子:
“好,昭襄王年轻力壮,确实也不到需要人赡养的年纪。”
六十年后。
始皇觉得该干的都干得差不多了,扶苏也抱怨在这里待腻了。于是始皇选择了“驾崩”,顺道把太子也一并带走了。
朝臣们换了一茬又一茬。
谁也不知道陛下到底多大了,为什么还能活足足六十年,是不是已经达成了百岁老人这个成就。
反正谁也不敢问。
主要他们陛下不过圣寿,每年只在正月时过一下始皇帝的寿辰。但说是过始皇帝寿辰,实则也没举办什么庆典,就单纯放半个多月的假罢了。
他们哪里晓得,这半个月的年假,前朝不过寿,扶苏却会私下里给阿父庆生。
如今父子俩同日离世,也叫群臣津津乐道。
——某个太子当了六十年太子,好不容易亲爹要死了,结果自己和亲爹一起离世,绝世大怨种啊!
咳,当然,这比起更早十来年死的太孙桥松来说,其实已经算好的了。
始皇和扶苏花了几十年终于寻摸到了公子高真正后人的下落,桥松本来就是过来为他们占位置的,如今人找到了,自然可以功成身退。
不过他和郭奕关系好,便没急着走。不然他走了,小伙伴肯定要难过。
所以他等郭奕去世,这才回归地府。
地府里如今可热闹了。
前头说过,残缺位面一开始是没有地府的,只有一个排队投胎的场所。但这个位面不知道为什么,排队排得特别慢。
始皇父子来到汉末后,并没有急着把总结的完整版法则交给当前位面的残缺法则。按理来说等他们回地府时,该投胎的应该早就投胎去了,比如刘协。
然而因为排队太慢的缘故,不仅刘协没去投胎,人群里甚至还能看到刘邦。
刘邦排在最前面那批,差一点就轮到他了。
始皇也是在知道这个位面排队特别慢之后,才不着急完善位面的。不然有些早死的自家臣子也要投胎,以后就见不着了。
扶苏请了秦荡去打听了一下,发现排队的人里没有秦人,最早的好像就是秦末那些诸侯。
据说这个位面就是从秦末乱世而起的,再往前的人都是故事设定,根本不存在。然后早死的秦末诸侯先排队投胎,排队速度奇慢无比。
后来问了法则才知道,这个位面的法则好巧不巧缺失了投胎那一部分,因而导致转世工程运转迟缓。
扶苏就起了坏心眼,故意说服父亲晚点帮法则完善。毕竟法则完善之后,时间流速就要恢复正常了。
他们来残缺位面不就是为了打个时间差吗?在这里待几十年,出去才过去几天。
始皇猜到他想做什么:
“你想卡在刘邦他们快投胎的时候,再完善法则?”
扶苏眨眨眼:
“让他着急一下。”
刘邦肯定不想去投胎,估计要气死。
其实刘邦这个人对生死看得比较淡,正常情况下他肯定无所谓是否投胎,可这不是他的大汉被秦朝重新取代了吗?
刘邦自然想等始皇下来,好好和对方交流交流,交流完了再去投胎也不迟。
介于扶苏搞的这个事情,直接导致他和阿父刚回到地府,就被刘邦带人堵上门来。父子俩骚操作太多,一时间刘邦竟然都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汉高祖杵在那里思考话题,扶苏已经不客气地直接招呼人动手了。
扶苏回头喊道:
“阿信、娥姁、刘季,快来,这里有刘邦!”
汉高祖:???
下一秒,韩信和吕雉带着一个不是特别情愿的刘季走了过来。而后在前两人的监视之下,刘季道了一声告罪,撸起袖子开始和汉高祖干仗。
没办法,他之前承诺过会帮吕雉和韩信揍刘邦,人无信不立,现在要兑现承诺了。
刘季不仅打汉高祖,还顺手给了刘秀几拳头。打的时候不忘回头冲吕雉喊,说大妹子这是赠送的特别福利。
吕雉:……
刘秀:……
不远处,本位面的淮阴侯和吕太后抄着手看戏。
刘季打刘邦,这好戏难得一见啊!
郭嘉好不容易挤到最前面,看着这一幕怀疑自己眼睛出了问题。虽然之前就听说了平行位面非常多,但当真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魂魄还是很震撼的。
这辈子的郭嘉在扶苏的督促下活得还挺久,来到地府也没几天。
别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体弱的郭奉孝能活这么多年,只有始皇清楚是扶苏偷偷给郭嘉喂了功德商城的丹药。
扶苏:我就这一个脾气相投的小伙伴,当然不能轻易放他走。
于是郭嘉就这么被留下来陪太子玩了,高寿得让郭奉孝自己都觉得害怕。
因为刚来地府,地府这边的时间流速又快,导致郭嘉压根没打听清楚状况。他只知道一些地府常识,完全不清楚始皇父子的真实身份。
他走到扶苏身边小声问:
“梓桑,你怎么还认识其他位面的吕后和汉高祖?”
韩信这个郭嘉认识,秦信大将军,见过很多回了。但刘邦和吕雉,他还是刚刚才见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80-90(第4/35页)
的。
他们怎么和秦信混一块儿去了?
郭嘉意识到了不对劲。
扶苏微笑着解释道:
“奉孝,有一件事瞒着你很久了,真是抱歉。”
郭嘉下意识后退一步,察觉到不妙:
“嘉不想听。”
扶苏一把拉住他:
“奉孝啊,其实我就是公子扶苏,我阿父就是秦始皇帝。秦信是韩信,秦离是王离,我们秦氏的人都是秦朝人士。”
郭嘉:……?!
不期然的,郭嘉想起自己年轻时候开的脑洞。他曾经怀疑过这个的,但被梓桑糊弄了过去。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好像个傻子。
郭嘉突然反应过来,回头去看好友们。
他郭嘉刚下来所以才不清楚真相,这群人在地府待了这么久,怎么不提前提醒他?还是不是好友了?
结果定睛一看。
赵俨:……?!
荀彧:……?!
戏志才:……?!
其他人:……?!
所有人都和郭嘉的表情一样迷茫又惊诧,完全一副刚刚得知真相的模样。
郭嘉脑袋上冒出个问号:
“不是,你们在地府待了这么久,待了个寂寞吗?”
你们不该早就知道真相了吗?!
赵俨木着脸摇头:
“不知道啊,没人和我们说过。”
地府直播只能看自家子孙的视角,始皇父子在臣子跟前掩饰得很好。他们的子孙既然没发现端倪,他们自然也发现不了。
别说他们了,旁边那群老刘家的皇帝们也是一脸懵逼。
大约只有吕布的先祖能从吕布视角得知真相,但吕布他没什么先祖,所以这个秘密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之前大秦的人们在两界来来去去,也是从梓桑位面直接走的,没经过这里。
这里只有秦荡过来找了一圈人,试图找到当前位面的始皇帝。没找到也就撤了,没跟他们有过多的接触。
说起来,汉初众人起初看见秦信时,还惊讶过这人居然和韩信长得那么像。要不是淮阴侯还没投胎,他们都要以为这是韩信的转世了。
——搞半天就是韩信本人啊!
扶苏好奇地问道:
“其他人也就罢了,章邯王离涉间这些个将领,你们汉初群雄不是见过?”
吕后代为解答:
“我没见过,可能项羽见过吧,但项羽投胎去了。”
淮阴侯说:
“本侯倒是见过,不过本侯为什么要告诉他们这群家伙真相?”
樊哙等人则道:
“没认出来,这都多少年过去了。”
秦人都不在地府里排队,他们早不记得对方长什么模样了。好些个也确实没和他们正面对敌过,就算打过,战场上大家戴着头盔脸都看不清的。
唯独章邯,认识他的人多一些。
然而章邯很少在直播间里露脸,大部分时候征战在外,刘氏宗亲没怎么见过他。哪怕有人见过,也是些不重要的小宗亲,老刘家压根没切这边的视角。
汉高祖聚众过来找茬没找成不说,还和刘季打了一架。还没打完,就听说自己想找麻烦的对象其实是秦始皇本人。
汉高祖:……
打扰了!告辞!
刘邦本来想趁这个位面没有始皇,欺负一下他的十五世孙。毕竟他们老刘家人多,而且不找回场子多没面子。
奈何始皇一声令下能拉来更多的人,而且那可是秦始皇。
刘邦和老兄弟们说:
“乃公不和始皇帝计较,我们走吧!”
樊哙等人:……是打不过才走的吧?
【空降靖康(英灵抽卡)】
第82章 当始皇来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役
老刘家人都走了,就剩下大秦官员面面相觑,不知该作何反应。
追随了几十年的陛下突然变成始皇帝本人,这样的“惊喜”实在是太让人猝不及防了。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