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20-23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秦政替他把袖子放下去:

    “天还冷着,不许任性。”

    寒潮走后,天气就以更快的速度升温了。现在还是仲春时节,却隐隐有了夏日的酷晒。

    今年的气候不太好,夏国的农桑收成肯定要受到影响。好在降雨还算正常,不然更灾难。

    扶苏觉得热:

    “天哪里就还冷了?”

    秦政帮他把衣服理好:

    “一会儿要出门。”

    出去就冷了,外面有风。

    扶苏反而觉得出去更热,因为太阳太晒。

    像他这种稍微冷一点就畏寒、稍微热一点就畏热的体质,一年四季过得都很糟心。秦政认定这是儿子身体亏损了没养好的缘故,决定带他去一趟太医院仔细看看。

    如果花银子请人过来看,请不了什么厉害的太医,他们懒得为了区区质子跑这一趟。

    但是自己亲自过去的话,多给点银票,医术高明的太医还是愿意搭把手看一下的。

    太医院离秦阁稍远了一些。

    扶苏被父亲牵着走出去一半的路程就累了,后半程是秦政抱着他走的。太医看过之后说是体虚,开了一些补身体的汤药。

    秦政见里头有人参,回去就让嬴家帮着寻摸好参。宫里买不到这样的好东西,他们不会给质子用的。

    扶苏喝了半个月的补药,确实觉得身体舒服多了。

    但他不知道自己身体舒服不是因为补上了之前亏损的元气,而是神兽躯体需要的能量比较多,当质子的时候吃的东西营养不够。

    碧月使银子也买不来太好的吃食,对父子俩来讲就是凑合。而且品种比较单一,老吃那几样怎么行呢?

    宫里什么都要钱,稍微稀罕点的就格外贵。再加上这年头能吃的肉菜品种本就很少,确实玩不出花来。

    开春就好了。

    天气暖和以后,野菜冒了出来。冬日里能吃的菜少,以后会多起来。

    半个月下来,外头天气越来越热,寒潮焦虑就卖不动了。所以秦国果断放弃了继续卖炭——改去卖冰。

    贵族们是存了冰的。

    冬存夏用,这是古代社会常用的解决办法。将冰藏于地窖中,就能保存很久。哪怕外层的冰化了,里头还能留下不少。

    只是气温太高的话,化得就更快一些。即便是在宫里,也时常会因为剩冰不足,无法兼顾所有宫妃。

    所以那些低位的妃嫔,份例里是没有冰可以用的。而哪怕是高位妃嫔,也得限量。

    没办法,内务司总得优先保证夏帝和太后他们这几个宫中巨头的用冰,其他所有人都得往后排。

    碧月很快就发现今年花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冰用,内务司那边都在担心今年会比往年更热、酷暑持续时间更长。

    所以经过粗略计算后,内务司决定不往外头卖冰了,便是高位娘娘来了也不好使。他们怕卖出去之后万一几个月后夏帝没得用,他们要掉脑袋。

    气得宫妃们只好给娘家写信,通过娘家的手才能多些冰用。只是这一来一回,耗费就大了,运冰本来就有损耗。

    扶苏便缺德地给嬴家支招。

    硝石制冰在正史上最早出于唐末,但架不住扶苏不是正史来的。当年为了给他阿父运送鲛尸,齐地官吏就献上了这个方子,所以父子俩都知晓。

    当前时代还没到开始生产火药的年代,开采硝石的不多。采来也是用于炼丹或者做药用,可以治疗多种病症。

    不知道火药的国家自然不会把硝石列为战略物资,管控开采。秦国便可打这么个时间差,先把硝石矿弄到手。

    小半年的时间足够秦政在嬴家里发展出一批只忠心于他的人,他们混迹在嬴家里,借用嬴家的权势帮真正的主上分忧。

    硝石的法子就交到了他们手里,得到消息的首领并没有去问公子是如何知晓硝石作用的。

    公子神通广大,他们只要照办即可。

    仗着夏国不重视,下属们以商人的名义买下了几处山丘,说是要在山上种药材来售卖。

    此举并未引起夏人怀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他们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20-230(第7/77页)

    实在认真种药,也就没再多管了。

    却不知这群人私下里取了山中藏匿的硝石矿,在做制冰的买卖。

    硝石溶于水后会吸热结冰。

    硝石水当然是不能喝的,可放在屋子里当冰盆用却不影响。再用另一个容器装上干净的水,放到硝石水中,这样干净水就能结出可以食用的冰了。

    硝石水凝成的冰融化后,能够放在阳光下暴晒。等水分蒸干只留一堆硝石粉末后,这些粉末可以重复利用,再次制冰。

    虽说反复利用的效率会降低,也不能用太多次。但能反复利用总比不能要强,做生意的就要讲究一个节省成本。

    因着各家给宫里娘娘支援冰块这件事,贵族家里不少也缺冰用了。好在贵族可以往外高价收冰,不像娘娘们困于宫廷根本买不到。

    秦国商人趁机出来卖冰,就解了燃眉之急。

    这次秦国走的不是高价路线。

    总用一种法子就没意思了,扶苏示意他们可以玩低价倾销。

    高价和低价都会损害夏国的市场,经济战从来不是只有一种玩法。何况之前贵族大出血,现在不一定买得起天价冰。

    秦政猜测儿子还有后手:

    “低价售冰,此前冬天贮藏的冰就显得昂贵了。”

    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存到了夏日,结果冰块不再值钱。哪怕不管它是否值钱,也是自家在使用,贵族们也会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要知道冬日里雇人采冰、运冰,这些都是很费钱的。采冰又不是轻省活,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开价很高。

    贵族们相当于亏损了一部分投入。

    “待到下一个冬日,他们恐怕会想着左右有人低价售冰,不如省点力气,今年就不囤冰了。”

    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眼熟?

    管仲当年下令齐国人只能穿鲁布制作的衣服,骗得鲁国人纷纷放弃农耕全力发展纺织业。最后又禁止鲁布进口,拖垮了鲁国财政。

    两件事看似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依赖,再打碎他们的希望。

    只不过一个是买入,一个是卖出。

    秦政问儿子:

    “明年不卖低价冰了?”

    扶苏露出纯良的笑容:

    “是呀!低价冰太亏了,当然不能多卖了。第一年是为了打开销路才降价甩卖的,第二年肯定得恢复原价。”

    他无辜地眨了眨眼,看起来就像个天真单纯的小稚童。

    秦政捏了捏小坏蛋的脸:

    “借口一套一套的。”

    明年贵族没囤冰,又着急想用,可不就是秦国开价多少便只能出多少了?经过一年的回血,想来那个时候夏国贵族肯定已经重新变得富有了。

    秦政不期然想到一个词:韭菜。

    秦政提醒儿子:

    “明面上不能是秦人在做这个生意。”

    扶苏明白:

    “我已经让他们去信给秦王了。”

    秦王手里肯定有很多别国的人手,保证怎么查都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人。到时候就让他们出面卖冰,而且冰还得在秦国和渊国境内一起卖才行。

    扶苏觉得,这次的卖冰最好伪装成正常的商业行为。不能次次都是渊国背锅,一个招数用多了夏帝会意识到不对劲的。

    秦政问他:

    “不同国家的商人都卖低价冰,明年又都卖高价,你准备怎么伪装成正常的商业行为?”

    扶苏却说这很简单:

    “阿父可知道这些商户之间会如何竞争?”

    秦政恍然:

    “原来如此。”

    这头夏帝才发落了一批哄抬炭价的海国商人,并且问责了渊国商人。还没把尾巴扫干净呢,那边又闹出了新的幺蛾子。

    听说是蛮国商人偶然发现了一种新式的制冰法子,开始大量出售冰块。

    起初价格定得不算低,也就比市价低一点。想着多卖出去一些,就能多赚一些钱。

    反正他们手里硝石多,成本堪称没有。卖多少都是暴利,多点少点也就不在乎了。

    对他们来讲,能卖出去就是大赚。所以比起每块冰卖更高的价格,显然是稍微降降价,让想买冰的优先抢购他们家的冰才利益最大化。

    可惜蛮国人不太懂做生意。

    他们甚至没有防备别人的意识,商业机密很快就被打探了出来。

    毕竟以前蛮国都是卖马的。

    马这东西需要长期培养,一代一代才能培育出优质马匹。这玩意儿还看天生的基因品种,其他人偷师也偷不到,只能偷马回去配种。

    硝石制冰不同,这个赚的是方子的钱。如果不重点防备的话,人家轻易就能学会,知道你是怎么制冰的。

    所以渊国人很快就跟着卖起了冰。

    而且为了赶在蛮国人跑来找他们麻烦之前赚够资金跑路,他们价格定得比蛮国还低,出货量却比蛮国更多。

    这个时候,市场就开始出问题了。

    贵族们很聪明,立刻意识到这里头有利可图。哪怕不去想办法和他们抢生意,总可以拖一拖,拖到冰价继续降低再买吧?

    谁也不是冤大头,冰这种消耗品肯定是价格越低越划算的。

    这下子两国的冰都不好卖了,只能持续降价,打价格战。期间还有其他正常的冰商被他们弄得高血压,跑来找茬。

    他们可是正经采冰售卖的,成本不知高出多少。这两边跑来打价格战,受损最严重的可是自家。

    起初只有蛮国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蛮国人存了很多冰呢。后来才发现了猫腻,知道他们有其他制冰的法子。

    夏帝收到消息的时候,三方正打得不可开交。但冰价是越来越低了,直到低到一个程度,谁也不肯继续降。

    夏帝皱眉:

    “怎么那么多幺蛾子?”

    不过夏帝仔细想了想,发现冰价降低好像对夏国影响不是那么大。

    之前炭价那是提得太高了,导致大量贵族大出血。这降价又不会损害贵族的利益,反而大家都可以用到又便宜又好的廉价冰,这是好事啊!

    恰逢后宫中皇后和太子到了弥留之际,夏帝要为继后和新太子铺路,没空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干脆丢到了一边去。

    贵妃这段时间被皇后磋磨得很憔悴,往日里精心保养的美貌也大大失色,更引不起帝王怜惜了。

    夏帝偶尔来看一眼皇后时,连眼神都不往她身上瞟,十分薄情。

    贵妃心里警铃大作。

    她开始焦急起来,便催促儿子在夏帝跟前多多表现。如果自己失了宠,那就只能指望儿子自己争气。

    却不知道二皇子越是表现,夏帝越是厌烦他们。

    直到这一天,有人揭发了贵妃毒害皇后和太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20-230(第8/77页)

    没有证据,他们可以编造证据。想要陷害一个人,方法多得是。

    夏帝听完大怒,让人去彻查。

    贵妃对此早有准备,并非随便就能被陷害成功。证据很快被她推翻,还牵连出了伪造证据的四皇子生母昭仪。

    夏帝下旨令昭仪闭门思过。

    但这件事还没完。

    贵妃发现自己虽然洗清了嫌疑,夏帝看她的眼神却很冷漠。连带着看她儿子的眼神,也不像是在看欣赏的孩子,而是君王在防备长成的敌人。

    贵妃心里一个咯噔。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和二皇子都错了,错估了夏帝的想法。夏帝是个人至中年的帝王,他多疑且狡诈,自卑也自傲,把权柄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贵妃因此惶恐不安,开始绞尽脑汁思考要怎么破局。偏偏隔天又轮到了她侍疾,而皇后已经没有几天好活了。

    心不在焉的贵妃靠着身体记忆熟练地侍奉皇后,叫皇后哪怕发难也找不到借口,只能无理取闹。

    可她的走神却给了皇后绝佳的机会。

    一声尖叫划破凤仪宫长空:

    “啊!贵妃娘娘杀了皇后娘娘!”

    尖锐的叫声很快吸引来了众多侍从护卫,大家齐齐闯入殿内。就看见贵妃惊慌失措地握着匕首,而匕首正插在皇后的心口。

    皇后抓着她的手捅向自己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