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场,四十万大军轻轻松松就能来一个杀一个。
最近秦人都听说太子殿下觉醒了神龙的传承记忆,领悟了先王们的治国之道。小小年纪已经能融汇百家,独当一面了。
介于太子才一岁多点,最初李信是不信的。直到看见太子突然变成八岁大了,才半信半疑。
如今,李信是彻底不怀疑了。
太子这哪里是领悟了先王们的治国之道?这简直是被先王们灵魂附体了!
李信啧啧两声。
他觉得六国余孽要遭殃。
他们陛下光风霁月,不会折腾六国余孽。但是太子嘛,就不好说了。
往前数的惠文王和昭襄王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无赖起来能气死人。太子要是向他们靠拢,岂不是集先王之大成。
李瑶得到命令,立刻安排起来。
各地反贼若是听说函谷关被攻破,不一定会立刻跑来。毕竟有些人的目标是为了复国,而不是吞并大秦。
相比之下,他们可能会更乐意跑去大秦其他地方作乱。夺回属于本国的地盘,然后再考虑朝外扩张。
所以历史上函谷关被破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六国诸侯只是加大了力道攻伐关东土地,没什么人跟着往函谷关跑。
扶苏怎么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太子殿下微笑着表示:
“当诸侯王有什么意思?去,好好跟那些王侯将相说一说,大一统皇帝当起来有多逍遥自在。先破咸阳者得天下,告诉他们周文准备挟持胡亥之后,令其禅位给自己。”
将领们:……
王贲小声提醒他们太子:
“此话实在大逆不道。”
他们哪里敢往外说什么“当皇帝可好了,都快来当皇帝呀”,他们只是臣子,不敢去撩虎须。
扶苏于是扭头看阿父。
秦政说道:
“去吧,朕赦你们无罪。”
至于外头的诸侯会不会相信周文准备踹了陈胜自己当皇帝,那有什么要紧的?
诸侯和周文又不熟,不一定了解他的为人。就算了解,那也没什么影响。
想当皇帝的人,你只要给他个借口,他就会屁颠屁颠地跑来。不想当的,你说得再天花乱坠,他也不会信。
这就是个愿者上钩的局。
扶苏也并不打算把所有人都骗进来,这明显不太现实,而且会很费劲。
不如把能骗的先骗一波过来,剩下的再出去慢慢清理。这样也好过放任他们在关外乱来,把本来就生灵涂炭的关东,折腾得更加奄奄一息。
这边太子在布局钓鱼,另一边蒙恬大军已经追随周文的脚步而去。
因为周文跑远了,所以蒙恬直接率领的骑兵队伍追击。这样机动性强,行军速度也会很快。
关中有不少地区都是平原,骑兵在平原的杀伤力是巨大的。没有地形阻碍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一路冲杀,势不可挡。
缺点就是马蹄声太大,会被敌人提前察觉。
好在这点问题不算什么。
周文在距离骊山不远的地方遭遇了章邯军队的阻击。
他一路从关中过来,恰好会途径骊山,再抵达咸阳。章邯得到消息后就在原地布局以逸待劳,果然成功截住了周文。
彼时两军正在交战。
周文光顾着防备前方的秦军,未料想身后突然传来大量马蹄声。他大惊失色,险些以为是章邯分兵,背后突袭了。
但周文很快反应过来:
“不对!秦军根本没有骑兵!”
莫非是张楚的援军到来了?
可是他才刚和章邯对上没多久,虽然也觉得对面十分棘手,却还未来得及向外求援。总不能是张楚王预感到了咸阳难打,提前派了人来支援吧?
迟疑了片刻,周文还是调遣人手在后方列阵,严阵以待。
他的反应不算慢,可惜低估了骑兵的战斗力。张楚军队里压根就没多少骑兵,他们这些乌合之众能有兵甲就不错了,还想搞到足够的马匹简直痴人说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70-280(第7/47页)
大秦战马大多都随驻军在边陲,腹心之地只要打守城战就好了。
所以哪怕张楚已经攻占了不少城池,依然没从里头搜刮出多少战马来。仅有的那些自然是被陈胜握在自己手中,骑兵不够用,肯定不能分别人。
不过六国之间征伐,用骑兵作战的确实也不多。
一般都是秦国和赵国爱培养骑兵,因为他们要和匈奴打。之前秦国连年征战,战马损耗也非常巨大,天下间仅剩的马匹本也不多。
不要紧,大家都没骑兵。
本来是这样的,现在来了一股外来力量。不仅兵强,他还马壮,简直是降维打击。
周文的列阵一触即溃,根本没有对骑兵造成半点阻碍。
由于周文只安排了一部分士兵迎接骑兵冲击,剩下的还背对着骑兵方向和秦人厮杀。冲入军阵中的骑兵因此砍瓜切菜,丝毫没有遭到反抗。
他们横冲直撞,出手就是一条人命。
以前大秦打仗还费劲一些,需要枭首记录军功。
但是割过脑袋的诸位都知道,这不是一个轻松活,很费劲也很费事。在骑兵厮杀里,你要是停下来割脑袋,那就很有可能被后头冲势不减的战友撞翻。
还有一个问题,则是枭首的话,如果自己杀的太多,就得在身上挂一堆人头。先不说重不重吧,这么挂着也妨碍行动。
因而后来演变出了割耳朵代替脑袋,毕竟一个人只有一只左耳或者一只右耳。
只是割耳朵同样不太方便,还得先揪住人家的耳朵,然后再割。
无论是枭首还是割耳,都是更加方便步兵的操作方式。骑兵就不太方便了,哪怕骑兵的战马上可以挂一排脑袋。
以前是没办法,只能自己习惯。
现在不一样了,将军们说神器可以帮他们记录战功。他们尽管杀就好了,谁杀了几个不会记错的。
士兵们不敢质疑将军,但心里总归有个疑影。所以自己边杀也边默默计数,准备回头核对一下是否准确。
因为要在心里默数,而且数数很容易就被外力打断。为了集中注意力,骑兵们都很缄默,神情严肃而认真。生怕数错了一个,或者突然忘了自己数到哪里了。
周文的士兵们看着这群冷面煞神杀人不眨眼的模样,骇得肝胆俱裂。
这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实在是和战场格格不入。毕竟他们自己是乌合之众,对面的章邯也是甲胄七零八落的囚徒。
两边这么一衬托,就显得骑兵像是神兵天降了。何况他们还面容冷肃,一丝不苟,像一群被制定好了行动规则的战争机器。
——这能是活人?!
陈胜当初自号为王时,很聪明地搞出了不少神迹,什么鱼腹藏书,狐吐人言。时人信奉鬼神,很吃这一套。
但信奉鬼神的他们显然并不止信奉你张楚的鬼神,所以装神弄鬼同样对这群人存在特攻效果。
很快就有人承受不住,大喊着“天降神兵,鬼神现世”然后丢下武器就去逃命了。
本就不是精兵,胜仗也没打过多少次,还没练就出铁石心肠。他们自然做不到像很多士兵那样杀人杀到麻木,杀到已经连鬼都不怕了。
几个人的溃败迅速发展成了一群人的溃败,周文军队中互相踩踏,反而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周文的士兵逃跑时,下意识朝着远离两方敌军的方向跑。所以既没有迎着骑兵跑,也没有迎着章邯军队跑。
踩踏不曾波及到章邯的部下,反而那些和囚徒们厮杀的士兵受到溃败的影响,士气减弱了大半。
囚徒们抓住机会,立刻更加凶猛地反攻了过去。
他们越是凶残,反军就越是惧怕。
没一会儿这边的战线也溃败了,到处都是在逃命的周文军队。周文见势不妙,立刻率领剩下的人马朝另一侧撤退,趁着敌人还没追上,赶紧跑。
蒙恬很快发现他的动向。
所有蓝色棋子里最大的那个“将”在往某个方向移动,不要太显眼。他带着大秦精锐前来,如果还叫周文跑了,他可没脸回去见陛下。
蒙恬立即下令:
“追!”
随即又安排了一堆骑兵绕后包抄,仗着骑兵速度快的优势,先堵后路。
章邯疑惑地远眺:
“那是哪里来的队伍?”
队伍里有个目力极佳的囚徒,专门留在章邯身边替他远眺战场情况。
他很快看清楚了:
“将军!他们举着蒙字旗!是蒙氏的军队!”
章邯大惊:
“蒙氏的军队不是在边疆吗?!”
蒙家的将领在二世登基之前,就只剩下蒙恬一个了。蒙武将军已经去世,没有别人能够带兵。
这就导致关中附近并没有能举蒙氏旗帜的军队,只有上郡那边戍守长城的士兵会举这个旗。
但众所周知,蒙氏兄弟已经被戕害了。
蒙家小郎还没长大,也不可能带兵。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蒙恬的副将率兵回援关中,并未修改旗帜。
章邯回忆了一下:
“是苏角将军还是涉间将军?”
他之前去咸阳请战的时候,赵高同他提过一嘴,说要将王离、苏角和涉间从上郡调遣过来,平定外头的叛乱。
如果是王离,他作为王翦之孙,哪怕在上郡时是给蒙恬当副将的,也不可能举蒙字旗。
想到这里章邯就皱眉。
他觉得赵高那家伙有点脑残。
边陲就剩三个大将,他还要全部调走。光留下一堆大军有个屁用,没有将领调度很危险的。
虽然塞外的羌胡匈奴都被蒙将军打老实了,但蒙将军一死,谁知道他们会不会重新嚣张起来?
可惜章邯说话没用。
他极力劝说赵高至少留一个,但赵高不听。
赵高认为起义军太多,来势汹汹。边郡的大军不能调走,中原兵丁不足。那就得多来点厉害的将领,补上这个短板。
章邯直觉这样不好。
历史也证明了,这样确实不好。
没了大将紧盯塞外情况,外头匈奴统一了他们都不知道。
冒顿单于最近刚刚冒头,一时还没有崭露头角。秦将调离之后,正是他打天下的大好时机,根本不用担心秦人发现不对前来搅局。
等他统一草原再南下,已经是十年之后了。一出场就惊艳所有人,叫刘邦吃了个七天七夜的白登山之围。
章邯指挥骊山囚徒配合蒙军追击,自己则打马前去寻找蒙军将领。
蒙恬没去注意章邯的动向。
他这会儿正听下属汇报:
“回将军,南边十里处确实有不少战车停留。”
蒙恬从地图上看到了一堆“车”字的棋子,猜测应该是战车。命人前去查探,果然如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70-280(第8/47页)
来之前陛下给他们看了秦末的资料。
据记载,周文打到函谷关时,沿途已经吸纳了数十万的乌合之众。不仅如此,还有千余辆战车。
数十万士兵暂且不提,没有章邯的本事就不要干章邯的事情。项羽都带不好超过十万的大军,他带数十万人跑来打仗,那是找死。
上千乘的战车就很有说头了。
战车造价可不便宜,而且一般来说,沿途缴获的车辆也不会是战车,只会是寻常的马车。
反军从陈郡一路赶往函谷关,中途能收获这么多战车,只能说明那群六国旧贵族早就在私底下偷偷打造战争兵器了。
先不说他们偷偷搞事的事情,光是打造这些东西就很费劲了。要想瞒过当地官吏,并不容易。
思及此,蒙恬神色有些不虞。
但他很快就松开了,不要紧,现在都是大秦的了。
周文打章邯没上战车,也不知道是托大还是藏在南边,准备找个好时机驾车突袭。
不过有趣的是,他们拉车的牲口里没多少马匹。缺马,所以只能用点毛驴老牛来充数了。
身边的副将听完都无语了:
“那样的话战车速度岂非很慢?”
斥候答道:
“其实也有马的,不过看起来不像是战马,应是贵族家中平日里驾车的寻常劣马。”
主打一个聊胜于无。
马车在前头开道,走得慢的驴车牛车跟在后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